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71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课表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学之一,计算机科目一直都是热门课程,为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学院推出了一个全面的计算机课表。
计算机科目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组成。
学院的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算法课程》、《数据结构》等等。
其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数字信息处理、操作系统原理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讲解。
《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讲解编程语言及开发工具的知识,以及利用它们进行程序设计的技巧;《算法课程》讲授常见的搜索算法及其数学基础,以及算法的分析和优化;《数据结构》课程讲授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常用的各类数据结构,以及它们在各类编程领域中的运用。
接下来是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
学院的专业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库技术》等等。
其中,《软件开发方法学》课程针对敏捷开发、结构化开发方法进行系统讲解;《计算机网络》课程涵盖了从局域网到互联网的网络知识,以及网络化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技能;《数据库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数据库,包括数据库概念、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以及常用的SQL语言。
最后,学院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多门综合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程艺术》、《移动互联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等等。
《计算机编程艺术》课程重点介绍用艺术方式去实现编程;《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注重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软件;《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学习Python语言的各种特性,并熟悉常见的Python库。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年(卷),期】2004(16)5
【摘要】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由原电气信息学院与信息学院于2002年7月合并而成。
2004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又并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前是中国农业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群覆盖工科和理科两大学科领域,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总页数】1页(PF002-F002)
【关键词】学院简介;农业信息化;学科领域;中国农业大学;理科;师资力量;实力;最大;规模;合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2;F23
【相关文献】
1.浅析高校二级学院科研体制创新建设与管理r——以某研究型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J], 王晓红;杜松怀;许朝辉;刘刚
2.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简介 [J],
3.传道授业解众惑经世致用展雄才——访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李道亮 [J],
4.信息采集领跑者——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一鸣教授 [J], 李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起源可追溯到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电机科。
1926年湖南大学定名时,电机科改为电机系。
1953年电机系被调整到华中工学院,1958年恢复。
1980年电机系与电子工程系合并为电气工程系,1999年成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现有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仪器科学系、电工电子技术系和1个实验中心。
全院教职工160多人,学院现拥有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在籍研究生、本科生近3000人。
学院的章兢、曹一家2位教授,为学校现任副校长
专业、学科及基地情况如下表:
学院科研基础好、学科综合优势强,已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传动、工业自动化、测控与仪器、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智能控制与图象处理、新型输配电新技术、高电能质量输配电理论和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故障诊断等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 、“十一五”攻关项目,国家“863”、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基金,博士点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项目150多项,其他横向科研课题200余项,国家发明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其他奖项60余项。
07年到帐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
近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王耀南2项: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高速灌装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装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罗安1项:电能质量先进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的规定
2016年4月11日,学院学术委员会对我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的细则进行了讨论,形成以下决议:
1、毕业论文送审前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位申请发表论文的相关规定。
2、原则上,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需由学院统一组织送盲审,送盲审时间为学位申请时间的前2个月(例如,申请6月份毕业,则4月份送审)。
3、如果导师认为所指导的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很高,则可以向学院提出该毕业论文免盲的书面申请(学院不接收学生的个人申请)。
4、对于申请了免盲审的毕业论文,学院的学位评定委员届时将对其进行重点审查。
对于学院送盲审的论文进行随机抽查。
本规定从2014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2016年4月11日。
硕果累累的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年(卷),期】2005(24)2
【总页数】2页(PF002-F003)
【关键词】工程学院;湖南大学;信息;1958年;1980年;1999年;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电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51;G258.6
【相关文献】
1.肉类水分快检:呼唤完美快检设备——访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滕召胜教授 [J],
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贫困生问题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J], 朱文峰
3.努力科研创佳绩,砥砺前行攀高峰\r——记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文云峰 [J], 肖延胜
4."双一流"视域下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J], 滕召胜;罗安;帅智康;刘敏;唐求
5.“双一流”视域下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J], 滕召胜;罗安;帅智康;刘敏;唐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论教学大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兴产业计划)二0一三年九月目录《电子信息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4)《电路理论》教学大纲 (8)《Matlab仿真与应用》教学大纲 (14)《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8)《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23)《电子线路CAD》教学大纲 (27)《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30)《EDA技术及应用B》教学大纲 (35)《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教学大纲 (39)《DSP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44)《信号与系统A》教学大纲 (48)《数字信号处理B》教学大纲 (52)《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56)《通信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61)《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 (66)《数字图像处理 C》教学大纲 (69)《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7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79)《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82)《光纤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86)《通信网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89)《虚拟仪器与仪表》教学大纲 (93)《专业外语》教学大纲 (96)电子信息工程理论教学大纲《电子信息专业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B02441012课程中文名称: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总学时:16学时总学分: 1适用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新兴产业计划)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一方面介绍专业方向、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发展动向以帮助他们了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各主要学科涉及的技术、相关的业务领域和大学毕业后可能从事工作的业务范围、部门等另一方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使学生了解大学四年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2.了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各主要学科涉及的技术、相关的业务领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3潘少鹏105329105340755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4王振105329105320756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5田洪绪105329105320757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6姚城鸿105329104030758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7申婉婷105329105550759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8许心远105329104750760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9张可105329101290761推荐免试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0陈飞105329430300982全国统考378205.20583.20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1李璟105329430300987全国统考377203.08580.08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2张开来105329430600995全国统考382198.03580.03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3王浩宇105329611301023全国统考386181.70567.70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4叶雅琴105329431000996全国统考366197.22563.22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5郑博阳105329430300986全国统考360199.48559.48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6侯程阳105329220601013全国统考356201.65557.65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17吴胜105329430300988全国统考358197.46555.46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8黄非毅105329430300990全国统考367187.86554.86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9亓琳105329371301016全国统考360189.72549.72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0肖扬105329422201018全国统考362182.43544.43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1肖鹏晖105329431801007全国统考345197.33542.33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2陈小亮105329432301010全国统考345172.90517.90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3胡后林105329430200993全国统考356161.16517.16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4汤军伟105329421401017全国统考314183.35497.35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5蒋志文105329432101009全国统考333156.50489.50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28贾悦105329421601044全国统考366200.18566.18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一批调剂26陈强105329430301029全国统考348201.56549.56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一批调剂27赵友琳105329430301028全国统考342161.11503.11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一批调剂29汪江昭105329342500954全国统考333144.08477.08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一批调剂30张潇文105329430301033全国统考341204.47545.47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二批调剂31李昭南105329310600951全国统考347153.97500.97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全日制第二批调剂1李佳晖105329100580843推荐免试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牛林105329413308478全国统考415207.63622.6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曾托105329431708433全国统考404207.21611.21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4李畅105329130308457全国统考403204.73607.7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5郭畅宇105329430208395全国统考395212.17607.17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6齐可心105329430208394全国统考409193.05602.05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7邱圆105329430308383全国统考400200.53600.5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8杨城105329430808400全国统考413181.93594.9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9向锐105329130308456全国统考389203.78592.7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0王丽君105329430608398全国统考385207.76592.76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1杨燕清105329431408420全国统考410180.48590.4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2廖天骄105329421208486全国统考396194.11590.11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3袁琪105329431308414全国统考386202.86588.86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4冯杨105329115408453全国统考389199.69588.69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5肖平105329430308389全国统考370218.58588.5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6鲁玉峰105329340808468全国统考403185.48588.4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7谢诗昂105329430308384全国统考380207.63587.6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8邵亚林105329141108459全国统考399186.68585.6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9丰佳105329430308376全国统考362219.82581.82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0李佳维105329351008471全国统考386195.45581.45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1刘薇105329121308455全国统考390191.28581.2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2刘吉腾105329431008404全国统考375205.78580.7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3沈伦旺105329432008443全国统考380200.28580.2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4王宏铭105329430208392全国统考380197.90577.90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5刘澧沙105329430308377全国统考384193.00577.00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26张兴旺105329432908450全国统考372200.68572.68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7陈攀105329431408418全国统考375197.63572.63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8戴文105329152708460全国统考391180.16571.16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黄雅林105329104600844推荐免试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王雪萌105329104750845推荐免试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郑佳霖105329105300846推荐免试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4谭伊105329432008444全国统考369198.33567.33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第二批调剂35詹童杰105329430308388全国统考357194.45551.45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优秀营员,第二批调剂36李金辉105329430610110全国统考350183.17533.17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第二批调剂37银灼105329431908441全国统考347179.48526.48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第二批调剂38彭雨诺105329431510120全国统考326194.57520.57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优秀营员,第二批调剂39张志宏105329430310098全国统考335145.44480.44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优秀营员,第二批调剂40于阳105329430308758全国统考356174.00530.00085210控制工程非定向非全日制第二批跨学院调剂1李亮105329104030762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2毛元方105329105320763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3黄潇105329105320764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4刘庆105329104030765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5曾树军105329104030766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6陈玉如105329103860767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7裴宇105329105360768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8王烜105329103860769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9陈少斌105329103860770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0李响105329105320771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1郭佳欢105329102900772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2黄威105329107550773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3刘乃铭105329104250774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4张华韬105329105320775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5王智宇105329104030776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6张政105329105320777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7张雨强105329105320778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18周鹏105329105300779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19庾雪菲105329105320780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20蒋毅105329105320781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21刘权利105329101510782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2杨博105329105320783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23许铭睿105329105420784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4白文奇105329104750785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5郭丰105329104750786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6胥艳105329105320787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7范玉莹105329104030788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8张艳平105329102900789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9谭旭105329114130790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0李泽洲105329102250791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1刘悠勇105329103570792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2赵佳文105329105320793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33田旭航105329102250794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4陈荣生105329101900795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35包翀105329101100796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36刘家奇105329102900797推荐免试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7李佳豪105329360101041全国统考412202.80614.80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8罗敏辉105329430301027全国统考379215.00594.00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9杨峰105329431501035全国统考384209.03593.03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40靳晓妍105329430301031全国统考371211.20582.20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41蔡陆洋105329430301034全国统考362217.44579.44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42唐晓琴105329430301032全国统考360215.20575.20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43吴樾105329370201042全国统考338203.01541.01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全日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周佳楠105329111170806推荐免试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2王小丹105329104750807推荐免试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3杨莹莹105329430309953全国统考397203.70600.7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4余舟105329432909970全国统考387201.70588.7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5覃玉红105329430309951全国统考374212.30586.3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6邵喜瑞105329430309959全国统考380196.40576.4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7刘博隽105329431509967全国统考389187.40576.4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8孟雪晴105329430309958全国统考377199.00576.00085203仪器仪表工程非定向全日制优秀营员。
电⽓与信息⼯程学院 l学院简介 电⽓与信息⼯程学院成⽴于2003年,在原长沙电⼒学院电⼒⼯程系的基础上,融合原长沙交通学院⾃动化专业等办学⼒量组建⽽成,设有4个系(中⼼)和8个科学研究所,现有在读研究⽣约200⼈、本科⽣约1500⼈、留学⽣10⼈。
学院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才的需求,努⼒培养和造就电⽓与信息融合,具有较强实践能⼒和创新能⼒的⾼级⼯程技术⼈才。
学院设有电⽓⼯程及其⾃动化、电⼦信息⼯程、⾃动化等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程及其⾃动化专业为教育部“第⼀类特⾊专业建设点”专业,电⼦信息⼯程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设有电⼒系统及其⾃动化、⾼电压与绝缘技术、交通信息⼯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程、电路与系统等五个硕⼠学位授予点,其中电⽓⼯程及其⾃动化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上具有⼴泛影响;交通信息⼯程及控制学科具有博⼠学位授予权。
学院有优秀的实验和研究平台,有中央与地⽅共建的分布式发电及电⼒系统综合实验室、“电⼯电⼦实验中⼼”湖南省⽰范实验室、“湖南省电⼒公司”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有“电路”湖南省精品课程,并设有“电⼒系统安全运⾏与控制”湖南省⾼校重点实验室、“电⼒系统运⾏与控制”湖南省⾼校产学研合作⽰范基地。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雄厚,现有教授20⼈,副教授及副⾼职称48⼈;博⼠22⼈,硕⼠研究⽣导师40多⼈,并聘请英国的BoZ.Q.教授担任名誉院长。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国家⾃然科学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在内的纵向、横向科研项⽬150余项;获奖2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3项、⼆等奖5项、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科研论⽂800余篇,已被SCI、EI和ISTP三⼤国际检索收录400余篇。
学院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出版专著6部,出版教材30余本。
科研促进教学,本科⽣积极参与科研,近年来本科⽣申请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33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学⽣科技竞赛奖励30余项,其中全国⼤学⽣电⼦设计竞赛国家⼀等奖3项;“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奖3项,湖南省特等奖2项。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简述自动化(汽车工业电气自动化方向)本专业主要为汽车工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汽车工业自动化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分析、工程设计、运行控制及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以现代汽车生产为对象,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运动控制为方向,以机床数控与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为特色,兼顾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子技术、电机拖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电力电子技术、工业电气与控制技术、典型数控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较好的汽车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具有汽车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运行与维护、科技开发及研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要求学生经过学习与训练应该达到如下要求:(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2)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系统、工业电气与控制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典型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汽车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专门知识,获得较好的汽车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了解本专业学科的科技发展及其动向。
(4)具备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基本的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一般能力。
自动化(电动车辆工程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汽车电子电器、总线技术、电动汽车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在自动控制、电动车辆工程、汽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试验与设计、系统运行与维护、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由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中心组成,实验教学中心面积4755平方米,设备台套数4365台(套),实验设备价值约4818万元,有26个专门实验室。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开设电类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同时承担本院3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实验及各类综合实践教学任务,开展各项电类科技竞赛活动。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学指导教师50多人,超过70%的指导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由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数字)、微机原理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PLC实验室(Ⅰ)、PSOC 实验室、电子设计实验室、电工电子实习室、甘肃省第1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成。
学院专业实验中心由单片机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施耐德自动化实验室、检测与转换实验室、PLC实验室(Ⅱ)、先进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飞思卡尔单片机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DSP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EDA实验室、SOPC实验室组成、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学院与行业内领先的国内外著名公司合作建立了多个技术先进的高水平实验室。
与全球自动化十强罗克韦尔公司、ABB公司、施耐德公司分别建立了“兰州理工大学-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投资1275万元)、“兰州理工大学-ABB自动化实验室”(投资350万元)、“兰州理工大学-施耐德自动化实验室”(投资约400万元),与法国ALDEBARAN公司共建“兰州理工大学—ALDEBARAN双足仿人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投资600万元),与摩托罗拉公司合作建立“兰州理工大学-飞思卡尔单片机实验室”,与TI公司合作建立“兰州理工大学- TI DSP联合实验室”,与Microchip公司合作建立“兰州理工大学-Microchip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与Cypress公司合作建立“兰州理工大学PSOC实验室”,与台湾陵阳合作建立单片机实验室。
实验介绍实验室简介:依托“罗克韦尔自动化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由我校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固定资产1275万元,实验室面积130m2。
本实验室的产品囊括了罗克韦尔公司主流的硬件平台(包括大型ControlLogix PLC、中型CompactLogix PLC、小型Micro PLC、Kinetix伺服系统、PowerFlex变频器等)、完整的软件体系(包括Logix系统编程软件、RSLinx网络规划软件和RSView生产管理软件)和开放的网络架构(NetLinx)。
可有效地实现工业自动化中的顺序控制、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等多种应用。
本实验室主要针对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培养,可以开设专业课程的单元实验、综合实验,可以为课程设计、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提供实验条件,还可以成为我校研究生和教师开展自动化工程、电气技术、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工业网络等方向学术研究和工程研发平台。
主实验设备:一类是面向本科生教学的20套Micro850系列PLC的综合实验台(每套均包含控制器、以太网通讯模块、交流电机、变频器、编码器、控制板、无线路由器、触摸屏、工控机和工控软件),另一类为面向教师、研究生科研的8面PLC和伺服(内装4套Controllogix1756系统的工业级控制柜,系列大型PLC、2套Compactlogix1769系列中型PLC、1套Micro830小型PLC、1套Kinetix 5500系列8轴伺服系统,2套Kinetix3系列2轴伺服系统和2套10寸触摸屏)。
实验项目:电气控制、PLC控制、运动控制、组态实验、控制网络构建实验、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搭建实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实验等,可进行控制类、电气类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辅导与设计,并可提供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相关设备培训等服务。
2、ABB自动化实验室实验设备:35套典型ABB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5套双轴闭环太阳能轨迹跟踪系统、1套工业现场总线网络实验平台、一套ABB 三轴伺服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实验课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实验项目:CoDeSys 标准编程语言环境下的基本指令编程练习实验、AC500 PLC多种数字量、模拟量、高速计数形式输入、输出实训、AC500-eCo PLC多种数字量、模拟量、高速计数形式输入、输出实训、PC机读写远程现场总线网络PLC实验、现场总线网络中多PLC的通信实验、上位机组态软件基本编程、通信及监控实验、交流变频调速就地、端子及总线控制方式切换实验、变频器矢量闭环及精确定位控制实训、触摸屏编程、通信及监控实验、网络远程变频器及电机控制实验、MINT环境下伺服系统的模拟控制实验、伺服电机的转矩模式控制、位置模式控制、速度模式控制实训、基于Modbus的通信控制及组态实训、CS31协议通讯网络实验、Modbus TCP、EtherCAT协议通讯网络实验、DeviceNet、CANopen协议通讯网络实验、PROFIBUS DP、PROFINET协议通讯网络实验、双轴闭环太阳轨迹跟踪控制系统实训。
3、PSoC片上可编程实验室实验设备:PSoC电子系统设计平台、Xilinx开发板、Altera开发板、自组式机器人开发套件、数字示波器、函数/任意波发生器、数字扫频仪、晶体管图示仪、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可编程电源等价值200万的设备。
实验课程:《PSoC开放实验》、《自组式机器人开放实验》等实验项目:Timer实验、Counter实验、Delta sigma ADC实验、Voltage DAC实验、Capsense实验、USB HID实验、接近感应实验、热敏电阻实验、红外热释感应实验、自组式机器人实验等。
4、飞思卡尔单片机实验室实验设备:飞思卡尔S12嵌入式实验开发系统数字示波器、函数/任意波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等价值40万元的设备。
实验课程:《飞思卡尔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实验项目: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液晶显示实验、ADC实验、PWM输出实验、串口通信实验、SCI通信实验,UCOS片上系统实验。
5、电机与拖动实验室实验设备: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20台套。
实验课程:《电机与拖动》和《电机学》。
实验项目:直流并励电动机、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机械特性研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网运行等。
6、电子技术实验室实验室设备:电子技术实验台、示波器、信号源、毫伏表等各78台套。
实验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等。
实验项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功率放大器、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TTL门逻辑功能参数测试、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集成数据选择器应用、时序逻辑电路、电子秒表等。
7、电工基础实验室实验设备:电工实验台78台、示波器78台。
实验课程:《电路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工学》、《电工技术与电气设备》等。
实验项目: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三表法测定交流电路等效参数、三相交流电路电流、电压及功率的测量、RC一阶电路、感性负载电路的研究及功率因数的提高、RLC串联谐振电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等。
8、PLC实验室(Ⅰ)实验设备:可编程控制实验装置48台套实验课程:《电工学A1》、《PLC应用能力训练》。
实验项目:PLC电机正反转及能耗制动、PLC抢答器、PLC交通信号灯控制、PLC小车运动控制、PLC机械手控制、PLC自动感应门控制、PLCY/△换接起动控制等。
9、微机原理实验室实验设备:微机原理实验箱40台、计算机40台实验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系统认识及数码转换程序设计实验、分支、循环程序设计实验、中断特性及8259应用编程实验、8251串行接口应用实验、8253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存储器扩展实验、键盘及显示接口实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等。
10、检测与转换实验室主要设备:CSY10A型传感器系统实验30套,CSY-1型传感器系统实验7套。
实验课程:《检测与转换》、《传感器技术》。
实验内容:箔式应变片的性能——单臂电桥、箔式应变片的温度效应与温度补偿、箔式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性能比较、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霍尔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力平衡式传感器等。
1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主要设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计算机38台套。
实验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实验内容:自控理论: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实验、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实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实验、连续系统串连校正实验、数字PID控制实验。
现代控制理论: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解耦控制等。
12、单片机实验室主要设备:计算机30台、子XL2000实验仪35套、WAVE仿真器20个、单片机实验箱20个、凌阳单片机实验系统40台、自制单片机实验系统V1.0 40套、自制单片机实验辅助箱20个、徳飞莱LY-51S单片机开发板套件40套、51Tracer仿真器40套、微芯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35套、天煌科技THGDK-1和THGDK-2型单片机实验对象系统多种、启东科技流量液位检测自动供水和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等。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综合训练》、《信号检测与处理综合训练》等。
实验内容:仿真系统的使与程序的调试、编程练习、定时与外部中断控制实验、单片机程序烧写、A/D转换、D/A转换、冷加工自动线中单台钻孔动力头的控制、四选一综合性实验等。
13、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实验室主要设备:MCL--II电机拖动控制实验台10台,NMCL--III电机拖动控制实验台35台,数字示波器35台,模拟通用示波器10台,计算机及配套软件35套。
实验课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综合训练》等。
实验内容: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单相整流及逆变电路实验,三相整流及逆变电路实验,全控型器件特性与驱动电路实验,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实验,DC/DC变换电路实验,软开关实验,运动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空间矢量变频调速系统的实验研究,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实验研究等。
14、PLC实验室(Ⅱ)主要设备:三菱FX系列PLC13套,西门子S7-200系列PLC20套,欧姆龙CPM系列PLC10套,西门子S7-300系列PLC2套,AB公司SLC500系列PLC2套PLC实验系统10台,三菱变频器10台,计算机及配套软件35套,四站点小车、单容水箱、机器人、电梯、车库、交通灯等实验模型若干,示波器1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