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法律制度概论 张树兴 教授3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56 MB
- 文档页数:37
第一章东盟概况本章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了解东盟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东盟的形成历史及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
2.东盟的法律文化及其对我国尤其是云南发展的重要性。
今天的东盟不仅是这个地区功能健全、不可或缺的实体,还被看作是远远超越这个地区的一股真正的力量。
她还是在联合国发展领域中可以信赖的伙伴。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2000年2月16日一、东盟的成立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东盟的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其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一)东盟国家成员国现共有10个: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
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
候选国:东帝汶(2006年7月申请加入)。
对话伙伴国11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美国、巴西。
● 地理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人口5.7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
● 政治● 人民代表制国家:越南、老挝● 议会共和制国家:新加坡、(东帝汶)● 总统共和制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君主制国家: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文莱● 军政府国家:缅甸● 法律和法律制度●1.世界各主要法律文化和传统在此交融。
历史上东盟不少国家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殖民地,两大法系的传统在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迹;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如越、老、柬、缅等国法律又增添了社会主义的内容;同时,一些宗教性的法律传统也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马、印尼、文莱的伊斯兰法律,泰、缅、柬的佛教法律。
东南亚法律制度概论第一章东南亚国家概论一、东南亚主要十国概览1、泰国地理: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
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
年均气温24~30℃。
社会:泰族为主,90%信奉佛教经济:中上,近年高速发展农业为主交通通讯:东南亚枢纽政府与政治: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君主立宪制)2、印度尼西亚地理:“千岛之国”社会:多民族多宗教经济:发展较快交通通讯:不算发达政府与政治:总统内阁制3、马来西亚地理:东盟排名第三社会:多民族、多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交通通讯:比较发达政府与政治:联邦型的郡主立宪制4、菲利宾地理:群岛国家社会:人口排第二,多民族;8 7%信奉天主教经济:发展缓慢制造业为主导交通通讯:不发达政府与政治:共和制的总统内阁制5、新加坡地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社会:华人占多数佛道教徒占数经济:“亚洲四小龙”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交通通讯:非常发达政府与政治:议会共和制6、文莱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又称文莱伊斯兰教君主国地理:面积很小是个位于婆罗洲北岸,南中国海南岸,亚洲东南部。
整个国土被马来西亚所分割、环绕。
社会:马来人为主,伊斯兰教为国教经济:盛产石油,经济状况颇佳交通通讯:比较发达政府与政治:君主制7、越南地理:山地与高原为主社会:人口多、54个民族大乘佛教占主导经济:农业为主、矿藏丰富交通通讯:比较方便政府与政治:议会制共和制8、老挝地理:东盟唯一的陆地国家社会:三大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佛教经济:比较落后农业为主要产业交通通讯:无出海口没有铁路政府与政治:社会主义制度。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9、柬埔寨地理:平原与山地社会:多民族,高棉族占80%经济:经济落后农业是支柱产业交通通讯:不发达政府与政治:议会型君主立宪制10、缅甸地理:中南半岛最大国家缅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
东南亚法律制度教学安排•东南亚国家联盟•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时局背景•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今日起(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
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
•自贸区建成启动后,中国与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六个东盟成员国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目前的9.8%降至0.1%,上述东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
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个东盟新成员将在2015年对90%的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的目标。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概况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成立。
东盟概况•成立几十年来,东盟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现任东盟秘书长素林,任期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
东盟概况•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人口5.7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
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其观察员国。
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幻灯片1教育政策法规张兴峰幻灯片2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第一节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一、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一)教育政策的涵义●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幻灯片3(二)教育法规的涵义●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注意三点:● 1.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意志。
● 2.教育法规是规定教育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 3.教育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幻灯片4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与结构●(一)教育政策的类型● 1.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 2.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 3.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 4.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幻灯片5(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1.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 (1)党的政策性文件●(2)国家的政策性文件●(3)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4)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幻灯片62.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1)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2)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幻灯片7(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1.教育体制政策●教育体制政策包括办学体制政策,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体制政策,教育投入体制政策,教育认识管理体制政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策六个方面内容。
●教育体制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和政治保障性作用。
●幻灯片8● 2.教育质量政策● 3.教育经费政策● 4.教育人事政策● 5.国家学制政策● 6.课程与教学政策●7.学历与学位政策●8.教师教育政策●9.考试与评价政策●10.招生与就业指导政策●11.学校语言文字政策幻灯片9(四)教育法规的类型● 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还可以分为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
泰国法律概论第一节宪法一、泰国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一)泰国法律的起源和发展1.近代以前泰国法的发展泰国,古称暹罗。
有文献记录的泰国法是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末,5泰国早期的国家组织——孟人国家时期形成。
《茫莱法典》是泰族先王所实施的习惯法的汇编,有200多个条文,是这一时期泰国法的代表。
公元1238年,帮克朗刀带领泰族人们起来争取民族独立并驱逐了柬埔寨统治者,建立了以泰族为主体得素可泰王朝,结束了如今泰国地区割据分立的局面。
泰国法律自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泰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君主拉玛铁菩提颁布了泰国有史以来第一套法律:1350年《证据法》、1351年《叛逆法》、1356年《取缔拐带法》、1357年《侵犯人民法》、1359年《杂事法》和《夫妻法》、和1366年《强盗法》,等到。
这些法律是印度《摩奴法典》与泰族习惯法相结合的产物,确定了泰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并成为后世国王立法的蓝本。
阿瑜陀耶王朝前期,还制定了《皇朝法典》。
曼谷王朝初期,拉玛一世重订了有名的《三印法典》,它包括了民事、刑事、道德、宗教、家庭等各方面内容,共计123卷。
泰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泰国古代法律文化深受印度影响,其法律的内容及司法诉讼制度均是印度古代法律的翻版。
其二,素可泰王朝的蓝摩甘亨王将小乘佛教确定为泰国的国教后,佛教成为泰国的精神支柱。
泰国古代法律中的许多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其三,泰国古代法律维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阿瑜陀耶王朝的戴莱洛迦纳王时的法律就明确把泰国居民分4个阶层,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权利义务。
2.泰国法律的近代化泰国近代法律深受法国法律的影响,属于大陆法系。
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蒙固王改革。
蒙固王(1851年---1868年),即拉玛四世,是泰国第一位吸收西方文明的君主。
蒙固王自登基时开始,便在宫中推行西方的教育,宣扬朴素的民主思想。
他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与庶民同罪。
国际公法第一章导论第一部完整从西方引入国际法万国公法的人是:丁韪良。
一、国际法1、国际条约(条约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而国际习惯是最古老的渊源)的渊源2、国际习惯(惯例是任意的,而国际习惯是强制的,国际习惯的构成要件包括物质要素和心理要素。
3、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原则)4、辅助方法(判例、学说、决议)非渊源,辅助方法不是渊源!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1、国际法不干涉国内法的制定不一致承担国家责任2、中国宪法没有统一规定,直接、并行、转化3、民商(国际法可以直接适用、优先适用);民商以外个案而论4、WTO规则在中国:排除直接适用,必须转化适用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主权原则(对内最高、对外独立、自保权)2、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侵略)3、民族自决原则(从殖民地独立,分裂无依据)4、不干涉内政(非地理概念,看性质不看地理位置)5、和平解决争端(1928年非战公约)6、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第二章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1、国家(基本)2、政府间国际组织(派生性)3、其他主体(民族解放组织,过渡性)4、个人尚不是国际法主体管辖权:属地、属人、保护、普遍(与引渡和庇护相联系,不能域外庇护,引渡必须是针对域外的罪犯)国家主权豁免:1、豁免的内容(管辖、程序、执行)2、放弃豁免的方式(明示、默示——主动起诉、出庭应诉、反诉,但出庭抗辩不构成放弃豁免)3、要点:商行为非放弃、出庭非放弃、不能推2004年联大通过了《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条款草案》采取了限制豁免主义(趋势),然而在国际社会达成有承认:1、承认的种类:承认新国家、新政府、交战团体叛乱团体;叛乱团体内战没有结束,交战团体交战结束2、承认的特征:单方行为、不改变其国际法主体的性质3、表示形式:明示承认;默示承认(建立外交关系、政治性条约、接受领事、投票支持参加政府组织)联合国:会员国:创始国、加入国一国一票重要2/3通过联合国大会:不是立法机关,是审议建议机关;建议无拘束力,决议有拘束力安理会: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程序事项:9票;非程序事项:9票(含5)弃权、缺席不是否决票;五大国有“双重否决权”归责:传统:过错;现代:无过错加过错归因于国家:1国家机关2授权的实体3代表国家行事的人4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5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人6叛乱运动机关(不是)7单独或共同的责任8国家当局暂不存在的行为(一个或一群人行使政府权力,视为国家行为。
东南亚的法律制度概述东南亚是一个地理、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地区,由11个主权国家组成。
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文莱和东帝汶。
虽然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分享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和法律原则。
宪法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通常以各自的宪法为基础。
宪法是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系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也规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确保政府的权力得到平衡。
立法机构东南亚国家的立法机构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选举的国会或议会和一个非选举的部长会议或内阁。
国会或议会是代表公民利益的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
内阁由各个政府部长组成,负责决策和政策执行。
司法系统东南亚国家的司法系统通常是由独立的法院和公正的法官组成。
司法系统的目标是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正执行。
法院在处理纠纷和刑事案件时,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决。
刑法与民法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通常包括刑法和民法。
刑法是指针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它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的定义和相应的刑罚。
民法是指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律规定,包括合同法、家庭法和财产法等。
人权保护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通常也包括保护人权的法律框架。
这些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宗教自由和平等保护。
人权法律也涉及到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如女性、儿童和残疾人。
国际法东南亚国家通常也在法律制度中采用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
这些国家是联合国会员国,承认国际法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具有约束力。
国际法涉及领土争端的解决、海洋法的适用和跨境犯罪等。
法律改革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一些国家正在努力加强司法独立性、提高公民对权利的保护和促进法治的发展。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法律制度的效力和公信力,以促进社会的正义和稳定。
结论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虽然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维护公正、保护人权和促进法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