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2
南昌的红色故事
南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城市,这里有许多红色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昌起义。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南昌的红色故事。
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暴动,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南昌起义旨在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自由民主的新政权。
南昌起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朱德、贺龙、陈毅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家参加,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起义。
起义者获得了火力控制,控制了南昌城内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形成了自己的红色实力。
二、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暴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武装斗争的道路。
南昌起义将共产党内情报工作和武装力量有效结合,揭开了武装革命的序幕,对于中国革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南昌红色旅游景点
南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有许多具有红色革命历史意义的景点,成为了中国的红色旅游胜地。
南昌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江西省革命博物馆、南昌起义纪念馆等。
在南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南昌的红色故事,让我们直接接触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历程,是中国历史上难忘的一笔。
关于八一起义的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关于八一起义的背景介绍2.八一起义的过程和主要战斗3.八一起义的影响和意义4.八一起义的历史价值篇1正文一、背景介绍八一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军事威胁,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镇压和迫害,使得许多革命志士和共产党员感到无助和绝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八一起义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开始独立作战的标志。
二、八一起义的过程和主要战斗八一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共集合了约3万余人的军队。
在南昌城内,起义军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经过一天的激战,起义军成功占领了南昌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随后,起义军又相继占领了九江、武汉等多个城市,并在之后的战斗中不断扩大战果。
三、八一起义的影响和意义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起义的成功使得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这次起义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八一起义的历史价值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重要事件,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篇2 目录1.关于八一起义的背景介绍2.八一起义的过程和影响3.八一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篇2正文一、背景介绍八一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以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二、八一起义的过程和影响1.起义的准备阶段:在起义之前,共产党人已经在南昌建立了秘密的军事指挥中心,准备了一批武器弹药和作战人员。
同时,共产党还在广州等地建立了情报网络,搜集了大量的情报。
[键入文字]八一南昌起义的故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指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 月1 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历史背景1927 年3 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 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 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起义过程8 月1 日2 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 军第1、第2 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 军第24 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 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 余支(挺),子弹70 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 师第73 团全部、第75 团3 个营和第74 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 年8 月2 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1。
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事件介绍八一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一次武装反抗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其中的八一说的是八月一日,因为南昌起义是在八月一日那一天发生的,因此人们在称呼南昌起义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带上“八一”二字。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南昌起义”其实就是在江西的著名城市南昌发生的。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对于那个时候的共产党来说非常重要,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也是迫切需要的。
这场起义是由共产党人发起的,这场起义对于共产党来说非常的不容易,为了使得起义可以成功,共产党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这场战役是在1927年发生的,在许多共产党的党员被国民党的人残杀了之后,共产党内部就开始反省了,认为军事武装对于一个党派的前期发展非常的重要,同时为了反抗国民党人的残忍手段,南昌起义就此爆发。
但是这场起义并不是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脑袋一热就开始的,在这场起义开始之前,共产党做了非常的严谨的安排,乘着时机好开始的。
武汉是中国近代十分重要的大城市,国民党派有许多的军地把守着,南昌虽然跟武汉比较近,但是保护城市的敌军却不多,据说只有3000人。
抓住了这个机会,共产党一举攻破了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对共产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这场起义狠狠的挫伤了敌人的锐气,对中国革命的局势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后来,为了专门纪念这个日子,还将八月一日定为重要的节日,以此牢记这场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众所周知,南昌起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一场非常著名的起义,他是共产党人发起的最早的一次起义,是中国革命道路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点,那么如此重要的南昌起义领导人是谁呢?南昌起义非常的成功,而且造成的伤亡其实是很少的,南昌起义那么成功跟它有个好的领导人是分不开的。
南昌起义领导人是南昌起义的重要一环,因为那个时候起义军队差不多是共产党的大部分力量的集合,因此那个时候的领导人几乎都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其中包括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
南昌八一起义廉洁事迹摘要:一、南昌八一起义简介二、南昌八一起义廉洁事迹表现1.起义领导人的廉洁自律2.起义部队的廉洁风气3.廉洁事迹对当代的启示三、如何传承南昌八一起义的廉洁精神正文:南昌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革命时期。
在这场伟大的起义中,起义领导人及广大官兵展现出高度的廉洁自律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廉洁事迹。
一、南昌八一起义简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部分国民党左派官兵,共计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部队迅速南下,计划夺取广州,建立革命根据地。
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
然而,南昌起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后来的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基础。
二、南昌八一起义廉洁事迹表现1.起义领导人的廉洁自律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以周恩来为代表,坚决贯彻党的纪律,严于律己,廉洁自律。
在起义筹备过程中,周恩来坚决反对一切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行为,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
他还明确规定,起义军的经费必须用于革命事业,不得侵占百姓利益。
2.起义部队的廉洁风气南昌起义部队坚决执行党的纪律,树立了良好的廉洁风气。
部队所到之处,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保护群众利益,严惩贪污腐化现象。
起义部队严明纪律,深受人民群众拥护,为革命事业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3.廉洁事迹对当代的启示南昌八一起义的廉洁事迹,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们要学习起义领导人廉洁自律的精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惩腐败现象;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如何传承南昌八一起义的廉洁精神1.深入学习南昌八一起义的廉洁事迹,增强廉洁意识。
2.坚决贯彻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将廉洁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
4.加强廉洁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廉洁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八一起义故事最简单解释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八一起义的故事。
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日子过得可苦啦。
到处都有不公平,到处都有压迫。
后来呀,有一群勇敢的人站了出来,他们就是共产党人。
他们心里想着,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1927 年的 8 月 1 日,在南昌这个地方,爆发了一场特别重要的行动,这就是八一起义。
那天晚上,可热闹啦!枪声、喊声,响成一片。
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勇敢地和敌人战斗。
他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一心就想着为了人民,为了国家。
这些战士们,有的年纪还很小呢,但他们都特别勇敢。
他们拿着枪,冲向敌人,就是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
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取得了胜利。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
朋友,这就是八一起义的简单故事,是不是很让人佩服呀?稿子二嘿,朋友!今天我要给你讲讲八一起义的事儿。
话说当年啊,社会乱得很,老百姓被欺负得没法子。
这时候,共产党决定要挺身而出,给大家带来希望。
1927 年 8 月 1 号,南昌城里那叫一个紧张。
共产党带领的队伍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和坏家伙们干一场。
到了晚上,行动开始啦!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冲啊杀啊!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起义军里的每个人都特别勇敢,他们心中有信念,有力量。
哪怕面对强大的敌人,也绝不退缩。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咱们取得了胜利。
这胜利可不容易,是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八一起义可不光是一场战斗的胜利,它更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从此以后,咱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前进。
怎么样,朋友,这下你对八一起义的故事清楚一些了吧?。
[键入文字]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 日的建议,决定8 月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 月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1927 年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4 月12 日和7 月15 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1。
南昌八一起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7年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在江西省南昌市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这次起义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革命形势的重大转折点。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背景。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国共两党矛盾的激化和北洋政府的军事压迫。
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军事等方面的合作问题上,国共合作已经岌岌可危。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了严重打击,形势十分危急。
南昌八一起义的发动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们包括朱德、周恩来等。
他们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革命斗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挑起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他们在南昌市的共产党秘密基地聚集了一批革命志士,准备发动起义。
起义的一大亮点是南昌起义军的宣言,宣言中提到了革命的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土豪劣绅的统治,解放中国人民。
”这一口号成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和目标。
同时,南昌起义军还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精心组织起义军的行动和后勤保障。
这些都体现了南昌起义军的决心和组织能力。
南昌起义一开始并不顺利,起义军在抵达南昌后,遭到了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打击。
然而,南昌起义军顶住了敌人的围攻,通过奇袭和坚持战斗,最终打开了南昌的大门,宣告起义的胜利。
虽然起义军的规模不大,但是它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一个起义武装的榜样,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者的热烈反响。
南昌八一起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声望和认可。
其次,起义的胜利激励了广大的农民、工人和革命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此外,南昌八一起义还为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胜利本身,更在于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解放思想和指导方向。
南昌八一起义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革命斗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和谐的河山。
八一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斗源头
一、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了武装革命道路。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7月27日,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起义计划。
8月1日凌晨两点,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的率领下,起义部队突然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激烈战斗,终于攻克了南昌城。
当天上午,起义领导人在南昌隆重宣布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纲领。
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但在朱德、陈毅等将领的率领下,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度的革命勇气,最终突破重围,转战湘南,并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新的篇章。
二、八一南昌起义的伟大意义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共"阴谋,掀开了中国革命事业新的篇章。
这次起义牺牲了众多革命先烈的宝贵鲜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伟大基础。
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斗源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斗争的伟大开端。
它的成功开启了武装革命的新纪元,为后来的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于八一起义的故事(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八一起义的背景2.八一起义的经过3.八一起义的结果和意义正文(篇1)【八一起义的背景】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义,发生于 1927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行动。
这次起义的背景是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在这个紧要关头,共产党决定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捍卫革命成果,反抗国民党的迫害。
【八一起义的经过】八一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共产党领导人发起,得到了国民党左派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的支持。
起义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迅速占领了南昌城,并成立了革命政权。
随后,起义军根据计划向广东进军,以期发动广大农民和工人群众,夺取广州,建立革命根据地。
然而,在进军过程中,起义军遭遇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经过多次激战,部队严重减员,最终未能实现原定目标。
【八一起义的结果和意义】虽然八一起义在军事上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八一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八一起义锻炼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为后来的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八一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进行革命的决心和信念。
目录(篇2)1.八一起义的背景和原因2.八一起义的经过3.八一起义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篇2)【八一起义的背景和原因】八一起义,又称南昌起义,发生于 1927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这次起义的背景是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使得共产党意识到建立自己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八一起义的经过】八一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人领导,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然而,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起义军在战斗中逐渐失利,最终撤离南昌,进行游击战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指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
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依中央原定方针转兵广东,相机夺取广州,再次北伐。
起义军自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经江西瑞金、会昌,转进福建长汀、上杭,于9
月下旬到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
随即被优势敌军击散,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4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警示教育摘要:一、引言1.八一南昌起义背景介绍2.八一起义纪念馆概述二、参观过程1.馆内陈列展示介绍2.八一南昌起义历史意义3.现场感受及教育意义三、总结与启示1.深入了解革命历史2.继承和发扬八一精神3.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正文:在充满红色文化的南昌,有一座记录着八一南昌起义光辉历史的纪念馆,那就是八一起义纪念馆。
近日,我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有幸参观了这座富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感受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一、引言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八一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要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同志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八一起义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起义而建立的。
二、参观过程走进八一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内丰富的陈列展示。
馆内分为多个展区,详细展示了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在展览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让我深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特别是看到起义军使用过的简陋武器,让我更加敬佩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定信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这次起义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三、总结与启示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我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八一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
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
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
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
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
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
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
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