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满足_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_省略_版物的解读研究_以_海贼王_为例_杨银娟
- 格式:pdf
- 大小:248.41 KB
- 文档页数:4
动画角色《海贼王》造型设计研究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动画角色《海贼王》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摘要: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外在视觉形式,是动画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成败。
本文以动画片《海贼王》为例,分析了其整体设计风格,根据片中的角色造型对其设计原则、设计手法及角色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片中角色造型设计如何实现剧情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形式与内涵一、引言(一)动画片《海贼王》创作背景概述《海贼王》是由日本的尾田荣一郎先生创作的,漫画版于1997年开始在第34期《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
动画片《海贼王》的剧情背景——曾经拥有世界上一切的“海贼王”哥尔D罗杰,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可以给你,去找吧!我把一切都放在那里了!”于是全世界的人们开始起航,趋之若鹜的奔向大海,世界迎来了“大海贼时代”。
《海贼王》主要是讲一群人的航海冒险故事,这群人被称为“草帽海贼团”,橡皮人路飞是他们的船长,也就是本部动画片的第一男主角。
(二)动画片《海贼王》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意义《海贼王》作为一部冒险类的写实动画片,融合了大量的动画语言,包含了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地理设定等。
对《海贼王》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角色造型艺术意义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商业动画动画角色后续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也能获得很好的认知。
二、动画片《海贼王》的整体设计风格(一)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日本动画往往将一定的哲学内涵体现在动画片的故事中,并且注重情感的刻画,使不同的观众在娱乐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的反思。
主人公路飞无意中吃了“橡皮果实”,虽然从此他再也不能游泳,但路飞并没有放弃他的海盗之路,最具感染力的就是他那笑对死亡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着日本人那种顽强拼搏、不服输的国民性格。
(二)艺术表现与审美特征日本动画片不仅是大众的娱乐消费品,更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篇一一、引言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形式,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多样的特点和风格。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动画制作国家,其动画造型在表现手法、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艺术特色。
二、中日动画造型的差异1. 角色设计(1)日本动画角色设计日本动画角色设计以细腻、夸张、富有表现力为特点,注重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在角色造型上,日本动画常常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大眼睛、圆润的脸部轮廓等元素,以突出角色的特点。
此外,日本动画在角色服装、发型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创意和设计,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2)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则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角色造型往往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如水墨画、剪纸、戏曲等。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较为内敛,更注重神韵和意境的表达。
同时,中国动画在角色设计上也有着多样化的尝试和创新,如结合现代流行元素,使角色形象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2. 色彩运用(1)日本动画色彩运用日本动画在色彩运用上较为丰富和鲜艳,善于运用高饱和度的色彩来营造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在色彩搭配上,日本动画常常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组合,以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中国动画色彩运用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则更注重传统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如墨色、红色、黄色等。
这些传统色彩在中国动画中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同时,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也注重与画面内容的协调和统一,以营造出和谐、宁静的视觉效果。
三、文化根源与艺术特色分析1. 文化根源(1)日本动画的文化根源主要来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日本动画在角色设计和色彩运用上所呈现的夸张、鲜艳等特点,与日本文化中的表现主义和审美追求相契合。
此外,日本动漫也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使得其造型风格更加多元化。
(2)中国动画的文化根源则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精选)第一篇: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精选)摘要随着动漫的引进,尤其是日本动漫,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为了客观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我们拟此课题,希望为社会提供一份引导青少年的参考。
我们通过了解电脑、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制作调查表,获取资料;初步整理,请教老师专家,分析典型事例;成果汇总,得出了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结果表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最优化的方案在于引导,这样才能长久的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动漫业,使青少年从动漫中受益。
关键词:动漫文化,社会心理,从众,产业化引言从《樱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到后来逐渐引进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这些大片,让在国内的在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动漫。
所以,现今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在全国各地盗版漫画店遍地开花;各地各种形势的动漫画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关动漫的网站和论坛也是随处可见。
显然,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是许多大人都始料未及的,于是,针对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现状前一些日子,X市一些少年少女们因为打扮成视觉系,成群行走在该市热闹地段而被警察因为破坏市容而拘留,为此,在网上各大动漫论坛进行了关于“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准则”的大讨论。
的确,在国内,动漫爱好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加上动漫业在中国还不成熟,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动漫成了我们课题组关心的话题。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对国产动漫和日本动漫的看法指导老师:周佩课题组长:赵苏娴课题成员:赵苏娴、陈寒琼、。
课题展开时间:2010.——2011一、关键词:中国动漫、日本动漫、中学生、二、背景:在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合,文化也在交融,现代中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随着日本动漫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新动漫时代。
长期以来,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左右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的视线。
而中国动漫刚刚起步,其发展空间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应要要研究好他国文化以便能更好的发展好本国文化,借鉴日本动漫的优势来发展本国的动漫,所以我们选择了该课题研究题目。
三、方法与过程:方法:我们通过网络了解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并通过调查问卷和口头采访等了解中学生对日本动漫的态度和心理,获取资料;初步整理,分析典型事例;此次共发放300份问卷,在乐清中学,育英寄宿学校,师范学校等地展开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73%的中学生是喜欢动漫的,达到“痴迷”程度的竟占了18%。
可见学生们对动漫有着普遍的兴趣。
但是男性学生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学生50个百分点。
男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动漫上。
在“国产动漫与日本动漫,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这个问题的回答上,答案多少有点儿让人失望,87%的学生选择日本动漫,选择中国动漫的只有13%。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日本动漫对于中学生影响颇深,同时也说明了日本动漫的领先地位。
大家眼中,中日动漫的优点各有不同。
对于日本动漫的优点:音乐好占20%,内容比较丰富,有情节占20%,画面精细占30%,配音专业、优秀占30%。
对于中国动漫的优点:音乐好占30%,内容比较丰富,有情节占10%,画面精细占10%,配音专业、优秀占50%。
可见,中国动漫的情节画面远不如日本动漫,而配乐方面较优秀。
中学生们选择日本动漫而不选择中国动漫的理由:日本动漫老少皆宜占30%,国产动漫大部分较幼稚占50%,国产以传统故事为题材,过于老土占10%,日本动漫现代化且富有想象力占10%。
研究设计组员:张永浩,刘志勇,李博课题: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对中国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解释: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以以下三个作为三种类型的例子)1爱情类《犬夜叉》2励志类《火影忍者》3侦探类《名侦探柯南》中国青少年(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定义即13~20周岁)一:研究目的:1.探究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在中国青少年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有何利弊。
2.通过利弊描述为动漫爱好者,动漫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更好地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从而促进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思想:1.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是否加深)神话,历史,民族风情2.态度:(对于日本文化,以及中日关系的态度)日本文化,日本人,中日关系3.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4.精神:精神涣散,积极向上,努力奋斗5.素质:爱情观,逻辑思维方式,想象力,创新精神,行为:个人行为:1.时间消耗(一周)2.消费花销(一年)3.Cosplay4.逃课旷课5.上课走神(因动漫而长时间且频繁存在的状态)6.宅7.腐8.百合或者Gay(3~8主要研究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以这三种为例)能否产生这些行为,不具体研究这些行为的产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原因)例如: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以这三种为例,假设能够产生影响),个人性格,社会压力都可能导致宅,但在此只研究日本不同类型的动漫能否导致宅,而不研究宅的产生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只研究充分性,不研究必要性)。
人际交往:1.动漫群体.(特殊群体)2.班级或者工作群体3.社会群体(一般社会群体)三: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1.分析单位: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进行分析2.抽样方案:⑴偶遇抽样:①在贴吧,QQ群,百度知道中进行发帖,提问,让那些主动接受调查的人进行填写问卷。
②向那些在线但不主动填写问卷的进行单独聊天讲解,尽力说服但不苛求。
③进入学校(主要针对中学),通过偶遇抽样对个人或者班级分发问卷进行调查,不作概率抽样,只为了尽量多的收集有效问卷。
替代性满足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以《海贼王》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过程,并探讨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替代性满足”是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主要解读模式。
这种满足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梦想的激励,二是友谊与团队精神。
本文以《海贼王》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该作品如何通过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满足青少年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并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本文也指出了需要警惕青少年对日本的认同泛化效应,即通过日本动漫出版物逐渐增加对日本人与日本民族的了解,进而对日本与日本人产生包容、喜爱甚至拜物情结。
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少年对日本动漫出版物的接受和解读方式,以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潜在影响。
二、日本动漫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接受度日本动漫作为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龙珠》、《灌篮高手》到《海贼王》、《火影忍者》,这些作品不仅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叙事手法吸引着广大青少年。
其鲜明的角色设定、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跌宕起伏的剧情,满足了青少年对于奇幻、冒险、成长等主题的需求。
日本动漫所展现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给青少年带来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日本动漫作品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成为了他们情感寄托的对象。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日本动漫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接受度,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1000名年龄在12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98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日本动漫,其中82的人每周至少观看一次日本动漫。
在最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中,《海贼王》以60的高比例位居首位。
日本动漫在传递娱乐的同时,也传递了一定的价值观。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5期[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杨光(),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以5ONE PI EC E6为例探讨日本动漫形象传播及对我国动漫产业启示杨光(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现如今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以5o ne piece6为例,探讨日本动漫形象传播在我国的影响力以及其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关键词]动漫产业;动漫文化;动漫形象传播[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5-0149-04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 T 产业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2000年以后,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视,业界和学界对动漫产业的关注和研讨也在逐渐升温。
特别是5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的出台,无疑昭示了动漫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的地位。
据统计,日本动漫业及其衍生市场产品市值规模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产业,其动画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
在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作为亚洲唯一进入全球动漫产业竞争的国家,文化的相近性和地理的接近性以及中国受众对日本动漫的接受程度使日本动漫文本成为我国复兴动漫产业的有效研究文本。
5ONE PI ECE6作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据有影响力的动漫剧作,其动漫形象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而5OP6所创造的文化影响也极具日本民族文化特色,喜闻乐见的动漫形象更是赢得了全球动漫爱好者的喜爱。
一、5ONE PI ECE6动漫形象特色5ONE PI ECE6(以下简称OP)是由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创作、集英社出版的一个充满梦想和刺激的海盗冒险故事的漫画。
⽇本论⽂参考⽂献格式⽇本论⽂参考⽂献格式 参考⽂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著作或论⽂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下⾯,⼩编为⼤家分享⽇本论⽂参考⽂献格式,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乔东亮。
动漫概论[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动画[EB/OL]. [3]赵巍。
⽇本热⾎类动漫⽂本创作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学,2012 [4]孙璐、袁畅。
⽇本原初动漫偶像竟是他?--⽇本动漫本⼟风格的探索[J/OL].2010-07-23 [5]陈奇佳。
⽇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学出版社,2006:32 [6]任书瑶。
宫崎骏动画⾊彩设计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学,2013. [7]杨银娟。
替代性满⾜:我国青少年对⽇本动漫出版物的解读研究[J].出版发⾏研究,2012,(8):56-59 [8]洛克李(台词)[EB/OL]. [9]灌篮⾼⼿[EB/OL]. [10]邱紫华。
东⽅美学史 [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4:279. [11]吴守蓉,宫林茂幸,箕轮光博,陈学群。
⽇本的森林⽂化及其理想模式[J]. 北京林业⼤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7-24. [12](⽇)梅原猛。
(卞⽴强,李⽴译)森林思想-⽇本⽂化的.原点[M].北京:中国国际⼴播出版社,1993:48 [13]吴守蓉,宫林茂幸,箕轮光博,陈学群。
⽇本的森林⽂化及其理想模式[J]. 北京林业⼤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7-24. [14]青井凡。
宫崎骏的暗号 (宋跃莉译)[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33 [15]同[13] [16]李鹏飞。
川端康成⼩说创作的⽣态审美意识[J]. ⽇本问题研究, 2011, 25(2):56-60 [17]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化论⽂选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7 [18]姜⽂清。
“物哀”与“物感”-中⽇⽂艺审美观念⽐较[J].⽇本研究,1997,(2):71-77 [19]周建萍:物哀与物感-中⽇审美范畴之⽐较[J].江苏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7-50 [20]梁⾬。
研究课题名称: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日期: 2009.06.14小组成员:黎健男 2008530010陈曼丽 2008530175梁彩燕 2008530871倪晓旋 2008530871小组号: 086202辅导老师:刘梅英研究课题名称: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摘要: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我们小组通过对“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最终在研究成果中希望让青少年们能在适当时间适当量的观看日本动漫,在众多作品中有选择性地从它们的身上有所借鉴,提升自我,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益。
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影响利弊两极化适当有选择性的借鉴论文:一、选题背景:说起日本动漫,对于从小便喜欢看动漫的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
神通广大的哆啦A 梦,为梦想奋斗的路飞,笨头笨脑的鸣人,憨厚可爱的龙猫……这些动漫人物早已深深刻画在我们心中。
日本动漫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迅速风靡,可以说伴它是随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一起成长的,在这期间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成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日本动漫业在中国正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身受着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更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又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正面的日本动漫中为我们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青少年努力奋斗,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动漫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
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习中的重负。
这部分日本动漫能从思想上使青少年更开放,更具有想象力,更具创新精神。
当然也有部分日本动漫含有许多暴力、色情内容,最重要的是含有很多不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东西。
基于这一现状,本调查小组拟定了我们的研究课题——“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旨在通过对日本动漫在中国现有的市场行情等信息的了解,并以发放关于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影响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现状作出详细说明及结论。
国家对日漫的看法作文素材《国家对日漫的看法:多元视角下的审视与思考》日漫,作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也不例外。
对于日漫,国家的看法是多维度的,既看到了其积极的一面,也关注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日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
它以丰富多样的题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众多观众。
日漫中的一些作品,如宣扬友情、努力、奋斗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激发观众的正能量,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日漫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然而,国家也清醒地认识到日漫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影响。
部分日漫作品存在过度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日漫作品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一些不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的观念,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
为了引导日漫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进口日漫的审查和监管,严格筛选出那些内容健康、积极有益的作品,杜绝不良内容的传播。
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式,培养本土的动漫人才,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动漫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国家也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渠道,加强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日漫,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其能够自主选择有益的文化产品。
总的来说,国家对日漫的看法是客观、理性和全面的。
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和引导,确保日漫在中国的传播既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又能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主流价值观。
这样的态度和举措,有助于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多元的文化环境,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日本动画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探究陈怡禧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摘要:日本动画作品在我国拥有诸多青少年群体粉丝,对于个人的成长既有利又有弊。
本文基于分析日本动画作品的优势以深入剖析了其对于我国青少年带来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日本动画文化;青少年;影响;措施一、日本动画的魅力根据日本动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52-1970——启蒙时期,1973-1980——白银时代,1981-1995——成熟时期,1995-至今——巅峰时代。
诸如《海贼王》、《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等都是巅峰时期的作品,深受众多动画迷的喜爱。
(一)内容草根且紧跟时代纵观日本动画发展过程,日本动画一切魅力根植于它浓厚的草根性。
所谓草根性,主要是指日本动画大多以社会基层为素材,把平民百姓作为主要受众,将传统文化中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故事、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以及常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梦想收集提炼出来,经过现代艺术加工后又还原于社会生活。
[1]日本动画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感并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加之画面的唯美与情节的生动,给予了读者无可挑剔的用户体验。
同时,日本动画在人物创作方面,将人物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现代人的视觉进行处理,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哆啦A梦》这一部儿童动画就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它讲述了一群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孩子日常生活发生的事情,还有一只能变出各种物品的机器猫,把小孩好吃、喜欢玩耍、知足的快乐、对生活的困惑、想逃离现实的生活、到自己幻想的世界探险等特点描述得多姿多彩。
同时它紧跟时代,描述着不同时代孩子们日常发生新事情、时代流行的探险元素和话题。
(二)内涵丰富且情节动人日本动画从大众生活中取材,蕴含着众多的人生哲理;而情节设计得跌宕起伏,给予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让其体会到动画中所表达的内涵。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
近二十年日本动漫影响研究综述作者:傅志瑜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8期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日本动漫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日本将动漫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相关的研究数量颇多。
本文从日本动漫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汉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梳理了近二十年来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动漫产业青少年动漫语言“动漫”及“动漫游”的内涵不仅包括动画和漫画,还包括视频网络游戏,相关娱乐和艺术以及各种衍生物。
回顾其繁荣发展史,在20世纪60年代,电视普及带来了电视动画片的发展和繁荣;70年代末,随着电脑硬件和电脑图形图像软件发展,电脑游戏应运而生;90年代起,动画和漫画的制作开始普遍使用电脑,因特网的普及带动了网络游戏的发展;21世纪初,迎来了手机动漫游时代。
动漫艺术诞生后,一代代艺术家继往开来,将各自的人生思考、艺术理想与乌托邦幻想融入其中,使之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现代艺术。
日本动漫作为大众文化席卷全球。
它以创意为资源,极少能耗、不影响环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要,同时增强了日本国家“软实力”。
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相关的研究数量颇多。
一.日本动漫产业对中国的影响1.日本动漫产业现状目前,习惯把动漫亚文化产品及其相关的周边产品开发统称为“动漫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动漫产业的多维衍生带动了音乐、出版、广告、主题公园和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
以动漫为首的创意文化产业成为了日本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它还是软产业(soft industry),软力量(soft power),内容产业(contents business)的中坚部分[1]。
日本动漫及其衍生物凭借出色的故事、生动的形象、高超的影像技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出口值超过日本钢铁等工业品,并在经济上产生连锁效果和雪球效果。
体现着浓烈的日本民族文化特色;从构思到制作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科技文化特征[2]。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研究摘要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在我国动漫产业中有许多不足之到处,分析日本动漫发展历程以及他们的特点,找出中国青少年喜欢观看日本动漫作品原因,突出中国动漫要想发展面临的困难,证明我国动漫要想受到中国青少年喜爱,不但要有教育意义,而且必须有丰富的内涵,给观众联想的空间,以及具有创新精神。
关键词:日本动漫动漫历史青少年AbstractThe animation industry is known a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mos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the sunrise industry. In the ani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many shortcomings everywhere, analysis of Japanese ani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find out the Chinese teenagers like to watch Japanese animation works, prominent Chinese animation to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that China's animation to be Chinese teenagers love, not only should have education significance, but also must have a rich the connotation, to the audience the Lenovo space, and with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Keywords: Japanese Anime Cartoon History adolescents目录第一章绪论 (4)(一)研究背景 (4)(二)研究的意义 (4)(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5)(四)动漫研究方法 (6)第二章日本动漫的发展现状与特色 (7)(一)日本动漫的发展现状 (7)(二)日本动漫特点 (7)第三章中国青少年喜欢观看的日本动漫作品 (9)第四章中国青少年喜欢观看日本动漫作品原因分析 (11)第五章思考与建议 (12)第六章结语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美国是世界动漫产业的先行国家,其动漫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以规范性政策为主。
探索中国特色动漫做强国产动漫产业——漫宅关于国漫和日漫的比较研究高二(11)班黄指导老师:迟内容摘要: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不同,以及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差距,并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漫日漫差距建议近几年来,国漫发展的态势良好,相继出了《魁拔》、《侠岚》、《秦时明月》等优秀作品,同时还有大量的动漫,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少林小子》、《虹猫蓝兔七侠传》等深受小朋友的欢迎,这让大批漫宅深感欣慰。
但是面对日本的动漫,如《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中国动漫与之的差距便体现了出来。
动漫之国日本的很多优点我们都可以借鉴,在这里漫宅们有几点看法。
一.关于画面方面相对于中国,日本动漫事业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
在画面方面,日漫普遍画面清晰,工笔严谨,并且随着高清技术的发展,画面越发细致,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画面崩坏现象。
而中国,虽然起步比日本晚,但发展态势还算良好。
不过仍存在很多粗制滥造之作,也存在大量的画面崩坏。
这一点,很多中国漫宅都发现了,可见情况还是很明显的。
中国需要大量的精品,而不是量产化作品。
二.关于情节方面日本的动漫多由漫画动画化而来,少量的也有原创类型的动漫。
日漫情节包括很多方面,几乎涵盖了各个类型的。
但同时也有很多太过血腥暴力色情的作品,这样会存在很多的弊端,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国动漫绝大部分是原创动漫,辅以少量改编动漫,中国的漫画事业发展得很好,如《子不语》、《黑白无双》、《长歌行》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却始终不能成为动漫,这一点令漫宅很是遗憾。
中国动漫面向的大多是低幼儿童,充满童趣,但这也使很多其他年龄段的人都无兴趣于国漫,对国漫兴致缺缺。
漫宅们希望国漫能面向不同的年龄段来满足不同年纪人们的需要。
三.关于配音方面动漫配音人员,也称声优,是动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日本的声优,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声线各具特色。
声优的强大是日漫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关于将“二次元”作品应用于日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日语学习逐渐成为一门热门的外语学习课程。
而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从传统的课本教学转向寻求更富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学习方式。
其中,“二次元”作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将“二次元”作品应用于日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二次元作品及其特点“二次元”作品主要指以动漫、漫画、游戏等为主要形式的虚构世界文化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情节丰富、角色形象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等。
这些特点使得“二次元”作品深受广大年轻学习者的喜爱,为其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三、将二次元作品应用于日语教学的可行性(一)教学资源丰富“二次元”作品涵盖了许多与日本文化、历史、风俗等相关的内容,可以为日语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将“二次元”作品与日语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日语知识。
(二)提高学习兴趣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将“二次元”作品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二次元”作品的情节和角色形象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拓展文化视野“二次元”作品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
通过学习“二次元”作品中的日语表达和日本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应用方式及建议(一)利用动漫、漫画进行词汇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日常生活、学习等相关的动漫、漫画片段,通过讲解其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日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同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利用游戏进行听说训练日语学习中,听力和口语是两个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