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011有效市场假说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33
有效市场假说一、什么是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由尤金·法玛在1965年提出的一个理论,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能够实现最高程度的效率,即市场上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市场参与者无法通过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而获得超额利润。
二、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有效市场假说的推导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1. 市场参与者理性行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假设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的决策。
也就是说,市场上没有投资者能够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获得超额利润。
2. 信息完全公开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假设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并利用这些信息。
这意味着没有人能够拥有独特的信息来源或技术手段,以获取不为他人所知的信息。
3. 市场无摩擦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假设市场是无摩擦的,即没有交易成本、税收以及其他交易限制。
这使得投资者可以任意买入或卖出资产,而无需考虑额外的成本。
三、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的效率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 弱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市场上已公开的历史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全部可获得的信息,即技术分析无法预测未来价格的波动。
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走势来获得超额收益。
2. 半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市场上已公开的所有信息都已被充分反映在价格中,即基本面分析(如公司财务报表)也无法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投资者无法通过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来获得超额收益。
3. 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指的是市场上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都已被充分反映在价格中,任何形式的分析或研究都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通过内幕交易或其他手段来获取未公开的信息。
四、有效市场假说的争议与批评有效市场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和批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争议观点:1. 市场波动与失真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市场上的泡沫和非理性行为。
第八章有效市场假说第一节有效市场理论一、所谓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是随机的且不可预测的。
它是股票价格变动的本质特征1)产生股票价格随机游走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投资者理性的存在,供求关系决定了股价。
2)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反映了只有新信息会引起价格变化。
二、有效证券市场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三、有效市场的分类根据以上有效市场需要具备的条件,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市场有效的程度分为三类1)强有效市场2)半强有效市场3)弱有效市场。
(一)强有效市场在一个强有效市场中将不存在任何内幕信息。
(二)半强有效市场(三)弱有效市场三、有效市场的分类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一些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次强效率且弱效率亦不足,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还存在一些利用历史或公开消息获利的机会。
四、完善市场与效率市场完善市场是指满足下述条件的资本市场:⑴市场无阻力: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
⑵产品市场和证券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⑶市场信息的交流是高效率的:获取信息无成本⑷参加市场交易的个人都是理性的,都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与完善市场相比: ⑴有效市场可以存在某些阻力,即交易成本;⑵有效率资本市场允许产品市场上存在不完全竞争;⑶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只要求信息能够全面迅速地在证券价格上表现出来,并不要求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实证研究自效率市场理论提出以来,美国投资理论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严谨的实证检验。
这类实证的结果可概述如下:第一对弱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以压倒性的一致给予证实。
第二对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的有效性,迄今为止的实证检验结果存在有较大的分歧。
一,对弱式效率市场假说有效性的实证检验第一,检验股票价格数据间的独立性。
从统计检验的角度说,即检验价格数据间的‚系列相关性‛或‚自相关性‛。
如果不同时间序列的股价之间存在有统计上显著的系列相关性,则说明股价数据存在有某种可被利用的模式(即:‚趋势‛)。
第11章有效市场理论11.1 有效市场假说由来证券价格决定于“利好”或者“利空”的消息,如果一个市场的证券价格总是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则该市场是“有效的”。
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
有效市场理论始于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在《商业学刊》( Journal of Business)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的论文,并由法玛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
有效市场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1964年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他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化学中的分子“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休止的、无秩序的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变动的路径是不可预期的。
1970年法玛也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这个结论不免使许多在做股价分析的人有点沮丧,他们全力研究各家公司的会计报表与未来前景以决定其价值,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
难道股价真的是如此随机,金融市场就没有经济学的规律可循吗?萨缪尔森的看法是,金融市场并非不按经济规律运作,恰恰相反,这正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率的市场。
11.2 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1)市场没有摩擦,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税收,信息成本为零;(2)所有资产可以无限制分割并交易;(3)市场充分竞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4)投资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并且具有同样的智力水平、同样的分析能力,对信息的理解也是相同的,同时每个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分析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市场理论的这些假设条件是很难成立的。
有效市场假说名词解释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是指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获取的信息,并且能够公正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该假说最早由经济学家欧文·费雪(Eugene Fama)在1960年代提出,并成为了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接收和解读具有理性,能够全面地评估可用的信息。
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并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来评估风险和回报。
2.所有的市场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并及时了解。
这意味着没有信息不对称,所有投资者都能够获得相同的信息,并且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出相同的决策。
3.投资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会根据市场信息来作出投资决策,并根据市场行为进行交易。
这意味着投资者不会为了非经济目的而进行交易,比如情绪驱动或者投机行为。
4.市场价格是随机的,即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完全随机的,不受个别投资者的行为影响。
这意味着市场价格的变动是无规律的,无法预测的。
基于以上几个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得出了以下结论:1.弱式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的历史数据,包括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等,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动。
2.半强式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包括公开披露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得额外的利润。
3.强式有效市场: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因此无论投资者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都无法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
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在于,它对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和波动。
同时,它也对金融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并不是完美的,它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些学者认为,市场价格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投资者可能受到情绪和非理性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卖出的现象。
有效市场假说名词解释金融学
有效市场假说即“有效市场理论”,是从理论上论述了有效市场和公平游戏模型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论体系。
有效资本市场的定义包括:1、内部有效市场,主要衡量投资者买卖证券时所支付交易费用的多少;2、外部有效市场,主要探讨证券的价格是否迅速地反应出所有与价格有关的信息。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态包括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以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同时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有效市场假说(投资学,上海财经大学)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EMH)是投资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EMH认为,在有效市场中,所有可用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或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和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Weakform EMH):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所有历史价格信息都已经反映在当前价格中,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来获得超额收益。
这意味着,技术分析在弱式有效市场中是无效的。
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emistrongform EMH):该假说认为,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价格信息和公司财务报告等)都已经反映在当前价格中,因此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这意味着,基本面分析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也是无效的。
3.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trongform EMH):该假说认为,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所有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都已经反映在当前价格中,因此即使拥有内幕信息,投资者也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这意味着,内幕交易在强式有效市场中也是无效的。
EMH对于投资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策略。
同时,EMH也为金融监管提供了依据,帮助监管机构制定更加有效的监管政策,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EMH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尽管EMH在理论上非常完美,但在实际应用中,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
一些研究表明,市场存在一定的无效性,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EMH也无法解释一些市场现象,如股票市场的泡沫和崩盘等。
因此,尽管EMH在投资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投资者在应用EMH 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投资策略,以实现投资目标。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理论假说,主张资本市场中的价格总是能够反映出全部可获得信息的价值。
即市场参与者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到所有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进而使市场价格始终处于公允与合理的水平上。
本文将从有效市场假说的定义、假设、类型和相关证据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有效市场假说中,它所定义的“有效市场”是指信息交流畅通且参与者能够迅速获取到全部信息的市场。
其中的“有效”反映了市场价格的准确性和信息的及时性,而“市场”则指涉到各种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假设是市场中的参与者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基于所有可用的信息,并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作出不同的交易决策。
也就是说,这些参与者对于市场的决策都是基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此外,有效市场假说还假设了市场参与者能够实施交易,并且交易是个人化和无摩擦的,没有额外的费用和交易限制。
根据不同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可获取性,有效市场假说可分为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以及强式有效市场。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过去的历史数据,即市场中的参与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来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此时,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等预测方法是无效的,因为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可获取的历史信息。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公开信息,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非公开信息。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只能通过内部信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而言,他们有可能通过这些信息获得额外的利润。
而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则无法通过获取并分析这些非公开信息来获取超额利润。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包括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
在这种市场中,即使是那些拥有内部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也无法通过这些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证据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一些实证研究支持有效市场假说,其中包括对市场价格走势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