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奶牛体况评分(BCS)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64
奶牛体况评分细则
体况评分细则
⏹评定骨盆和腰部特定部位
⏹评分范围采用5分制,级差为 0.25.
⏹在 2.5 到 4.0间最准确
⏹低于2.5或超出4.0表明有严重问题
⏹如评分为4.75 和 5.0 表明牛体过肥,存在代谢问题
⏹如评分为1.5和1.75表明体况太差,存在代谢问题
⏹评分前要准备掌握评分部位解剖结构
以髋关节为参考点,从侧视评估腰角和臀端的夹角,夹角为“V”字形评分为3分或低于3
夹角为“U”字形评分大于3
第一步评分较难,特别是在3.0-3.25之间时。
如难以判断“U”和“ V”,就从后面观察。
如果角臀端等部位较尖,就评3分以下,如果有明显脂肪覆盖就评3分以上。
夹角为“V”从腰角开始评低于3分;圆形腰角BCS = 3.0
尖形腰角,Score= 2.75 or less
垫状臀,BCS = 2.75
尖臀形,BSC低于 2.75
垫状感觉,BCS = 2.5
⏹非垫状感觉,低于 2.5
U字形,超过3分
⏹超过3分,通过尾基韧带和荐骨韧带进行评定。
⏹尾基韧带以尾骨和臀端为基础,荐骨韧带以荐骨和腰角为基
础。
能清楚看到两个韧带,BCS = 3.25
尾基韧带能部分的看到,BCS = 3.50
两个都不容易看到,BCS = 3.7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能看到短肋边缘BCS = 4.0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太清楚BCS = 4.2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BCS = 4.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臀端和腰角也看不清楚
BCS = 4.75
看不到骨骼,BCS = 5.0
粪便评分细则。
奶牛场配方监控
通过配方监控可以了解到牛场的营养调配情况和牛只的健康状况,其中的重要指标有奶中干物质、牛只行为举止和粪便粘稠度。
体况评分(BCS)
体况评分最重要的牛只躯体部位有:
●腰椎棘突
●横突到三角区的过度部位
●两个髋角间的部位
●Beckengrube mit Schwanzansatz
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褐牛和荷斯坦牛不同时期最理想的体况分值:
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褐牛/荷斯坦牛干奶期/产犊 4.0 3.5
泌乳1-100天时 4.0-3.5 3.5-3.0
泌乳101-200天时 3.5 3.0 泌乳201天到干奶期时 3.5-4.0 3.0-3.5
差值±0.25是可以接受的。
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体况评分(BCS)(引自Jilg 1998)
图中德文翻译(从左到右):
●Konditionsnote: 体况评分分值
●Trockenstehen: 干奶期
●Kalbung: 产犊
● ktationsdrittel: 泌乳前期
●Optimalverlauf: 理想状况
● ktationsdrittel: 泌乳中期
●obere Grenze: 上限
●untere Grenze: 下限
●Laktationstage: 泌乳天数
● ktationsdrittel: 泌乳后期。
奶牛体况评分奶牛体况评分(一)目的和意义随着奶牛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在牛群中常常会出现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牛只。
成母牛如若过于肥胖,往往容易导致脂肪肝、酮病、真胃移位、胎衣滞留、食欲减退、难产、繁殖障碍等健康问题;反之,过于消瘦的成母牛,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能储备支持泌乳需要,泌乳期峰值不高、持续期短,产奶量低。
而对于后备牛,营养不良会延迟乳房内会沉积大量的脂肪组织,使腺体组织发育受阻,导致终身产奶量不高。
过肥的青年母牛比体况正常的牛,产奶量下降27%。
因此,奶牛的膘情是奶牛营养代谢正常与否及饲养效果的反映,也是奶牛高产与健康的标志之一。
检查牛只膘情最简单,且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体况评分。
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 BCS)是根据目测和触摸尾根、尻角(坐骨结节)、腰角(髋结节)、脊柱(主要是椎骨棘突和腰椎横突)及肋骨等关键骨骼部位的皮下脂肪蓄积情况而进行的直观评分。
在国外,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将其作为牛群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制度化、标准化。
如英国早在20年前就已定制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此后很快推广到西欧、北美、日本和以色列等国。
我国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刚刚起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奶牛生产实际的评分体系,这是奶牛生产中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评分标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应本着准确、实用、简明、易操作的原则加以制定。
现介绍国外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以供参考。
本标准采用5分制(表5-7)。
表5-7 5分评分表(三)评分方法评定时,可将奶牛拴于牛床上进行。
评定人员通过对奶牛评定部位的目测和触摸,结合整体印象,对照标准给分。
评分时牛体应自然舒张,否则肌肉紧张会影响评定结果。
具体评定方法为:首先观察牛体的大小,整体丰满程度。
从牛体后侧观察尾根周围的凹陷情况,然后再从侧面观察腰角和尻角的凹陷情况和脊柱、肋骨的丰满程度。
触摸尻角、腰角、脊柱、肋骨以及尻部皮下脂肪的沉积情况。
奶牛不同生理或泌乳阶段BCS的变化-97-农林天地应用体况评分(BCS)监控预防奶牛疾病李生虎1马晓萍2何生虎1王志昇1(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红寺堡镇畜牧工作站,宁夏吴忠751100)1体况评分的标准、时间、方法步骤1.1体况评分的标准:采用1~5分制,标准差为0.25分,1分:体况很瘦;2分:体况瘦;3分:体况一般,营养中等;4分:体况肥胖:5分:体况过度肥胖[1]。
1.2体况评分的时间选择:青年母牛:6月龄时、12月龄时(视处女牛的体膘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准备接受配种)、配种时(即14~17月龄)、分娩时(即23~26月龄时);成年奶牛选择不同的生理或泌乳阶段进行:干奶期、分娩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具体评分时间最好安排在某一阶段的中期。
高产奶牛则应该更多次的进行评分,可在干奶前期、围产前期、分娩期、围产后期以及泌乳前、中、后期进行[2]。
1.3体况评分的方法步骤:BCS体系将视觉评估和触摸判断相结合,对奶牛体况进行打分,体况评分的客观性非常重要,应尽量消除主观性因素影响,每个人的评分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体况评分时使牛保持正常的站立姿势,评分者由牛的后方呈45°角观察,坐骨结节-髋结节-腰角三点呈V形评分小于等于3.0分;呈U形评分大于3.0分;呈平U形评分大于等于4.0分;具体步骤如下:1.3.1坐骨结节—髋结节—腰角三点呈V形评分小于等于3.0分,如图1所示;1.3.2坐骨结节—髋结节—腰角三点呈U形评分大于,3.0分,如图2所示;1.3.3坐骨结节—髋结节—腰角三点呈平U形评分大于等于4.0分,如图3所示[1]。
图1注:骨头结节有脂肪沉积时呈圆形(○),没有脂肪沉积时呈棱角形(△)图2图32奶牛不同生理时期或泌乳阶段理想体况:奶牛处于不同的生理或泌乳阶段应具有不同的理想体况,不同生理或泌乳阶段的体况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干奶期BCS较高,分娩后BCS下降,泌乳后期BCS上升向下一干奶期过度,在整个泌乳期中BCS,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如图4所示。
奶牛体况评分(一)目的和意义随着奶牛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在牛群中常常会出现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牛只。
成母牛如若过于肥胖,往往容易导致脂肪肝、酮病、真胃移位、胎衣滞留、食欲减退、难产、繁殖障碍等健康问题;反之,过于消瘦的成母牛,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能储备支持泌乳需要,泌乳期峰值不高、持续期短,产奶量低。
而对于后备牛,营养不良会延迟乳房内会沉积大量的脂肪组织,使腺体组织发育受阻,导致终身产奶量不高。
过肥的青年母牛比体况正常的牛,产奶量下降27%。
因此,奶牛的膘情是奶牛营养代谢正常与否及饲养效果的反映,也是奶牛高产与健康的标志之一。
检查牛只膘情最简单,且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体况评分。
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 BCS)是根据目测和触摸尾根、尻角(坐骨结节)、腰角(髋结节)、脊柱(主要是椎骨棘突和腰椎横突)及肋骨等关键骨骼部位的皮下脂肪蓄积情况而进行的直观评分。
在国外,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将其作为牛群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制度化、标准化。
如英国早在20年前就已定制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此后很快推广到西欧、北美、日本和以色列等国。
我国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刚刚起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奶牛生产实际的评分体系,这是奶牛生产中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评分标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应本着准确、实用、简明、易操作的原则加以制定。
现介绍国外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以供参考。
本标准采用5分制(表5-7)。
表5-7 5分评分表(三)评分方法评定时,可将奶牛拴于牛床上进行。
评定人员通过对奶牛评定部位的目测和触摸,结合整体印象,对照标准给分。
评分时牛体应自然舒张,否则肌肉紧张会影响评定结果。
具体评定方法为:首先观察牛体的大小,整体丰满程度。
从牛体后侧观察尾根周围的凹陷情况,然后再从侧面观察腰角和尻角的凹陷情况和脊柱、肋骨的丰满程度。
触摸尻角、腰角、脊柱、肋骨以及尻部皮下脂肪的沉积情况。
体况评分细则
⏹评定骨盆和腰部特定部位
⏹评分范围采用5分制,级差为 0.25.
⏹在 2.5 到 4.0间最准确
⏹低于2.5或超出4.0表明有严重问题
⏹如评分为4.75 和 5.0 表明牛体过肥,存在代谢问题
⏹如评分为1.5和1.75表明体况太差,存在代谢问题
⏹评分前要准备掌握评分部位解剖结构
以髋关节为参考点,从侧视评估腰角和臀端的夹角,夹角为“V”字形评分为3分或低于3
夹角为“U”字形评分大于3
第一步评分较难,特别是在3.0-3.25之间时。
如难以判断“U”和“ V”,就从后面观察。
如果角臀端等部位较尖,就评3分以下,如果有明显脂肪覆盖就评3分以上。
夹角为“V”从腰角开始评低于3分;圆形腰角BCS = 3.0
尖形腰角,Score= 2.75 or less
垫状臀,BCS = 2.75
尖臀形,BSC低于 2.75
垫状感觉,BCS = 2.5
⏹非垫状感觉,低于 2.5
U字形,超过3分
⏹超过3分,通过尾基韧带和荐骨韧带进行评定。
⏹尾基韧带以尾骨和臀端为基础,荐骨韧带以荐骨和腰角为基础。
能清楚看到两个韧带,BCS = 3.25
尾基韧带能部分的看到,BCS = 3.50
两个都不容易看到,BCS = 3.7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能看到短肋边缘BCS = 4.0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太清楚BCS = 4.2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BCS = 4.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臀端和腰角也看不清楚
BCS = 4.75
看不到骨骼,BCS = 5.0
粪便评分细则。
奶牛体况评分(一)目的和意义随着奶牛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在牛群中常常会出现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牛只。
成母牛如若过于肥胖,往往容易导致脂肪肝、酮病、真胃移位、胎衣滞留、食欲减退、难产、繁殖障碍等健康问题;反之,过于消瘦的成母牛,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能储备支持泌乳需要,泌乳期峰值不高、持续期短,产奶量低。
而对于后备牛,营养不良会延迟乳房内会沉积大量的脂肪组织,使腺体组织发育受阻,导致终身产奶量不高。
过肥的青年母牛比体况正常的牛,产奶量下降27%。
因此,奶牛的膘情是奶牛营养代谢正常与否及饲养效果的反映,也是奶牛高产与健康的标志之一。
检查牛只膘情最简单,且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体况评分。
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 BCS)是根据目测和触摸尾根、尻角(坐骨结节)、腰角(髋结节)、脊柱(主要是椎骨棘突和腰椎横突)及肋骨等关键骨骼部位的皮下脂肪蓄积情况而进行的直观评分。
在国外,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将其作为牛群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制度化、标准化。
如英国早在20年前就已定制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此后很快推广到西欧、北美、日本和以色列等国。
我国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刚刚起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奶牛生产实际的评分体系,这是奶牛生产中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评分标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应本着准确、实用、简明、易操作的原则加以制定。
现介绍国外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以供参考。
本标准采用5分制(表5-7)。
表5-7 5分评分表(三)评分方法评定时,可将奶牛拴于牛床上进行。
评定人员通过对奶牛评定部位的目测和触摸,结合整体印象,对照标准给分。
评分时牛体应自然舒张,否则肌肉紧张会影响评定结果。
具体评定方法为:首先观察牛体的大小,整体丰满程度。
从牛体后侧观察尾根周围的凹陷情况,然后再从侧面观察腰角和尻角的凹陷情况和脊柱、肋骨的丰满程度。
触摸尻角、腰角、脊柱、肋骨以及尻部皮下脂肪的沉积情况。
奶牛体况评估与营养调整策略奶牛的体况评估和适当的营养调整对于牧场的经营和牛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体况评估可以帮助养殖者了解牛群的营养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来保障牛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奶牛体况评估的方法和营养调整策略。
一、奶牛体况评估方法奶牛的体况评估常常使用体况评分系统(BCS)来进行,BCS是通过观察和触摸奶牛的脊背、腰腹、尾根等部位,来评估奶牛的体脂肪厚度和肌肉发达程度。
常用的BCS评分标准为1到5分,其中1分代表过度消瘦,5分代表过度肥胖。
在进行体况评估时,养殖者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体况评估的时间:最佳的体况评估时间是在产后60天左右,因为在这个时候,奶牛经历了高产期和开始恢复状况的阶段。
2.充分观察:观察奶牛的饮食习惯、排泄情况、毛发光泽等方面,以及通过触摸奶牛的身体部位来辅助判断体况评分。
3.记录和比较:及时记录每头奶牛的体况评分,并进行比较,以便进一步分析牛群的整体状况,并制定合理的调整策略。
二、营养调整策略根据奶牛体况评估的结果,养殖者可以采取不同的营养调整策略。
1.消瘦奶牛的营养调整如果奶牛的体况评分低于合理范围,说明奶牛的体脂肪储备不足,养殖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奶牛的营养状况:- 提供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如玉米、大豆粕等,以提高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
- 增加饲料的采食量,可以适当增加饲喂次数,确保奶牛有充足的食物消耗。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钙等,以补充奶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对于特别消瘦的奶牛,可以采取单独喂养的方式,给予特殊的饲料和喂养管理。
2.肥胖奶牛的营养调整如果奶牛的体况评分高于合理范围,说明奶牛过度肥胖,可能会影响其生产性能,养殖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奶牛的营养状况:- 提供低能量和高纤维的饲料,如青贮料、稻草等,以降低奶牛的能量摄入量。
- 控制饲料的采食量,避免奶牛过度进食。
- 增加运动量,如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频率,可以促进奶牛消耗多余的脂肪储备。
围产期的操作规程一、奶牛体况评分(BCS)标准化流程1. 奶牛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标准1.1 体况评分操作要点奶牛体况评分是指奶牛皮下脂肪的相对沉积。
依照对奶牛背线、腰及短肋、肋骨和臀角及臀部的脂肪进行观看而评定的,如表1;图1所示。
体况评分方式(5分)图1.体况评分1-5分图示1.2 各时期体况转变与评分情形奶牛在各关键时期适宜的体况评分1.3.1 奶牛产犊前体况处于-分,由于泌乳初期动用体脂储蓄维持较高产奶量的需要,造成体重下降。
泌乳初期体损失不该超过50-70kg (1分≈55kg)。
1.3.2 产后4-6周奶牛体况降到最低谷(约在分),若分那么会阻碍奶牛健康和繁衍性能。
随着产奶量的转变和奶牛采食量的增加,体重开始恢复。
1.3.3 奶牛在泌乳中期体重应取得恢复,200天时体况应达到3分。
1.3.4 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好预备就要在泌乳后期(产乳200天以后)关注奶牛的体膘情形(应达到分),确保奶牛获取足够的营养以补充奶牛体内营养贮存。
1.3.5 停奶前达到适宜体况-分,并在干奶期维持体况。
奶牛在各关键时期适宜的体况评分2.营养标准及体况评分的操作流程2.1 后备母牛2.1.1 标准将后备母牛分两个时期进行评分(6~1二、12~24月龄):目标分值:分~)。
营养目标:给青年牛提供充沛但只是量的能量、蛋白质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5%,日粮单位能量浓度在兆卡左右,日粮淀粉浓度12%左右,适量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稳日粮。
2.1.2 操作流程(1)在犊牛转小育成、小育成转大育成时,技术员(马存周)对转群牛只进行一次体况评分工作,后备牛体况评分表见附表1。
(2)对照标准,查找评分显现不同的缘故,同时将评分太高或太低的牛只进行分群,调整日粮。
2.2 成母牛2.2.1 标准2.2.1.1 干奶牛/围产前期目标分值:~3.75)。
营养目标:围产前期奶牛的日粮单位能量浓度,不该低于兆卡,日粮粗蛋白14%,日粮淀粉含量18%,钙0.2%、磷0.3%日粮中的ADF 操纵在25%~27%左右,NDF操纵在40%~45%左右,精粗比为30∶70,这一时期应最大限度调动围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