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5
预算编制说明模板预算编制说明是预算报表编制与预算管理工作情况的说明,是预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工作要求,预算编制说明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企业基本情况(简要说明)简要说明本企业治理与组织结构、集团或上级企业对本企业的发展定位(如为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等)、所处行业、经营范围等。
二、上年度预算工作简述(简要说明)(一)对上年度主要指标调整情况进行说明并分析其原因。
(二)对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陈述导致差异的影响事项,重点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上年度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整改措施。
三、本年度预算编制基础(简要说明)(一)本年度预算的合并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说明,以及未纳入年度预算编制范围的子企业名单、级次、原因及其对预算的影响等。
(二)本年度预算编制依据,包括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如利率、汇率、税率等)及其论证依据、所选用的会计制度与政策(含利润分配办法)等。
四、本年度主要业务预算说明(主要部分)(一)本年度主要商品(业务)市场形势分析分析所处行业本年度市场形势,分产品线或商品大类对本年度主营商品市场走势的分析判断,并据此对主要业务或商品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二)本年度主要商品(业务)经营情况预测分产品线或商品大类对本年度主营商品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判断,主要包括成本与价格预测,经营数量或产量等,分析方法应采用本年度与上年度两年对比的方式。
该部分编制说明的基础信息应由各单位业务经营部门提供,财务部门汇总整合后形成预算单位整体业务预算说明,说明文字应简洁明确、前后一致,避免数据和资料简单罗列。
五、本年度财务预算说明(主要部分)(一)关键业绩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具体分析说明本年度关键业绩指标预算与上年预计完成之间的差异,并说明本年特定预算安排的主要原因。
所述关键业绩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项费用、利润总额、资产规模及结构以及现金流等,其中所述资产规模及结构的核心内容为库存控制与资产负债率控制。
财务预算报表财务预算报表是企业在策划和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财务展望,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和计划。
本文将从预算报表的定义、主要内容、编制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财务预算报表的定义财务预算报表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种管理工具,它通过对企业预计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项进行预测和测算,为企业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和依据。
二、财务预算报表的主要内容1. 预算损益表:预算损益表是企业对一定期间内收入和支出进行的预测和测算,反映企业在该期间内的收入情况、成本和费用等。
2. 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资产和负债的预测和测算,包括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等。
3. 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预测和测算,反映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三、财务预算报表的编制过程1. 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经济、财务和管理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等。
2. 制定预算目标:企业根据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确定预算期间的目标,包括销售目标、利润目标等。
3. 编制预算计划: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制定的目标,企业进行预算计划的编制,包括预测收入、成本和费用等。
4. 审批和执行预算:预算计划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批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预算的执行和实施。
5. 监控和调整预算:企业需定期监控实际业绩和预算的差异,并根据需要进行预算的调整和修订,以实现更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四、财务预算报表的作用和意义1. 提供决策依据:财务预算报表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财务展望,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和决策方案。
2. 控制费用:通过财务预算报表,企业可以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和控制,合理分配资金和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 评估绩效:企业可以通过对预算和实际业绩的对比,评估经营绩效,为管理者提供改进和决策的依据。
4. 指导经营:财务预算报表可以为企业经营提供指导和规划,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销售和投资活动,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预算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1.1 为什么需要预算编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预算编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制定明确的财务计划,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企业财务稳健发展。
1.2 预算编制的目的•控制财务风险: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降低财务风险。
•激励员工: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明确员工目标和任务,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经营效率:预算编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金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经营效率。
二、编制步骤2.1 制定预算周期首先,确定预算编制的周期,包括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2.2 收集信息收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相关信息,包括营业额、成本费用、利润等数据,以便编制具体的预算方案。
2.3 制定预算指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具体的预算指标,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人力预算等,确保预算指标具体可行。
2.4 编制预算方案根据收集的信息和制定的预算指标,编制具体的预算方案,包括资金分配、支出计划、收入预测等内容,确保预算方案合理可行。
2.5 审批和执行完成预算方案后,进行审批程序,确保各部门领导和管理层都认可和接受预算方案,然后将预算方案执行到位。
三、预算编制的注意事项3.1 客观真实预算编制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数据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确保预算数据真实可靠。
3.2 灵活应变预算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及时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
3.3 监控执行完成预算编制后,要密切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预算达到预期目标。
四、总结预算编制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编制可以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该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注意事项要牢记在心,灵活应变,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各位会计界的精英,请问:哪位有年度财务预算编制说明书的范文,企业财务预算报告包括企业财务预算报表和企业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
1、企业财务预算报表包括:(1)报表封面;(2)资产负债预算表;(3)利润预算表;(4)现金流量预算表;(5)所有者权益(国有权益)及重大财务事项变动预算表;(6)成本费用预算表;(7)2008年度主要财务指标预报表;(8)2008年度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9)主要分析指标表;2、企业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包括:(1)上年度财务预算工作情况总结;(2)本年度预算工作组织情况;(3)本年度预算编制基础;(4)预算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说明;(5)预算年度的主要指标说明;(6)可能影响预算指标的事项说明;(7)预算执行的保障和监督措施;(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工程预算编制说明怎么写?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2. 建设规模: 3. 建设单位:4、编制内容:二、编制依据 1. 工程量计算依据:2. 采用清单还是预算套价计价:3. 材料取定价格:4.取费标准5.材料价格的取定依据三、其他(需要说明的)公路桥梁的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本概算为**南段桥梁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概算主要为K6+740桥梁工程。
K6+740桥长567米,桥宽49米。
采用后长法预应力简支T梁,采用框架式桥台,柱式桥墩,桩基础。
二、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09);3、川建发[2009]3号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办法;4、川建造价发[2008]453号四川省建设厅关于颁发《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的通知;6、川建函[2005]115号关于调整四川省建设工程定额中税金计算标准的通知。
7、相关图纸及文件。
三、工、料、机单价材料价格主要根据《四川工程造价信息》2011年01月份**信息价并参考当前市场价格。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政部[2002]394号计列;2、勘察费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的有关规定计列;3、前期工作咨询费:根据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的有关规定计列;4、环境影响评价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的有关规定计列;5、工程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列;6、劳动安全卫生评审奖:按第一部分费用的*%计列;7、场地准备飞及临时设施费:按第一部分的*%计列;8、招标代理费计列:按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的有关规定计列;9、工程保险费计列: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的*%计列;10、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按第一部分设计费的*%计列;11、施工图审查费:按设计费的*%计列;12、工程造价咨询(审核)费:按川价发〔2008〕141号的有关规定计列。
XX年X月份财务情况说明书一、生产经营基本情况1、公司概况2、产品产量3、主要指标情况万元1、资产情况本月,资产负债率,比年初增加或减少X个点。
资产总额 X万元,其中:流动资产X万元,占总资产的X%。
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占X%,比年初增加或减少X万元;存货占X%,比年初增加或减少X万元。
应收账款余额X万元,比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
坏账准备X万元,与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
其中:外部应收账款余额X万元,比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内部应收账款X万元,比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
存货余额X万元,比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X万元,与年初X万元相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
存货中,原材料X万元,在制品X万元,产成品X万元。
原材料比年初X增加或减少X万元,在制品比年初X增加或减少X 万元,产成品比年初X增加或减少X万元。
2、负债情况负债总额X万元,其中:流动负债X万元,占总负债的X%。
应付账款X万元,比年初X万元增加或减少X万元,主要原因是:外部银行有无贷款。
三、损益基本情况1.主营业务收入情况本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增减率X%。
2.主营业务成本情况当月主营业务成本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
累计主营业务成本为X 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
3.期间费用情况本月,期间费用总额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增减率X%。
本年累计,期间费用总额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增减率X% 。
(1)管理费用本月,管理费用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
累计,管理费用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增减率X%。
其中:办公费:本月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累计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招待费:本月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累计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差旅费:本月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累计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会议费:本月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累计X万元,同比增加或减少X万元。
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1. 简介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是指国有企业在一个特定会计期间内,对预计收入、费用、资本支出和现金流量的计划编制而成的报表。
该报表可以帮助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编制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确保报表信息准确、完整、可比。
本文将介绍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的相关要点和流程。
2. 编制过程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确定财务预算报表所涵盖的期间。
通常,国有企业的预算期间为一年,以企业的会计年度为基准。
2.2 制定收入预算在制定收入预算时,需要根据过去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预测未来收入的规模和构成。
收入预算的编制应考虑到各项收入的来源,如销售收入、投资收益、政府补助等。
费用预算的编制是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和营运需求,预测未来期间内各项费用的规模和构成。
费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行政费用、财务费用等。
2.4 制定资本支出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间内计划投资的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金额和时间安排。
编制资本支出预算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2.5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是对预算期间内预计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规划和预测。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把握资金的流动状况,避免资金短缺或浪费。
2.6 编制报表最后,根据各项预算信息,编制相应的财务预算报表。
常见的财务预算报表包括收入预算表、费用预算表、资本支出预算表和现金流量预算表。
这些报表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展示,方便阅读和分析。
3. 报表格式国有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的格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包括以下信息:3.1 企业基本信息在报表的顶部或开头,需要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报表期间等。
3.2 报表主体报表主体是根据各项预算信息编制而成的表格。
企业预算报表编制阐明一、编制范围本套报表编制范围包括出资企业及其所控制旳全资或控股旳子企业(含境外子企业、金融子企业、事业单位、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项目等)。
二、编报级次凡纳入本套报表范围旳企业及其三级子企业都应逐户录入本套报表,所属三级如下子企业并入三级进行填报。
需单独上报预算报表旳三级如下重要子企业,如主体上市企业所属上市企业旳三级子企业等,由国资委另行规定。
三、报表构成本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
(二)报表:重要业务经营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重要业务损益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金融工具状况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人工成本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9表)、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10表)、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11表)、对外捐赠支出预算表(国资企预12表)、经济增长值预算表(国资企预13表)、专题工作状况预算表(国资企预14表)、重要指标预报表(国资企预补01表)、预算调整重要指标表(国资企预补02表)。
四、报表封面填制阐明(一)封面左侧。
1.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旳企业全称。
2.单位负责人: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旳法定代表人。
凡企业正在更换法定代表人,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旳,由实际负责人签字盖章。
3.总会计师(或主管预算工作负责人):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企业总会计师旳高级管理人员。
如企业预算工作由总会计师以外旳其他企业负责人负责,则此项由实际主管预算工作旳负责人签字盖章。
4.预算部门负责人:指企业内部牵头负责预算编制工作旳部门负责人。
5.填表人:指详细负责编制报表旳工作人员。
(二)封面右侧。
1.企业(单位)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指各级质检部门核发旳企业法人代码证书规定旳9位代码。
财务预算内容1.财务预算1内容:三大会计报表2做法:依据业务预算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资金等和财务假设3步骤:先损益,再资产负债,后4方法:财务只做假设,不做预测1预测销售额,倒推出销售品种及数量;2根据销售品种及数量倒推出相关的生产成本;3按销售额及以前年度比例倒推出销售各项费用;4根据历史情况算出管理费用的金额;5根据上述数据编制预测利润表;6根据利润表及历史数据推算出资产负债表相应科目如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7再根据今年公司或老板的经营意图对上述报表进行合理修改;2.资料的搜集在编制财务预算以前,搜集编制财务预算有关的资料;要充分搜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历史资料,掌握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并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企业对各项资产运作的程度及运转效率,判断有关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测算出可能实现的预算值;3.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将汇总的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及经济指标,加以整理、分析,经相互勾稽确认后,作为财务预算各表的有关预算数;4.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编制财务预算,首先以销售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最终通过预算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二、财务预算表的编制一预算损益表预算损益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情况;由于整个财务预算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因此,预算损益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和测算;销售收入超过经营成本的部分称为毛利,销售毛利额高低,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利润的实现,都依赖于毛利;预算损益表的结构、数据来源及平衡关系如下:项目数据来源:A销售收入销售预算及预测B经营成本成本预算及预测C毛利等于A-BD销售费用销售费用预算及预测E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预算及预测F财务费用预算现金流量表中“发生筹资费用及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G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的财务预算或者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年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的资料分析H利润等于C-D-E-F+GI所得税等于H×税率J净利润等于H-I二预算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预算是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及流出量,反映企业预算期间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以现金流入、流出的净值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地安排、处理现金收支及资金调度的业务,保证企业现金正常流转及相对平衡;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以企业期初现金的结存额为基点,充分考虑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计期末的理想现金结存额,确定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相互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期初现金结存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算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1.期初现金结存数据,来源于预算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初数;2.现金收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租金收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它等于销售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加、减应收、预收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外资收到的回报,收回投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等于预算损益表的投资收益,加、减 :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根据董事会收回投资的决议,预计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减少数,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等于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净收益,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等于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入的现金,等于增资配股金额,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借款收到的现金,等于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收入不含借款收到的现金净加数及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的差额;3.现金支出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附件22021年度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讲明一、编制范围本套报表编制范围包括中心企业及其所能操纵的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含境外子企业、金融子企业、事业单位、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工程等〕。
二、编制会计政策本套报表编制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准那么?〔以下简称新准那么〕。
三、录进级次凡纳进本套报表范围的企业及其二级子企业都应逐户录进本套报表,所属二级以下子企业并进第二级进行填报。
四、报表组成本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
〔二〕主表: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
〔三〕附表:本钞票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要紧业务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金融工具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9表〕、2021年度要紧财务指标预告表〔国资企预补01表〕、2021年度预算调整要紧指标表〔国资企预补02表〕、要紧分析指标表。
五、报表封面填制讲明〔一〕封面左边。
1.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治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
2.单位负责人:指在工商行政治理部门登记的法人代表。
凡企业正在更换法人代表,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由实际负责人签字盖章。
3.总会计师:指按照干部治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企业总会计师的高级治理人员。
如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由总会计师以外的其他企业负责人负责,那么此项由实际主管财务预算工作的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
4.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指企业内部担当财务预算工作的专职机构的负责人。
5.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报表的工作人员。
〔二〕封面右边。
1.企业〔单位〕统一代码:指各级质检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代码证书的9位代码。
尚未领取统一代码的企业,应主动与质检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
如因客瞧缘故暂不能办理的,可参照?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的规那么?〔国资统发[1995]116号〕自编企业临时代码使用。
附件2:2004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包括中央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及其所属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含事业单位、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项目)。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范围原则上应当与2003年财务决算口径一致。
二、录入级次凡纳入本套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及其二级子企业都应逐户录入本套报表,所属二级以下子企业并入第二级进行填报。
报表数据按合并汇总口径填列。
三、报表组成本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
(二)企业财务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简表(国资企预01表)、预计利润表(国资企预02表)、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分产品(业务)收入成本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分产品(业务)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投资收益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重大资本支出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
四、编制方法(一)报表封面。
由计算机根据企业2003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封面自动生成。
(二)预计资产负债简表(国资企预01表)。
1.本表反映企业在一定预算期间内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预计情况。
2.表内“上年实际”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03年度财务决算中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填列。
3.表内“本年预算”有关指标根据企业(单位)对预算期间内的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未作解释的内容以目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为准。
表内公式:1行=(2+3+4+5+6+7+8+11+12+13+14)行;8行≥(9+10)行;15行=(16+17)行;18行=(23+24+25+26+27)行;21行=(19-20)行;23行=(21-22)行;28行=(29+30+31)行;33行=(1+15+18+28+32)行;33行=66行;34行=(35+36+37+38+39+40+41+42+43+44)行;45行=(46+47+48+49)行;51行=(34+45+50)行;53行=(54+55+56+58+59)行;65行=(53+60+61+62+63+64)行;66行=(51+52+65)行;3栏=(2-1)栏;4栏=(3÷1)栏×100%。
附件2:2017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订本套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
一、填报范围本套报表适用于境内、境外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会计报表的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业填报。
具体指各类国有企业(单位),以及供销合作社、二轻集体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民政福利企业、街道企业、校办企业等城镇集体企业、厂办大集体。
(一)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家或国有企业(单位)作为出资人之一,国有投资份额(包括国家资本和国有法人资本)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50%以上(含50%),或者虽未拥有多数股权,但对被投资企业拥有实际控制力的企业。
具体包括:1.国有间接控制的企业,指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国有权益性资本的企业。
2.国有直接与间接控制的企业,指母公司虽然只拥有其半数以下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与子公司合计拥有其过半数以上国有权益性资本。
3.多方国有单位投资的、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控制权指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
(二)境外企业是指以下三类企业(单位):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有境外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境外企业集团)及所属子公司。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设立企业或办事机构的境内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投资单位(以下简称境内投资单位)。
3.境内投资单位直接投资控股的境外企业。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报社、出版社等国有事业单位。
(四)厂办大集体是指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一些国有企业批准并资助兴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或其他形式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二、报表组成本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二)主表:资产负债表(财企01表)、利润表(财企02表)、现金流量表(财企03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企04表)、国有资本变动情况表(财企05表)、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财企06表)、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财企07表)、基本情况表(财企08表)。
公司财务预算报告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实用文、活动总结、合同范本、讲话致辞、小学作文、实习总结、申请书、心得体会、笔记、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practical text, activity summary, contract template, speech speech,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internship summary, application, experience, notes,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司财务预算报告范文篇一、公司财务预算报告范文一、预算编制说明本预算报告是公司本着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需求和业务拓展计划,在公司的预算基础上,按合并报表的要求,依据 __自主品牌预算的产销计划、__ 年经营情况和分析 __ 年度销售的产品涉及的市场无重大变动;5、公司主要产品和原料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不会有重大变化;6、公司 __ 年营业收入的主要目标公司预计 __ 年度期间费用依据 __ 年度业务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预算。
附件22009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一、编制范围本套报表编制范围包括中央企业及其所能控制的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含境外子企业、金融子企业、事业单位、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项目等)。
二、编制会计政策本套报表编制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
三、录入级次凡纳入本套报表范围的企业及其二级子企业都应逐户录入本套报表,所属二级以下子企业并入第二级进行填报。
需单独上报预算报表的二级以下重要子企业由国资委另行规定。
四、报表组成本套报表包括:(一)报表封面。
(二)主表: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
(三)附表: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主要业务损益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主要业务经营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金融工具情况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9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10表)、2009年度主要财务指标预报表(国资企预补01表)、2009年度财务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国资企预补02表)、主要分析指标表。
五、报表封面填制说明(一)封面左边。
1.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
2.单位负责人: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法人代表。
凡企业正在更换法人代表,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由实际负责人签字盖章。
3.总会计师: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企业总会计师的高级管理人员。
如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由总会计师以外的其他企业负责人负责,则此项由实际主管财务预算工作的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
4.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指企业内部承担财务预算工作的专职机构的负责人。
5.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报表的工作人员。
(二)封面右边。
1.企业(单位)统一代码:指各级质检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代码。
尚未领取统一代码的企业,应主动与质检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
如因客观原因暂不能办理的,可参照《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的规则》(国资统发[1995]116号)自编企业临时代码使用。
企业在领取质检部门核发的统一代码后,临时代码即停止使用。
本代码由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三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非集团型企业只需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不填。
(2)集团型企业需区别以下情况填列:①集团公司总部(一级)在填报集团企业合并报表时,“本企业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均按集团公司代码填列,“上一级企业代码”不填。
②当本企业为集团二级子企业时,按要求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
其中“上一级企业代码”与“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相同。
③集团公司本部视同集团二级企业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代码”与“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相同。
2.隶属关系:本代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
中央企业“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均填“0”,后3位“部门标识代码”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T4657-2002)编制。
3.所在地区: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按企业主要办事机构所在的省、市、县或区的代码直接填列。
境外企业所在地区代码统一填“900000”。
4.所属行业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结合企业主要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按“小类”划分填列。
其中:各类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填列“7412”。
5.经营规模:按照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在财务统计工作中执行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规定的分类标准填列。
6.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类型及有关性质填列。
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选“1.独资公司”项填列。
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填报其股票代码,为6位数字。
如果企业已发行A股股票并有其他类别股票上市(如B股、H股、N股等)则填报A股股票代码;如果只发行了B股股票,则填报B股股票代码;如果只在境外发行股票,则该代码填“000000”。
集团所属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分别选择9项下的“1.事业单位”或“2.基建项目”项填列。
7.报表类型码:根据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实际情况选择填列,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集团本部在填报集团合并报表时,按要求选择填列“9”;(2)集团二级子企业在填报本企业报表时,按要求选择填列“0”;集团二级子企业为金融企业、境外企业、事业单位或基建项目,按要求分别选择填列“2”、“3”、“4”或“5”。
集团本部视同集团二级企业填列“0”。
8.成立年份:指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或批准成立的具体年份。
9.备用码:各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可自行规定填报内容。
六、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09年末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预算情况。
2.表内“上年数”:企业根据2008年企业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3.表内“本年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09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增减率”有关指标依据表内“上年数”和“本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5.表内“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权益”仅由编制合并预算报表的集团企业填列。
6.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新准则规定为准。
7.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2.预付款项: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的预计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存货:根据“存货”下设各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合计数,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其他流动资产:根据企业除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6.持有至到期投资: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预计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7.长期股权投资: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相关“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8.投资性房地产:反映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本项目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期末预计余额填列。
9.无形资产:根据“无形资产”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0.开发支出: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11.商誉:反映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根据“商誉”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相应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12.其他非流动资产:根据企业除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资产以外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13.预收款项: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的预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预计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预算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14.应付职工薪酬: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预计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其中“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15.库存股:反映企业持有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根据“库存股”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表内公式:10行≥(11+12)行(合理性);15行=(2+3+4+5+6+7 +8+9+10+13+14)行;24行=(22-23)行;26行=(24-25)行;38行=(17+18+19+20+21+26+27+28+29+30+31+32+ 33+34+35+36+37)行;39行=(15+38)行;46行≥(47+ 48)行;49行≥50行;56行=(41+42+43+44+45+46+49+5 1+52+53+54+55)行;65行=(58+59+60+61+62+63+64)行;66行=(56+65)行;74行=(68+69-70+71+72+73)行;76行=(74+75)行;78行=(66+76)行;若封面“报表类型码”为0或2或3或4或5,73=0,75=0(合理性);39行= 78行。
七、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09年度预计实现利润(亏损)及利润分配情况。
2.表内“上年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3.表内“本年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09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增减率”有关指标依据表内“上年数”和“本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5.表内“少数股东损益”仅由编制合并预算报表的集团企业填列。
6.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新准则规定为准。
7.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营业收入:反映企业2009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活动预计产生的收入总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单列。
2.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企业2009年度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者负债预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
4.投资收益: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预计收益,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5.基本每股收益:反映仅考虑预计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计算的每股收益,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预计当期净利润除以预计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该科目仅由上市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填列。
6.稀释每股收益:反映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预计当期净利润以及预计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而计算的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