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6.18 MB
- 文档页数:34
英语中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那些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含义或表达方式的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或宗教背景有关,对于不熟悉该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
例如,英语中的“Coca-Cola”就是一个文化负载词。
这个词不仅代表一种碳酸饮料,还与美国的流行文化、商业历史和全球品牌形象有关。
同样,“Uncle Sam”也是一个文化负载词,它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
此外,一些常见的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例如“queen”、“knife”、“tea”、“pillow”等等。
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解释。
总之,英语中的文化负载词是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了解英语国家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含义也有助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1. 引言1.1 文化负载词研究背景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具有跨文化特征、难以直接对应的词汇,其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的转换。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语言本身的特性、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等。
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负载词翻译这一领域。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分类以及对翻译的影响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研究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提出了更多新的见解和观点。
文化负载词的研究不仅对翻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归化与异化视角出发,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相关问题,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丰富信息,其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对文化负载词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跨文化关系。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提高翻译质量。
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难点,其正确翻译能够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意境,同时也更容易为目标读者所接受。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传播文化、推动全球化进程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文化负载词的准确翻译,可以更好地传播本土文化,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与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
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归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归化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的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
因此,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进而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refer to those words or phrases which convey a certain kind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r associations which may or maynot be found in other languages or cultures. ) 文化负载词是最能体现语言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准确恰当地理解他国文化中的信仰、习俗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的交流。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1. 引言1.1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words that are deeply rooted in a specific culture and may carry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CET-4 exam,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ly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a high score.2. 正文2.1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words and phrases that carry specific cultural meanings and connotations, making them difficult to translate directly into another language. These words often reflect the values, beliefs, and social norms of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may not have direct equivalents in other languages.2.2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的重要性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考察考生英语翻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考察考生对外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表现。
由于文化在语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考试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不可或缺的。
文化负载词的准确翻译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
《喜福会》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都庭芳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4年第08期摘要:美国华裔文学通过讲故事的文学形式展现华裔生活中的“中国经验”,其最终关注对象并非中国,而是美国华裔社区。
因此,《喜福会》所涉及的文化负载词,承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对译者而言,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无疑最为棘手。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负载词;文化翻译学者赵文书曾指出:“华裔美国文本体现的文化应被称之为华裔美国文化。
”[1]在他看来,文化如果没有从移民一代以自然的方式传承给他们出生在美国的孩子们,那么以英语为母语的后代所继承的文化并未保留先祖文化的原貌。
《喜福会》是以传统中国文化要素来标示作者身份的典型华裔美国文学代表作之一,这些体现文化要素的文化负载词贯穿于该整个文本。
以此角度来比较分析,译者对这些文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根本上存在着差异,甚至存在误译的现象。
本文通过分析原语文本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来比较三个中译本之间的差异。
一、《喜福会》与作者《喜福会》是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1989年一经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美国大学文学研究的重要小说之一。
小说描述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
作者通过将过去与现在并置的手法展现移民母亲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及在异国他乡经历的心理痛楚。
小说浓厚的文化要素经过了母亲的口述以及女儿记忆中的想象和加工变得不真实甚至歪曲于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作者虽而言模糊不清但成为其笔下丰富多彩的文化素材。
同时,这些文化要素作为各种文学手法,如象征,意象,典故和拼音的语言类型来标示作者的独特身份。
这些都是通过创造性运用文化负载词得以实现。
谭恩美将她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与小说叙述。
了解其生活背景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小说中的中国文化。
作者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家中唯一女儿,父母Daisy和John在20世纪40年代移民美国。
互文性视角下《挪威的森林》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廖七一,2000)由此可见,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内涵,因而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文化交流有现实意义。
而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理论可以为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当然也适用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互文性理论注重文本内容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部文本作品都是存在于该民族或该地区的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等构成的文化体系中,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等有着种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翻译家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要素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
(奈达,1974)基于上述五个文化分支,文化负载词也可以相应的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词、物质文化词、社会文化词宗教文化词、语言文化词。
基于以上的分类方法,结合《挪威的森林》的内容,本论文对《挪威的森林》中的物质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进行研究。
一、物质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一般是指物质行为的产物。
人类根据目的改变素材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因而物质文化包括与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例1:授業料高いし、寄付もしょっちゅうあるし、修学旅行っていや京都の高級旅館を借りきって塗りのお膳で懐石料理食べるし、年に一回ホテル·オークラの食堂でテーブル·マナーの講習があるし、とにかく普通じゃないのよ。
林译:学费高,还时不时的要赞助,修学旅行住的是京都的高级旅馆,用真漆器碗吃“怀石料理”(日本京都地区一种别具风味的斋菜),每年还要去大仓酒店的餐厅参加一次宴会礼仪的讲习班。
总之不同一般。
赖译:学费很贵,经常要捐款,说到修业旅行还包下京都的高级旅馆,用漆器餐具吃怀石料理,一年一次到Hotel Okura的餐厅讲习西餐礼仪,总之不是普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