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格式:pdf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求学将以致用;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先在虚心。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1-2单元第一单元▲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国务院)兼外交部长。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丽花丝,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世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5、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的原因:⑴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⑵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5.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成就。
国际组织和外交事件的相关知识。
6.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目录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疆域变化- 1.1 礼乐之邦乐山- 1.2 中华文明腾飞的周代- 1.3 各国纷争中的春秋战国- 1.4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第二章两河流域的文明- 2.1 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2.2 神秘的美索不达米亚河流域- 2.3 迷人的埃及文明- 2.4 古印度的两大流域文明第三章古希腊的奇迹- 3.1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3.2 神话和哲学的博大精深- 3.3 古希腊的政治发展- 3.4 荣耀与传说的伦巴底文明第四章古罗马的奇迹- 4.1 古罗马的城市- 4.2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4.3 奇迹的道路——古罗马的交通- 4.4 永存的传奇——古罗马的法律第五章伊斯兰的传播- 5.1 的形成- 5.2 的发展- 5.3 伊斯兰帝国的兴亡- 5.4 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第六章政治制度改革与宗教革命- 6.1 自古以来的封建制度- 6.2 民主政治在现代的形成- 6.3 宗教改革与多元化- 6.4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第七章东方与西方的交往- 7.1 丝绸之路的开辟- 7.2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7.3 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7.4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冲击第八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8.1 18世纪欧洲的农业革命- 8.2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8.3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8.4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较量第九章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9.1 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9.2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者- 9.3 科学技术创新引发的新思维- 9.4 科学技术成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第十章古代东亚文明的交流- 10.1 古代东亚邻国的交流- 10.2 地理因素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10.3 东亚文明交往的成果- 10.4 古代东亚文明交往的历史启示第十一章欧洲文化的传播- 11.1 文化的全球化- 11.2 封建主义下的教育- 11.3 文化的表达与传播- 11.4 文化的激荡与多样性第十二章近代中国的变革- 12.1 近代欧洲的新思潮- 12.2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12.3 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业- 12.4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启示第十三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爆发- 13.1 二战后的世界- 13.2 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建- 13.3 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 13.4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形成第十四章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 14.1 近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14.2 危机与突破的前夕- 14.3 人民大众的觉醒与行动- 14.4 新时期的中国发展第十五章当代世界的变化与趋势- 15.1 全球化的现实与挑战- 15.2 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15.3 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5.4 建设和谐世界的未来思考。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作用。
2. 土地改革:介绍了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抗美援朝: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4. 三大改造:介绍了三大改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三大改造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文化大革命: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6. 改革开放:介绍了改革开放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7. 中国古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中国近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近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9. 中国现代史: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上是初二历史下册的一些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
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林团艺教材内容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二课《最可爱的人》承接上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史实,讲述了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和杰出的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课教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
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
此外,随着八年级课业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主动性下降,已经不能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搜集有用的资料。
基于此,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设计思想: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2、实施情景教学,综合三维目标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而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历史书八年二班下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是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齐世荣为总主编。
该书供8年级下学期使用,包括6个单元、20课、1个活动课和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
此外,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打骂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经常打孩子的父母一般脾气更热一些。
孩子犯了错误,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进行恐吓,暴露出父母在家庭中绝对不可动摇的地位。
孩子小时候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一个孩子继续生活在非常暴力的环境中,他们就不会做出这种暴力行为。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被殴打或殴打他人并不稀奇。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相关文章或咨询教育专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重点知识。
下面将介绍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成长
- 介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讲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和特点
- 着重介绍西周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
- 介绍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追溯奴隶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夏、商、西周的奴隶制度- 讲述奴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
-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 重点讲述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 探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手工业
- 介绍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定义和特点
- 着重讲述东汉时期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
- 探讨商业和手工业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
- 介绍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背景和意义
- 探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影响
- 着重介绍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成果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战争与统一
- 介绍中国古代战争与统一的背景和意义
- 讲述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和秦国的统一
- 着重介绍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统一成果
以上是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的重点知识归纳。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
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代表当时全国54个民族,28代表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胜利。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概况: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原因:①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②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二)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一)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汇编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们对过去的时间、事物、人物、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而历史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汇编。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1. 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中国对外关系的深刻影响;2. 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时间、背景、目的和影响;3.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及背景、主要领导人物、斗争的过程和结果;4.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领导人物、运动内容和影响;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间、地点、创建者和宣言。
二、世界两次大战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2. 战争期间英美法的对华政策变化:从殖民地扩张到协助抗日;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参战国家、主战场以及结果;4. 日本入侵中国:时间、地点、原因、结果;5. 联合国的组建:时间、地点、目的及组织方式。
三、中国古代史1. 秦朝:统一六国、焚书坑儒、长城修筑、两千年未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制定武则天为女皇、铁骨柔情的唐朝女皇武则天;3.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水浒英雄等文化达到巅峰;4. 唐宋元明清:唐朝盛唐文化、宋朝科技文化、元朝东西方文化交流、明朝家风清新、清朝科举制度。
四、世界思想文化1.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及体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2.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时间、原因、领导人、结果以及对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五、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领导人、运动内容以及结果;2.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3. 孙中山、蒋介石、宋庆龄等人:现代中国先后的国父、领袖和代表人物。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是一本经典的历史教材,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积淀为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今历史文化的由来。
以此为标题,本文将从秦朝至今的八大历史时期来详细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并辅以历史资料,加深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首先,我们从古代发展历史开始。
古代时期由秦朝至清朝,占据了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王朝,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
秦始皇实行政治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推行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即“中央集权、小说权、以吏治国”的政治体系。
他的政策确立了以牛羊货币的货币政策,实现了秦国的统一。
秦朝统一的成果,为后续的历史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就是隋朝。
从公元581年秦朝被灭亡到公元618年隋朝统一中国,短短37年,中国又经历了一个分裂、争斗的混乱时期,就是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隋朝建立后,大力发展文化,文化上的发展成就非常显著,尤其隋朝的佛教文化发展更加强劲;文学和宗教交融,形成唐宋时期历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浪潮。
此后,是唐朝,唐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中央机构开始形成,专业化管理和行政组织结构基本确立。
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受到最大的发展,唐朝文学达到巅峰,书法、绘画、陶瓷、玉雕成就也可圈可点,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文化革命,释放中国文化的新的活力和潜能。
此外,我们要记住的是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其统治下的宋代文化亦非常重要。
它是我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受欢迎的一段历史,其时期出现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立中央集权的王朝,也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标志。
明朝改革新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和突破。
在外交上,明朝开拓了与东南亚和西方的联系,形成了新的国家文化,使中国充分融入世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