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前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9.28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使用显微镜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挪动或转动法二、细胞的类型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
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开展l创造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l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l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根本单位”。
l在此根底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 〔98%〕,称为大量元素。
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根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根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必修一第一章1.任何生命形式都离不开细胞。
但是生命(生物)≠细胞分类生物种类核酸遗传物质核苷酸含氮碱基生命(生物)无细胞结构病毒只有一种(DNA或RNA)DNA或者是RNA4种4种有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两种(DNA和RNA)DNA 8种5种真核细胞→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单细胞生物)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于器官。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①操作的基本步骤: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安放、对光(光线暗时,可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时,可选用小光圈,平面镜)、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且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认识目镜和物镜(123为目镜,456为物镜)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注意:采用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10倍观察装片时,视野被16个细胞充满,当转动转换器把物镜换成放大40倍时,视野则仅被1个细胞所充满(前者细胞面积被放大10000倍,后者则被放大了160000倍)采用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10倍观察装片时,视野直径上有16个细胞,当转动转换器把物镜换成放大40倍时,视野直径上则有4个细胞(前者细胞长度被放大100倍,后者则被放大了400倍)④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物镜短,通光量大,视野亮;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大,物镜长,通光量小,视野较暗。
走进细胞知识点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连接亲子代的桥梁是配子;人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发育的场所是子宫(5)表现在:生物与外接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依靠细胞的代谢;生物的生长发育依靠细胞的增殖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几点说明】①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倍数。
而不是面积和体大倍数。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②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③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物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反比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反比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的平方(4)高考考点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亮/暗),反之则应适当调暗(亮/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不均匀造成的。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
2.正确识别带有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3.6.等知识,常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种类与含量(1)(Cl)是组(2)(3)C、H、O、N2.(1)(2)3.组成化合物,如下表。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组成: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依赖活细胞生活病毒遗传物质:DNA或RNA生物单细胞生物种类细胞结构生物多细胞生物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2)同一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之间是密切联系的(3)植物,缺乏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细胞即个体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①下找到找到要观察的对象→②→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④调节光圈→⑤调节直至清晰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0.5cm)停止下降;(2)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对象,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3)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2、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的比较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五、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和,魏尔肖总结出;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2、细胞学说要点:①细胞是一个,一切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和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的统一性和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H 、O 、N 、P 、S 、K 、Ca 、Mg1、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Fe 、Mn 、B 、Zn 、Mo 、Cu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 (2)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是蛋白质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 草履虫), 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 以人为例, 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 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2.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 无核膜。
核仁。
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核膜。
核仁。
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 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 植物, 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 大肠杆菌, 根瘤菌, 霍乱杆菌, 炭疽杆菌, 葡萄球菌。
常见的蓝藻有:颤藻, 发菜, 念珠藻, 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 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 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
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第1章走进细胞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分化,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5、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6、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7、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8、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是找、移、转、调。
9、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2、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
3、细胞中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
4、细胞鲜重中元素含量最高的是O ,细胞干重中元素含量最高的是C。
5、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
6、磷脂和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7、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C、H、O、N,大多还含有S 等其他元素。
8、一般地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高9、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0、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1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种。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3、在人体细胞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有8 种,它们叫做必需氨基酸。
14、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脱水结合,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其结构式是—NH—CO—。
15、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16、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结构功能、催化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免疫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靠宿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如HIV,SARS病毒等;2、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可独立完成摄食、运动等;3;多细胞生物: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如人的生殖、反射和免疫活动等。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单细胞生物: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典例】荷花塘,荷花塘的鱼,荷花塘的水草和鱼,荷花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荷花塘的所有鲤鱼,荷花塘中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等。
其中,属于种群的是:荷花塘的所有鲤鱼;属于群落的是:荷花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是:荷花塘。
荷花塘的鱼,荷花塘的水草和鱼既不是种群和群落,也不是生态系统。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二、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1、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和核糖体,还有鞭毛。
2、蓝藻:又称蓝细菌、发菜。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和核糖体,其内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 O、H、N、P、S、K、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Mo Cu;主要元素;C、O、H、N、S、P;基本元素:C、 O、H、N;最基本元素:C;二、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机物: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无机物:水、无机盐三、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2、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 C 。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1. 组成:主要为脂质(磷脂最多)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在膜的外侧)。
2.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三、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 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 细胞器: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
鉴定:用__健那绿___染料使其呈现__蓝绿色__。
●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溶酶体(单层膜):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四、细胞核1. 结构: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必修一第1、2、3章知识点汇编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的特点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植物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4.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最大的是什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显像特点(暗、大、少)2.原核生物的类群和特点。
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
3. 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主要内容和意义(揭示了。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怎么体现?2.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鲜重和干重时含量最多的元素3.(鲜重、干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4.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常用的实验材料、使用试剂、出现的颜色反应。
5.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6.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结构简式?结构特点?种类有多少?2. 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是什么?肽键、二肽的结构简式怎样?3.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4. 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5. 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肽链数目、脱水分子数之间的关系(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肽键数目=脱水分子数)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 核酸的分类、中文名称、功能。
2.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是什么?3. DNA和RNA的区别和分布4. DNA和RNA的染色剂是什么?实验中NaCl和HCl的作用是什么?5. 核酸多样性的原因6. 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 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植物和动物特有的糖类分别有哪些?2. 脂质的分类和各自的功能3.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4. 各种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分别有哪些?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 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2. (自由水/结合水)与新陈代谢的关系3. 大部分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是什么?2.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吸水涨破),选用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3.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高一生物必修一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五章: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约占95%,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质,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并可以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是真核细胞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是细胞周期的主要阶段。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x目镜的放大倍数5 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X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 X物镜10X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X ,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 X 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X物镜为10X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 X ,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 X (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1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的诞生,是科学史上的一大重大事件。
公元十七、十八世纪,视觉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微小的细胞。
1665年,英国科学家赫克托发现了单细胞真菌,成为最早发现细胞的人。
1.2细胞的结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物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了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器和胞质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染色体,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
细胞的结构决定了细胞的功能。
1.3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呼吸、运输、排泄、感应、生长和繁殖等基本生命活动。
细胞的功能决定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第二章细胞代谢2.1物质的营养细胞通过吸收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营养物质。
2.2能量的转化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最充足,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
能量的转化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
2.3物质的合成细胞通过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脂质合成和糖类合成等过程合成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物质的合成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第三章细胞的遗传物质3.1核酸的发现1869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费迪南德•米希尔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他将这种新物质称为核酸。
195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2DNA的结构和功能DNA分子由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四种碱基组成,具有双螺旋结构。
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DNA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3.3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一种核酸,与DNA相近,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RNA的结构和功能与DNA密切相关,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前言高中生物必修一课程是生物学教育的基础,涵盖了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的详细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1. 细胞的分子组成水:细胞中最主要的无机成分。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构成细胞膜。
2. 细胞的能源物质葡萄糖:细胞的主要能源。
ATP: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交换。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2. 细胞器及其功能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和包装。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1. 酶的作用与特性酶:生物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
2.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乳酸或酒精。
3. 光合作用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 细胞周期间期:细胞生长和准备分裂的阶段。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2. 细胞分化干细胞: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等位基因分离。
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2. DNA的复制和修复DNA复制:半保留复制。
DNA修复:纠正DNA损伤。
第六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1. 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
2. 自然选择与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进化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
非生物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2. 生态系统的平衡负反馈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第八章:人体生理1. 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考前必背第1章走近细胞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组成细胞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也是必需的元素。
2.水: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功能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代谢、参与构成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3.无机盐:含量少,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和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4.糖类(1)还原糖(单糖、麦芽糖、乳糖等)的检测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沉淀(2)储能物质: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5.脂质脂肪组成元素:C、H、O检测: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生理作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磷脂生理作用: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组成元素: C、H、O)胆固醇生理作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生理作用:能够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生理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6.蛋白质(1)检测: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①氨基酸种类取决于R基。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组成: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依赖活细胞生活病毒遗传物质:DNA 或RNA生物单细胞生物种类细胞结构生物多细胞生物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2)同一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之间是密切联系的(3)植物,缺乏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细胞即个体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①下找到找到要观察的对象→②→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④调节光圈→⑤调节直至清晰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0.5cm)停止下降;(2)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对象,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3)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2、低倍镜与高倍镜观察的比较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五、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和,魏尔肖总结出;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列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2、细胞学说要点:①细胞是一个,一切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和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的统一性和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大量元素:、H、O、N、P、S、K、Ca、Mg1、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Fe、Mn、B、Zn、Mo、Cu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2)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是蛋白质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②脂肪+苏丹Ⅲ()→(红色)③蛋白质+→紫色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1)组成成分不同:斐林试剂是由0.1g/ml NaOH 溶液(甲液)和0.05 g/ml CuSO4 溶液(乙液)组成;双缩脲试剂是由0.1g/ml NaOH 溶液(A 液)和0.01 g/ml CuSO4 溶液(B 液)组成。
(2)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将甲液和乙液按照体积比1:1 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 溶液2mL,然后再加入3~4 滴CuSO4 溶液。
三、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全部水分的95.5%自由水功能: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最基本元素C与代谢的关系:自由水比例上升,生物体代谢增强细胞中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结合水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与代谢的关系:结合水比例上升,生物体代谢减弱,抗性提高2、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2)生理功能:①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③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四、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基本单位——氨基酸2、氨基酸的脱水缩合(1)过程R1 H R2脱水缩合R1 R2NH2—C —C —COOH NH2—C—CO—NH—C—COOHH H H H(2)肽链的命名:以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数目命名。
如上:2 个氨基酸构成二肽二肽(3)相关计算①一条肽链至少有氨基和羧基,位于肽链的两端②肽键的数目= 失去水分子的数目= 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③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不同;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2)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根据功能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两大类。
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其分子组成为、 和 。
2、核酸的种类及比较3、核酸的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1) 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 、RNA 的亲和力不同:DNA +绿色;RNA 红色,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3) 几种液体在实验中的作用(1)0.9%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2)8%盐酸:改变细胞膜等通透性;使染色体中 DNA 与蛋白质分开(3)蒸馏水:配制染色剂;冲洗载玻片三、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等。
糖类二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含有乳糖。
多糖:植物细胞中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中多糖包括糖原。
单体均为葡萄糖其中的还原糖有、、、元素组成:C、H、O脂肪功能:储能物质、保温作用、缓冲和减压作用脂质磷脂:构成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构成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的运输固醇性激素:促进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的吸收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的成分及制备(1)细胞膜的成分:含量最多,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糖类:含量很少,通常与脂质、蛋白质结合(2)细胞膜的制备选材:(原因: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细胞膜的制备原理: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从而得到细胞膜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①信号传导: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间接传递信息(如激素)②胞间识别: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糖蛋白的识别)③胞间连接与通讯:通过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3、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1)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2)作用:支持和保护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细胞器的归纳比较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动输。
(1)分泌蛋白: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和部分的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动输过程:()()()转运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成熟的蛋白质()提供能量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组成: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2)特点: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一定的联系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三、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同时还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细胞核核仁:与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