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99.61 K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大全
一、概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以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
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它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严重导致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二、步骤/方法:
1、控制糖尿病,运用饮食疗法、科学运动疗法及情志调理,口服胰岛生口服液、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即空腹血糖。
改善循环与微循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使大血管及微循环再疏通,使肢端血流畅通,使坏疽局部供血有良好的改善。
2、抗感染,采用有效抗菌素,足量、足疗程彻底控制全身和坏疽局部感染,减少坏疽局部蔓延扩大和毒血症、败血症的发生,同时可应用清热解毒化湿的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其他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增强患者体质。
3、全身支持疗法,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多采用蚕食的方法,对各级坏疽局部进行分级处理,避免坏疽蔓延扩大。
三、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足病,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脚,多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秋冬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天气变化、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外,要注意足部保暖,保证足部血液循环,避免脚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
糖尿病足护理病例讨论一、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糖尿病患者。
因“右足疼痛、皮肤破溃”入院。
患者糖尿病病史10年,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此次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4mmol/L。
入院时查体:右足第2、3跖骨间皮肤破溃,创面面积约为2cm²,深度约1cm,创面周围皮肤红肿、疼痛。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足的护理1. 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足护理的关键。
本例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7mmol/L左右。
2. 创面护理(1)清洁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细菌和污物。
(2)抗感染: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3)促进愈合:应用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
(4)敷料选择: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
3. 肢体护理(1)保持肢体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肢体,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
(2)定期按摩: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3)注意保暖:保持肢体温暖,避免受凉。
4.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促进创面愈合。
5. 健康教育(1)糖尿病知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知识。
(2)足部护理:教育患者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
三、讨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包括控制血糖、创面护理、肢体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本例患者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1. 及时控制血糖:入院后立即给予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7mmol/L左右,为创面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科学处理创面: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采用合适的敷料,促进创面愈合。
3. 全面的肢体护理:保持肢体清洁,定期按摩,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原因,足部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坏疽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护理至关重要。
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
在足部,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使足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无法及时感知到足部的创伤、烫伤、磨损等。
同时,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伤口愈合能力下降。
此外,免疫功能的降低也使得足部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损伤,感染往往难以控制,容易扩散和加重。
二、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良好的足部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选择合适的鞋袜等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足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精心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截肢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三、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方法1、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包括脚趾之间、脚底、脚背等部位。
检查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
如果自己无法看清足部,可以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帮忙。
同时,要注意感受足部的温度和触觉,若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宜超过 40℃,以免烫伤。
洗脚时使用温和的肥皂,洗净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要擦干脚趾之间的水分。
避免用力揉搓足部,以免损伤皮肤。
3、皮肤护理保持足部皮肤的湿润,但避免在脚趾之间涂抹乳液或霜剂,以免滋生细菌。
如果足部皮肤干燥,可以在脚背和小腿涂抹适量的保湿霜。
修剪脚趾甲时要小心,避免剪破皮肤。
如果有鸡眼或老茧,不要自行处理,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4、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透气、宽松、舒适的鞋袜。
糖尿病足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健康活力的脚是人们展开日常工作与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
所以保持双脚的健康形态,确保足部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正常的感觉与功能十分重要。
而糖尿病人受疾病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影响,出现了糖尿病足。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承受了这方面的痛苦。
这就需要积极传播糖尿病足的相关护理知识,使更多的糖尿病足将足部护理视作一项日常习惯,进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受疾病影响而使得下肢远端神经明显异常于普通人,再加上程度各异的血管病变,所以经常出现足部感染、深层组织受损甚至严重溃疡的情况。
这就需要非常注意做好足部护理,尽可能控制好糖尿病足相关感染症状,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二、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1.糖尿病足双脚在早期会温度降低,皮肤怕冷、瘙痒,皮肤一般颜色异常,会在抬高时发白,下垂时发紫。
这主要是因为患者足部的动脉压得很低,血流比较缓慢。
同时血液的颜色穿过稀薄的皮肤,使获患者的足部呈现出异常的紫红色。
2.病人肌体肢端经常有刺痛感与麻木感,感觉较为迟钝或者完全丧失。
走路轻飘飘,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经常会突然发生下肢疼痛难行的状况。
此后即使处于处息状态时,下肢也会发生疼痛,有时甚至还将导致患者痛得彻夜难眠。
2.糖尿病足皮肤受损发生坏疽后,足部的皮下组织经常会变为黑色以及暗蓝色。
随着损害范围的不断扩大。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部位会逐渐发展成比较深凹的溃疡,且附有苍白肉芽,上附着纤维素。
4.患者脚趾甲变厚或者出现变薄变形。
生长变得非常缓慢。
足部肌肉以及皮下组织部分变得萎缩。
三、糖尿病足的危害1.发病率非常高高发病率是糖尿病足十分常见的危害之一。
如果患者得了糖尿病,经常会随之产生多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足是最高的病发症之一,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更显加重了他们的痛苦。
2.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
出现糖尿病足后,神经病变有很大可能将随之发生。
作为糖尿病足的重要危害之一,患者血管在神经病变后,血管的自主神经也随之发生病变。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病因是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
该病常合并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护理在整个病足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本病的护理措施。
1.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护士应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必须终身治疗。
指导患者掌握康复的自我护理措施,自觉克服不良惯,积极主动与医护配合,促进康复。
2.积极治疗糖尿病。
护士应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并指导病人正确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适当应用调脂药,降低血液高脂高凝状态。
3.预防和控制感染。
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的损伤如抓伤、烫伤等,搞好皮肤及足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如果有感染应及时选择有效的抗菌治疗。
4.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支持率高等原因,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
因此,必须做到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
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饮食护理。
正确制订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以保证总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进餐应定时、定量,三餐热量分配大致为1/5、2/5、2/5.4.3 皮肤护理。
注意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湿度及有无皮损、水肿、疼痛、感觉异常等。
每晚用温水泡脚,以不烫为度,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末梢神经功能降低,痛、温觉减退,故保持洗脚水温度适宜尤为重要。
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
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10min并避免用力搓揉,以防擦伤皮肤。
4.4 注意小腿及足部运动锻炼。
方法如甩腿:将一脚垫高2cm左右,手扶椅子靠背,前后甩动另一只脚,重复10次,换另一只脚,再做10次。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与合并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
据统计,1992年中国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
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肢的创面愈合率达到87.6%,截肢率降为1.7%,免除了许多糖尿病患者的截肢之苦。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
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
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
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
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
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峻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分级处理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病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糖尿病足一级的处理:内服药: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可选用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银花、连翘等。
局部处理:若肢端供血尚好,创面较小,应尽早逐渐清除溃烂组织,有利于溃疡愈合。
若下肢供血不足,并发症较多,应选用胰岛素和抗生素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感染,待肢端供血得到改善,再做清创处理,并给予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药物外敷。
若有水疱、血疱,应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选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容物抽出,使其干瘪,并涂以2.5%碘酒防备感染。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常常由于忽视和缺乏正确的护理而导致病情恶化。
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足的进一步恶化,保证患者的安全。
以下就是关于糖尿病足护理措施的几点建议。
一、保持足部清洁保持足部清洁是预防糖尿病足的第一步。
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出汗较多,因此必须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同时,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水温过高而烫伤皮肤。
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之间,避免皮肤破损。
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
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包括皮肤、血管和神经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如皮肤破损、感染、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三、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鞋子应该宽敞舒适,避免夹脚或磨脚,袜子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袜子,避免穿质地粗糙的袜子。
四、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患者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五、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六、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因为疼痛和感染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七、注意饮食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身体健康。
八、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因此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如果无法立即戒烟,可以逐渐减少吸烟量,最终达到戒烟的目标。
同时,应避免酗酒,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九、定期随访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足部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足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糖尿病足护理的病例讨论,内容丰富,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建议。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0岁,已婚,退休工人。
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期因血糖控制不稳定,出现右足疼痛、肿胀,伴有皮肤破损,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
一、病例讨论内容1. 病因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易受外伤或感染。
(2)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溃疡。
(3)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足部感染。
(4)足部结构异常:如扁平足、足弓高等,易导致足部受力不均,产生压力性溃疡。
2. 临床表现患者右足疼痛、肿胀,皮肤破损,伴有脓性分泌物。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3. 辅助检查(1)血糖:患者空腹血糖12.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6mmol/L。
(2)足部X光片:示右足骨质疏松,局部软组织肿胀。
(3)下肢血管彩超:示右下肢血管狭窄、血流速度减慢。
4. 护理措施(1)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降糖药物剂量,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伤口护理:清洁伤口,去除坏死组织,涂抹抗生素软膏,定期换药。
(3)局部减压:使用矫形鞋垫或石膏固定,减轻局部压力。
(4)改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足部按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5)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6)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足部清洁、避免赤脚行走、定期检查足部等。
5. 护理效果评价经过为期2周的护理,患者右足疼痛减轻,肿胀消退,伤口愈合良好。
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以下为详细讨论内容:(一)糖尿病足的预防1. 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
2. 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避免赤脚行走,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足部受伤。
糖尿病病足护理记录描述患者王先生,男性,70岁,病史6年,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本次住院护理目的为治疗左脚糖尿病足并做足部伤口清创护理。
护理过程:1. 输液治疗: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保持患者体内水分平衡。
2.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葡萄糖调节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
3. 足部伤口清创:对患者左脚足部溃烂伤口进行局部冲洗、清创,定时更换敷料,控制感染。
4.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配合医生制定的合理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膳食营养均衡。
5. 个人护理:协助患者进行病足部位的清洁、按摩和维护,保持足部皮肤干燥清洁。
护理效果:经过持续的护理,患者左脚糖尿病足伤口得到了有效的清创和处理,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患者病情稳定。
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备注:患者糖尿病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足部伤口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教育,帮助患者自觉进行足部护理,预防病情恶化。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足部情况,包括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溃疡、疼痛以及有无水肿等情况。
同时,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紧或过松的鞋袜,减少与皮肤摩擦的可能。
另外,要引导患者适当锻炼,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监管,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限制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同时控制盐分的摄入,有助于控制糖尿病及病足情况。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进行足部护理,并进行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和检查,保持足部皮肤的健康状态,避免糖尿病足病情的恶化。
总之,在糖尿病病足护理中,重点是控制血糖水平,进行足部伤口处理和预防,同时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全面的护理和监管,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足的发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的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糖尿病足患处不易愈合,所以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于糖尿病足护理的建议。
首先,控制血糖。
糖尿病足的原因之一是高血糖,因此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饮食和药物建议,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温水和柔和的肥皂清洗双脚,然后用干净的布轻轻擦干。
避免使用热水或冷水,以免刺激皮肤。
另外,不要长时间泡在浴缸或游泳池中,以免足部受到过度浸泡。
第三,检查足部皮肤和溃疡。
定期检查足部皮肤是否有裂痕、干燥、发红、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如果发现有溃疡,应该立即就医。
第四,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择宽松、舒适、柔软的鞋袜,避免穿着过紧或过窄的鞋袜,以免压迫足部。
建议穿棉质袜子,并且每天更换。
第五,进行足部按摩和锻炼。
适当的足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新陈代谢,预防足部肌肉萎缩和坏死。
同时,进行适当的足部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最后,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
建议
摄入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
总之,糖尿病足的护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检查足部皮肤和溃疡、选择合适的鞋袜、进行足部按摩和锻炼以及饮食调理。
只有坚持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促进足部患处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病足治疗方法糖尿病病足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截肢。
因此,及早进行病足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方法。
1.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病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期高血糖。
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病足的首要步骤。
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特别是胰岛素。
饮食方面,限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
2. 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需要秉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油炸食物和糖分高的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
此外,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3. 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检查脚部是否有伤口、皮肤破裂和其他异常。
保持双脚干燥,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脚部。
如果有伤口或者患有脚癣等真菌感染,及时就医治疗。
4. 涂抹药物: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保湿乳液涂抹双脚,以保持皮肤的滋润。
有些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神经病变和循环障碍,可以使用一些含有维生素E和尿囊素等成分的外用药物,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皮肤干燥和龟裂。
5. 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促进循环系统的功能,预防并改善病足。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游泳、瑜伽等。
运动前后应该进行预热和放松,避免剧烈运动和超负荷训练。
6. 药物治疗:如果病足已经发展到了感染和溃疡的阶段,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口服抗生素和局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严重的病足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提高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预防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7. 外科手术:对于糖尿病病足患者中一些严重的感染和坏死组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清创、切除坏死组织、修复血管等。
总之,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饮食、足部护理、涂抹药物、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糖尿病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脚部状况,定期就医检查,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病足,并且与医生紧密合作,制定个人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7-23T17:08:12.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颜英玲唐知音[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由此所致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颜英玲唐知音(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545006)
【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26例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与护理。
结果除一例截肢外,其余患者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
结论有效地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病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68-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由此所致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跛行,足部疼痛,神经性水肿,皮肤溃疡,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
其病理变化是糖尿病病人因合并神经病变致使足部感觉障碍,或因合并周围血管病变致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严重者在此基础上因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发病的逐渐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截肢率。
糖尿病足的治疗是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降低伤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自2007年9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岁,符合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①应用胰岛素或适宜的降糖药,尽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②糖尿病足皮肤水泡的处理:糖尿病足的皮肤水泡易诱发感染及坏疽,要积极处理,保持水泡清洁,避免受压,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
对紧张性大的水泡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③糖尿病足溃疡面的处理:入院当日使用抗生素之前,取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局部坏死组织表浅分泌物少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250毫升+庆大霉素8万u+胰岛素4u 湿敷、清洗,将坏死组织予以清除,深部脓肿在低位处切开引流。
局部坏死恶臭且分泌物多的患者可用2%的双氧水清洗创面,采取蚕食的办法清除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250毫升+庆大霉素8万u +胰岛素4u 清洗,用烤灯进行烘烤20分钟以减少渗出,促进创面干燥,用生肌膏祛腐生肌敷在伤口表面,每日换药1到2次。
④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扩张外周血管:应用红花注射液、前列腺素E1、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应用B族维生素,弥可保等药物营养神经,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
⑤按摩足部可以改善微循环并可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弹性及皮肤温度。
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从趾间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患者行动不便可以让家属协助按摩。
适当作下肢运动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下蹲运动。
⑥若发现足部皮肤变红、疼痛、肿胀、水泡、磨伤、甲沟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感染扩散。
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足部的血液供应,并延缓足部伤口愈合。
⑨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饮食和适当增加运动量,注意监测血糖,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 护理
2.1健康教育精心护理足部皮肤①每天仔细检查双脚,特别是检查所有脚趾之间的部位,水肿和感染会在脚趾间的部位开始。
②每晚用温水(20-40°C)洗脚,每次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10-20分钟即可,洗完脚后立刻擦干,轻轻擦干所有脚趾间的部位,另外糖尿病神经病变会造成患者下肢干燥,可以抹一些软膏或者是油类,比如鱼肝油软膏。
③修剪趾甲不要过短,趾甲剪成直线以防止趾甲两侧往内长。
并且用锉刀以垂直方向把趾甲磨平。
④选择一双鞋头宽大,透气性好的鞋子。
不要穿过紧过小的鞋子,以免与脚部产生摩擦。
袜子应选择纯棉制品,每日更换。
对待鸡眼和老茧要轻柔,不要自行用刀片切刮或鸡眼膏治疗⑤寒冷时注意足部保暖,冬天睡觉可用棉织护脚套,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暖脚,以免烫伤足部。
对任何小的损伤都要重视,及时对症处理[2]。
⑥按摩足部可以改善微循环并可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弹性及皮肤温度。
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从趾间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患者行动不便可以让家属协助按摩。
适当作下肢运动如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下蹲运动。
⑦若发现足部皮肤变红、疼痛、肿胀、水泡、磨伤、甲沟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感染扩散。
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足部的血液供应,并延缓足部伤口愈合。
⑨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饮食和适当增加运动量,注意监测血糖,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2心理护理糖尿病为慢性终生疾病,糖尿病足患者因经济压力和面对截肢的危险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糖尿病足感染坏疽,伴有恶臭,使患者自尊心下降,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很重要。
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以及其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
就如何来控制或消除这些危险因素,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 讨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足防治知识教育[3]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
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白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平时严格控制饮食,坚持用药,定期测血糖的变化,防此或延缓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经济和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定要让病人相信的是糖尿病足是可以防治的,严格控制血糖,是避免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而局部的创面处理及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糖尿病足的治疗成效,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护理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才能做好此项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红妹,陈育群.糖尿病足患者延误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2B):25—27.
[2]刘志明.高锰酸钾热水足浴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0,3(1):43.
[3]周佩如.58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J].现代医院,20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