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效
- 格式:docx
- 大小:20.51 KB
- 文档页数:1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效应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效应"是2001年度国土资源部土地领域的技专项项目,旨在揭示我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规律,加强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的实证研究,预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我国未来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基础依据,以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LUCC科技专项下设4个重点课题:
(1)构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数据库及服务体系;
(2)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驱动力及驱动机制;
(3)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目前,已经完成LUCC对我国耕地资源影响的土地要素数据、图件的计算机输入工作。
正在进行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及评价由此而引起的耕地质量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通过收集到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要素数据,进行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和方法的确定,提出分区的初步方案。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全国尺度上的人口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土地资源数据库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链接;开展典型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运行,提出典型地区不同情景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结合目前收集的土地资源数据,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案可能对区域国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
第九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第一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概述一、概念人类活动对地球陆地表层系统作用的步伐、程度与广度是空前的,陆地表层系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是地球表层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土地用途转移和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侧重于土地的经济属性;土地覆被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
主要表现为土地质量与类型的变化和土地属性的转变,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
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覆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土地利用。
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如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等有意无意地导致土地覆被的变化,但土地覆被状况及变化不完全受控于人类,人类活动只是导致土地覆被变化的许多因素之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表现极为复杂,其动因与广泛的人类活动及自然变化相关,其结果将影响全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研究涉及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
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各种方式的耕作、放牧、伐木、聚落与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保护、旅游休闲、军事等。
土地覆被变化现象也是形形色色的,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土地覆被的退化,即某种覆被类型虽未改变,但其质量已经降低,例如由于过度放牧引起草地退化,伐木引起森林覆被密度降低;二是土地覆被的转换,即某种覆被类型完全改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耕地被城市或工业建设占用,林地被全部砍伐并开垦为牧草地或耕地;三是土地覆被的改良,指某种覆被得到维护、修复、更新,例如土壤改良、耕地梯化、草地改良、森林抚育、灌溉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三种土地覆被变化中,转换和改良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比较容易监测;而退化却较难观测,因而其记录最不完备。
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第六图书馆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
它不仅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而且影响到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结构、功能及地球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等方面。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以便为推动我国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工作与世界全球变化研究相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
它不仅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而且影响到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结构、功能及地球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等方面。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以便为推动我国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工作与世界全球变化研究相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变化广西农学报李仕利 唐国滔 董先胜 王斯杰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72008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引言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在土地利用的变化中,土壤性质的研究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土壤作为最大的碳库,其变化不仅影响小尺度的土壤肥力,同时也会影响大尺度的区域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
本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引起的土壤养分的再分配等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土壤的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 P)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计划”(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些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启动了各自的LUCC研究项目。
通过揭示地球表层LUCC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诊断其驱动因素并预测在环境、人口、经济、技术、社会及政治等因素变化情况下,未来LUCC的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应,从而进行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维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服务。
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主要依赖于土地利用与覆被之间的差异,对土地从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将对土壤养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和土壤养分有着密切的联系。
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影响植被凋落物和残余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这些都会引起养分在土壤系统的再分配。
2国内外研究现状Correll D.L.等对N、P、c流失分析发现,自然植被即土壤系统的营养循环能力远高于玉米地,N在林地中的循环远高于耕地,p也有类似的结果。
Thomas A.D.等研究发现持续种植紫花苜蓿、传统耕作方式、保护耕作方式和森林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径流带走的有效N和有效P分别为0.15 kg/hm2、66.10 kg/hm2、20.70 kg/hm2、0.01 kg/hm2和0.05 kg/hm2、0.10 kg/hm2、0.08 kg/hm2、0.02 kg/hm2,土壤侵蚀带走的全N和全P分别为12.7 kg/hm2、148.8 kg/hm2、38.3 kg/hm2、18.6 kg/hm2和0.16 kg/hm2、2.55 kg/hm2、1.04 kg/hm2、0.24 kg/hm2。
地理lucc的名词解释
地理陆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简称LUCC)是指地表覆盖类型和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改变。
它是
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地理LUCC
研究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以及这
种变化对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地理LUCC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和变化、土地覆
盖的变化过程以及其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遥感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等。
地理LUCC的意义在于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地理LUCC,可以了解城市扩张、农业发展、森林砍伐、生
态环境变化等与土地利用相关的重大问题,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
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指导。
地理LUCC的研究还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评
估不同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方案的影响,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评估。
此外,地理LUCC也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灾害风险管
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地理LUCC是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影响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学科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地理LUCC,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对局地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资源利用以及自然灾害都有明显的影响。
土地利用作为环境变化的动力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发生正向或逆向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LUCC 生态环境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土地利用是人们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使用、保护和改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与土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土地生态系统中自然发生的物质或能量转化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就不断受到影响,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演替。
土地利用作为环境变化的动力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发生正向变化或逆向变化。
一、LUCC研究的基本目标LUCC 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并着重提高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能力。
具体包含四个目标:一是调查和描述不同尺度下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二是认识和把握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三是确定各种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四是认识LUC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LUCC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变地球表面物理特征(如粗造度、反照率、土壤含水量等),如把耕地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或交通用地,改变了地面的下垫面,从而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另一方面是影响大气中的微量元素,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过程,另外,土地利用变化还通过土地覆盖的改变而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影响区域的水分循环特征、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组成,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一)对水环境影响。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水量的时空分配。
lucc实验报告Lucc实验报告引言:Lucc(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是指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环境变化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实验报告将探讨Lucc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一、Lucc的概念Lucc是指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包括土地的转换、扩张和退化等过程。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城市化、工业化等活动;土地覆盖是指地表被不同类型的植被、水体、建筑物等所覆盖的情况。
Lucc的研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和覆盖的数据,进而分析和预测其变化趋势。
二、Lucc的影响因素1. 人口增长: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导致土地利用的改变,例如农地转为城市用地。
2. 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于工业和商业用途,导致土地利用的转变。
3. 政策与规划: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对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
4.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条件等也会对土地利用和覆盖产生影响,例如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三、Lucc对环境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丧失:Lucc导致生境的破坏和改变,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 水资源问题:Lucc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例如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被用于城市的供水和工业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
3. 土壤侵蚀和退化:农业活动的扩张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土壤的侵蚀和退化,降低土地的肥力和产出。
四、Lucc对社会的影响1. 城市化与农村空心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农田转为城市用地,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
2. 城市扩张与土地资源匮乏: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土地资源的匮乏和竞争加剧。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2012级地理科学摘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成为自然地理学的关注中心,其中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原因。
因此,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方面计划(IHDP)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IGBP and IHDP,1993,1995,1999)这一核心研究领域,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研究案例等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一、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概念1.土地利用的概念世界粮农组织(FAO)1985年指出:“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与人的干涉所决定的土地功能。
”陈百明1996年将土地利用定义为“人类为了经济社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和技术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
许炎谟和陈章琛1987年将土地利用定义成“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发和改造治理的结果”。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休闲娱乐用地等都是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2.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植被及其他特质”;摆万奇等将土地覆被定义为“覆盖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它反映的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状态”;还有学者将土地覆被定义为“地球表面当前所具有的自然和人为影响所形成的覆被物,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及道路等”和“土地覆被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指覆被地面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植被,也包括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
总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而土地覆被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活动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活动的产物,二者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进展作者:余慧容,蒲春玲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9期摘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
从LUCC相关概念入手,对LUCC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得到结论:国外LUCC领域的研究启动早、覆盖面广且研究较为深入,中国LUCC研究主要集中在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生态环境效应及模型模拟研究四个方面,加强区域性研究、提高模型的实用性仍是中国今后LUCC领域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LUCC; 时空演变; 模型模拟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142-0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1],其研究成果对于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LUCC相关概念土地覆被(Land Cover)曾被IGBP(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和IHD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定义成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共同作用后在近地面层及地球陆地表层所形成的自然状态[2],其他组织机构和学者也给出了其他定义,但其内涵均包括:(1)其本身是由植被、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等构成;(2)其是构成陆地生物圈的重要成分[3]。
土地利用(Land Use)于1985年被世界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与人的干涉所决定的土地功能[4],但目前应用较广的定义是: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有目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活动的总称,如耕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等都是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1]。
可见,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间具有巨大的关联性,前者的变化作用于后者,而后者又是造成前者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二者共同构成了土地的社会、自然双重属性。
二、LUCC国外研究进展1990年全球变化研究委员会最早提出了一个全球性LUCC研究框架。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LUCC研究开始于1992年,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将加强LUCC研究作为21世纪工作的重点[5]。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效应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过程及效应"是2001年度国土资源部土地领域的技专项项目,旨在揭示我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规律,加强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的实证研究,预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我国未来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基础依据,以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LUCC科技专项下设4个重点课题:
(1)构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数据库及服务体系;
(2)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驱动力及驱动机制;
(3)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4)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目前,已经完成LUCC对我国耕地资源影响的土地要素数据、图件的计算机输入工作。
正在进行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及评价由此而引起的耕地质量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通过收集到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要素数据,进行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和方法的确定,提出分区的初步方案。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全国尺度上的人口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土地资源数据库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链接;开展典型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运行,提出典型地区不同情景下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结合目前收集的土地资源数据,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案可能对区域国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