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精打细算》
- 格式:pptx
- 大小:20.54 MB
- 文档页数:26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1:精打细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单元-1:精打细算》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启发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纸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购物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互动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1:精打细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1:精打细算》主要讲述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对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法则掌握不牢固,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混合运算的例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运算过程。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
教师讲解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强调。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抽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检验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精打细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精打细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一章的第一节《精打细算》。
这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小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幻灯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在商店买东西,营业员多找了钱,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引出小数除法的概念。
2. 知识讲解:然后我通过幻灯片,详细讲解了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了如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们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将小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并找一些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小数除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多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1课时精打细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1课时精打细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1课时精打细算。
本节课主要讲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在计算过程中的移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情景:小明去超市买牛奶,每瓶牛奶5元,他带了23元,能买几瓶牛奶?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用23元去买牛奶,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3. 交流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算式。
4. 讲解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23÷5的计算过程,讲解小数点在计算过程中的移动规律。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23÷5板书内容:5)23(2 13 12 1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25÷4答案:6 (1)2. 请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32÷8答案: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拓展到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意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这个情景中,小明去超市买牛奶的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够自然地引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需求。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 精打细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个单元——精打细算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的章节是《北师大版》的五年级上册第1.1节,主要内容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对于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和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篮子苹果,告诉孩子们我有23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3个苹果,那我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呢?2. 例题讲解:然后我在黑板上展示了23乘以3的计算过程,讲解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我让孩子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23乘以3的计算。
4. 教学难点讲解:接着我讲解了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例如23乘以20,我让孩子们观察规律,发现末尾的零是因为乘数中有零。
5. 再次随堂练习:我让孩子们尝试计算23乘以20。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23乘以3和23乘以20的计算过程,以及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七、作业设计1. 23乘以4;2. 23乘以5;3. 23乘以20;4. 23乘以30。
答案:1. 92;2. 115;3. 460;4. 69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觉得孩子们在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上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上还有待加强。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建议孩子们可以回家后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我通过拿出篮子里的苹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与数学计算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精打细算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精打细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1章第1节“精打细算”。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笔算,特别是在进位和退位的情况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找回的钱。
2. 讲解:讲解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
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进行一些相关的笔算练习,包括加法和减法,以及一些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回的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一些示例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他们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题,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通过一个实际的购物场景引入新课,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