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61
花岗岩介绍1 什么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地壳中发生地壳结构运动时数十亿年来形成的一种岩石,它由橄榄石、长石、雪花斜长石、矿物颗粒等混合矿物组成,是一种可观看、抗蚀性强的大型石砖,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城市美化。
2 花岗岩的表面结构花岗岩的表面普遍带有微细的苔藓状的条纹,该条纹由古老的沉积物矿物构成,以瘤状的细颗粒排列构成突起的蚀蚓。
另外,花岗岩表面上还可以看到厚厚的蛋糕状,称为花岗岩“鱼鳞”,每块“鱼鳞”都是独立的,它也是花岗岩上一些特殊的矿物,有些会变得超光泽。
3 花岗岩的主要特点1、花岗岩的花纹自然多样,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富有装饰性;2、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适合长期使用;3、具有良好的坚固性,非常耐磨,加上表面高光泽,是室内地面的优质选择;4、使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室内地面,也可用于室外景观建筑;4 花岗岩的应用范围花岗岩作为装饰一个空间的理想材料,可以用来装饰室内外墙壁、地板、楼梯及屋顶,在水景石构筑中也有广泛运用。
除此之外,花岗岩还可以在墓地、舞台、柱子、阳台、栅栏等等地方运用,可以给建筑带来石匠精致的装饰效果,栩栩如生、充满美感。
5 花岗岩的护理1、按说明书正确使用花岗岩清洁剂,要求清洁剂贴合当地气候和空气污染程度等;2、保证安全,在清洁过程中的运动,尤其是打扫机器的滑动,需要放置护套;3、建议定期抹上保护剂,以提供抗氧剂保护功能,减少同化作用;4、雨季及气候湿润时,宜清洗花岗岩表面,同时防止油污对表面的侵蚀;5、定期拔出石头洞内的异物,以防止夹液的侵蚀;以上是关于花岗岩介绍的详细介绍。
花岗岩具有表面自然多样、耐腐蚀性强等特点,是室内外装饰的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城市建设,为人类社会增添了不少美丽的光景。
花岗岩种类有哪些花岗岩种类大全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由于有许多不同的矿物成分和结晶模式,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花岗岩种类:一、根据矿物成分分类:1.二云母花岗岩:由二辉石和云母等主要矿物组成,常见的有班长花岗岩和岩麻岩。
2.榴辉石花岗岩:主要由榴辉石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榴辉石二云母花岗岩和榴辉石角闪石花岗岩。
3.角闪岩花岗岩:主要由角闪石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角闪岩花岗岩和角闪二辉石岩。
4.黑云母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角闪石花岗岩。
5.红云母花岗岩:主要由红云母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红云母花岗岩和红云母角闪石花岗岩。
6.白云母花岗岩:主要由白云母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白云母花岗岩和白云母角闪石花岗岩。
7.斜长石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二长花岗岩和斜长石角闪石花岗岩。
8.石英花岗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石英花岗岩和石英角闪石花岗岩。
9.磷灰石花岗岩:主要由磷灰石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磷灰石花岗岩。
二、根据岩石颜色分类:1.白色花岗岩:主要由浅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白云母花岗岩和白色石英花岗岩。
2.红色花岗岩:主要由红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红花岗岩。
3.黄色花岗岩:主要由黄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黄色石英花岗岩。
4.绿色花岗岩:主要由绿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绿云母花岗岩和绿色石英花岗岩。
5.蓝色花岗岩:主要由蓝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蓝色石英花岗岩。
6.粉色花岗岩:主要由粉色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常见的有粉色石英花岗岩。
三、根据结晶状态分类:1.斑状花岗岩:矿物颗粒呈斑状分布,常见的有斑状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2.纰缕状花岗岩:矿物颗粒呈纰缕状分布,常见的有纰缕状花岗岩和纰缕状石英花岗岩。
3.斑晶花岗岩:矿物颗粒有大块和小块之分,常见的有斑晶花岗岩和斑晶角闪石花岗岩。
4.晶屑性花岗岩:矿物颗粒呈晶屑状分布,常见的有晶屑性花岗岩和晶屑性磷灰石花岗岩。
百科名片花岗岩花岗岩(Granite)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
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目录词语释义岩石简介形成过程岩石成因物理特性主要成分岩石分类岩石用途一般用途商业用途岩石产地资源状况研究学者矿业简史岩石特性评价方法工业技术要求词语释义岩石简介形成过程岩石成因物理特性岩石分类岩石用途一般用途商业用途岩石产地资源状况研究学者矿业简史岩石特性评价方法工业技术要求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1、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
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通称花岗石。
2、比喻顽固不化:花岗岩脑袋。
英文名:granite [ˈɡrænit]编辑本段岩石简介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
花岗岩(Granite)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而汉字名词花岗岩则是由日本人翻译而来。
明治初期的辞典与地质学书籍将Granite翻译作花岗岩或花刚岩。
花形容这种岩石有美丽的斑纹,刚或岗则表示这种岩石很坚硬,也就是有着花般斑纹的刚硬岩石的意思。
中国学者则沿用此译名。
[1]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1],石英含量是10%~50%。
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
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
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
花岗岩(granite)图片一种显晶质酸性深成岩。
以长石、石英浅色矿物为主,总量一般超过80%。
肉红色至浅灰色。
相应的喷出岩是流纹岩。
granite一词于1596年首次提出,用以形容一种粒状的岩石。
石英为花岗岩的主要矿物,其量为20~50%。
长石以钾长石为主,斜长石为次,长石总量一般为60~70%。
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有时伴有白云母、普通角闪石或(和)辉石。
色率一般低于10。
副矿物含量通常小于1%,偶尔高达3%,常见的有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
常呈半自形等粒结构,其中暗色矿物具有较完整的晶形,长石常具部分的晶形,但斜长石形态一般较钾长石完整,石英一般为他形。
按平均粒径可有细粒、中粒和粗粒之分。
花岗岩有时也具有特征的文象结构,表现为钾长石和石英的规律连生,石英在钾长石中呈定向排列,犹如象形文字。
花岗岩有时呈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和石英,称斑状花岗岩。
在花岗岩中,可以存在各种岩石包体。
按成因大致可分3种类型:①捕虏体,为不规则的围岩碎块,富集于岩体边部。
它们与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是岩浆侵入作用的重要标志。
②析离体,由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凝聚而成,一般色率较高,但粒径与周围岩石无明显差别。
③残留体和残影体,是早期岩石受到交代作用逐渐被改造为花岗质岩石时由于改造不彻底而在岩体内留下了早期岩石的残迹,隐约可见原有岩石的层理和片理。
此外,有些花岗岩,特别是碱性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常可见晶洞构造。
洞壁内有石英、电气石、绿柱石等晶簇生长,洞体大小不均,一般为几毫米,有时达数十厘米。
由于花岗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在岩体内部可发育原生节理,即纵节理、横节理和水平节理等。
在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下,由于某些岩块的崩落,常造成陡峭的峰峦,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便是由花岗岩组成的。
花岗岩类是构成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不同时代的褶皱带和前寒武纪地盾区。
中国花岗岩类的分布广泛,尤其在中国东南和东北诸省,分布更为集中。
花岗岩花岗岩(Granite),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花岗岩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
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是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
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
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
如黄山切割深达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0 多座。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
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
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
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
"自古名山多聚泉",泉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如黄山的温泉和骊山的温泉。
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害的具放射性的氡气,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中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
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它的主要成分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
花岗岩特征描述花岗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火成岩,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多样性。
它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具有坚硬、耐磨、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以下是对花岗岩的特征描述及相关参考内容:1. 颜色和纹理:花岗岩的颜色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可以是灰白色、粉红色、红色、黑色、黄色等。
这种变化是由于岩石中不同矿物质的含量和成分差异造成的。
另外,花岗岩具有独特的纹理,可以是斑纹状、粒状、片状、层状等。
2. 结晶粒度:花岗岩的结晶粒度与其岩浆形成的深浅有关。
在深部形成的岩浆冷却速度较慢,结晶粒度较大;而浅部形成的岩浆冷却速度较快,结晶粒度较细。
因此,深部形成的花岗岩具有粗晶质,而浅部形成的花岗岩则具有细晶质。
3. 矿物组成: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
其中,石英是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具有硬度高、透明度好的特点;长石可以分为钠长石和钾长石,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分和颜色;云母是一种片状矿物,可以是白色、黑色或褐色。
此外,花岗岩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矿物质,如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等。
4. 物理性质: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岩石,其硬度一般在6-7级之间。
它还具有耐磨、湿润黏性小、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花岗岩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5. 形成方式:花岗岩是地壳中深部的岩浆在地壳中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使得岩浆能够保持液态状态长时间,形成大晶粒的“深成岩”。
当岩浆从地壳中上升到浅部,温度下降,冷却速度加快,就形成了细晶质的“浅成岩”。
6. 分布: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尤其集中在地壳的大陆部分。
在中国,花岗岩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如太行山区、川西高原、东北地区等。
不同地区的花岗岩在成分、颜色和纹理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花岗岩具有多样的特征,包括颜色和纹理的多样性、结晶粒度的不同、矿物组成的变化、坚硬耐磨的物理性质、不同成因和广泛的分布。
对花岗岩的特征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鉴别这种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一、引言花岗岩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火成岩,由于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纪念碑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花岗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二、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1. 花岗岩的定义:花岗岩是一种深成火山岩或侵入火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
2. 花岗岩的分类:按照颜色可分为黑色花岗岩、灰色花岗岩和红色花岗岩;按照成分可分为酸性花岗质、中性花旦质和基性花旦质。
三、花旦质的结构特征1. 石英结晶:石英是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呈六角形晶体,具有高硬度和高抛光度。
2. 长石结晶:长石是另一种常见的矿物,呈长方形晶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云母结晶:云母又称黑云母或白云母,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4. 石英、长石和云母结晶的排列: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和云母结晶呈交错排列,形成一种典型的斜长方体结构。
四、花岗岩的构造特征1. 岩体颗粒大小:花岗岩中的颗粒大小通常较大,可分为粗粒花旦质、中等粒花旦质和细粒花旦质。
2. 岩体颜色:花岗岩的颜色通常与其成分有关,黑色花旦质富含铁、镁等元素,灰色花旦质富含钠、钾等元素,红色花旦质富含铝、钾等元素。
3. 岩体结构:花岗岩通常呈均匀致密的结构,但也会出现裂隙、节理等构造特征。
4. 岩体变形: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外力作用,花岗岩可能会发生断裂、褶皱或塑性变形等现象。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其结构和构造特征。
花岗岩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建筑、雕刻、纪念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花岗岩石的品种名称
花岗岩属于酸性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
它的结构多样,中粗粒、细粒结构最常见,同时也存在块状构造,以及一些特殊的斑杂构造、球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
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花岗岩石的品种名称有很多,按花岗岩结构构造划分,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晶洞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和黑金沙花岗岩等。
花岗岩按花色可分为红、黄、绿、黑、白、灰等六大系列。
部分花岗岩品种名称如下:
- 红系列:中国红、岑溪红、枫叶红、石岛红、虾红、番茄红、新疆红等。
- 黄系列:黄锈石、黄金麻、菊花黄、紫点金麻、虎皮黄、金钻麻、燕山黄等。
- 绿系列:森林绿、高明绿、福建青、万年青、平山绿等。
- 黑系列:珍珠黑、黑金砂、中国黑、芝麻黑、济南青、蒙古黑、福鼎黑等。
- 白系列:珍珠白、芝麻白、天山蓝、金山白、白麻、紫点白麻、浪花白等。
- 灰系列:芝麻灰、珍珠灰、云丝麻、章丘灰、鲁灰、青石、古典灰麻等。
花岗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按颜色分类的话,花岗岩的花色品种多达100多种。
花岗岩质地均匀,颜色虽然以淡色系为主,但也十分丰富。
花岗岩是自古以来土木工程中大量采用的建筑材料,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广西、福建、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等地。
花岗岩简介1.组成花岗岩是一种酸性深层岩,主要矿物是石英,百分之三十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其中钾长石含量约百分之四十,酸性斜长石约百分之二十五。
黑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等粒结构,块砖构造(如下图),岩石浅色,一般为灰白色、肉红色,深色矿物多时呈深灰色,有时钾长石斑晶很大,形成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是指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一种花岗岩,根据暗色矿物的种类可进一步分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二长花岗岩。
2.命名花岗岩可以按照暗色矿物种类命名,最常见的是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含黑云母和白云母),角闪石花岗岩。
当黑色矿物含量少于百分之一,则称其为白岗岩。
另外也可以按照岩石结晶的大小命名。
如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
3.花岗岩次生变化花岗岩次生变化主要是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花等。
4.花岗岩的成因花岗岩成因的观点有很多,有以下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冷凝而成的,另一种认为是在地壳不太深的部位,原来的岩石,包括沉积岩,遭受来自地幔的高温化学流体物质,如二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钠等,置换后花和岩石化,花岗岩化使原来的岩石改造成花岗岩。
5.花岗岩变化花岗岩在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影响下,可以发生破碎,形成碎裂岩、糜菱岩和千枚岩或形成片麻岩。
在气化热液影响下则可以被交代,而发生钾长石化、纳长石化或者云母岩化,有时几种交变可以叠加。
在表生作用下,花岗岩中的暗色矿物发生分解,长石变成娟云母,或者高岭石,而构成高岭石矿床,比如江西景德镇、湖北大悟等地的高岭石矿。
6.花岗岩分布花岗岩在我国分布极广,他们不但组成古老结晶地盾的基层,而且在褶皱带和断裂带中也有大量产出,常常构成大的岩基岩柱,也有较小的岩盖、岩墙等。
我国各个历史地质时期和不同构造单元中都有花岗岩产出,其中有些与不同年代的各种变质岩紧密共生,交代现象明显,规模巨大,如秦岭、泰山、大别山、武功山、云开大山、弓长岭、龙门山等地的花岗岩,他们的形成可能与花岗岩岩化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