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贮添加剂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78.34 KB
- 文档页数:3
不同化学添加剂对青贮玉米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王艳霞【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24()8【摘要】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化学添加剂对青贮玉米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试验选取同批次收获的玉米秸秆,铡碎为1~2 cm。
试验共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喷洒清水,其余3组分别喷洒8 mL/kg的等量发酵抑制剂(盐酸、甲酸、乙酸),并记为盐酸组、甲酸组、乙酸组。
常温真空青贮30 d后,分别取3份青贮玉米中间部位小样待测。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盐酸组、甲酸组、乙酸组青贮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 <0.05),乙酸组青贮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
(2)与对照组相比,盐酸组、甲酸组、乙酸组青贮玉米的pH值、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乙酸组青贮玉米的乙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
(3)与对照组相比,盐酸组、甲酸组、乙酸组青贮玉米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 <0.05),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P <0.05),乙酸组青贮玉米的好气性细菌数量显著降低(P <0.05)。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化学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结构,其中以等量乙酸作为发酵抑制剂,效果最佳。
【总页数】4页(P68-71)【作者】王艳霞【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5【相关文献】1.不同添加剂发酵处理对汽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2.不同微生物菌剂与压实密度对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3.两种微生物添加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4.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对青贮玉米营养成分、感官评定及发酵品质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651青贮玉米在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田晓红陈杰*倪留双周金娥王琼(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摘 要:全株玉米青贮是玉米在乳熟期至腊熟期之间刈割,将茎、叶、穗等部位全株进行青贮的一种青贮模式。
该青贮模式同玉米秸秆青贮相比,区别在于:玉米籽实和青秸秆同时切铡混合进行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在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刈割贮制;全株玉米青贮的消化率和适口性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更高。
关键词:青贮玉米;饲料;应用中图分类号:S816.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0471青贮方法1.1 青贮窖池的准备目前,青贮窖池以地上窖为主,选址应选在土质坚硬且远离水源的地方,窖池墙壁要坚固牢,长度随青贮数量而定,规模养畜场宜采用长方形窖,深度以2.5~3.5m 为宜,宽度约3m,内部要光滑平坦,不透气、不漏水。
1.2 收割时间的选择要把握好时机,青贮后影响饲喂效果。
全株青贮玉米适宜的收割期是乳熟后期到蜡熟前期,过早,秸秆与果穗营养不充实,且水分过大;过晚,果穗坚硬,即整株含水量为65%~70%,约比正常收获提前15~20d,籽实含水量为45%~60%,时间在8月20日左右。
1.3 全株玉米的切碎为确保无氧环境的形成,玉米秸秆一定要切碎,长度以2cm左右为宜。
曲靖市规模养畜场多采用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到玉米地里收割铡碎,直接装车运往窖池。
1.4 青贮料的填装填装前,先将青贮池打扫干净,以便吸收上部踩压时流下的汁液。
大型青贮池铺垫1层10~15cm厚的切短秸秆或软草,从一端开始装起,逐渐装向另一端,以装至高出池口1m左右为宜,用装载机推压。
1.5 青贮窖池的封口装填至离池口30cm时,待青贮料装成馒头形后以备封池,用塑料薄膜覆盖池顶,然后在池壁上铺塑料薄膜压上,湿土30cm或用汽车轮胎压紧,防止空气和雨水进入造成青贮料变质。
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共3篇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1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玉米秸秆青贮是一种能够为牛提供高质量饲料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
然而,在采用玉米秸秆青贮作为饲料的过程中,其营养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效果。
因此,研究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玉米秸秆青贮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会随着青贮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在青贮前,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左右,而在青贮后第7天左右,其含量会降至约2.5%左右。
这是因为在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中的蛋白质会被细菌分解为氨基酸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其中一部分蛋白质会被细菌代谢后释放为热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细菌蛋白质,从而减少了玉米秸秆中的蛋白质含量。
同时,玉米秸秆青贮后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会明显增加。
在青贮前,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含量一般在35%~40%左右,而在青贮后第21天左右,其含量会升至约50%左右。
这是因为在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难以被细菌分解,但是会发生凝聚和结晶现象,从而导致其含量的增加。
此外,玉米秸秆青贮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会明显下降。
在青贮前,玉米秸秆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60%~70%左右,而在青贮后第14天左右,其含量会下降至约50%左右。
这是因为在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细菌分解为有机酸和气体等物质,其中一部分有机酸会被吸附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从而导致其含量的减少。
最后,玉米秸秆青贮前后的矿物质含量变化不大。
在青贮前,玉米秸秆中的矿物质含量一般在2%~3%左右,而在青贮后其含量也基本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青贮过程中,细菌分解玉米秸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时,也会释放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从而使得青贮后的矿物质含量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玉米秸秆青贮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减少,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而矿物质含量基本不会变化。
青贮添加剂研究进展青贮饲料是新奇饲料作物经过厌氧微生物发酵而使其养分物质得到保存的一种优质饲料。
传统的青贮是依靠自然存在于植物上的微生物对饲草进行发酵而实现的。
为了提高青贮效果,青贮时通常使用添加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乳酸菌在发酵中占优势,以便于进行良好的青贮。
1.青贮添加剂的功能和种类使用添加剂,一是抑制窖内有害微生物活动,削减养分成分损失;二是防止青贮原料霉变、腐败,提高青贮养分价值。
乳酸菌利用饲料中的糖分和水分,快速生长繁殖,进行无氧酵解,生成大量乳酸,使饲料酸化,从而保证青贮原料养分不受损失,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
青贮添加剂能起到抑菌、酸化、防腐败的作用,按起作用的物质可以分为生物性添加剂和化学性添加剂两大类。
2.生物性添加剂2.1生物性添加剂种类生物性添加剂主要有细菌制剂和酶制剂。
前者含有乳酸杆菌及其它乳酸菌,后者包含纤维素分解酶和半纤维素分解酶等。
2.2发酵添加物的微生物应符合的条件Mcdondol等(1981年)、wootford(1984年)提出了适于作发酵添加物的微生物应符合下列条件:有旺盛的生命力,能优势竞争或主宰其它微生物;具有均一发酵途径,以便从己糖中快速发酵产生最大量的乳酸;具有耐酸能力,能尽快地降低pH值,使最终pH值达到4.0,以便抑制其它微生物;能发酵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能从蔗糖发酵产生葡聚糖,也不能从果糖发酵产生甘露醇;不应对有机酸作用;可在0一50℃范围内生长;能够在低湿度(如半干青贮时)的材料上存活;无水解蛋白质的能力。
2.3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青贮发酵与多种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中,乳酸菌是有益的良菌,其它则为不良菌。
成功调制优质青贮饲料,关键在于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繁殖,使乳酸菌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产生足量乳酸,使pH值快速下降到4.2以下。
另一方面,要使乳酸菌良好地发酵,饲草中必需含有足量的发酵底物,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
一般来说,当不使用添加物时,青贮若要成功,每克原料必需有10,个以上的乳酸菌,WSC质量分数不低于3%(占鲜重)。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全株玉米青贮中的应用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青贮玉米是一种高产、高效、高蛋白饲料,具有营养丰富、易保存、费用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
然而,青贮玉米在贮存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导致饲料质量下降,影响饲料利用效率。
因此,在贮存过程中使用微生物菌剂对饲料进行保鲜处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意义近年来,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饲料保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在饲料保留期间减少质量损失,并且接种微生物菌剂可增强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针对青贮玉米在保鲜过程中易损失的问题,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青贮处理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青贮玉米的保鲜效果。
具体思路包括两方面:一、对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筛选。
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实验,将青贮玉米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接种微生物组,分别观察青贮玉米的保鲜质量,选出保鲜效果最佳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后续实验。
二、对接种最佳微生物菌剂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将最佳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全株玉米青贮中,观察青贮玉米在不同时间下保鲜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对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青贮玉米的保鲜效果进行筛选,选择出最佳微生物菌剂后,进一步研究其在青贮玉米保鲜中的应用效果。
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最佳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青贮玉米的保鲜效果是显著的。
二、使用最佳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青贮玉米可以提高其营养成分。
三、在青贮玉米贮存的过程中使用最佳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减少饲料质量损失,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实验,并初步观察到一个比较有潜力的菌株。
接下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实验,确定最佳的微生物菌剂,并进行全株玉米青贮的保鲜效果研究。
预计未来可以为畜牧业提供更好的青贮玉米保鲜处理方法,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不同添加剂对大豆、玉米全株混合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饲料添加剂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饲料质量和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手段。
大豆和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全株青贮发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饲料生产方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目前关于不同添加剂对大豆、玉米全株混合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尚不明确,这限制了饲料添加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添加剂对大豆、玉米全株混合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为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畜禽饲料需求和保障食品安全。
A.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畜牧业的发展,青贮饲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畜牧业者的关注。
青贮饲料是指将新鲜的农作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形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易于保存和使用的饲料。
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是青贮饲料的主要原料,其全株混合青贮发酵效果的研究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青贮饲料可以有效地解决饲料短缺的问题,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青贮饲料还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青贮饲料还具有一定的环保作用,可以减少农田土壤侵蚀和温室气体排放。
尽管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青贮饲料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仍有待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青贮饲料的储存和运输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推动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
B. 全株混合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和优势全株混合青贮饲料是指将大豆、玉米等不同作物的全株进行混合,经过发酵处理后制成的一种饲料。
玉米青贮新技术的研究【摘要】玉米秸秆青贮新技术采用青贮原理,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弊端,缩短秸秆青贮过程中的有氧阶段,从而保证饲料的质量;使用小包装,避免了取饲损失,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成品率和品质,并可实现青贮饲料的商品化。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促进全县畜牧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玉米青贮技术原理工艺研究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山大坡广、水草丰盛,气候凉爽,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县。
近年来,和顺县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立足各乡、村自然环境优势、产地产品优势和区位地域优势,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特色产业开发,在青城、义兴、马坊、横岭等乡凸现了具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产品规模开发格局,其中玉米青贮饲草料基地建设既为当地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质饲料,又为冬季肉牛育肥提供了青贮饲草,推进农牧结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玉米青贮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饲料的适口性好,牲畜喜食,易于消化,是牲畜的好饲料。
而且玉米青贮饲料制作方法简便,保存时间长,保存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易于推广应用。
随着牛饲养业的迅猛发展,对饲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
但传统的青贮制作方法及技术环节的失误或不严格,青贮技术存在着许多不足。
由于不能压实,秸秆中存余的空气过多,造成好氧菌大量繁殖,使饲料发霉腐烂;在取饲过程中,空气侵入窖内,引起新一轮的霉变,青贮饲料损失量高,往往使得玉米青贮的质量相差很大,有的存有霉味,会严重影响牲畜的采食。
玉米秸秆青贮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弊端,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成品率和品质,并可实现青贮饲料的商品化。
现就玉米青贮制作技术工艺论述如下。
一、青贮原理青贮是利用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0左右,达到对原料进行酸贮的目的。
严格地讲是将青贮饲料经过压实密封,内部缺乏氧气,乳酸菌发酵分解糖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排除空气,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从而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青贮玉米主要品质、农艺及生理性状的遗传研究一、概括青贮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副产品,其品质、农艺和生理性状对青贮过程及最终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青贮玉米主要品质、农艺及生理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旨在为青贮玉米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青贮玉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农业副产品的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种植广泛。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对饲料需求的增加,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青贮玉米的品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病虫害等。
对青贮玉米的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产量是评价青贮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已成功培育出多个高产青贮玉米品种。
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包括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等成分。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精确改良。
抗逆性是指青贮玉米在不利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能力。
研究者通过筛选抗逆相关基因,揭示了一些与抗逆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这些标记可用于育种工作,提高青贮玉米的抗逆性。
农艺性状是指影响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关联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挖掘了一批与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有助于指导青贮玉米的育种工作。
生理性状是指影响青贮玉米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通过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揭示了一批与生理性状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青贮玉米的生理机制,为青贮玉米的优化栽培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青贮玉米主要品质、农艺及生理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青贮玉米的遗传改良将更加深入。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先进技术,有望培育出更高产、更营养、更抗逆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对青贮玉米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将为优化青贮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青贮的制作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青贮的制作方法,探究合理的青贮制作工艺,以提高青贮的质量和保存效果。
2. 实验原理青贮是将新鲜的绿色植物经过切碎、压实和发酵等处理,制成一种饲料。
制作过程中,青贮中的食盐和糠醛等有机物质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酒精和有机酸,从而达到抑制物质腐败、延长贮存期限的目的。
3. 实验材料- 青贮原料:玉米、苜蓿、牧草- 青贮添加剂:乳酸菌、食盐- 实验器材:切碎机、压实机、发酵罐4. 实验步骤4.1 材料准备将原料玉米、苜蓿和牧草分别收割、晾晒至适当的湿度,以保持其绿色和养分的完整性。
4.2 切碎处理将准备好的青贮原料经过切碎机的处理,切碎成合适大小的颗粒,以利于后续的压实和发酵。
4.3 压实操作将切碎好的青贮原料放入压实机中,通过合理的施加压力,使其密度增加,有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4.4 添加添加剂在压实好的青贮原料中,均匀地添加乳酸菌和食盐等青贮添加剂。
乳酸菌可以主导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并起到抑制细菌腐败的作用;食盐有助于调节青贮中的水分含量,提高青贮的保存性能。
4.5 发酵处理将添加了添加剂的青贮原料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压实,并严格控制罐内温度和通气条件。
在适宜的温度下,以供氧充足的状态进行发酵处理,一般需要5-10天的时间。
4.6 贮存处理发酵结束后,将青贮原料转移到密封良好的储存容器中,避免暴露在阳光和雨水中,以防青贮的质量下降。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青贮制作过程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优质的青贮制作需要选择新鲜、绿色的植物作为原料,以保证其养分含量和风味;- 切碎处理和压实操作可以提高青贮的密度,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添加乳酸菌和食盐等添加剂可以促进发酵过程,延长青贮的贮存时间;- 发酵过程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以保持发酵菌的正常生长;- 贮存处理时,需要注意储存容器的密封性,避免青贮暴露在不良环境中。
6. 结论本实验研究了青贮的制作方法,并得出了一套合理的工艺流程。
严毅梅:青贮饲料添加剂研究综述一13 —青贮饲料添加剂研究综述严毅梅摘要:在青贮饲料加工过程中,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不同的青贮饲料添加剂,可显著提 高青贮的效果,明显地改进饲料的品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青贮饲料添加剂;细菌接种剂;酶制剂;非蛋白氮;防腐剂青贮饲料是一类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 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 动物。
青贮饲料比新鲜饲料耐储存,营养成分强 于干饲料。
另外,青贮饲料储存占地少,没有火 灾问题。
目前,全世界使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有 200多种,可以归纳为主要的四大类,即细菌接 种剂、酶制剂、非蛋白氮及防腐剂。
1细菌接种剂青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乳酸菌 能否迅速而大量地繁殖。
一般青绿作物叶片上 天然存在着少量乳酸菌,青贮过程中,若自然发 酵,也可能会由于有害微生物的作用,青贮原料 的营养物质损失过多,因此采用在青贮时加人乳 酸菌菌种可以促进乳酸菌的繁殖,产生大量乳 酸,降低p H值,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减 少干物质损失,从而获得理想的青贮饲料。
乳酸 菌的主要菌种有乳酸球菌、粪链球菌、乳酸足球 菌等乳酸球形菌,及植质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 菌、短乳杆菌等乳酸杆菌。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等国家,为了用不同作物(包括 难以青贮的作物)调制出优质的青贮饲料,都在 广泛地研究和使用各种细菌制剂。
细菌接种剂 是美国最常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
英国在由谷 物作物调制的青贮料中使用了细菌接种剂,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市售的接种剂多为均一发酵型乳酸 菌。
如果青贮原料中的干物质>25%,则加人足 量的乳酸菌,可迅速地产生大量乳酸,降低pH 值,从而有效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青贮饲料的安全和质量。
添加细菌接种剂的青贮料由于产乳酸较多,而发酵的终产物中醋酸和乙醇较少,故而干物质损失可以减少3%。
为了使细菌在青贮料中接种均勻,接种剂应以液体形式使用,一般是先复活,用水悬浮制成菌液,再洒在青贮料中,边装填边洒,20天左右即可开窖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