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_GB50009-2012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9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009-20121总则1.0.1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本规范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规定的基本准则制订。
1.0.4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应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和温度作用作出规定,有关可变荷载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温度作用。
1.0.5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荷载,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比对来源:非解构作者:李香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前言《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已经在今年1月1日起执行。
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结构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整理了我们设计工作中比较关注的部分,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工程结构通用规范》中关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发生变化的若干条比对。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以下简称《结构通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荷规》。
01建筑结构作用的基本组合,不再区分可变荷载控制和永久荷载控制;单独列出预应力作用;02· 建筑结构的作用分项系数建筑结构的作用分项系数,对结构不利时有所提高,与《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保持一致:1.可变作用分项系数≥1.5(工业楼面活载>4KN/m2时≥1.4);2.永久作用分项系数≥1.3,不再区分可变或永久荷载控制;3.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1.3。
03·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与《荷规》相比,部分类别有所提高。
1. 办公楼由1(1)项调到1(2)项,标准值提高了0.5KN/m2;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提高0.1;医院门诊室、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等19类标准值提高了0.5 KN/m2;2. 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等8类标准值提高了1.0KN/m2;办公室、餐厅、医院门诊部的走廊、门厅提高了0.5 KN/m2;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中1~7项,共36类,其中28类涉及修改,占比78%,;第6项中取值增加书架不超过2.5m限制。
04· 汽车通道和客车停车库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汽车通道和客车停车库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与《荷规》相比较:1. 数值上没有变化,但条文内容与一般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条文单独分开;明确了适用条件为≤9人的小客车,消防车满载总重≤30t;明确了3m~6m的双向板楼面活荷载插值取值。
新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修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主要修订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修订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5月28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再到10月中旬正式上架,经历的时间是够长的。
结合这次新版规范的培训,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个人的理解进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扩充荷载规范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第1.0.4条,规范编制依据由《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以便扩大设计范畴。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分布或集中作用中结构上的力,习惯称之为荷载,如恒载、活荷载、风雪荷载等,后者是指引起结构变形的原因,如温度、收缩和徐变等。
现行荷载规范只涵盖直接作用,这次增加了温度作用后,规范内容覆盖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荷载规范属于通用设计标准,名称为“建筑结构荷载和间接作用规范”。
但本着尊重习惯、方便使用的原则,新的荷载规范名称保持不变。
修订后的荷载规范共有10章、10个附录。
其中增加l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3个附录。
二、荷载分类和组合1.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主要体现在调整荷载设计值和耐久性两个方面。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规定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下表:类别设计使用年限示例(a)1 5 临时性建筑结构2 25 易替换的结构构件3 50 普通房屋和构造物4 100 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在强条第3.2.3条的荷载基本组合式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公式改为:(1-1)(1-2) 式中,、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第i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效应值;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架空输电线路基本风速的确定风荷载是考虑杆塔和导线强度的基本条件。
基本风速的⼤⼩决定了⼤风⼯况下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以及杆塔所承受荷裁的⼤⼩,直接影响杆塔及其基础的材料消耗量,最终影响输电线路⼯程造价。
国家电⽹公司输电线路通⽤设计(2011年版)将基本风速进⾏了细分, 即有23.5、25、27、29、31、33、35m/s等7种之多(500千伏线路起点为27m/s),平均2m/s⼀档。
这就要求设计时严格遵守有关规程、规范、准确计算进⽽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
⼀、基本风速和最⼤风速1.1、基本风速基本风速: ⼜称参考风速、标准风速。
空旷平坦地⾯或海⾯以上规定标准⾼度处的规定时距和重现期的年平均最⼤风速。
结构物抗风设计的基准风速。
可由现场实测风速资料推算或利⽤⽓象站风速观测资料进⾏统计分析得出。
多数国家采⽤10m为标准⾼度,10min 为标准时距,重现期则依结构物及其重要性不同取为30~150年不等。
根据⽓象台、站在当地空旷平坦地⾯上10m ⾼处观测到的10min平均风速资料,通过极值分析得出的相应于规定平均重现期(30年、50年或100年)的风速基准值。
线路设计规范中对基本风速的定义:按当地空旷平坦地⾯上10m⾼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 30~100年⼀遇最⼤值后确定的风速。
本风速重现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66kV及以下输电线路重现期应取30年。
2)、110kV~330kV输电线路重现期应取30年。
3)、750kV、500kV输电线路重现期应取50年。
4)、1000kV输电线路重现期应取100年。
统计风速样本的基准⾼度,统⼀取离地⾯(或⽔⾯)10m,保持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致,可简化资料换算及便于与其他⾏业⽐较。
1.2、最⼤风速最⼤风速:是指给定时段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值。
极⼤风速是指给定时段内的瞬时风速的最⼤值。
⽐如挑取⼀天最⼤风速就是在这⼀天内任意的10分钟平均值的最⼤者为⽇最⼤风速;⼀天的极⼤风速就在这⼀天内瞬时(⼀般是指1s)风速的最⼤值。
钢结构的设计标准与规范钢结构是一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然而,为了保证钢结构的安全可靠,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设计的一些常见标准与规范,以确保其设计与施工符合国际与国内的要求。
一、国际钢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1. 美国结构工程师协会(AISC)标准美国结构工程师协会(AISC)发布了一系列的钢结构设计手册,其中包括《钢结构规范》(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和《钢结构设计手册》(Steel Construction Manual)。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钢结构设计的各种要求,如材料性能、构件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2. 欧洲规范欧洲国家采用的是EN标准系列,其中包括《结构用钢材》(EN 10025)、《结构用钢制造工艺规范》(EN 1090)和《结构用钢设计方法》(EN 1993)。
这些规范对欧洲地区的钢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统一规范,确保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国际建筑规范国际建筑规范主要由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其中包括《金属结构设计规范》(ISO 14122)和《工业与工程标准》(ISO/IEC 17025)。
这些规范参考了各国的经验和实践,为全球范围内的钢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二、国内钢结构设计标准与规范1.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我国钢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该规范根据国际标准进行了综合考虑和调整,在国内的钢结构设计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2.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钢结构设计所需的荷载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该规范是我国建筑设计的基础标准之一,确保了钢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的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有关荷载效应和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以及荷载效应组合等内容。
关键词:荷载效应荷载效应组合风荷载一、荷载效应的取值在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新规范)中,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原规范)使用期间反馈的意见和设计院的设计经验,并参考国外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做了以下的调整:1.提高了教室活荷载标准值。
将教室活荷载取值由2.0kN/㎡提高至2.5kN/㎡。
这主要是考虑到。
原规范教室活荷载取值偏小,目前教室除传统的讲台、课桌椅外,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控制柜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显著增加;班级学生人数可能出现超员情况。
2.增加运动场的活荷载标准值。
新规范中运动场活荷载标准值取为 4.0 kN/m2。
这主要是因为现行规范中尚未包括体育馆中运动场的活荷载标准值,运动场除应考虑举办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集会等密集人流的活动外,还应考虑跑步、跳跃等冲击力的影响。
3.增加经营百货食品的大中型超市的活荷载标准值,取值为5.0 kN/㎡。
该荷载值针对普通的货架高度与间距,不包括生鲜货物的冷藏设备、水族箱等重量。
其他类型的超市,如带有大型货架的仓储式超市、建材超市等,活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取值。
4. 提高第1 项建筑中浴室和卫生间的活荷载标准值。
新规范中将浴室和卫生间的活荷载从2.0kN/㎡提高到2.5kN/㎡。
因为近年来,在浴室、卫生间中安装浴缸、坐便器等卫生设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5. 楼梯单列一项,除了使用人数较少的多层住宅楼梯活荷载仍按2.0kN/㎡取值外,其余楼梯活荷载取值均改为3.5kN/㎡。
在发生特殊情况时,楼梯对于人员疏散与逃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汶川地震后,楼梯的抗震构造措施已经大大加强。
二、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长期以来由于消防车活荷载本身较大,对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层高与经济性影响显著,而在原规范中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故在新规范中对荷载取值和构件计算时的折减系数和是否折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荷载规范PDF篇一:2012荷载规范培训总结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宣贯培训《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编金新阳研究员及陈凯博士于9.21-22在杭州进行了一次新荷载规范的培训宣讲,整个培训包括十讲内容,共一天半时间,主要针对荷载规范的修订内容及规范本身的一些背景资料及原理进行了讲解(可对照参考放在部门资料柜的培训宣贯教材及拍摄的PPT)。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自2012年10月1日实施。
9.21上午第一讲:规范修订背景及主要修订内容(主讲人:金新阳)背景:中国结构设计规范历史沿革第一代引进苏联规范为主,第二代自主编制,第三代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第四代进入正常发展期(风雪荷载由30年提到50年,楼面活载1.5KN/m2提高到2KN/m2),第五代即新规范修订始于《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工程建设面临的自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设计规范进入新一轮修订周期。
1.修订原则与工作重点:(1)收集和整理最新气象资料,更新全国基本风压和雪压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频发;(2)增加温度作用及偶然荷载的规定,使得荷载规范的涵盖范围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中的温度作用;(3)增加活荷载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提高部分活荷载标准值,修订基本风压、雪压,提高维护结构风荷载,从而适当提高结构安全度;(4)增加高层建筑群相互干扰、横风向与扭转风振响应计算等内容,将风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吸纳到新规范中,增强新规范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
2.新规范开展的8个专题研究:(1)荷载效应组合(设计使用年限可变荷载调整系数、偶然组合);(2)楼屋面活荷载和消防车荷载;(3)雪荷载灾害及修订建议;(4)高层、高耸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计算;(5)高层建筑横风向与扭转风振响应计算;(6)高层建筑群体干扰效应;(7)国内外温度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8)国内外偶然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3.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新增“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3个附录;本次修订主要内容简述如下:1、增加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因此本规范涉及的内容范围也由直接作用(荷载)扩充到间接作用。
各类设计规范中的疑问解答【问题1】关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简称《荷载规范》)中的消防车荷载,有以下疑问:1)消防车荷载按照规范表5.1.1项次8取值,要不要再考虑动力系数?2)规范表5.1.1项次8中规定,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3m)时,消防车荷载取为35.0kN/m2,但是,表下的注释4又规定,“第8项消防车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二者是不是矛盾?3)规范附录B规定消防车活荷载按照覆土厚度确定折减系数,如何理解?【解答】(1)作用于楼盖的车辆,理应考虑其动力效应。
不过,文献[1]认为,规范表格给出的是等效均布活荷载,已经计入了动力系数,故直接使用即可。
(2)根据表5.1.1下的注释4并结合该条的条文说明可知,对于双向板楼盖,消防车荷载的取值方法是:板跨为3m×3m时取35.0kN/m2,板跨为6m×6m时取20.0kN/m2,其间按照线性内插确定。
实际上,从条文说明还可以知道消防车荷载对于单向板楼盖时的确定方法:板跨为2m时取为35.0kN/m2,板跨为4m时取为25.0kN/m2。
文献[1]可以支持以上观点。
关于消防车荷载的取值,该书还指出:1)矩形双向板楼盖时,可分别以矩形的短边和长边作为正方形的边长确定出相应数值,然后再取平均值;2)单向板板跨小于2m,以及双向板板跨小于3m×3m,应按汽车轮压换算成不小于35.0kN/m2的数值;3)注意区分“板跨”与“柱网”。
例如,柱网尺寸8m×8m,主梁中间设十字次梁,双向板的板跨为4m×4m,应按4m×4m确定消防车荷载取值。
为便于汽车轮压的等效,这里给出规范条文说明中所说的“重型消防车”的尺寸数据。
一台消防车总重(包括消防车自重+满水重)300kN,共有2个前轮,4个后轮,每个前轮重30kN,每个后轮重60kN,每个轮子作用面积0.2m×0.6m。
工程师邦设计设计:工程师邦消防车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第8项取值。
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
单向板楼盖楼面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折算覆土厚度s(m) 1.20覆土厚度未发现错误。
单向板楼盖按跨度内插
2
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x3m~6mx6m 之间时,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
双向板按跨度线型插值
双向板楼盖楼面消防车活荷载折减系数双向板按跨度线型插值几种计算方式对比 及考虑覆土厚度消防车荷载建议值
消防车活荷载按板跨内插值并考虑覆土厚度影响折减取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徐永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二○一二年一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修订简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 88号文)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来自高校、科研和设计共14家单位的17位专家组成编制组,对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进行全面修订。
修订计划起至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际修订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
依据编制大纲,编制组开展了包括:1)荷载效应组合(设计使用年限可变荷载调整系数,偶然组合);2)雪荷载灾害及修订建议;3)高层、高耸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计算;4)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计算;5)复杂高层建筑扭转风振响应计算;6)高层建筑群体干扰效应;7)内压系数及局部体型系数;8)国内外温度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9)国内外偶然作用规范与应用调研等8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调研。
主要修订内容1、章节的变化本次修订后的规范共有10章、9个附录,其中增加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附录C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和“附录G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2个附录。
删除了原“附录C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2、规范各章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因此本规范涉及的内容范围由直接作用(荷载)扩充到间接作用。
[1.0.2、1.0.4、1.0.5] 2)增加温度作用相关的术语。
[2.1.24~2.1.28]3)荷载基本组合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3.2.3]Lj4)取消原第3.2.4条关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的简化规则。
5)增加3.2.5条,规定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的取值。
[3.2.5]6)补充荷载偶然组合的表达式,分别就偶然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计算和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给出荷载组合表达式。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是继1999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发布以来,我国专门针对建构筑对建筑物荷载规范性文件,共六部分,共61条,总计约800字。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一部分:总则。
本部分主要规定了本规范
的适用范围,参照标准和术语定义等等。
第二部分:荷载。
这一部分用于总的涵盖了荷载的定义、荷载的标准及其取值范围、动、静荷载等。
第三部分:荷载指标。
这一部分是指结构的荷载系数及其计算方法的说明。
第四部分:结构内力的计算。
这部分介绍要计算结构内力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建筑平面和立面荷载。
这部分从动和静荷载的角度,介绍了分层结构的设
计要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12)是我国结构工程规范,它提供了建筑结构
设计要求和工程计算原则,对结构设计,施工,试验和完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类设计规范中的疑问解答【问题1】关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简称《荷载规范》)中的消防车荷载,有以下疑问:1)消防车荷载按照规范表5.1.1项次8取值,要不要再考虑动力系数?2)规范表5.1.1项次8中规定,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3m)时,消防车荷载取为35.0kN/m2,但是,表下的注释4又规定,“第8项消防车荷载,当双向板楼盖板跨介于3m×3m~6m×6m之间时,应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二者是不是矛盾?3)规范附录B规定消防车活荷载按照覆土厚度确定折减系数,如何理解?【解答】(1)作用于楼盖的车辆,理应考虑其动力效应。
不过,文献[1]认为,规范表格给出的是等效均布活荷载,已经计入了动力系数,故直接使用即可。
(2)根据表5.1.1下的注释4并结合该条的条文说明可知,对于双向板楼盖,消防车荷载的取值方法是:板跨为3m×3m时取35.0kN/m2,板跨为6m×6m时取20.0kN/m2,其间按照线性内插确定。
实际上,从条文说明还可以知道消防车荷载对于单向板楼盖时的确定方法:板跨为2m时取为35.0kN/m2,板跨为4m时取为25.0kN/m2。
文献[1]可以支持以上观点。
关于消防车荷载的取值,该书还指出:1)矩形双向板楼盖时,可分别以矩形的短边和长边作为正方形的边长确定出相应数值,然后再取平均值;2)单向板板跨小于2m,以及双向板板跨小于3m×3m,应按汽车轮压换算成不小于35.0kN/m2的数值;3)注意区分“板跨”与“柱网”。
例如,柱网尺寸8m×8m,主梁中间设十字次梁,双向板的板跨为4m×4m,应按4m×4m确定消防车荷载取值。
为便于汽车轮压的等效,这里给出规范条文说明中所说的“重型消防车”的尺寸数据。
一台消防车总重(包括消防车自重+满水重)300kN,共有2个前轮,4个后轮,每个前轮重30kN,每个后轮重60kN,每个轮子作用面积0.2m×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