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对氨基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255.03 KB
- 文档页数:53
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局麻药物是一类常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其中包括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两大类别。
本文将对这两类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分析。
一、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类药物在体内经酯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为对应的酸和氨基醇,酸在体内很快被代谢为氨基醇酯。
氨基醇经肝脏通过肝酶羟化作用转化为羟氨基酮,后者经氧化作用转化为更活性的代谢物。
在体内,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尤其是肝酶CYP3A4和CYP1A2的参与下。
这些药物的血浆半衰期通常在1-2小时之间。
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因而在体内的分布较广。
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酰苯胺类局麻药物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类药物的代谢速度较慢,与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不同的是,酰苯胺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微粒体酶进行代谢。
在体内,利多卡因约有90%在肝内代谢,主要通过肝酶CYP1A2和CYP3A4参与的氧化反应进行。
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对应的酸和羟基代谢物,这些代谢产物的活性相对较弱。
血浆半衰期通常在1.5-2小时之间,分布范围较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
三、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1. 代谢速度: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经酯酶水解迅速代谢,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经肝脏微粒体酶代谢速度较慢。
2. 代谢产物: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活性更强,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代谢产物活性较弱。
3. 血浆半衰期: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一般较短,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较长。
4. 分布范围: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物的分布范围较广,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布范围较窄。
需要注意的是,局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肝功能、肾功能等。
此外,不同的剂型和给药方式也会对药代动力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氨甲苯酸药典标准氨甲苯酸(又称对氨基苯甲酸或对取代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8H7NO2。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和醇,常用作药品、染料、农药等领域的中间体。
氨甲苯酸在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被广泛使用于非处方药的合成和生产中。
氨甲苯酸的药典标准是用于验证和控制氨甲苯酸化学纯度和物理性质的一套标准。
药典标准通常由国际药典委员会或各个国家的药学组织制定并发布。
在氨甲苯酸的药典标准中,包括了对其外观、纯度、溶解性、熔点、热稳定性、重金属含量等各项指标的限定和测试方法。
首先,氨甲苯酸的外观标准要求为白色结晶粉末。
这是通过肉眼观察氨甲苯酸样品的颜色和形态来进行判断的。
药典标准中可能会要求对样品的颜色、形状进行详细描述,以便对比和鉴别原料。
其次,纯度标准是氨甲苯酸药典标准中最关键的指标之一。
纯度主要通过氨甲苯酸含量来评估,一般要求不低于99%。
纯度的测试方法常采用色谱法或滴定法。
溶解度是药品的重要性质之一,对于氨甲苯酸也是如此。
氨甲苯酸的溶解度标准通常要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比色法、浊度法或液相色谱法等。
氨甲苯酸的熔点也是药典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熔点可以直接反映氨甲苯酸的纯度和结晶形态。
药典标准中会规定熔点的测试方法,常使用差热分析仪进行测定。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药典标准还可能包括对氨甲苯酸的热稳定性、重金属含量、水含量等进行限定和测试。
热稳定性主要是指在高温下氨甲苯酸的分解情况,重金属含量是考虑到原料或药品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
总的来说,氨甲苯酸的药典标准是为了确保其质量、纯度和物理性质的稳定性,以及为制药工业和药品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药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药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氨甲苯酸的药典标准中,标准的确定、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更新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评审,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氨甲苯酸的药典标准是对氨甲苯酸化学纯度和物理性质进行验证和控制的一套标准。
第六章 胺类药物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苯乙胺类药物的结构特征● 理解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的构性关系与质量分析方法的联系● 掌握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的鉴别试验、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力目标:● 根据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能够选择相应的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 依据药典,能够正确分析胺类药物质量胺类药物涉及面广,国内外药典收载品种较多。
依据化学结构,胺类药物包括芳胺类、芳烃胺类、脂肪胺类、磺酰胺等。
本章重点讨论其中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以及芳烃胺类药物中的苯乙胺类药物。
这三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苯环和氨基,有些药物还含酚羟基、芳伯氨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是选择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母核,基本结构如下C R 1HN OOR 2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结构与性质、分析方法的关系(重点,掌握)1. 弱碱性:多具有脂烃胺侧链且为叔胺氮原子,显弱碱性,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可用非水碱量法测定含量。
2. 芳伯氨基特性:多具有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可与芳醛缩合反应。
3. 水解特性:具有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影响药品质量。
4. 紫外吸收特性二、鉴别试验(重点)(一)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香第一胺反应(掌握)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可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试液作用,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此即为芳香第一胺反应,属于“一般鉴别试验”。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均可采用此法鉴别。
盐酸丁卡因不具有芳伯氨基,无重氮化-偶合反应,但其结构中的芳香仲胺在酸性溶液中也可与亚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乳白色的N-亚硝基化合物沉淀,可与含有芳伯氨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第六章胺类药物的分析1.芳胺类药物的分析芳胺类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芳伯氨基未被取代,而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另一类则为芳伯氨基被酰化,并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酰胺类药物。
一、结构与性质(一)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分子中都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体,结构通式如下:1、典型药物: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等局部麻醉药。
结构为: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Benzocaine) (Pro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药)因其化学性质与本类药物很相似,也在此一并列入讨论。
其结构如下:2、主要化学性质1)芳伯氨基特性显重氮化-偶合反应;与芳醛缩合反应;易氧化变色等。
2)水解特性含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
其水解的快慢受光线、热或碱性条件的影响。
水解产物主要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3)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因其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故具有弱碱性。
因此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但在水溶液中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定,在非水溶剂中能滴定。
4)其它特性本类药物的游离碱多为碱性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其盐酸盐均系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二) 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均系苯胺的酰基衍生物,其共性是具有芳酰氨基,基本结构为:1、典型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等局部麻醉药及醋氨苯砜抗麻风药。
结构为: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Paracetamol) (Acedapsone)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2、主要化学性质1)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特性芳酰氨基在酸性溶液中易水解为芳伯氨基,并显芳伯氨基特性反应。
水解反应的速度受空间位阻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利多卡因、布比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