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78 KB
- 文档页数:2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51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载体:跨国公司4影响:A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3)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B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C中国态度: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面对,迎接挑战。
【巩固提升】(2013广东文综, 24,4分) 2012年10月, 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 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 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B.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C. 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D. 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2014苏锡常镇一模, 17) 2013年12月, “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
谈判中各方多次强调: “作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无可取代。
”这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B.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C.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D. 自由贸易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考点52 跨国公司1在中国拥有一个总部,在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是我国走出去的表现。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生活》第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说明:①“考点解读”部分内容是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可直接用于学生背书之用。
划线部分可作填空题。
②与08年大纲变化部分已标明。
● 考点解读(★为重点)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有何表现?(能级要求:了解)(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主要表现)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有何作用?(能级要求:了解)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化范围内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能级要求:评析)(1)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负面影响①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注意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联系)(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①对于广大发展国家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是什么?(能级要求:了解)(1)作用: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第十一课考点一经济全球化名师点睛一个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基本战略 两个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四项措施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四项措施状元笔记1.[闪记]2.[巧记]图示经济全球化考点一 经济全球化了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影响,理解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知识归纳】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资本全球化技法:快速辨别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2.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刃剑”(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正确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重点突破】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的态度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载体1 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 出现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的产物)①生产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生产全球化强调生产领域)②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贸易全球化强调交换领域)③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资本全球化强调投资领域)4★★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作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①影响: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要求: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2018版教材)——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A 就是发展失去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教育公平的问题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B (举例)碳排放等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中国治理:一方面,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需要长时期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当前人均能源消费过低,以及高碳燃料比例高而替代困难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加将不可避免。
基础知识点自测【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经济全球化考点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⑴含义:指的趋势。
(一定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化,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
)⑵表现:主要是全球化、全球化、全球化。
★★★A.生产全球化:随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与协作不断、,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相互,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
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B.贸易全球化:随着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之中,国际贸易迅速,参与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C.资本全球化:伴随着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三者的关系:全球化必然带来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又必然带来的全球化。
△其它表现(了解):科技开发与应用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等。
⑶载体:公司(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⑷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a.具有的优势;b.掌握着推动的现代信息技术;c.主导着的发展;d.左右着的“游戏规则”。
⑸成因:●根本原因:是的产物(是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具体原因:第一,生产社会化和要求打破和的限制;第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第三,资金为了追逐,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第四,以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发展的推动(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
考点2:跨国公司⑴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实现的。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⑵跨国公司的含义:是指国际性企业。
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的每个角落。
⑷跨国公司跨国行动的意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动了的提高。
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知道跨国公司的地位与作用。
3、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理解它的实质及我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态度。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表现?2、跨国公司的地位及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实质及消极作用?4、我们的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了。
()说明: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一样的。
()说明:3、)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2广州模拟]中国虽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
南非世界杯赛场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令人难忘的呜呜祖拉,还有哨子、国旗、假发、手环、头巾、座椅等。
这主要体现了()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消费全球化2、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近480家在华投资,比例高达96%。
这主要说明了()A.劳务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3、[2012徐州模拟]假如A国和B国生产数量、质量和规格完全相同的服装和手机,其消耗的整时,最有可能的是()A.A国扩大服装生产和手机生产B.A国缩小服装生产和手机生产C.A国扩大服装生产,缩小手机生产D.B国扩大服装生产,缩小手机生产4、[2012广州二测]从2001年到2010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由61624亿美元增长到303870亿美元,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5098亿美元增长到31727.6亿美元。
由此可见()①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总量的扩张②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与协作日益深化③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贸易中得以充分发挥④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2012杭州质检]漫画《拖累》表明经济全球化()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②给世界经济安全带来威胁③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④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日本跨国公司以汽车和电子产品为先导,由“产在日本,卖在欧洲”,逐步转向“产在欧美,卖在欧美”,加强在国外市场的竞争。
课时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问题导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是一个现实的重大课题。
闭关锁国,搞逆全球化是行不通的。
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就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熟悉国际竞争规则。
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世界贸易组织都有哪些基本原则?问题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都有哪些重要措施?知识梳理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01世界银行、□0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03非歧视原则、□04透明度原则、□05自由贸易原则和□06公平竞争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07非歧视原则,包括□08最惠国待遇原则与□09国民待遇原则。
①最惠国待遇: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缔约方。
②国民待遇: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3)我国与世贸组织①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10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12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13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②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14受益者,更是□15贡献者。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
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我国对外开放的地位、格局及其意义①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01基本国策。
②格局:我国□02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03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0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要以□05“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06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07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08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必背知识点
(红色字体的问题为高频考点)
一经济全球化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注意: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是强调在生产领域,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3、载体: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对策
(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消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对策
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
1、性质: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国际组织
2、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3、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4、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5、入世”的积极影响: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和就业,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三怎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性经济发展新优势。
3、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4、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引进来)
5、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走出去)
6、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