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13
17《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_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17《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_教案第十七课《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鉴赏杨志的人物形象。
2.体会并评价本文在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品味刻画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杨志的的智谋也是很高的,可是为什么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他也用尽了,天时与地利,但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课堂实录一、鉴赏杨志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1.自身而言,太过于粗暴,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人说了算,天天除了骂,喝,就是体罚士兵,鞭打他们 2.管理方法有问题不懂的和中层领导搞好关系,连老都管都得罪了3.专制太过于急功近利想当官,想光宗耀祖想昏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4.权力受制梁中书真得那么信任杨志吗?明确:杨志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精明能干,知道社会环境,知道根据地形来安排行路时间;另一方面却又粗暴蛮横,不知道关心属下,不知道分担责任,不知道利用人心,这是他性格中的最大缺点。
因为有了这一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的遭遇只能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哪怕他有“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但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同时他的性格中还有可悲的阴暗面,忍辱求全,随遇而安。
二、环境描写,韵味无穷【设计意图: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1)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2)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4)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明确:自然环境: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写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
《智取生辰纲》
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智取生辰纲》,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本文是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节选篇。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众好汉黄泥岗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表现了众好汉的勇敢和智慧,揭示了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的不满。
整篇文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读后让人难忘。
二、说学生:
我们的学生聪明、独立、有个性,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所以,老师在讲述这一课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学习方式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有感情的、熟练的朗读课文;。
《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教案2第二课时目标:分析文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步骤一、杨志押送金银担也是绞尽脑汁,处心积虑,谨慎小心的,再读课文,看一看杨志的“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智1:起止时辰的变更,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
智2:“逼赶要行”,不敢稍怠。
智3:斥责两个虞侯的“慢慢地挨”。
智4:坚持赶路,得罪老都管。
智5:审察七个“贩枣客商”,以攻为守,连发三问。
智6: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生辰纲最终还是被劫,杨志一行为什么会失败?内因:天热时赶路,军汉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与押运士兵的矛盾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因: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冈松林里休息。
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失败在所难免。
二、分析本文的矛盾冲突。
1.阅读第一部分,讨论第一组矛盾:杨志与军汉←—→歇与行的矛盾杨观点:早晚歇,正热走,不准歇树林。
志理由:路途不太平,强人出没。
众观点:早晚走,正热歇,要歇树林。
军理由:天气炎热,行路艰难。
杨志对军汉:谁停步,轻则骂,重则打。
(专横暴烈)对虞侯:骂他们说话如放屁。
(态度不恭)态度对都管:责备他没分晓,不知艰难。
(不敢得罪)解决矛盾的途径:买枣人的到来,化解矛盾。
2.阅读第二部分,讨论第二组矛盾军汉与杨志←—→买酒与不准买酒的矛盾众军汉要买酒解渴,杨志不准买酒,怕被蒙汗药麻翻。
解决矛盾的途径:卖枣人先吃一桶,再吃半瓢,解除杨志疑心。
三、分析人物性格1.生辰纲最终被夺,这是否说明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身处险境,对形势的判断很准确。
江湖阅历丰富,经验老到,办事精明、谨慎。
尽管他最后失败了,但他高度机警,严密监视对方,暗中提防,每一处都细致观察,不漏掉任何疑点。
性情暴戾,急躁,对军汗专横暴烈。
板书: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2.讨论;杨志为什么对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明确:这与杨志的人生观与生活经历有关。
我们看节选课文以外,小说是怎样写杨志的经历和性格的?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出身武将世家,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探讨小说的情节设置和矛盾冲突。
3.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探讨。
2.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文本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重点。
2.人物形象分析
(1)再次分析杨志、吴用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深入理解人物。
3.情节探讨
(1)分析小说的情节设置,如悬念、转折等。
(2)讨论矛盾冲突在小说中的作用。
4.环境描写分析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5.角色扮演
(1)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6.总结归纳
总结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7.作业布置
写一篇小说的读后感,重点分析人物和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