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I)卷
- 格式:doc
- 大小:477.00 KB
- 文档页数:9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诘(jié)难瘦削(xiāo)拮据(jū)前扑(pū)后继B.殷(yān)红怂勇(yǒng)羁绊(bàn)强(qiáng)聒不舍C.绯(fēi)红车辙(zhé)炽(chì)热不知所措(cuò)D.狼藉(jí)倔(jué)强棱(líng)角挑拔(bō)离间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2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疫情期间教育部门开设“空中课堂”,无数莘莘学子在家就能上课,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C.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D.小栋本来是个挺帅气的男生,但总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让人觉得别扭。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居民理解和支持防控工作,很多人主动帮助宣传、排查、提供信息。
B.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期间,各级医院均采取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4.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①他叙述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恐地四处张望,想要寻找蜡烛,甚至不再期待电灯重新亮起来。
②接着,他讲了凡尔纳讲的奇妙的故事、雨果讲的令人感伤的故事、梅里美讲的让人痴想的故事。
③黑夜静得让我们心惊。
这个大孩子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④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讲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
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事填满了。
北京市鲁迅中学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逞.能(chěn)跌宕.(dàng)须臾.(yǘ)万籁.俱寂(lài)B.休憩.(qì)褐.色(hè)精髓.(shuǐ)一丝不苟.(gě)C.绯.红(fēi)天堑.(qiàn)镌.刻(juān)杳.无音讯(yǎo)D.蝉蜕.(duì)倏.忽(shū)笑靥.(yàn)眼花缭.乱(niáo)2.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模块3 词语辨析1-1【四川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 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 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 启迪安顿振奋引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
依次填入词语,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首先通读句子,读懂句意,然后分析所给四个词语,发现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最好,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选项为A,然后把A选项词语带入句子通读,最后判定为A项。
1-2【广州广东】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_,好不热闹!1 / 21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种其华,秋收其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hóng 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新时代的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shū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更开放的胸怀和独特的魅力拥抱世界,发展成效令人刮目相看。
(1)依次给语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fúmēi B.fǔméi C.fúmèi D.fǔmèi(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hóng( )扬shū( ) 纽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一幅完整的书画,需要使其更加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__________________。
装裱也称为“装潢”“装池”“裱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的技术。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典咏流传》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带着一种文化的修复感和使命感而来,为传承找到了一条宽广而新颖的途径。
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享有世界领先的幸福感。
C.针对春季传染病频发的客观实际,湖北省药监局、教育厅联合召开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D.《红海行动》通过表现国力强盛和大国威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看来能否点燃人们的爱国热情取决于电影的质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zhēn)稽.首(qí)果脯.(pǔ)气冲斗.牛(dǒu)B.巉.岩(chán)梦魇.(yǎn) 荫.蔽(yīn) 人才济济.(jǐ)C.忿.恨(fèn)羁绊.(bàn)氤氲.(yūn)崭露.头角(lòu)D.按捺.(nài) 剽.悍(piāo)嵯.峨(cuó)强聒.不舍(guō)3.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人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D.问女.何所思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叙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9分)班级开展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汉字之美,美在声韵。
请你选出下面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B.小雨希望读出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以及对不懂得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懑,他这样处理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小雨想读出济南冬天人们欣喜、愉悦之情,他这样处理停连 (“ˇ”表示停,“^”表示连): 真的,济南的人们ˇ脸上是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ˇ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D.小雨认为,《散步》“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一句中的“太迟,太迟了”需要重读并放缓语速,以体现“我”对母亲忍痛度过严冬的无比心疼。
2.(2分)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众多的形似字能帮助我们拓展词汇量,增强记忆,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小雯请你给“卖”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一个汉字,填入方框内。
A.买□还珠B.穷兵□武C.案□劳形D. 将功□罪3.(3分)“采”甲骨文写法是,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六书”,它属于字。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小雯认为“采”的本意是(填序号),理由是。
4.(2分)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世界文字之林,中国的汉字有着独特的魅力。
福建省福州市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中石兽》的作者是蒲松龄,字晓岚,明代文学家。
他所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皇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
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的人心——技术增..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仿佛B.扑朔迷离C.赋予D.神秘莫测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B.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C.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吉林卷)语文(本试卷共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生须知: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热情洋溢地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空间阻隔不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
4.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透露出某种生活的哲理。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kùndùn,请前往一个你从未听说的地方旅行。
在度假时,首先去你行程中最偏远的地方,绕过城市,然后()最后返回大城市。
这样你会在偏远的地方感受到异质性的冲击,然后在回程时你会感激繁忙城市的熟悉和便利。
要度过美好的旅程,你应该朝着一个兴趣点而不是一个地点前进。
旅行是为了激发热情,而不是为了“打卡..”地点。
你对旅行的享受与你行李的大小成反比□意识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有多少,便会获得解放。
每年扮演一次游客,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福建省莆田一中2024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这是一句人们____①____的民谚。
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
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
据说姚广孝____②____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
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
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
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bān)____③____。
1.给加点字注音、对画线字笔画和根据读音写出的汉字作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国(yān)“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般B.燕国(yàn)“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斑C.燕国(yān)“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斑D.燕国(yàn)“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般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耳濡目染②仿照B.①耳熟能详②仿照C.①耳熟能详②按照D.①耳濡目染②按照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一个人面、每一朵桃花都是回不去的年华啊!②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只要我们在分离与凋谢中不失去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风相约。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科学领域里,霍金是璀璨的明星,他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这是不言而喻....的。
B.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D.泰山上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刘备。
B.鲁迅在《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中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件事触发了他先想“医学救国”,而后决定“弃医从文”。
C.“垂髫”“加冠”“而立”“花甲”“耄耋”在古时代指不同年龄的人,这五个代称是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的。
D.“说”是一种带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跟现代杂文相似。
3.给文段中的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都为之惊叹;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会忘却它的磅礴,然而沙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
历史是起伏的潮汐,,更不是历史的倒退,落潮之后,必定会有新的潮汐。
A.涨潮,是历史的峰巅;落潮,是历史的中断B.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C.落潮,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D.落潮,也不是历史的中断;涨潮,未必是历史的峰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人教版202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唐代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咏雪》选自此书。
B.(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C.(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古人尊左卑右,因此升职成为左迁。
2 . 下面各句加横线词用法有错的一项是()A.刘晓娅走起路来抑扬顿挫,风风火火的,丝毫不像个女孩子。
B.他旁边那个正襟危坐的军官,威严而稳重,但是酒过数巡,这人却渐渐活跃起来。
C.三奶奶对亲家老爷说起上海滩,只说那里不比家乡,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D.老师把这件事交给小刚做,是因为平时他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3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由衷眼花缭乱娴熟(xián )深恶痛疾(wù)B.不辍诚惶诚恐踱步(duó)坦荡如砥C.倦怠濒临密匝匝(zhā)厌厌欲睡D.狼藉踌躇藻荇交横(xìng)泠泠作响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这次大会上,人们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别让速成毁了匠心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
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
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
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
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岀高纯度的器具。
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芑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
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
④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
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
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
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
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养此匠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
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
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
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5 . 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
6 .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7 . 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
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8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 文中A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10 . 选段中加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鲁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11 . 文中“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中,“何尝不”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12 . 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13 . “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①!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②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①叟:对年老男人的尊称。
②后:怠慢。
14 .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利: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B.是:是天时不如地利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至:寡助之至至于夏水襄陵D.以:以天下之所顾不以疾也15 . 把语段(1)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 . 简要分析语段㈠的论证思路。
17 . 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君主应该怎么治理国家。
举例说明。
四、句子默写18 .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4)《观沧海》中能体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寄托作者的离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直接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19 . 请结合下面的事例,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
材料一: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扞(hàn):保卫。
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同“救”材料二: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选择辞官归隐。
材料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我对孟子所阐述的“大丈夫”之道的理解是:六、综合性学习三、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书房,古称书斋,是一些住宅内的一个房间,专门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
书房的基本设施是桌、椅及书柜,有些书房亦会设有电脑。
书房是读书写字或工作的地方,需要宁静、沉稳的感觉,人在其中才不会心浮气躁。
传统中式书房从陈列到规划,从色调到材质,都表现出的特征,因此也深得不少现代人的喜爱。
在现代家居中,拥有一个“古味”十足的书房、一个可以静心潜读的空间,自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享受。
20 . 有人想在书房内悬挂一幅字以勉励自己刻苦学习,最合适的一项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D.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1 . 下列词语能恰当地填入文中空格处的一项是A.文静B.安静C.雅静D.恬静22 . 假设你有书房,请给它取个诗意的名字,并说说此名的含义(30-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