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案例教学在《 内科护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4.27 KB
- 文档页数:3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社区护理是一门医学学科,这门课程需要通过社会上的力量来实现,它的内容包括了护理学知识和公共卫生学的技术这两个方而,能够为社区中的群众和家庭带来医疗帮助,让他们认识到关注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社区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教学实践,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校逐渐引进了计算机技术,各个学校都进入了信息化的教学时代,因此,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目前,我校设置了《社区护理学》多媒体络教学系统,目的是解决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相关教育问题,更好地解决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这将给学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
根据社区护理教学的特征,我对计算机络技术应用到护理学领域中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多媒体络教学的教学理念多媒体络教学系统可以提供很多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课上运用多媒体,选择、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是声音、画而为一体的视频动画,利用这些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而教师也省去了很多讲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黑色的黑板,而是形象生动的、色彩斑斓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氛围加强了,学生也获得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一)形象展示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社区护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对于纯理论的东西理解上有些难度,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三维动画,能够非常形象地展示复杂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些知识,从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不容易忘记所学知识。
(二)丰富课堂内容,扩大知识面络信息资源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资源共享,教师从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教学资源,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多样性,教师将对于课堂内容有用的电子内容引入到新授课中,大大加强了内容的信息化程度,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会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入内科护理学课堂。
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提高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内科护理学;体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加上课程及教材改革,教学手段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多媒体技术便逐渐走入了《内科护理学》教学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一名内科护理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使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将我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体会报道如下。
1多媒体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应用的优势1.1有利于内科临床病例再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其涉及内容繁多,发病机制复杂。
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图像等效果可将疾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和护理逐步展示给学生;同时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我们还制作了flash动画,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解,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教学中全部使用大屏幕投影仪,更加真实、生动、清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1.2有利于教学中重、难点突出《内科护理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容易混淆。
比如我们在介绍慢性心力衰竭这一节中,该病的临床表现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记住它的临床表现,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画,使学生掌握并理解心脏在这两个循环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老师会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左心衰竭了血循环会有怎样的改变,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从而归纳出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多媒体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内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
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 ___,转化了教学模式。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惫,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减少。
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最佳效果。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学科,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第三学期所学的一门课程。
其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但是,《内科护理学》知识枯燥、理论知识多、操作机会少,再加上学生容易淡忘学过的基础学科知识,所以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师,笔者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难度,每节课前都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并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多媒体教学。
那么,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呢?多媒体教学就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借助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媒体优势,以形成一种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还为现代医学教育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了多媒体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内科护理学》理论课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抽象、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授课中,教师既要讲清楚内科系统各相关疾病,又要讲清楚疾病护理。
但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单调,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低,上课玩 ___、睡觉、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比比皆是。
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课程简介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以综合性实验案例的形式讲授临床常用的内科护理技术操作和工作环节,如护理查房、入院评估、病人健康教育、胰岛素笔注射、血糖监测、PICC导管维护、脑疝的抢救配合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掌握内科系统常见技术操作和工作流程;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具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能力和一定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简介病人,男性,56岁。
1年前出现下肢麻木,1个月前出现视物模糊入院诊治。
入院后查空腹血糖为16.64mmol/L,HbAlc为10.7%。
该病人5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
给予二甲双胍片和格列齐特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但治疗不积极,不配合,未重视。
请思考:1.护士还需向病人或家属询问哪些内容?2.针对病人目前的情况,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三.教学目标(一)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贯彻“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目标,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情怀(思政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糖尿病基本护理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注意事项,掌握测血糖、扎胰岛素等基本技能(教学目标),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培养“有温度”的优秀护理人才。
2.通过实施“微课+授课、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学生亲自体验医者仁心、敬佑生命的职业价值(思政目标),将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真实临床案例相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糖尿病相关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培养甘于奉献、医术精湛的优秀护理人才。
3.通过讲解护理技术不良事件,让学生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思政目标),帮助学生主动关注护理技术操作的风险点(教学目标),自觉遵从护理行为规范,培养严谨求实、注重细节的优秀护理人才。
(二)思政育人目标1.采用“综合案例+主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学会关心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展开主题讨论,以“防控糖尿病,准天使在行动”为中心,以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引出知识点:糖尿病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