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菲黄岩岛对峙分析近期国际经济走势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黄岩岛对峙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为阻碍我们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调整亚太战略,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重返亚洲计划,开始在战略和经济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
除却美日韩军事同盟对我们的军事防范,许多亚洲小国都对此表示欢迎,为的是避免一个强大的中国主导亚洲秩序。
也正是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这些东南亚小国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长期存在的中越南海岛屿归属问题重新升温,中越关系加剧紧张,南海争端加剧,然而,最先与我们发生冲突的却是菲律宾。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潟湖躲避恶劣天气,突然有菲律宾海军炮艇把潟湖入口堵住,菲舰派出携带武器的士兵进入潟湖,骚扰中国渔船,不仅如此,菲海军“德尔皮拉尔”巡逻舰试图登船抓捕我国渔民,幸好被我们的两艘渔政船赶到后制止。
然而,菲军舰却没有撤出我黄岩岛水域,菲律宾政府更是无理地声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作为回应,我国派出海监船进驻黄岩岛,由此产生了中菲黄岩岛对峙。
中国拥有黄岩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议的,因为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
早在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黄岩岛根本不存在主权之争。
所以,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是有充足的法理依据的。
然而直到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美军在菲律宾驻军,驻菲美军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所以,这个时期,黄岩岛由美军实际控制,直到1992年美军从菲律宾基地撤出后,黄岩岛由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至今。
中菲黄岩岛主权争端的焦点正是基于此:虽然按国际法来说,黄岩岛是中国先发现,但是,从实际控制上来说,却是菲律宾对于黄岩岛实质控制。
于是菲政府就妄图把非法占有黄岩岛合法化,不仅在对峙过程中无视我们的多次抗议和警告,向黄岩岛增派各种船只舰艇,而且还在国内大肆宣传,煽动菲民众的反华情绪,并且企图把黄岩岛问题诉诸海洋国际法法庭,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或者是将美国牵扯进来来作为自己的靠山,为其提供军事支持。
中非黄岩岛争端分析事件的起因此次黄岩岛事件的起因很简单,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中菲黄岩岛对峙已经一个多月,其间国内外媒体、学者,外交官员、军方人士纷纷发表感想、建议、谈话,搞得中菲两国人民都热血膨胀,头脑晕晕。
局势也日渐紧张,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然而,无论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是否开战,美国均会得到不少实惠。
中菲之战,中国胜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何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让美国的春秋大梦破灭。
有专家曾说过,美国不希望中菲开战,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然而,恰恰相反,美国人希望中菲打场有限战争,这才是真正符合美国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利益。
下面一一列举美国的利益所在。
首先,通过中菲战争,美国人可以评估中国军队的武器种类,性能,军队的战术和战斗力,情报的分析力等,另外,如果有必要,美国人还可以在战争中暗地里适当的帮助菲律宾,以此来就某些方面来考量中国军队。
其次,不管中菲战争谁胜谁负,美国都是赢家,周边国家更需要美国重返亚洲,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就算是坐实了。
三、美国可以借机推销军火,周边国家也在观望,依局势变化会加大向美国求购武器诉求,由此也可以拉动美国经济发展。
四、美国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会更大,有利于美国在亚太的经济布局,通过武器输出中国周边国家来更多的牵制中国,让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五、一旦战争爆发,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伤害,进而截断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
美国一直都希望中国出点事,通过中菲海战,希望中国出点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中国的发展失速。
六、如果不发动战争,中国很丢面子。
中国国内对于开战的呼声很高,对菲律宾已忍无可忍。
如果最后没有开战,在国际上中国会落下怕美国的形象,不利于国内的安定团结。
而美国人在中菲之争中,即不愿公开持菲律宾也不愿过分得罪中国,心里希望自己在不被菲律宾绑架的情况下,让菲律宾和中国干一场,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大着胆子打菲律宾一下,还不能让菲律宾看出是自己默许中国人打的。
小国该如何与大国博弈——对中菲对峙博弈的两点看法中菲黄岩岛对峙已有两个月,在经历了中国强大的外交及军事压力和对菲以农产品为主的经济制裁后,以菲律宾主动示弱和撤军为标志逐渐降下了帷幕。
坊间有人认为中国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强大的综合国力实非菲律宾所能比拟的,因而造就了菲律宾的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失败。
我对这种观点是明确反对的。
下面我阐述一下我对黄岩岛对峙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的胜利无从说起,菲律宾更没有失败失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被对方打败,第二种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第一种含义上说,菲律宾是注定失败的,为什么说是注定失败?因为从对峙尚未开始之前,菲律宾的政治家们都清楚在纯粹的军事(或者是战争)结果,毕竟两国所有重要的战争条件都不在一个等级上。
但从第二种含义上看,菲律宾有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菲律宾的挑起争端的用意何在。
菲律宾的目的很多,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一箭双雕或一石三鸟来概括了,菲有全方位的考量,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外交上的等等。
菲有心理基础,因为在国际关系的规则下,谁打响第一枪,意味着谁更有可能陷入被动,毕竟你得费劲在向国际社会证明战争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的事上。
因此马尼拉不怕北京执法船,对峙也就有了最起码的底气;而且在对峙期间,马尼拉政府不断的对外放话,声称菲对黄岩岛拥有主权,让外界更多的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意在提高在南海的话语权,甚至是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分量及国际地位。
而且不断的对外示弱,称中国欺负菲律宾,以博同情。
同时,不明真相的人肯定会开始怀疑中国是否真的拥有绝对的主权,而且菲律宾通过黄岩岛对峙,有效的转移了国内矛盾,缓解经济问题带来的政治压力,凝聚了国内民心,增加了仇华和反华情绪,为阿基诺的统治减少障碍。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美国肯定会借此机会,积极武装菲律宾。
由此看来,马尼拉的目的达到了,或者可以说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他们提高了在整个南海的话语权,这个从越南对菲的态度转变中昭然若视;他们有效的转移了国内矛盾,缓解了“无能”的阿基诺政府的政治统治压力,使国内的聚焦点转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当然也有很多的菲民众明白这只是政治家们的公关把戏)。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演讲关于黄岩岛事件的相关内容。
黄岩岛事件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次重要领土争端,它涉及到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下面,我将从事件的背景、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以及事件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事件背景黄岩岛位于我国南海,是我国固有领土。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菲律宾不断对我国在黄岩岛的主权提出质疑,甚至非法占据黄岩岛周边海域。
2012年4月,菲律宾军队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扣押我国渔船,导致我国渔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发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次重要领土争端。
二、我国政府的应对措施面对黄岩岛事件,我国政府始终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 强调主权立场:我国政府多次强调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不容置疑。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表示,我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2. 争取国际支持:我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斗争,争取国际社会对黄岩岛问题的支持。
通过外交途径,我国政府成功促使国际仲裁法庭受理黄岩岛主权归属案。
3. 采取军事威慑:我国政府加强对黄岩岛周边海域的巡逻和管控,以示我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4.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政府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海上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三、事件的启示黄岩岛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 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面对领土争端,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妥协。
2. 增强综合国力:只有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利益。
3.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 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我们要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捍卫国家利益。
总之,黄岩岛事件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一次重要领土争端,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黄岩岛对峙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作者:陈天明徐群李君芳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2期【摘要】2012年南海争端呈愈演愈烈的趋势,黄岩岛事件拉开了南海保卫战的序幕。
以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为视角,通过分析南海重要性、中国南海石油开采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南海问题现状,提出了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及建议。
【关键词】南海资源;南海问题;经济安全;地缘战略4月10日,菲军舰闯入中国黄岩岛海域,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菲称为帕纳塔格岛礁)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对峙持续时间长达月余,事件发生后,中方一直表示将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但菲方却不断扩大事态,发表错误言论,高调引进武器装备,渲染军事对抗。
黄岩岛事件在持续数月后,随着中方宣布南海进入休渔期后已渐趋缓和,但直至今天尚未告一段落。
一、南海争夺的目的性分析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疆域的争夺的焦点已向海洋转移。
目前我国拥有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其中南海占到总海域面积的70%。
南海关系到中国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都非同小可。
目前南海争端直接涉及到7方6国,存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
南海争夺战的背后不仅是各种政治军事的冲突与对抗,更是利益的争夺。
(一)南海资源丰富南海地区已发现鱼类有1000多种,其中有20多种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面对近海几乎无鱼的尴尬,许多渔民已深入南海捕鱼。
同时南海地区分布了10多个油气盆地,油气储量据专家估计有350亿吨,除此之外南海地区已发现20余种矿物资源如石英、钾长石等,品质储量均可观,众多的岛礁也是南海一大重要资源。
(二)地理位置优越南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是众多国家的海上航运生命线,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
同时南海是我国南部安全的重要屏障,有利于抵御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
同时南海也是我国海军战略前出的重要通道。
关于近期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局势的舆情分析近期以来,我国所面临的周边局势比前几年急剧恶化。
中国海上危及从北到南,几乎都已处于危机之中,中菲黄岩岛对峙、中日钓鱼岛冲突、中越围绕石油勘探引发的系列冲突和摩擦频频出现。
干部群众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的担忧、不安、不满等情绪复杂,认真研判国民对周边安全局势的反映,及时纾解民众情绪,十分紧迫和必要。
一、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局势1.中菲黄岩岛问题恶化。
中菲在黄岩岛对峙多日,菲美于近日联合军演,南海问题再次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而日前中国为缓解南海局势,撤离了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只有一艘中国海监船留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执法任务。
菲律宾方面却继续放话,声言不会撤回船只,总统阿基诺三世更声称,南海周边国家应警惕中国在主权争议问题上会越来越进取,黄岩岛对峙愈发难解。
2.中日钓鱼岛问题加剧。
近期,中日之间围绕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方扣押我渔民、东京都知事叫嚣购买钓鱼岛等问题,冲突日渐加剧。
特别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近日关于“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
3.中越南海冲突频现。
越南也在西沙有所动作,其政府一直表态:“其对西沙拥有主权”;越南国内屡次出现了反华游行,甚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上印上了“海盗”标志;越南至今已侵占了我国的近30个岛屿,并在渔民作业、石油勘探等问题上屡屡和中国发生冲突。
二、民众的心态分析民众表示,当前我国的周边局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美国重返亚洲政策的影响下,一些原先蠢蠢欲动的因素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并且有联合之势,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民众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的情绪比较复杂,总体上呈现以下几方面:1.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中国网民对领土争端中海域的摩擦或冲突持有相当敏感的意识,一旦发生类似突发事件,立刻在网络媒体上做出积极的回应。
围绕黄岩岛、钓鱼岛等问题,国内网民坚决要求外交部对菲律宾、对日强硬,在涉及主权、领土的问题上坚决不要妥协。
当前南海问题与周边局势分析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尤其是近段时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干预亚洲地方事务,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也变得日趋复杂紧张化。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成为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南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3月15日越南外交部宣称,对自古就属我固有领土的南沙西沙“拥有主权”,并要我国“停止侵犯”;4月10日,菲律宾海军闯入中国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海域,并在“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避风停靠在黄岩岛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试图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一年一度的“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将正式开幕,此次军演将从16号延续到27号,在菲律宾吕宋岛中部及西南隅的巴拉旺省举行。
近段时间以来一系列的南海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日趋复杂紧张化。
其实南海频频发生争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觊觎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石油总储量约为550亿吨,天然气为20万亿立方米,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显,南海的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南海问题频发影响中国周边局势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向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但是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频繁地在南海问题上于我国发生纠纷和冲突,致使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被动化。
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与我国在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合作,南海问题频发使得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关系恶化,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
菲律宾叫嚣黄岩岛原因浅析关于菲律宾为何在黄岩岛叫嚣,个人认为有四:一、资源。
当今国际资源紧缺的情况不用多说,大家自是明白。
现今,对于南海大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没有进行开发,反而是东南亚小国占据了不少。
菲律宾自然是其中一员。
中国对于这类现象,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提出“搁臵争议,共同开发”这一个类似于妥协的态度。
这让菲律宾的野心不断膨胀,以至于想将黄岩岛划归菲方领土。
二、国内矛盾。
现在菲律宾国内是一团糟(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而阿基诺三世在上台时所承诺的种种措施都未实现,使他在国内的威望降到了历史低点,也导致了菲律宾国内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现在,阿基诺三世挑起黄岩岛事件,一方面,以强硬态度对待中国这个各种光环笼罩下的大国,很好的提升其威望;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将民众的注意力由越来越贫困的生活转移到领土争端上。
一石二鸟,高明哉?三、美国。
对于这个事件,美国的作用是无法忽略的,当然,这个世界老大从不在前台露面,他更喜欢坐在幕后,掌控一切。
菲方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与援助,会与中国叫嚣?仅仅是中国把握住他的经济命脉,他也要在中国面前做一个乖乖的小弟。
偶尔偷点小利,中国这个老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四、退路。
阿基诺三世很聪明,他挑起事端的时间很到位。
4月上中旬,事件经过一系类发展,中国先是谴责个十天半个月,然后发出战争信号警告十天半个月,已经是五月中下旬了。
而这个时间,正是南海海域多台风的时期,菲方可以名正言顺的撤军,然后这个事件不了了之。
毕竟,按中国的作风来说,是不会追究什么的。
来总结一下,阿基诺三世挑起黄岩岛事件一为自己拉住了民心,二暂时转嫁了国内矛盾,三得到了美国的援助,四自己又没什么损失。
如果是我,我也干。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中国还是太软弱了。
从中菲黄岩岛对峙分析近期国际经济走势
周杰
(经济学院国贸105班 1007061008)
内容摘要:发生在2012年4月10日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护卫舰对峙事件持续至今,最初为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正当菲律宾海军在中国渔船上抓捕渔民时,中国海监船75号和海监船84号抵达,阻止菲律宾海军带走中国渔民和骚扰中国船民。
目前这一事件还在持续。
关键词:中菲黄岩岛国际经济
一、中菲黄岩岛事件的来历
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德尔皮拉尔”号闯入黄岩岛海域,对在该海域避风停靠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被赶到的中国“海监75号”“海监84号”制止。
4月13日中国渔船在海监船护送下离开黄岩岛海域。
菲律宾方面称,截至当晚,中国渔船已全部离开黄岩岛海域。
4月1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紧急约见菲律宾驻华临时代办,就黄岩岛海域出现的紧张局势向菲方提出交涉。
4月16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为民表示,中方要求菲律宾考古船立即离开黄岩岛海域。
4月1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第二次约谈菲律宾驻华临时代
办。
4月20日中国最先进的渔政公务船——“渔政310船”抵达黄岩岛海域,执行维权护渔。
4月22日中国“渔政310船”和“海监84号”离开黄岩岛海域,仅留一艘中国海监船留在黄岩岛海域。
4月23日菲海军两艘战舰和一架反潜机赶往黄岩岛海域。
4月25日菲外交部宣布将在一周内“邀请”中国到国际海洋法法庭打官司。
4月29日菲总统阿基诺表示,菲律宾将收集中国欺负菲的“证据”。
菲军方表示,6艘菲渔船已经返回黄岩岛海域。
4月30日美国务卿希拉里表示:“不在具有主权争议的中国南海支持任何一方”。
5月2日菲外长表示,南海为菲律宾“核心利益”,并再次高调呼吁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5月3日菲媒体报道,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
菲外长称,今年美国对菲军援将扩大近2倍。
5月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第三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临时代办时表示,中方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二、部分国家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态度
菲律宾:
中菲黄岩岛事件至今悬而未决,菲律宾的“小动作”也一再试探
中国的底线。
其实,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幻想一石三鸟,一是通过拉拢美国介入黄岩岛而事件,一方面拉到美国的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使南海问题复杂化;二是觊觎中国南海丰富的石油及渔业等资源;三是转移菲律宾国内的经济问题与政治矛盾。
再进一步推论,阿基诺三世还欲借黄岩岛事件转移国内针对其家族的尖锐矛盾。
正是多重的利益诱惑,才让他敢于铤而走险。
美国:
美国现在的态度呢,公开表示的态度是三点:第一点,对于这些岛屿的主权,它持中立的立场,也就是它没有立场;第二点,南海的国际航海通道、航行自由应该得到保证;第三,美国不同意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中国在南海的“自信举动”,的确让美菲关系的深化得以“活力”,但二者之间的同盟关系若要进入一个新篇章,美国和菲律宾都需要采取谨慎行动,并且它也会让各自都面临不同的风险。
报道分析说,对于菲律宾而言,由于其国内存在的民族主义情绪,美国在菲律宾的存在到现在还是一个敏感话题。
在表面上,美国承诺不介入黄岩岛事件,但是实际频频欲动,在军事武器上和太平洋澳洲基地都在大搞动作,只要中菲局部开战,它极有可能会介入南海,理由很简单,菲律宾是他的保护对象。
东南亚:
我想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进发的过程,这样一个维权的过程,在东南亚可以说是确实引起了某些看法,引起了他们一个普遍的反弹。
现在菲律宾只是一个打头阵,而像越南、马来西亚等等一些国家,他们
同样也在后面很紧张焦虑地看待后果怎么发展,所以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最近的西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上,越南和日本小动作不断,企图通过中菲对峙事件而搞自己的利益链条。
所以东南亚国家我们不得不是关注的一个重点。
其他国家:
俄罗斯在表面上是一个调和者,实质是人面兽心的一个国家,就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的这几天,他频频向菲律宾出售武器,部署在黄岩岛附近,其苗头就是中国。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支持双方开战,也不希望南海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只是舆论上的宣传和关注,并没有在此事中投入军事威慑和政治斡旋,显然是看事态局部发展,再进一步开始下次动作,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朋友甚是可少。
三、造成中非黄岩岛对峙事件持续未决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我国海疆局势,多国发难,大国搅局,中国与菲律宾南海黄岩岛之争,对峙不断升级,由于中国政府态度的不断强硬,美国对菲黄岩岛之争保持中立,导致菲律宾态度终于有所转变。
那么,为什么中国保持克制迟迟没有对菲律宾动武?
1.中国政府一贯秉持的对于纠纷首先采取外交手段解决,而不是直接使用武力。
同时中国政府为了保持和东盟国家良好的国家关系,也不便于打第一枪。
2.菲律宾政府倚仗美国支持,敢于在黄岩岛上对中国进行挑衅。
这也是为了将他们国内的失业率,经济萧条的国内矛盾转化为和中国的国际争端,缓解国内压力。
3.菲律宾也希望通过黄岩岛事件,使得菲律宾在东孟内部地位得到提升,也可以拉拢其他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比如越南。
四、中非黄岩岛对峙对近期国际经济走势有什么影响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六大合作伙伴①。
2011年,两国同意到2016年时将贸易水平从300亿美元扩大至6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出口市场。
自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中国赴菲旅游也陷入停滞;菲律宾出口中国的水果也遇到了中国方面更严格的检验检疫,而菲律宾每年所产香蕉有一半要出口中国。
菲律宾商界称黄岩岛事件影响其经济,并呼吁政府尽快解决问题②。
鉴于这种形势,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近日已签署委任状,任命两名特使,负责吸引中国游客赴菲旅游和中国企业赴菲投资。
其中,任命华裔人士李永年出任赴中国特使致力于推动中菲双边旅游和文化交流,劝说“更多”中国游客到菲律宾旅游,并探索通过增进文化、艺术等领域合作和加强人员往来“提升两国间的友谊及善意”。
前菲律宾发展银行主席塞萨尔萨拉梅亚担任赴中国吸引投资的特使,他的任务将是为菲律宾吸引更多中国投资和商业合同,为阿基诺政府力推的公私合营伙伴项目基建工程寻找潜在的中国投资
者③。
总结
中国领导在黄岩岛问题上贯彻和平、和谐、合作的根本国策,力争用谈判来解决。
中国领导集体要把中国政府打造成和平的政府、和谐的政府、民主的政府、自由的政府、博爱的政府、富有人性、人权的政府。
但是,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神圣不容侵犯的。
黄岩岛对峙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必然会造成国际经济的动荡。
[ 参考文献]
1、中国广播网 2012-05-14 10:21:53
2、国际财经 2012-5-16 10:45:00
3、中国新闻网 2012年05月17日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