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的全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384.00 KB
- 文档页数:9
形式与政策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本身实力越来越高。
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
但是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许多的边境问题,许多国家已经不能允许这么的一个庞然大物无忧无虑的发展了,隔得最近的事件莫过于黄岩岛事件了。
菲律宾方面2012年4月11日称,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与两艘中国巡逻船发生对峙。
据媒体报道,双方对峙的原因是菲律宾方面试图逮捕2名中国渔民。
菲律宾政府称,当时有8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领域内的”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有124 海里。
菲律宾外交部的消息,菲律宾海军最大型的一艘军舰4月8日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律宾外交部还发表声明称,该海域属于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海军负责在该海域的执法活动。
中国的海监巡逻船“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10日驶达黄岩岛海域,并“阻止逮捕涉嫌非法捕鱼的中国渔民”。
对于菲律宾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中国早就予以明确驳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强调,中国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12年4月12日:菲律宾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与警告,再向黄岩岛海域派遣一艘海岸警卫队船只,中菲双方的对峙仍在继续。
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中国两艘海监船制止。
据报道,中方已向黄岩岛海域派出了第三艘船只。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昨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证实,派出的是政府公务船而非军舰,并表示目前中菲双方正通过外交渠道就此保持着沟通。
刘为民说,中国有关部门已派出政府公务船而非军舰前往黄岩岛海域,保护中国渔民和渔船的安全以及正当的渔业活动。
我们已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
10日,菲律宾海军闯入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打着“维护主权”的旗号对避风停靠在该海域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企图派携带武器的海军人员登上中国渔船抓捕渔民。
“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渔政船事发后赶至黄岩岛海域,菲抓捕中国渔民的企图未能得逞。
中非黄岩岛争端分析事件的起因此次黄岩岛事件的起因很简单,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中菲黄岩岛对峙已经一个多月,其间国内外媒体、学者,外交官员、军方人士纷纷发表感想、建议、谈话,搞得中菲两国人民都热血膨胀,头脑晕晕。
局势也日渐紧张,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然而,无论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是否开战,美国均会得到不少实惠。
中菲之战,中国胜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何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让美国的春秋大梦破灭。
有专家曾说过,美国不希望中菲开战,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然而,恰恰相反,美国人希望中菲打场有限战争,这才是真正符合美国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利益。
下面一一列举美国的利益所在。
首先,通过中菲战争,美国人可以评估中国军队的武器种类,性能,军队的战术和战斗力,情报的分析力等,另外,如果有必要,美国人还可以在战争中暗地里适当的帮助菲律宾,以此来就某些方面来考量中国军队。
其次,不管中菲战争谁胜谁负,美国都是赢家,周边国家更需要美国重返亚洲,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就算是坐实了。
三、美国可以借机推销军火,周边国家也在观望,依局势变化会加大向美国求购武器诉求,由此也可以拉动美国经济发展。
四、美国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会更大,有利于美国在亚太的经济布局,通过武器输出中国周边国家来更多的牵制中国,让中国不敢轻举妄动。
五、一旦战争爆发,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伤害,进而截断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
美国一直都希望中国出点事,通过中菲海战,希望中国出点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中国的发展失速。
六、如果不发动战争,中国很丢面子。
中国国内对于开战的呼声很高,对菲律宾已忍无可忍。
如果最后没有开战,在国际上中国会落下怕美国的形象,不利于国内的安定团结。
而美国人在中菲之争中,即不愿公开持菲律宾也不愿过分得罪中国,心里希望自己在不被菲律宾绑架的情况下,让菲律宾和中国干一场,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大着胆子打菲律宾一下,还不能让菲律宾看出是自己默许中国人打的。
从黄岩岛事件看中菲领土争端最近菲律宾出动20几艘舰船,在黄岩岛骚扰我渔船,并和美国搞军演,还声称黄岩岛属于他们的领土。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
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从历史角度来看,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黄岩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
自古以来,我国渔船就经常赴黄岩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
黄岩岛对峙只是一个缩影。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异常动作频频,严重背离了2002年中国和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其后续行动指针。
黄岩岛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
其次,黄岩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
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
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高中政治】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为大家提供“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一、【背景材料】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来自海南省的十余艘渔船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4月14日:中国渔船结束对峙驶离黄岩岛4月16日:中国外交部称,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仍有20余艘船只。
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一艘"考古船"进入黄岩岛泻湖内开展所谓"考古打捞作业",船上载有若干菲海警人员和十余名法国人。
菲律宾外交部称,这艘进行考古作业的船只14 日下午遭中方船只和飞机"骚扰".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6日称,"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均不得进行此类活动(考古作业)。
中方要求这艘考古船立即离开黄岩岛海域。
"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4月18日:菲律宾向黄岩岛派遣执法船4月18日:中国派最先进渔政船赴南海4月18日:外交部就菲侵权行动提出交涉4月22日:中方将两执法船撤离黄岩岛4月24日:菲增派警卫队船只赴黄岩岛4月28日:菲中止与黄岩岛问题外交对话5月3日:菲将黄岩岛改名为"帕纳塔格礁"5月8日:中方称已做好对菲各种准备5月9日:菲方称若遭攻击美会派兵保卫5月10日:中国多地旅行社暂停赴菲旅游二、【问题设计】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中菲对峙?(1)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主权国家之间关系,中非对峙表现为两国的军事关系和冲突。
(2)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
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中菲黄岩岛事件2012年4月11日,菲军舰在黄岩岛海域与两艘中国巡逻船发生对峙。
据媒体报道,双方对峙的原因是菲律宾方面试图逮捕2名中国渔民。
菲律宾政府称,当时有8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领域内的”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有124 海里.黄岩岛到底是属于谁的?毫无疑问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它是中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
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菲律宾千方百计地想要得到黄岩岛是为什么呢?菲方染指黄岩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
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
但是显然,他们想要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近一个多月以来,菲律宾在我国中沙黄岩岛海域不断制造事端:袭扰中国渔船,提出国际仲裁,企图给黄岩岛改名,欲去除岛上与中国有关的所有标志,.菲律宾的种种做法严重侵犯了中国的神圣领土,对此,中方加大对菲律宾就黄岩岛问题进行外交斡旋的力度,坚持通过外交上解决当前事态,让菲律宾纠正错误立场,放弃武力主张,尽快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近日,菲方不仅没有平和事端,反而欲拉拢第三方介入,还购进美国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来增强其防守.面对菲方反复的无理纠缠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菲方一个小小的国家,有什么能力,又凭什么这么嚣张的企图想要黄岩岛的领土呢,中国泱泱大国的一再退让又是为什么呢.菲律宾的从1992年开始就挑起事端声称黄岩岛属于菲的领土,形势越演越烈直到形成了如今形势紧张的局面.中国一直以礼对待他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菲的种种行为予以理解并且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况且中国是大国,如果对菲方采用极端的武力形势,大国欺负小国的恶名又会落入他国之口,菲把中国对于他方的礼让当作了助长他继续无理的动力,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中国的权威.中国不想以武力的形式解决黄岩岛事件,所以寄希望于美国,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9年来第一次访美,这部是一次简单的访美,中国希望美国能够站出来说话以削弱菲律宾的气势,压下此次黄岩岛事件,然而这个计划也落空了,美国重返亚太的计划,本来就想要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虽然美方表示中立,不参与此次事件,但是我们可想而知,其实美方是支持菲方的,最近菲方购进的美国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也许这也是助菲的另一种形式.所以将自己国家的主权问题寄托在他国显然是不明智,也是没有结果的.近日,菲高官相继爆料,企图拉第三方“入伙”,以壮声势,并且正加速从他国采购最新武器装备,一些国家也在帮菲方建立所谓“最低限度的可靠防御态势”,作为其在南海应对“与中国领土纠纷的外交能力的补充”. 中国明确提出,坚决反对菲律宾拉拢任何第三方以任何方式干扰或介入黄岩岛事件。
南海局势论文——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中国海岸线绵延悠长,所属岛屿众多,同时也带来了管理困难,鞭长莫及的问题。
近来,中国南海局势岌岌可危,其中日前的中菲黄岩岛对峙局面持续升温,愈演愈烈。
2012年4月16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中菲黄岩岛对峙随即见诸报端,为人关注。
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并把中国作为假想敌。
尽管美国一再声称这只是正常的军事演习,不针对第三方国家,但在此时此刻仍有插手南海事务之嫌,一定程度助长了菲律宾夺占南沙岛的气焰。
4月18日,中国派出当前最先进的渔政310船赶赴南沙,菲警卫船仍与中国海监船对峙,中国一直派出公务执法用船,而菲此前出动的是海军战舰。
而且,中方在15日和18日分别紧急约谈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体现希望和平解决南沙问题的决心。
4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同菲律宾举行的首次二加二部长级会议上表态:“虽然我们不在具有主权争议的中国南海支持任何一方,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我们有自由航行的利益,并维护和平与稳定,尊重国际法。
”使得菲律宾在南沙问题上寻求庇护与支持的希望破灭。
5月4日,菲总统发言人宣称,正式将黄岩岛改称为“帕纳塔哥岛”,同日,菲总统阿基诺表示,菲政府依旧黄岩岛问题咨询国际法律专家,还准备向至少一个国际机构提出诉讼,并鼓励菲渔民前往黄岩岛捕鱼以宣示“主权”。
……至此,事态不断升级,菲方一再无视中方警告,做出种种挑衅举动。
其实,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历史原因而使得如今南海问题局势复杂。
现在南沙诸岛中,中国实际控制9个,越南占领28个,菲律宾占领7个,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分别占领3个,2个和1个。
南沙地理位置特别优越,战略位置尤为重要,而且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其中包括海产资源和石油资源。
正因如此,周边国家都觊觎南海,局势风云四起。
中菲南海之争由来已久。
早在1988年,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黄岩岛事件起因: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海军持枪登上中国渔船,对中国渔民进行检查。
被检查的中国渔船被菲方指控为非法捕鱼。
4月10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双方均声称坚持对争议地区黄岩岛拥有主权,都不肯首先撤离争议海域。
自此,双方对峙拉开序幕。
而对于此次事件,我国始终是希望通过和平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此事,然而菲方的态度却十分强硬,而后更是做出了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当然,我国再也不是100年前的清王朝,我们的外交部也做出的严正的声明,同样也不断向黄岩岛海域增派海监船,以保证我国渔民的安全及我国主权不受侵犯。
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947年底,当时的中华民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时称“民主礁”)划在“九段线”内。
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华民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200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渔政巡航船——中国渔政311船开抵西沙群岛,担负起在中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4月28日发表菲律宾投资家维克托·阿齐斯的署名文章《它属于中国》,文中说到从1279中国元朝的地图标记,引申到近现代科考的文献记载发现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
文章摘编如下:斯卡伯勒礁(即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早在元朝1279年中国就已发现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了标注。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渔民从那时起就在这里活动。
实际上,当时在蒙古统治者忽必烈手下工作的天文学家、工程师兼数学家郭守敬对南海进行了测绘。
就是这样的合理说明,而菲方却有视无睹,并不断煽动本国一些人民进行所谓的反华运动,使得中菲关系不断恶化。
中非黄岩岛事件讨论稿事件背景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东经118°以西,与菲律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传统渔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黄岩岛是在涨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不是终年隐藏于水底的沙洲或暗礁。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而不是一个游离的海岛。
事件起因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海军持枪登上中国渔船,对中国渔民进行检查。
被检查的中国渔船被菲方指控为非法捕鱼。
4月10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双方均声称坚持对争议地区黄岩岛拥有主权,都不肯首先撤离争议海域。
自此,双方对峙拉开序幕。
事件经过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护卫舰对峙事件是指在2012年4月10日持续至今发生在黄岩岛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对峙的事件。
最初为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正当菲律宾海军在中国渔船上抓捕渔民时,中国海监船75号和海监船84号抵达,阻止菲律宾海军带走中国渔民和渔船,随后中国渔政船和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开始对峙,目前仍在进行中。
就此事件,我们几人一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下面是我们讨论的问题:一、中菲是否会有一战?第一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点,中菲是否会有一战。
战争分为军事战争和经济战争(经济制裁)。
军事战争,首先对比下中菲的军事实力:的军力也是落后的。
那么菲律宾在黄岩岛的行为如此嚣张,除了错误理解中国的克制和诚意之外,其根本还在于自以为得到了美国的庇护。
然,美国是否会插手后面会提到!无需质疑的是,菲的军事实力远不如中国!那对于菲律宾议员扬言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又会否成功!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交易伙伴,双边经贸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工程承包、直接投资以及服务贸易等。
中国对菲律宾的进出口在整体外贸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个百分之一,如果中方进行经济制裁的话,对中国的影响微不足道,但菲律宾一定会损失惨重。
黄岩岛事件大致是这样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护卫舰对峙事件是指在2012年4月10日持续至今发生在黄岩岛的中国渔政船与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对峙的事件。
最初为菲律宾海军巴拉望号在黄岩岛海域抓捕12艘中国渔船上的中国渔民,正当菲律宾海军在中国渔船上抓捕渔民时,中国海监船75号和海监船84号抵达,阻止菲律宾海军带走中国渔民和渔船,随后中国渔政船和菲律宾海军护卫舰开始对峙,目前仍在进行中。
首先我们先确定一下事实:黄岩岛是属于中国的。
1935年,民国政府开始对南海诸岛有了主权意识,其设立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包含了黄岩岛,但名字用的是西方人命名的斯卡巴罗礁,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 947年10月,在林遵收复南沙之后,民国政府在南海地图划上了著名的十一段线(后成为九段线),声明线内的岛屿均为中国拥有主权,并把斯卡巴罗礁改名为民主礁。
此后新中国继承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在中国的官方地图中,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不间断地在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
并且,中国政府关于南海诸岛主权公告和声明中均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相反,1997年前菲律宾却从未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
菲律宾目前争夺黄岩岛可能有以下几点目的:1.菲律宾的理由是,黄岩岛距其领土仅200海里,应在其220海里领海范围内。
2.不仅是为了资源,更多的是一旦黄岩岛是中国的,菲律宾几乎连一寸领海都没有了。
3.美国一定支持菲律宾,如果战事爆发,美国虽不会直接参与,但暗地支持,出钱出武器,煽动其他国家共同对抗中国是可能的 4.黄岩岛一战,可定南海大局。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的全过程一、中菲黄岩岛对峙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菲律宾的“汉密尔顿”号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与中国“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在11日上午在南海海域发生对峙。
美联社评论说,此次事件是中菲两国在南海领土争端方面“最严重的一次对抗”。
2012年4月12日:中国派公务船前往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军舰撤离;我已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律宾军舰立即撤离该海域,避免使事件复杂化、扩大化。
目前中菲双方正通过外交渠道就此保持着沟通。
中国已派出政府公务船而非军舰前往黄岩岛海域,保护中国渔民和渔船的安全以及正当的渔业活动。
2012年4月14日:中国渔船全部驶离。
2012年4月16日:美菲举行军演;菲律宾与美国“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正式开幕。
预计有4500名美军士兵和2300名菲律宾士兵参加。
日本、韩国、越南等七个国家将首次派出观察员参加其中的人道主义救援与灾害响应演习环节。
2012年4月18日:菲律宾向黄岩岛派遣执法船,中国就其行动提出交涉;2012年4月19日:两艘中国海监船和一艘菲律宾警卫搜救船仍在对峙;4月20日:菲律宾驻华大使李永年请辞;4月22日:菲吁东盟表明南海立场,中方将两执法船撤离黄岩岛;4月23日:一菲律宾搜救船和中国一海监船仍在对峙;4月24日: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离开黄岩岛海域;4月25日:菲律宾外交部称一周内邀请中国到国际法庭打官司;4月26日:菲媒体称5艘中国渔船返回黄岩岛海域展开作业;4月27日:菲侨民组织呼吁各地菲人到中国各使领馆示威;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希望美方对南海争议不持立场;4月29日:菲总统阿基诺称将收集中国欺负菲的“证据”;4月30日:中国留美大学生在菲驻联合国门口示威游行;5月3日:菲媒称中国14艘船只抵达黄岩岛海域。
二、中菲黄岩岛历次重大纠纷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度为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
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
1、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未包括黄岩岛。
1935年菲宪法、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1961年6月17日菲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先后重申了三个条约的法律效力,再次明文确定了菲领土范围,菲领海基点和基线均未包括黄岩岛。
1981年、1984年菲出版的地图也都将黄岩岛标绘在菲领土界限之外。
而中国在1935年就将其列入了中国版图。
2、1980年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
50年代初,驻菲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际控制,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直到1997年。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为理由,宣称对该岛拥有海洋管辖权,随后改称拥有主权。
1990年中国在黄岩岛上安置了主权标志。
1997年4月30日,1997年,菲律宾海军毁坏了中国主权标志。
菲律宾两名国会议员乘军舰登上黄岩岛。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建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而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
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宾海军巡逻艇在黄岩岛外11千米处拘捕了一艘准备航行到马绍尔群岛的中国渔船,拘留了21位中国渔民。
1997年8月5日,菲律宾和美国联合在黄岩岛附近举行飞机和战舰的实战演习。
1998年1—3月,来自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琼海00473和00372号以及中远渔313和311号四艘渔船在两个月时间内,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位渔民同样遭到“非法入境”的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时间。
1999年5月23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追击并被撞沉,导致11名渔民落水。
菲海军在追赶渔船时,曾使用机枪扫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向菲提出严正抗议和交涉。
1999年6月,菲律宾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黄岩岛,连同整个南沙群岛列入版图。
1999年8月菲政府将“南沙群岛是菲领土”列为修宪内容。
试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
1999年11月3日菲海军将一艘旧舰故意“搁浅”在黄岩岛,中方多次交涉,菲方拒不拖走。
2000年5月28日菲海军在黄岩岛海域开枪射杀1名中国渔船船长。
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三读(即最后一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两处岛屿划为菲律宾所属岛屿。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中国驻菲大使馆11日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
三、中菲双方主要争议中国主要观:1、南沙和西沙群岛均属中国固有领土。
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2、中国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得到国际公认。
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并得到国际公认;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新中国成立后在1958年发布的《关于领海的声明》中重申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取代其他既成国际法准则。
《公约》只是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无任何条款规定沿海国家可以据此声索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
同时《公约》也无法取代其他既成的国际法准则。
菲律宾主要观点:1、菲律宾与黄岩岛最邻近.菲律宾认为“卡拉延群岛”(菲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称呼)已成为菲律宾的组成部分,在菲的主权管辖之下。
菲认为其与黄岩岛最邻近,固拥有主权。
2、黄岩岛等是在法律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无主地.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发布了由时任总统马科斯签署的第1596号总统法令,把南沙群岛的33个岛、礁、沙、滩,面积达64976平方海里的海域声称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实施行政管辖”。
菲律宾将该海域内的岛群命名为“卡拉延群岛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认为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以及拥有主权。
四、中菲黄岩岛争端背景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本部分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的限制,在这个制度下,沿海国的权利和管辖权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自由均受本公约有关规定的支配。
另外规定,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只要与本部分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的定义中并未提及自然岛屿的主权问题。
国际法关于无主地的主权划界:无人岛主权问题三条重要原则:第一,邻接并不构成国际法上之准据。
第二,先发现只能算是未完成的准据。
第三,如果另一主权国先行实施持续且实效之主权支配,而发现国并未提出抗议,则实效支配国之主张优先于单纯发现国。
菲律宾此次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的理由中关于无主地的断定,应是不符合规定。
五、南海各国与中方领土争议1、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
中国大陆控制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等7个岛礁,中国台湾控制太平岛、中洲岛两个岛。
越南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为侵占岛屿最多国家。
鸿庥岛,位于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南部边缘,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占。
越南海军在该岛建有一座移动通讯卫星收发地面站。
南威岛,南沙群岛岛礁之一,是南沙群岛的第四大岛。
自1974年起被越南占领,越南在南沙群岛的第一线军事指挥中心即设在此岛。
南子岛,目前被越南政府控制。
菲律宾、中国台湾及大陆等亦声称对此岛拥有主权。
2、菲律宾占领8个岛屿。
岛屿面积都较大。
南钥岛,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
1994年,中菲海军在南钥岛海域有场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
中业岛,是中国南沙群岛第二大岛,1971年起被菲律宾占领,岛上有驻军、机场、商店、发电厂等,是菲律宾统治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西月岛,是南沙群岛的第三大岛,自1963年起被菲律宾占领。
北子岛,南沙北部最大的岛。
北部岛礁最靠近海南岛。
1971年起被菲律宾所侵占。
3、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屿。
光星仔礁,1977年被马来西亚非法侵占并被称为乌比乌比礁。
礁上驻军30余人,部署有6门火炮,并建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降落。
2009年3月,马来西亚总理乘坐“黑鹰”直升机访问光星仔礁,宣示主权。
4、文莱占有1座岛屿。
文莱声称对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
六、希拉里称美方对南海争端不持立场2012年4月30日,美菲两国政府外长和防长在华盛顿举行首轮“2+2”会谈,确定两国共同战略目标。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方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不偏袒任何一方,支持通过“和平、合作、多边和外交渠道”解决海上争端。
希拉里·克林顿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菲律宾在美国亚太新战略中处于“中心”位置,美方在本轮会谈中重申了共同防务条约规定的对菲方的承诺和义务,双方对南海事态发展感到严重担忧,虽然美方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确保航行自由、维护和平与稳定、尊重国际法、保障合法贸易无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发布会最后,即将到北京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希拉里·克林顿重申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她说中美关系对美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我们努力建设有效的、有建设性的、全面的合作关系。
”七、从历史、地理、法律的角度而言,黄岩岛属于中国毋庸置疑1、中国比菲律宾早发现黄岩岛。
“我国对黄岩岛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向本报记者表示。
他指出,国际法对于领土取得有四大要素,即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连续不断的行政管理。
从历史和法律角度而言,黄岩岛都属于中国。
早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就于1279年进行了“四海测验”,而他在南海的测量点就位于黄岩岛,这证明至少在元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黄岩岛。
“并且郭守敬隶属于当时的太史院,类似于现在的中国国家天文台,因此他的测验属于官方行为,充分显示中国已经对黄岩岛进行了有效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