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48.36 KB
- 文档页数:5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王福;王雨疏;麻超【摘要】为了了解积极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对4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和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显著相关(r=-0.301,p<0.01),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与心理健康的10个维度之间相关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心理健康总均分与积极心理资本4个维度之间相关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5)001【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积极心理资本;心理健康;T检验【作者】王福;王雨疏;麻超【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4随着大学生压力逐渐加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保持积极的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习压力、情感性危机、适应障碍、人际交往等众多问题,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通过训练、发展大学生积极认知评估策略、积极情绪体验策略和积极行为操作,是有据可依,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尝试性行为。
(一)积极心理资本积极心理资本是以个人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心理资本的概念,并且将其定义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主要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4个部分构成。
[1](二)心理健康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浅谈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培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积极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
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增强抗压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
一、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生活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和行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应该注重培养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希望。
大学生还应该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生的意义,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调整情绪,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培养积极心理资本。
二、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应该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挑战。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上的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大学生应该主动寻求帮助,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与人沟通交流,寻求支持和鼓励,寻求心理辅导和情感抚慰。
大学生还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调整心态,采取积极的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通过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可以不断增强抗压能力,提升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积极心理资本。
三、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应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心理状态和品质的集合,是个体应对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心理能力。
大学生要想培养和提升心理素质,就要注重自身修养,培养自己的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学会管理情绪,调整情感,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1、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对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界定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和增强,从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Luthans等人提出的心理资本概念(2007)包括四个核心要素: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
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体验和动机水平,而且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段,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多重压力。
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健康相关理论构建理论框架,旨在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互动机制。
假设1: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假设2: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信心、希望、乐观、韧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新疆高校毕业生心理资本现状评估姜汪维(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关涉到未来在工作岗位上所取得成就的大小。
随机抽取新 疆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资本状况整体呈中上水平,且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所在地等四个人口学变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民族的大 学生在心理资本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其中,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尊敬谦虚,得分最低的是自信不疑,这表明 被调查大学生能准确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身份的差异,但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的评估偏低,需要加强其自信 心的建设。
[关键词]新疆高校;毕业生;心理资本;现状;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6)05-0125-07“心理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社会学、投资学等领域中,后应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组织管理中,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使组织中的个体达到最佳状态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水平。
当前,学界一般从特质论、状态论、综合论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心理资本的概念取向。
所谓特质论,即认为个体的内在特质构成心理资本,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而成;状态论认为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的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一种独特的产生积极行为的个人资源;而综合论则是对特质论和状态论的综合,即认为心理资本不仅是个体所拥有的一种内在特质,也是一种积极心理资源,既有先天因素,又可以 通过学习来提升,具有可测量性和可开发性。
基于特质论、状态论、综合论的相关观点,借鉴 学界已有的心理资本结构及其测量的二维度说(认 为心理资本结构主要包括自尊和控制点)[1]8〜821、三维度说(认为心理资本由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组成)[2]、四维度说(分两种:一种 是认为心理资本是由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维度构成[3]5558;另一种是认为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控制以及情绪稳定性四个维度构成,且可进行测量开发管理)W以及五维度说(认 为心理资本由开放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以及责任感五个维度构成)[5]等理论,提出了以“奋 发图强”、“尊敬谦虚”、“积极乐观”、“知恩图报”、“自信不疑”、“包容宽恕”这六个维度来测量新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尝试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评估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未来发展潜力。
浅析石河子大学学生政治心理现状本文分析了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以及成因,对改善石河子大学生政治教育提出可行的建议:学校应该做到:为石大学子政治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广开渠道为石大学子争取社会实践机会;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的传播功能;提高石大学子对校园事务的参与度;发挥辅导员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学生自身应加强政治修养:扬长避短,悦纳自我;走出大学“象牙塔”,增加社会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筑中国梦。
标签: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政治心理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拥有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地缘政治,石河子大学作为疆内兵团高校的代表,其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心理更具代表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对于提高石河子大学在校大学生(下文中简称石大学子)政治观教育,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政治观,及促进兵团政治文明的建设、维护边疆的稳定与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石大学子政治心理现状分析1、石大学子二重性的政治心理(1)主流积极向上的政治心理。
第一,大部分石大学子政治兴趣广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平时会关注国家及国际发生的政治大事件。
第二,石大学子个人政治认知体系逐渐形成,政治参与意识较为强烈,政治行为趋于理性。
在学校会自发组织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如:保卫钓鱼岛、强烈谴责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等活动,倡议大家理性爱国。
第三,政治态度积极,政治觉悟性高,政治信念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与主流思想意识保持一致,对关乎国家利益的政治立场表现得很坚定。
(2)消极世俗的政治心理。
石大学子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世俗和不求进取的政治心理。
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物质化倾向;在政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个人本位心理和实用主义心理较为突出。
2、石大学子政治认知的模糊性石大学子对新疆和兵团的许多问题存在模糊的认知。
浅谈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将从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与重要性、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特点、开发策略、培养方法和提升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将分析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积极心理资本的意义,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开发、培养、策略、方法、效果、个人发展、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其中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成为重要课题。
积极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内在的、具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心理资源,包括希望、乐观、坚韧和自信等积极情绪和信念。
研究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学业表现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目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仍存在诸多挑战。
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以及职业规划等问题,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负面信念,影响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
大学教育体制的刚性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也限制了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发展。
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策略,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心理资本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提高其抵抗负面情绪的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业表现。
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大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行为习惯,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基于心理资本开发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心理资本开发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文章介绍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解析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然后,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心理资本开发视角下的教育策略,包括培养积极心态和应对能力。
总结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要点,强调心理资本开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关键词】心理资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发视角、影响、必要性、策略、关键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成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力量。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问题等,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学业和生活,还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心理资本开发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基于心理资本开发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深入研究心理资本的概念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旨在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促进青年学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情绪管理困难等挑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积极心理资本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团体干预研究作者:方必基刘彩霞李奕慧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资本的改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33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资本的团体心理干预,运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PCQ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团体活动过程性评价问卷、团体活动效果个人评估问卷及追踪调查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估。
结果:33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提升(P﹤0.05)且与未干预的对照组(N=38)得分差异显著(P﹤0.05)。
同时,3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且与未干预的对照组(N=38)得分差异显著(P﹤0.05)。
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积极心理资本的提高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团体干预;心理健康近年来,大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出现。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10%~30%[1]。
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
但大多只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宏观性建议,较少从挖掘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潜能,增强其心理免疫力方面进行研究。
事实上,个体自身的积极心理潜能就像是免疫系统一样,能有效抵制各种心理疾病的侵袭,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潜能正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积极心理资本简称心理资本,是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2]。
研究发现,积极心理资本能有效预防和抵制各种心理疾病,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多项研究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5]。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动荡时期,在面对各种困惑和问题时,他们需要努力调动自身积极心理资源加以应对。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本质上是指个体在面对自身认为较难应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
适度的压力能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其成长与发展。
相反,过大的心理压力可对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其自杀[1]。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而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恋爱、工作等压力正成为大学生抑郁症的诱发原因。
近年来,随着当代大学生的高心理压力占比越来越高的现象,当代社会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频繁发生[2]。
因此,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压力缓解措施,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3]。
国内研究多数采用量表法来评估心理压力[4],既往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可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大学生压力与积极情绪[5]。
而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状况也不容乐观,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人际交往不良成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占40%以上[6]。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采取针对性缓解大学生压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石河子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63份,有效回收率90.8%。
纳入条件:石河子大学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知情且愿意参与调查。
其中男生667(48.9%)人,女生695(51.0%)人;大学一年级212(15.6%)人,大学二年级632(46.4%)人,大学三年级294(21.6%)人,大学四年级225(16.5%)人。
1.2调查方法1.2.1一般资料自设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性别、【摘要】目的: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大学生压力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问卷对石河子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63份,运用描述统计、二元Logistic 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