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商品学主要内容08
- 格式:doc
- 大小:802.50 KB
- 文档页数:7
园艺商品学1.简述果品的商品分类方法答: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为了满足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科学地、系统地将商品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品种和细目等类目层次1)按果品商品习惯分鲜果:桃、苹果干果:板栗、松子加工:罐头、果酒瓜类:西瓜、甜瓜2)按果实构造分仁果:苹果、梨核果:桃、李、杏浆果:葡萄、草莓坚果:核桃、板栗柑橘:橘、橙、柚复国:菠萝、桑葚瓜类:西瓜、甜瓜3按加工类型分果干:苹果干、枣干果胚:橄榄胚果汁:橘汁、西瓜汁蜜饯:红枣蜜饯、山楂蜜饯果酱:苹果酱、葡萄酱果酒:葡萄酒、青梅酒罐头:梨罐头、葡萄罐头2.园艺商品与园艺产品的区别答:园艺产品是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物品。
而园艺商品是通过市场用来交换的园艺产品。
我们可以说园艺商品是园艺产品,但不能说园艺产品就是园艺商品,只有那些用来交换的才能成为商品。
3.何谓园艺商品学?园艺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园艺商品学:园艺商品学是商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园艺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重点研究园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园艺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园艺商品的分类、性质、作用、生产特点、质量构成、鉴别、检验、养护、包装、储藏、流通等所有影响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因素。
4.为什么贮运新鲜商品前,要进行预贮答: 预贮就是将采收的园艺产品在冷凉干燥环境中作短时间贮藏的方法。
预贮的目的是预冷、愈伤和催汗。
1)预冷:快速排除园艺产品所带的田间热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制冷负荷;在运输和贮藏前,尽快降低产品品温,快速抑制和降低生理活性,以便更好地保持产品的新鲜品质;快速降低产品品温,减少贮运期的温度波动,防止结露现象发生;减少营养损失和水分损失;延缓变质,延长贮藏寿命;抑制微生物浸染和生理病害的发生,提高耐贮性。
2)愈伤:在适宜条件下轻微伤口会自然产生木栓愈伤组织,逐渐使伤口愈合,利用这种功能人为创造适宜条件来加速产品愈伤组织形成,即称愈伤处理。
1.何谓园艺商品学: 园艺商品学是商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园艺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重点研究园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园艺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园艺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园艺商品的分类、性质、作用、生产特点、质量构成、鉴别、检验、养护、包装、储藏、流通等所有影响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变化规律的因素。
园艺商品有何商品学特点 : 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商品学的一个分支.2.何谓标准、技术标准和商品标准 : 在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商品标准和标准化在质量保证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商品学要起到推动商品标准化活动开展的作用,并为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服务。
商品标准如何分类 : 在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商品标准和标准化在质量保证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商品学要起到推动商品标准化活动开展的作用,并为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服务。
各类标准是什么 : 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管理标准、环保标准、其他标准等。
3.商品质量的含义有哪些 : 商品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商品本身及商品流通过程中诸因素的影响。
何谓广义的商品质量 : 商品质量是内在质量、外观质量、社会质量和经济质量等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现。
何谓狭义的商品质量:狭义的质量是指建筑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广义的质量,则除了产品的狭义的质量之外,还包括工作质量。
4什么是质量监督 : 质量监督是一种质量分析和评价活动。
监督的对象是产品、服务、质量体系、生产条件、有关的质量文件和记录等;商品质量监督和质量认证 : 商品质量监督和质量认证 :商品质量监督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质量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商品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
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GDOU-B-11-213《园艺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本大纲是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而编写的。
《园艺商品学》属专业课,是园艺类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其基础是园艺产品的属性及市场营销。
《园艺商品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园艺产品转化及实现其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大纲是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而编写的。
《园艺商品学》属专业课,是园艺类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其基础是园艺产品的属性及市场营销。
《园艺商品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园艺产品转化及实现其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商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面向专业:园艺。
四、先修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基础课程是《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产品储藏与加工学》,园艺产品的商品性能与产品的生产过程及产后的储藏运输有关,掌握园艺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储藏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是学好《园艺商品学》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言(C) 2学时一、园艺与商品学二、商品学的发展三、园艺商品学的分类四、园艺新产品的商品学特征第一章园艺商品的特点和社会功能(A) 2学时第一节园艺商品的社会功能一、不可或缺性二、工业原料三、改善人类环境和生存质量四、逐步形成社会支柱产业第二节园艺产品的商品学特点一、类型与价值二、定义三、局限性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质量意识第二章生产基地的建设(A) 3学时第一节园艺商品生产特点一、生产集约化程度高二、受自然条件的影晌大,经营风险大三、园艺产业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四、园艺商品多数是鲜活品,再加上产品的多样性,市场流通难度大第二节园艺商品优生区一、蔬菜二、果树三、花卉第三节基地与示范点的建设一、意义二、原则三、园艺商品生产基地规划和建设应考虑的因素四、园艺商品生产基地规划和建设的措施第三节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反例:虚拟经营推进富豪年轻化举例:红桃K集团第三章商品分类 2学时第一节、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第二节、商品分类标志第三节、第三节、园艺商品分类第四节、第四节、商品目录与编码第五节、第五节、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与编码第四章产品质量标准(A) 3学时第一节质量标准的类别一、商品质量的含义二、园艺商品品质概第二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申报第三节商品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一、商品质量管理二、商品质量保证第四节例:龙眼标准化第五章商品开发(B) 3学时第一节产第品的生命周期一、概念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和策略第二节新产品开发一、新产品的概念二、新产品开发的原则三、发展新产品的程序第三节相关程序第六章商品流通(B) 3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二、商品流通的形式第二节农业商品的流通渠道一、农产品二、服务产品三、销售结构第三节农业产业的商业化现状第四节流通的国际化一、世界产品贸易二、目标市场选择与开拓第七章商品包装(B) 2学时第一节包装商品使用价值论一、包装的属性二、包装质量与包装使用价值实现过程第二节包装装潢、标志与条码一、包装装潢的构成要素及信息传递定位理论二、商品包装的标志三、商品条码的运用第三节包装标准化一、包装标准化及其作用二、包装标准化的内容第八章促销(C) 3学时第一节促进销售的有关概念第二节人员促销第三节促销策略第四节营销分析第九章广告(C) 3学时第一节广告策略第二节广告计划第十章信息与市场调查(A) 3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信息的收集第三节信息的管理与综合七、实验名称与类别: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无。
园艺商品学章节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园艺商品?2.园艺商品学?3.各国商品学家对商品学的体系和研究内涵仍有较大的分歧。
表现出三大学术流派来:①经济学派——以前苏联和东欧学者为代表。
②技术学派——以西欧学者为代表。
③综合学派——以日本学者水野良象(Mizuno)为代表。
4.园艺商品学以园艺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5.18世纪,德国人约翰·贝克曼(Johnn Bergmann)教授,于1780年在德国格廷根大学首先开设了商品学课程,并于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被西方称为《商品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的《商品学》被誉为“贝克曼商品学”。
6.目前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世界水果面积和产量的19%和14%,其中,苹果和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7.20年来全国建立了五大片蔬菜基地是:南方六省区(南菜北调基地)、环渤海苏北大路菜生产基地、河北山东基地、西北河西走廊夏菜西菜东运基地、河北张家口、山西(闻喜)、河南(新乡)等基地,形成了贯通全国的生产流通大市场。
8.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其供应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
9.2003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万公顷,人均占有蔬菜353㎏。
2009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2200多万公顷,人均占有蔬菜约430㎏。
10.我国水果人均年消费量从80年代3.7公斤上升到目前42公斤,发展迅速,虽仍低于世界人均消费67公斤的水平,但城市人均消费为120公斤以上,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1.目前我国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需求正经历着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的历史性转变。
12.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花卉需求量将以每年35~40%的速度递增,花卉业将成为我国种植业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13.当前,我国水果国际贸易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水果贸易比重低,但水果进出口呈增长态势。
园艺商品学教学设计前言园艺商品学是现代园艺生产和销售的科学理论,它不仅是现代园艺生产中必修的课程,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中的重要内容。
本篇文档主要探讨园艺商品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园艺商品学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园艺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知识,获得相关专业技能,具备科学的园艺生产和市场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园艺基础理论。
需要详细介绍:园艺产品的分类、生长环境要求、基础知识等。
2.园艺生产技术。
包括:菜园、花卉、水果、草坪、观赏园林等各种园艺产品的生产技术。
3.园艺市场。
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销售策略、价格策略等相关知识。
4.园艺管理。
对于“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等知识加深学生认识,并使之具有强烈的学以致用意识。
教学方法1.课堂讲述。
结合上述教学内容,可以开展讲座,先让学生对园艺商品学有一个基本概念。
2.实践环节。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园艺商品学的技术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与识别各种园艺植物,为销售和电子商务提供支持。
3.讨论研究。
园艺商品知识较为广泛,需要老师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其参加团队队员,开展课内外的团队研究与合作。
4.适时考试。
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知识,需要针对性的考试,以检查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
教学资源1.教师要掌握全面娴熟的园艺商品学知识,以便能给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学生应集中注意力,积极听讲,做好笔记,尽量利用好自己在学园艺商品学上的各种资源。
3.实验室、图书馆、智能教室、校外实习场等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考核1.学生这门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仅要拟定测验,而且要结合课程设计内容进一步检查与分析,才能更好促使其主动学习。
2.考核的方式可以有期末考试或实地实习考核,以及以团体为单位开展的小型商务竞争活动等。
总结本文主要讨论了园艺商品学教学设计的目标、方法和资源等重要内容,力求为各位教师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教学意见,使之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和创新力。
园艺产品学复习资料园艺产品学一、绪论第1节商品及商品学?商品的概念: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生产物。
商品通过市场同时实现互换,进而能满足用户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须要的劳动产品。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必须经过互换就可以抵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市场互换,社会消费dddd商品商品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产品只用来自己消费dddddddd无商品生产力的进步,有剩余产品――――物物交换――――早期的商品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力将近一步进步,产生了为互换为目的的生产者,货币及专门从事商品经济的人(商人)――――商业的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的发达阶段商品的属性自然属性:商品的成分,结构,形态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生态学性质。
如水果的大小,颜色,营养成分等,花卉的颜色,姿态,香味等。
社会属性:商品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等,例如玫瑰寓意爱情,康乃馨代表母爱,松柏寓意长寿,忠贞等?商品的形成要素商品体人们通过有目的,有效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的用于商品交换的产物。
如集市上的水果,蔬菜,花卉等有形附加物商品的名称,包装,标志,检验合格证,维修卡,购货发票等。
(为商品的流通在,消费,环境保护须要而额外的)无形附加物购买有形商品时获得的各种服务与附加利益。
如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售后服务等。
商品学的概念: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对消费者的有用性或效用。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商品体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交叉学科(范畴):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也有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分类与编码,质量与品种,标准与法规,包装与标识,储运与养护等。
核心:商品质量与商品品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实现的核心问题。
(没不好的商品质量,再不好的外包装,广告等都没用的,无法本末倒置。
《园艺商品》教学大纲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课程编码:010124 适用学制:三年制高职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园艺商品学是园艺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
它是商品学的一个分支,是园艺商品生产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和完善该专业学生在园艺产品商品化生产、流通和消费方面的知识及能力。
本课程以园艺商品质量与价格为中心,运用现代商品学的理念,结合园艺商品的特点和实践,全面阐述了为实现园艺价值所需的有关理论、技术和知识,以提高园艺产品的竞争力和实现园艺商品的发展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二)课程的任务一是全面掌握园艺商品及商品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园艺商品的生产、流通、市场的概况和发展趋势;针对园艺商品的特点,了解如何提高园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获取园艺商品的高价值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重点掌握园艺商品周年均衡供应理论和实践;园艺商品质量控制原理和措施;园艺商品流通和市场营销等内容。
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现代商品学的理论指导园艺商品生产,促进园艺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
(三)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本教学大纲是为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专学生而制定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先行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园艺植物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其前导课程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蔬菜栽培》、《观赏植物栽培》、《园艺植物保护》;后续主要是毕业实习,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及进行毕业实习,将使职业能力的训练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园艺商品的基本特征、基本分类,园艺商品基地的建设、以及园艺商品质量的基本内涵、影响园艺商品质量的因素、以及园艺商品质量的控制等内容有一个明确认知。
2.通过园艺商品商品化策略、园艺产品定价策略、园艺商品流通策略园艺产品促销策略园艺商品国际市场的开发等内容的讲授,使同学们对园艺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有个基本认识,对园艺商品的定价、流通渠道在园艺商品流通中的应用、新产品开发、包装和商标等有较明确的认识。
1.何谓园艺商品学?它与栽培学有何关系?园艺商品学:研究园艺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关系:园艺商品学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文叉,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中科目中所讲的都是针对园艺产品,其中也牵涉到很多有关于园艺栽培学的知识,只有了解园艺产品的属性和相关基础栽培知识,才能更深的了解有关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的相关知识。
2. 举例阐述我国园艺商品的营销现状与努力方向。
3. 何谓商品的编码与代码商品编码:也称商品编号,即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某种代表符号或代码的活动过程。
商品代码:也称商品代号,指代表某种商品的符号或称号。
可以是字母、数字、特殊标志,也可以是上述的组合。
4。
园艺商品的基本是什么?分类体系及国际贸易类标准分别?商品基本分类体系商品分为:核心商品购买者追求的核心利益,如:照相机买摄取画的性能有形商品(形式商品)实在的物品无形商品(附加商品)购买有形商品的附加值和附加利益联合国为了便于各国经济贸易的统计,促进国际间的贸易,1951年制订国际商贸分类标准,1960年、1975年修订。
所有商品分为十大类:0-9(每大类里有两位数)SITC系统将商品分为10大类,每类一般分为4级,最末一级为具体商品,每级又有编码。
如鸭梨:食品类-生鲜食品—水果—梨—鸭梨SITC分类编号:0(00~09) 食品与动物;1(11~19)饮料与烟草;8(91~89)杂制品;9 特殊商品(货币等)5. 园艺商品习惯上分成哪几类?各有何特点?主要分三大类:鲜销品、干制品和加工品1、鲜销品特点:①新鲜、悦目、营养价值高(优点)。
②易失水、易腐烂,不耐贮运(缺点).③发展趋势:a.多功能,食用;b。
高质量;c。
服务型;d.速冻2、干制品特点:①便于贮存运输,不含化学试剂,药用价值高、多用途.②需防潮、防霉、防虫蛀。
③销量上升,出口增加市场欢迎,加强新产品开发。
3、加工品特点:①耐贮运,易保存,价格稳定,较营养,风味可口。
园艺商品学园艺商品学一、园艺商品学的概念1.商品:是通过市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2个基本因素(属性):价值、使用价值。
PS: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
使用价值:是物(商品)的有用性。
2.园艺商品: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类,即用于交换的园艺产品。
同样,它具有2个基本因素。
园艺商品价值:园艺商品在产供销过程中凝结的劳动。
园艺商品使用价值:园艺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健康等方面某些需求的属性。
3.园艺商品学:二、园艺商品学研究的内容、目的及任务研究内容:园艺商品学的内容复杂,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较广。
主要内容包括:⑴园艺商品质量基础——商品成分及性质等属性。
⑵园艺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园艺产品的产前准备、生产、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及流通领域等各个环节。
⑶商品质量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园艺商品分类、商品检验及商品标准和标准化等。
⑷商品质量维护的理论与技术——园艺商品的初选、预冷、分级、打蜡、包装、运输、贮藏保鲜的理论和方法。
⑸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有效手段——园艺商品开发、商品信息的收集及利用等。
⑹与园艺商品自然属性相关的社会因素——园艺商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商品美学、商品法规等。
即以园艺商品质量以及与质量相关的各种问题为基本研究内容。
目的:1.引导园艺产品的生产、开发与消费2.维护与提高园艺商品质量3.促进园艺商品的流通与销售4.实现园艺生产的商品化、标准化与产业化任务:解决园艺商品化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问题,三、学习园艺商品学的方法和目的第一章园艺商品学基础第一节商品的分类商品分类是根据商品的特征或特性,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科学的分类标志,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进行逐次划分的过程。
第二节园艺商品的特点与分类★★★一、园艺商品的特点:1.高产值农产品:果品、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及其加工品属于高产值农产品。
2.生产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强: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即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类型区。
《园艺商品学》试题一、问答题(5题共50分)1. 何谓园艺商品学?园艺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园艺商品有何商品学特点?(8分)答:园艺商品学是商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园艺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是研究园艺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过程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园艺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园艺商品学将园艺商品质量及其与质量相关的各种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园艺商品质量基础——商品成分与性质等属性。
①影响园艺商品质量的因素——园艺产品的生产、采后商业化处理、加工及流通领域等各个环节。
②商品质量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园艺商品的分类、商品检验及商品标准和标准化等。
③维护商品质量的理论与技术——园艺商品的初选、预冷、分级、打蜡、包装、运输、贮藏保鲜等理论和方法。
④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有效手段——园艺商品开发、商品信息的收集与利用等。
⑤与园艺商品自然属性相关的社会因素——园艺商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商品美学、商品法规等。
商品学特点:1.园艺商品及其加工品是高值农产品 2. 园艺商品种类多,品种规格多而且复杂,相互可替代品较多3. 园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还相当落后 4. 园艺商品质量受产地因素影响较大5. 园艺商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常年性的矛盾十分突出 6. 园艺商品有生活必需品、享受嗜好型等多种类型2. 何谓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及质量保证体系?什么是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和质量认证?(8分)答:(1)质量管理: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2)质量体系是: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3)质量控制是为保持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4)质量保证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系统等全部活动。
1.园艺商品:用来交换通过劳动所生产的园艺产品。
2.园艺产品:通过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水果、蔬菜、花卉等物品。
3.举例说明园艺商品与园艺产品的区别4.园艺产品商品学是以研究园艺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重点研究园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5.世界上第一本有商品学内容的商学书籍是1175年出版,阿拉伯人Ali-as-Mimisqui编著的《商业之美与识别优略和真伪商品指南》6.园艺产品的商品学特点:园艺商品及其加工产品是高值农产品;园艺商品种类多,品种规格多而复杂,相互替代品多;园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还相当落后;园艺商品质量受产地因素影响较大;园艺商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普遍性、常年性的矛盾突出;园艺商品有生活必需品、享受嗜好型等多种类型。
7.以商品的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茶叶可以分成发酵茶(红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后发酵茶(黑茶)和不发酵茶(绿茶)。
8.生产上栽培的园艺植物,总体可分为果树、蔬菜、观赏和草坪植物,芳香和药用植物等,对园艺植物的分类一般采用植物学分类法、或者是人为的实用分类法。
9.根据商业经营情况,一般将果品分为鲜果、干果、瓜类及其加工制品等四类;果品的通用分类,是根据果品形态和供食部位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核果类、仁果类、浆果类、坚果类、柑橘类和复果类。
10.依据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习性花卉可以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依园林用途分为花坛花卉、盆栽花卉、室内花卉、切花卉会、观叶花卉和棚架花卉;依花卉装饰材料与应用分为盆花、切花、插花和干花。
11.园艺商品生产基地是指在特定的优生区,用最适宜的园艺作物生态型进行的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园艺生产企业。
即,园艺商品生产基地=优生区+适宜的生态型+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
12.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commercial handling)是指对采收后的园艺产品在其成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前进行一系列技术处理,使其达到良好的商品质量,从而顺利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
商品化处理主要包括整理、清洗、预冷、分级、涂蜡、贴标、包装等技术环节。
13.采收成熟度(包括果实成熟的程度、蔬菜可食部分的老嫩程度以及花蕾开放程度)受产品本身的遗传特性、环境因素和采收后的用途等因素的影响。
就果品而言,常用的采收成熟度一般分为可采成熟度、食用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
14.自然降温预冷(nature precooling〉是将采后园艺产品马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自然冷却,让产品所带的田间热散去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最简便易行的预冷方式,虽然冷却时间较长,且较难达到所需的预冷温度,但冷却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在没有更好的预冷条件时,可采用此方法。
如我国北方将采收后的园艺产品在阴凉处放置一夜,利用夜间低温冷却产品后再入贮。
15.冰预冷(ice precooling)是利用碎冰放在包装的里面或外面,使产品降温的预冷方法。
冰和产品的接触会促使其快速冷却。
该方法是最古老、简易的冷却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与冰接触不会产生伤害且经得起长时间预冷的产品,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采用。
这种冷却也常和产品运输一起进行。
一般来说,把产品由35℃降至2℃,所需的冰质量为产品质量的38%。
用这种方法对保持产品品质的作用有限,一般只作为其他几种预冷方式的辅助措施。
16.涂被处理主要用于柑橘、苹果、香蕉、梨等水果和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
涂被处理因为可以将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加入涂料中,综合性强,可在一定时期内增进果实耐藏性,延长货架期。
但打蜡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延长贮藏期,不是作为果实长期贮藏的手段,而是作为增加商品外观和延长货架期的措施,用于短期贮运。
目前在果蔬产业发达国家,打蜡处理已经成为果蔬上市前必需的处理措施之一,并已实现打蜡处理的机械化。
17.分级(grading)是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项目内容及其标准要求将产品分为若干等级的过程。
分级是使园艺产品商品化、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因为园艺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土地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等。
即使同一园艺植物甚至同一植株的产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园片的产品,差异更大。
18.采取人为措施促进果皮叶绿素分解,使果实呈现出成熟时固有颜色的过程称为脱绿(de-greenling)。
许多早熟或中晚熟柑橘品种以及提早采收的柑橘,果皮常为绿色或青绿色,消费者一般不愿意接受,而在自然条件下果皮褪绿比较慢,影响柑橘上市销售。
19.混果脱涩:将柿与苹果、术瓜、沙果、山楂等产生乙烯多的成熟鲜果分层混放装入可密闭的容器内,混入比例为5%-10%。
利用其他鲜果所释放的大量乙烯可促进柿的后熟,经3-5d便可脱涩,且色泽鲜艳,风味浓郁。
20.园艺产品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方便贮运与购买,促进销售,增加产值21.运输包装的标志(symbol for umsprt packaging)是指在运输包装外面用简易的文字或图形做特定的记号或说明,有利于运输、仓储部门正确地将商品运交指定的地点和收货单位;并在运输装卸时有利于对不同商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做到安全装卸、运输。
22.国际物品条形码(EAN码):EAN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原名EAN International,前身为欧洲物品编码协会,成立于1977年,继美国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和加拿大电子商务委员会(ECCC)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后,2005年2月,该协会组织名称由EAN International正式变更为GSI。
EAN码现已应用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
我国于1991年加入EAN组织,目前推行使用的也是这种商品条形码。
EAN条码符号有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标准版由13位数字构成,缩短版由8位数字构成。
23.如椰树牌天然芒果汁条形码(图3-10):24.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按国家商标类别划分,涉及园艺产品的第31类中的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第32类的水果饮料及果汁、固体饮料等,以及新近开发的一些新产品,只要经卫生部以“食,'字或“健',字登记的,均可申报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是以质量认证为形式,以商标管理为手段的体系,使绿色食品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表达的是一种安全、优质、环保的理念。
作为质量证明商标,具有很高的市场公信力与美誉度,代表我国优质农产品和食品精品形象的国家品牌。
25.商标(trade mark)是商品的标记。
注册商标(registered trade mark)是经过法律注册登记后的商标。
注册商标用R表示,受法律保护。
商标常由文字、图形或两者的组合构成,是厂牌的图案化。
通常厂牌和商标结合成一体,共同构成产品的特殊标志。
如美国元帅系苹果称“蛇果牌”,日本出口北美的梨称“水晶梨”,中国出口到日本的板栗称“燕山板栗”。
26.集装箱运输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运输方式,它是将一批批小包装货物集中装入大型的箱中,形成整体,便于装卸运输。
冷藏集装箱是在集装箱的基础上,增加隔热层和制冷装置及加温设施,确保箱内温度为果蔬储藏所需的温度条件。
27.切花在低温下运输有以下优点:(1)减缓花蕾开放和花朵老化(2)防止切花水分丧失(3)减少切花呼吸和热量释放,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过热(4)降低切花对乙烯的敏感性,减少自身乙烯的产生(5)减缓储藏于茎、叶的花瓣中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消耗。
28.盆栽植物的质量:长途运输的植物应具有良好质量,无病虫害。
盆栽观叶植物可根据消费者要求,在不同发育阶段出售,而盆栽观花植物应在1/3-1/2的花蕾开始开放之前运走。
盆花越是处在发育的后期,在运输过程中越易遭受机械损失,对乙烯也越敏感,衰老更快。
球根植物(如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藏红花和水仙)应在花蕾开始显色时启运。
一些盆栽植物,特别是观叶植物,能够忍耐很长的黑暗运输时间,有时可达30天。
而另一些植物仅仅在黑暗中运输几天时间,质量就受到损失。
若栽培盆栽植物是为了远距离出售,那么在运输之前,应予以驯化处理。
应当注意各种植物对延期运输的适合性。
29.商品流通概念:商品从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特别是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及人这三个要素上都表现为分离形式。
在空间场所上的分离表现为生产和消费不在同一地点,而是有一定距离。
随着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生产与消费的距离亦在不断增加,甚至相隔万里之遥。
要将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联结起来,就必须进行商品运输。
在时间上的分离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时间不同步,要使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联结起来就需要进行商品储存。
现代的商品生产,生产和消费的人也是分离的。
某些人生产的产品供给成千上万的人消费,而某些人需消耗的产品又来自其他许多生产者。
将生产和消费的人联结起来,就需要进行买卖与交换,从而商品由一方所有转变为另一方所有。
上述输送、储存、买卖这三个方面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构成了商品流通。
30.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而发生的商品价值形态的转移,称为商品价值形式的流通,简称商流;商流是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的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和所有权的转移,主要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起衔接作用,使产需双方达到各自目的。
其内容有商品交易活动和商业情报活动,包括业务洽谈、交易条件协商、订货签约、成交、结算、计价、付款、服务、市场调查和预测以及广告宣传等。
另一方面是通过商品运输和储存等活动而实现的商品实体运动过程,称为商品实物形式的流通,简称物流。
物流是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对商品实体的运输、储藏、分级和包装等活动,使商品实体实现空间转移,是生产过程在流通流域的继续。
物流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储藏活动。
31.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物分离”不能片面地解释为商流和物流的分离,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商流与物流是互相联系,不可分离的,从商流脱离出来的物流是不存在的,没有物流的商流也是不存在的。
“商物分离”应理解为商流路线与物流路线相分离。
商流与物流的起点和终点永远是一致的,只是中间阶段常常出现路线的分离。
(1)商流是物流的前提一般来说商流存在,物流则相伴而生,商流搞活了,能加快物流的速度,给物流带来活动。
没有商流,物流就无法进行。
(2)物流是商流的基础和目的没有物流的商流是不存在的。
换句话说,物流是商流的目的,物流的畅通无阻能使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32.自采销售(pick up your own)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各国。
由于那里每个劳动力经营的果园、菜园面积大、机械化程度极高和劳动力昂贵,而机械采收比较困难,所以采收成本高,特别是一些浆果和蔬菜,如草莓、葡萄、树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