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
- 格式:docx
- 大小:352.03 KB
- 文档页数:23
腰果酚醛缩胺铜聚合物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刘小英【摘要】由腰果酚、甲醛、二乙烯三胺与CuCl2反应制备了腰果酚醛缩胺铜聚合物(PCDCu);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元素分析仪(EA)和热分析仪(TG)等对PCDCu 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了PCDCu催化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腰果酚醛缩二乙烯三胺(PRC)分子结构中-OH、-NH-和-NH2等功能基与Cu2+发生配位作用,形成含Cu-N、Cu-O配键的高分子配位聚合物:PCDCu中Cu2+易进一步接受电子成为活性中心,使得它具有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性能,其酯得率较高,且重复使用性能好.【期刊名称】《三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0)006【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腰果酚;腰果酚醛缩胺铜聚合物;配位;催化【作者】刘小英【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361腰果壳液的主要成分腰果酚,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获得广泛应用[1-3]。
近年来,为从可再生的天然产物制取高性能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4-7]。
在关于腰果酚金属衍生物的研究中发现,腰果酚醛金属衍生物的理化性能较腰果酚醛聚合物(PC)优异,尤其是耐热性、耐腐蚀性大为改善[8-10],而且具有特殊的功能[11]。
本文利用腰果酚醛缩二乙烯三胺(PCD)分子中-OH、-NH-、-NH2功能基[12]易与氯化铜配位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腰果酚醛缩胺铜聚合物(PCDCu),并对该高分子配位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其催化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的特性。
1.1 原料与试剂腰果酚为市售品;二乙烯三胺、37%甲醛、氨水、CuCl2等为分析纯。
1.2 试样的制备1.2.1 PCD的制备参照文献[12]方法制备,简称PCD。
将产物涂布于玻片,110℃烘干2 h,备用。
1.2.2 PCDCu的制备往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腰果酚、37%甲醛,在氨水催化剂作用下,于80~90℃下反应50 min后,再加入计量的二乙烯三胺,回流脱水1 h后,逐滴加适量的CuCl2溶液,继续升温至130~135℃反应至一定粘度,冷却,得到棕褐色粘状物(简称PCDCu)。
【泉州师范学院校友风采】校友郑木炎先后指导学生摘得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三金三银
时间:2014-01-09 16:31来源:未知编辑:林伟荦点击:次
“我们的目标是让省一等奖人数用手指数不过来,得向脚趾求助。
”——这是我校2004届化学专业校友、泉州七中化学竞赛主教练、化学教研组副组长郑木炎老师常和学生共勉的话。
他的幽默、踏实是一张行走在化学领域里的绿卡。
郑木炎毕业后,到泉州七中任教,先后指导学生摘得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三金三银。
其中,2006年,指导施秋龙同学夺得金牌;2009年,指导苏泽彬同学获得金牌,现场保送北京大学,指导黄志红同学获得银牌,现场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2012年,在第26届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中,他指导的学生13人获得省一等奖,占全省三分之一。
3名同学入选省队参加全国决赛,柯链宝同学获得金牌,戴聪润和汤宝鑫获得银牌,均现场保送清华大学。
郑木炎,中学一级教师,2000年9月进入泉州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学习,2004年毕业后就职于福建省泉州第七中学,泉州七中化学教研组副组长、泉州七中化学竞赛主教练,中国化学会会员。
先后获得鲤城区“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4次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泉州市化学竞赛园丁奖,5
次被评为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优秀指导教师,3次被评为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优秀指导教师。
所担任的班主任班级先后被评为鲤城区“先进班集体”、泉州市“先进班集体”。
(化生学院蔡英卿)【泉州师范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国家教育部调整高校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由原来的优秀的专科学校通过独立升格或合并办学所组建的普通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的普通本科院校,它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概念,可以简单界定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中,一批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组建的普通本科院校[1-2]。
2017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首次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已实实在在地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3]。
新建本科院校生长于地方,与地方有着天然联系,对于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泉州师范学院是2000年国家设置批准的41所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之一,在经历了2004年本科合格评估之后快速发展,并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积极向应用型学校转型。
在这一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了学院的突出问题。
近两年,我校分别接受了国家教育部的教学质量评估,积极参与了化学工程专业认证。
为了配合整体工作,学校从课程层面上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本着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原则,建立教与学的信息反馈通道,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举措。
提高教育质量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而教学质量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4-5]。
教学质量是教与学双方面共同融合而呈现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授业形成同步,传递的知识能够被有效地接收,则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及对教师及其教学方法的评价,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笔者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2017级新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中学化学基础及对无机化学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究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问卷的内容设计问卷内容分为单选和多选题目,多选题每题选择1~3项。
问卷分别从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学习投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设计,共12个题目,其中1~5和10~12题为单选题,6~9题为多选题。
A Brief of Introdnction of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F0003-F0003页
主题词: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简介;泉州师院;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博士生
摘要: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现设置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药学两个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生物技术等七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校生743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20名,高级实验师1名,博士生3名,博士(含在读博士)12名,硕士(含在读硕士)15名,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一种水杨醛异烟酰腙及其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陈延民;储召华;郝桂霞;解庆范【摘要】合成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4-(二乙胺基)水杨醛异烟酰腙(H2L·H2O,1)并制备了它的锌配合物[Zn(L)(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105 8(4) nm,b=1.004 5(2) nm,c=1.305 4(3)nm,α=97.383(11)°,β=102.989(12)°,γ=104.038(10)°,V=8.641 (3) nm3,Z=2;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超分子体系.2的晶体属三方晶系,P31空间群,晶胞参数a=1.686 54(12) nm,b=1.686 54(12) nm,c=0.796 56(12) nm,V=1.962 2(5) nm3,Z=3;配合物结构基元由1个锌离子、1个菲咯啉和1个酰腙组成,通过吡啶环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种双螺旋状配位聚合物.1和2都能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24和535 nm.【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5(031)002【总页数】6页(P317-322)【关键词】锌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水杨醛;异烟酰腙【作者】陈延民;储召华;郝桂霞;解庆范【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泉州 362000;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潮州 521041;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潮州 521041;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24+1配位聚合物由于在气体的吸附与分离、选择性催化、手性识别与分离、发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而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1-5]。
而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和选择对于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6]。
高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作者:许妙琼来源:《高教学刊》2017年第11期(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摘要:文章分析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而做的改革。
文章还探讨了今后实验教学进一步改革的可能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1-0078-02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nd teaching reform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ssible future dire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Everything can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Keywords: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目前部分地方院校受办学条件和培养方案总学时调整压缩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授课,实验教学沦为理论课程的附属,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境遇,没有表现出实验教学特有的、不可代替的教育优势。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泉州师范学院的学校定位进一步明确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和重视。
学校对于化学化工类实验教学的改革今后必然会逐步地展开[1]。
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的无机化学实验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几乎都是大一新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其授课对象覆盖4个学院的相关专业,除了本学院的所有专业外,还包括海洋与食品学院的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等专业,以及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等。
- 155 -第5期2020年10月No.5 October,20201 研究背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基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产出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毕业生达到工程教育质量标准[1]。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以课程教学质量为载体,教师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是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
传统的课程教学多以课程知识为导向,授课教师比较关注课程的独立性和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对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课程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不高。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课程教学思路强调以产出为导向,课程目标以毕业要求为导向,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来设计课程目标。
所有课程教学环节均围绕课程目标进行[3]。
因此,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思路逻辑严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明确,能有效支撑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4]。
“有机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是培养材料化学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在材料化学各专业课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以有机化学“醇”这一章内容为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
2 教学设计与思路2.1 培养目标分析根据泉州师范学院2019年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材料化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以地方建设和区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下交流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毕业后可在化纤、纺织、鞋服、化工、能源、环境、轻工、食品安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2015年12月一、调研目的根据福建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闽人函〔2013〕368号)要求,完成本校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调查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化学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5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2015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15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专业毕业生。
学生总人数60人,发出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男生人数19人,占31.7%;女生人数41人,占68.3%三、调研内容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3、毕业生对材料化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15届化学专业部分毕业生(35%以上)填写,回收问卷(份数需达到发放问卷总数的85%以上)。
2、用人单位调查,通过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表现。
3、电话访问法。
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
化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本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析化生学院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共60人,其生源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泉州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生物技术2015级海洋与食品学院编印二O一六年六月目录关于制(修)订2015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意见 (1)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5)植物学(1) (12)植物学实验(1) (19)动物学(1) (23)动物学实验 (32)生物化学 (37)生物化学实验 (52)微生物学 (56)微生物学实验 (75)遗传学(1) (81)遗传学实验 (86)细胞生物学 (90)细胞生物学实验 (99)分子生物学 (103)生化工程 (111)微生物工程 (118)免疫学 (125)基因工程 (131)生物技术专业实验 (14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148)酶工程 (152)生物统计学 (156)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162)天然活性物质提取 (171)动植物检疫学 (178)生物制品与工艺学 (184)生物组织培养 (192)生物专业英语 (197)生物技术制药 (208)植物资源学 (213)资源动物学 (219)环境保护概论 (230)食品毒理学 (234)食品质量与安全检验 (239)关于制(修)订2015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意见教务〔2015〕11号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我校“十二五”建设规划,迎接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一轮发展,把“培养高素质的能力型、应用性人才”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将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2015年春季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对制(修)订2015级各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基本原则2015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应按照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在“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总体培养目标下,根据各专业服务面向领域的发展要求,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对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高质量完成2015级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2015 年12 月、调研目的根据福建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闽人函〔2013〕368 号)要求,完成本校2015 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调查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校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化学专业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我专业积极开展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对2015 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2015 届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2015 届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专业毕业生。
学生总人数60人,发出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男生人数19人,占31.7%;女生人数41 人,占68.3%三、调研内容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3、毕业生对材料化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直接将问卷调查表分发给2015届化学专业部分毕业生(35% 以上)填写,回收问卷(份数需达到发放问卷总数的85%以上)。
2、用人单位调查,通过发放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具体表现。
3、电话访问法。
调查者通过电话,对问卷调查表中的问题向部分2015届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问,并由调查者填写问卷调查表。
化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本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析化生学院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共60人,其生源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其中泉州20人,漳州10人,龙岩2人,福州8人,宁德2人,南平3人,三明3人,莆田6人,厦门6人。
一系列1图1 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二、毕业生就业率化生学院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总数60人,9月1日初次签约率为55% , 就业率为87%其中已签约人数33人,升学人数3人,签订劳动合同15人,专业签约数为51人,签约率为85%接收函人数为25人,接收函比例为42%专业就业数为52,专业已就业率87%截止到10月25日,化生学院化学专业就业人数57人,其中师范类57人,非师范类0人图2初次就业情况三、就业结构1、就业地区分布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内就业,在福建工作的有57人,有3人分别选择到北京、上海、广东工作。
其余均在本省就业,特别是闽南地区 人数最多,其次是厦门、福州。
具体如下 :泉州27人,厦门8人,福州5人, 漳州4人,上海1人,龙岩1人,南平1人,三明2人,广东1人,北京1人。
湖4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表专业名称化学生物材料药学化工生物食品师范类非师范类本科专科全院合计 科学化学 技术龙岩泉州厦门福州漳州广东浙江莆田上海龙岩南平三明宁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广西云南平潭北京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图3就业地区分布泉州27 27 28 26 O%5O11O O P13 29 2835 55 131 186 191 4 13 40 53 54 4 18 27 45 47 29 8 17 15 ■系列10 9 9 9 0 7 7 8 01 0 30 0 30 0电 01 7 0 00 0 T 1 ------ :1 | 7 8 7—11 ■已签约人数 -国家地方项目 ■升学人数 ■劳动合同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统计时间:10.20就业地区而泉州生源20人,在泉州就业17人,福州1人,厦门就业1人,北京1图4泉州生源就业分布2、就业流向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60人,其首先选择的用人单位是教育单位,其次是民营和私营企业,而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有升学的则相对比较少,这与泉州私营企业比较发达、国营企业较少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其具体分布如图5所示:就业人数52人,其中私营企业17人,占32%教育单位26 人,50%民营企业1人,占2%考研3人,占6%国有企业2人,占4%事业单位3人,占6%图5就业单位分布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分布如下:专业技术岗位19人,占32% 其他占32人,占53%业务岗位7人,占12%管理岗位2人,3%■ JL 、芝tl 爾 ■ $、吉址技术囱 ■ D 、冃他图6工作岗位分布第二章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1.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院通过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毕业生开展多层次的 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辅导,引导毕业生参加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 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全省教师招考及各 类基层单位企业的招聘等,目前化学专业毕业生 90%以上面向基层就 业,效果好。
2. 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推动下,对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鼓励大 三学生选修该课程,推荐意向创业的学生参加YBC 培训班,组织毕业 生参加创业宣讲会等,有小部分毕业生兼职创业。
3. 完善双困生就业帮扶机制学校、院重视双困生就业,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辅导员对双困 生进行不定期的谈话,及时了解情况,建立相应的对策,通过帮助推 荐工作单位,发放困难补助金等形式,指导双困生树立自强的信心。
4.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由各辅导员定期 向学生发布或通知相关的就业信息, 各班班干组成就业工作小组,通 过班会、班级QC 群、微信、飞信、易班平台等形式及时的将相关的 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向每位毕业生传达,做到全覆盖。
5. 完善校园招聘活动制度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每个学期联合省、 市公务员局集中举办 1-2 场 全校大型人才招聘会, 学院每学期也结合各专业实际, 定期举办 1 场 院级人才招聘会, 不定期举办用人单位的专场招聘会, 如面向材化专 业的晋江百宏集丄、營瑾尚2;12%e团、诚长鞋材有限公司的专场招聘会等。
6. 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院开展“每月一企”活动,加强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努力为毕业拓宽就业渠道,每年带毕业生到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同时还与企业开展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学长带师弟、实习等形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情况1. 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学校统一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创业选修课,同时还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
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化学专业辅导员已任《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四年,并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2.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学院不定期聘请创业典型人物来院讲授经验,邀请专家来院讲座,组织宣讲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就业创业政策;配合学校就业中心开展创业培训班,帮助毕业生申请创业扶持基金,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辅导等。
3. 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回访,2015 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达80%以上。
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趋势特点1、就业现状满意度情况化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图7):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25人一般,占41%;28 人满意,占47%;5 人非常满意,占9%;2 人不满意,占3%;0 人非常不满意。
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图8):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4人,占6%满意29人,占49% 一般27人,占45%不满意0人;非常不满意0人。
以上数据可看出化学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现状满意的占50%左右,40-45%对自己的工件状况感觉一般。
对工作不满意的低于5%目前工作满意原因(图9):薪酬合理16人,占27%工作环境良好23人, 占38%提升空间大21人,占35%锻炼机会多40人,占67%与自身兴趣一致21人,占38%其他7人,占12%毕业生对工作的要求除了薪酬合理(27%夕卜,更加注重工作环境(38%、锻炼机会(占67%及提升空间(35%也有的毕业生(12%更加看重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紧密结合■非***■満盍■ 一股■不活圭图7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满意程度■Ek満戏■ C. 一股■不淸意■ E.非韋不満意图8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A.薪酬舍理 ■Bv 工作环境良妊■C.理丹空何尢 •乳锻炼的机会參 ■良与自身兴羅一致 ■F, Xffe_图9目前工作满意原因2、专业对口率情况分析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非常对口有8人,占14%专业基本对口 24人,占39.5%;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21人占35%; 以上三种情况加之和53人专业对口率88%;专业完全不对口 7人,占12%对口者及基本对口者占53.4%,相关联单位占35%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 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占12%这主要是毕业生个人兴趣偏离专业方向引起。
■匕、专业不对LI ・恒有部分芫联-L ■专业完全不对 口图10专业对口率情况3、薪资水平及分析2015届化学专业毕业生毕业时第一份工作薪酬绝大部分不高于 3000元/月,个别人月薪高达4000-5000元。
具体如下(图11):第一份工作薪酬水平:2000 元以下 7 人,占 12% 2000-3000 元 38 人,占 63% ; 3000-4000 元 12 人,占 20%专业非带对口 专业基本对口7.囂无4000-5000元1人,占2% 5000元以上2人,占3%。
第一份工作的薪资与学生急于就业的心情是相关联的。
■ A.加00元以下■B* 2000—3000元■C. 3000 4000元■氏400C加00兀■ E. 500D元以上图11第一份工作薪酬毕业半年后,工作收入普遍都提高了,基本都达到2000元以上。
其中毕业半年后的薪酬水平:2000元以下5人,占8% 2000-3000元27人,占45% ;3000-4000 元20 人,占33% 4000-5000 元3 人,占5% 5000 元以上5 人,占8%■祗加00元以下■ B. 2000-3000元• C. 3000^000元■D* ^CXXVSOQO元■E、5000元臥上图12毕业半年后的薪酬4、离职率及分析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