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50 MB
-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一、构成的含义构成:以事物或形态为素材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感受和分析,对所选择素材按照一定的想法和秩序进行分解与重新组合,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事物结构关系,或再造成为一种新的形态组合形式。
二、构成的分类1、根据应用的范围分:广义构成-- 各个学科领域中狭义构成-- 视觉艺术领域中(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按构成的作用分:目的构成--指目的直接、具体,并且功能也直接、具体的构成活动及成果。
纯粹构成--相对而言,研究造型要素、要素关系,探索造型可能性的活动及其成果。
三、构成的由来一战时期“构成主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世界各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纯粹美术教育中得到推广20c80年代初,引进到我国四、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
平面中的结构与形态的对称、连续、重复,形状的大小、位置、肌理等形式因素所体现的美就是形式美。
以点、线、面为基本形态要素,运用比较简练的基本形,采用各种骨格和排列方法,加以构成变化,可以组合成无数新的图形。
点、线、面基本元素,如何加以构成会产生更美的效果,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已形成一套美的形式观念。
这套被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就是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平衡被称为最基本的美学原理。
艺术中的对称原则不是艺术家随心所欲的产物,而是客观世界的实际规律在艺术中的反映。
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
对称所具备条件:(1)具有左右(或上下)两个在形、量关系上一致或近似的形态。
此时的形态关系构成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
(2)具有六个以上在形、量关系上一致或近似,围绕圆心的形态,此时的形态关系构成中心对称。
平衡: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重”的感觉。
平面构成概念
什么是平面构成?
①概念
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的理论。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属于高、宽两度空间,即属平面的范畴。
而立体构成是组织高、宽、深三度空间问题,是要依靠不同的材料设计组装制作出各类立体造型。
平面构成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单元,运用点、线、面几何形(作为基本形),依靠骨骼反映基本形从存在到消失的活动规律和组织秩序。
平面构成(即平面组合)的原则一直包含着美学原则,即离不开形式美的构图法则(即对称与平衡,重复与群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变化,调和与统一等)。
②平面构成(组合)的基本形
基本形由简单的基本单位构成(点、线、面),或在点、线、面基础上加以变化。
基本形包含着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纹理)等。
靠基本形作为基本条件加以新的组合构成,即可设计创造出无数理想的图形。
基本形的重新组合(构成),可产生分离、重盛、透叠、联合、减却、重复等新的图形。
构成填色时,通过正、反变化产生韵律感。
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好。
③平面构成的骨格
基本形的重组合(构成),要靠一定的骨格线去控制,即骨格。
基本形纳人骨格时,分出有作用骨骼与无作用骨格两种。
a.有作用骨格,是指基本形在格内并正负变动。
b.无作用骨格,是把基本线安排在骨格线的交点上。
无作用骨格中基本形不能移动位置,并且没有正负变化。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平面构成的内容一、平面构成的概念与基本要素1.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将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美感和视觉效果的二维组合体。
1.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形形状、色彩、线条和纹理等。
它们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平面画面。
二、平面构成的原则与技巧2.1 平面构成的原则•平面构成的整体性原则:平面构成要求画面整体感强,要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或主题。
•平面构成的对比原则:通过对比明暗、冷暖、大小等因素,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平面构成的平衡原则:平衡是平面构成的关键,要求画面中各个要素的重心平衡。
•平面构成的节奏原则:通过重复、对比、变化等手法,使画面富有节奏感。
•平面构成的重点突出原则:通过适当突出某个元素,使其成为画面的重点。
2.2 平面构成的技巧•强调重点:通过色彩饱和度、明暗对比等手法,使画面中的重点更加突出。
•运用对比:通过对比大小、冷暖色调等,产生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制造节奏:通过重复、交错、渐变等手法,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流动感。
•创造立体感:通过透视、投影等手法,使平面画面呈现出立体感。
•运用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角线、三分法等,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三、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3.1 平面构成在绘画中的运用绘画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运用各种画笔技法、色彩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平面构成画作。
3.2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平面设计是应用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将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传达信息和表现效果的平面作品。
3.3 平面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是指通过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等手法,将建筑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美观、实用的建筑平面图或立面图。
四、平面构成的艺术作品欣赏4.1 绘画作品欣赏通过欣赏绘画作品,了解不同艺术家在平面构成上的独特表现方式,感受画面所传递的情感和美感。
4.2 平面设计作品欣赏欣赏平面设计作品,感受不同设计师运用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创作出的各类平面作品,如海报、包装设计等。
平面构成知识点总结
平面构成是指由几何图形的平面所组成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平面构成的知识点总结:
1. 平面几何图形: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包括点、直线、多边形、圆等。
这些元素可以在平面上进行组合和排列,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2. 多边形构成:多边形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多边形的构成通常包括各边的长度、夹角、对角线等属性。
3. 圆的构成:圆由一个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所有点的集合组成,并且这个定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
圆的构成包括圆心、半径、直径等属性。
4. 图形的相互关系:在平面构成中,图形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交、重叠、内含、相切等。
5. 对称性:平面构成还包括对称性的概念,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这对于许多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 坐标系:坐标系是平面构成中用于描述点和图形位置的重要工具,通常包括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上述是关于平面构成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还请随时告诉我。
平面构成内容一、平面构成是啥呢?平面构成啊,就是在二维的平面里,把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比如说,你可以把一些小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像排成一个圆形,或者是一个三角形,这样就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啦。
点可以是大的点,也可以是小的点,大的点就会比较醒目,小的点就会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
线也超级有趣呢。
直线就给人很硬朗、很干脆的感觉,就像一个很有原则的人。
而曲线呢,就特别柔美,就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
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不同,组成的图案也千差万别。
面呢,就是由线围起来的一块区域。
有规则的面,像正方形、圆形的面,看起来就很整齐、很稳定;不规则的面就比较灵动、活泼啦。
二、平面构成的元素组合方式1. 重复构成就是把相同的元素,像那些点啊、线啊、面啊,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重复排列。
比如说,很多小正方形按照横排和竖排的方式重复排列,就会有一种秩序感。
就像我们看到的瓷砖地面,很多都是这种重复构成的,看起来很整齐,让人心里觉得很舒服。
2. 近似构成这个和重复构成有点像,但是呢,元素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一些小的差别。
比如一些圆形,它们的大小或者颜色有一点点的不同,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很相似的。
这种构成方式就比重复构成要更有趣一些,有一点小小的变化,就像生活中的小惊喜一样。
3. 渐变构成渐变就像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比如说,从一个小的点慢慢变成一个大的点,或者是一条线从细慢慢变粗。
颜色也可以渐变呢,从浅到深或者从深到浅。
这种渐变构成会给人一种很流畅的视觉感受,就像水流一样,很自然。
4. 发射构成这个就比较有冲击力啦。
就像从一个中心向四周发射出线条或者其他元素一样。
可以是直线发射,也可以是曲线发射。
像烟花在空中绽放的时候,就有点像发射构成,特别耀眼,一下子就能吸引住人的目光。
5. 特异构成特异就是在一群有规律的元素里,突然出现一个不一样的元素。
就好像一群穿着白衣服的人里面,突然有一个人穿着红衣服,那这个穿红衣服的人就会特别突出。
平面构成概要一、概论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一九一九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
构成的定义: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
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三、面构成的形象形 --> 概念的形(抽象)--> 现象的形(具象)-->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点的形象:细小、简单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
线的形象:宽度窄、长度显著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
线的性格: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
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
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
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
细线:精致、挺拔、锐利。
粗线:壮实、敦厚。
线的表达要点: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形组合的不同来创造线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
面的形象:几何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
(如书本、电视等)有机形:特点:生机、膨胀、优美、弹性。
(如水滴、鹅卵石)不规则形:自由形、偶然形。
具有一定的情态、情趣。
徒手形、意外形等。
体的形象,在平面上是一种幻觉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