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材料及性能
- 格式:pdf
- 大小:11.23 MB
- 文档页数:67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一、金属材料定义:是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二、金属材料分类:①黑色金属:纯铁、铸铁、钢铁、铬、锰。
②有色金属:有色轻金属、有色重金属、半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三、金属材料性能:①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②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1. 工艺性能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称为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铸造性能:反映金属材料熔化浇铸成为铸件的难易程度,表现为熔化状态时的流动性、吸气性、氧化性、熔点,铸件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致密性,以及冷缩率等。
铸造性能通常指流动性,收缩性,铸造应力,偏析,吸气倾向和裂纹敏感性。
(2)锻造性能:反映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过程中成型的难易程度,例如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塑性的高低(表现为塑性变形抗力的大小),允许热压力加工的温度范围大小,热胀冷缩特性以及与显微组织、机械性能有关的临界变形的界限、热变形时金属的流动性、导热性能等。
可锻性:塑性和变形抗力(3)焊接性能:反映金属材料在局部快速加热,使结合部位迅速熔化或半熔化(需加压),从而使结合部位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整体的难易程度,表现为熔点、熔化时的吸气性、氧化性、导热性、热胀冷缩特性、塑性以及与接缝部位和附近用材显微组织的相关性、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等。
(4)切削加工性能:反映用切削工具(例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5)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过程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所以,它是机械制造中的特殊工艺过程,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2. 机械性能:金属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承受外力(载荷)作用时,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也称为力学性能)。
常用金属材料硬度
1.石墨:石墨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非金属材料,硬度较低。
石墨的硬度约为1-
2.5,主要用于制作铅笔芯、润滑材料等。
2.铝: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的硬度约
为2.5-3,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建筑等领域。
3.铁: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和可塑性。
铁
的硬度约为4-5,主要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机械设备等。
4.钛:钛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钛的硬度
约为6,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5.铬:铬是一种耐腐蚀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韧性。
铬的硬度约为8,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合金钢等。
6.银:银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贵金属,具有较强的光泽
和延展性。
银的硬度约为 2.5-3,主要用于制造首饰、硬币、电子器件等。
7.镍:镍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金属,具有高熔点和抗氧化性。
镍的硬度约为4-5,主要用于制造电池、合金等。
8.钨:钨是一种高熔点金属,具有高硬度和高密度。
钨的硬度约为
7.5,主要应用于制造灯丝、电极等。
9.钢:钢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
电性。
钢的硬度因配方不同而不同,通常在5-8之间,主要用于制造建筑
结构、汽车零件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硬度仅为一般性指标,实际应用中,硬度还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具体应用时还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各种常用金属材料及铝合金导热系数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的材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
在这些应用中,导热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材料性能参数。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金属材料及其导热系数。
1. 铝合金(Aluminum Alloy)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根据不同的合金成分,铝合金的导热系数在150到210W/(m·K)范围内变化。
其中,纯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10W/(m·K),而其他合金元素(如铜、镁、锰、硅等)的添加会降低导热系数。
2. 铜(Copper)铜是另一种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它的导热系数约为385W/(m·K),是铝的近两倍。
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能,铜在电子电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散热器、电子线路板等。
3. 钢(Steel)钢是一种含碳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不同类型和成分的钢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通常在30到50W/(m·K)范围内变化。
高碳钢通常导热性能较低,而不锈钢和合金钢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好。
4.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钢材料,也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约为15到21W/(m·K),相对较低。
5. 铅(Lead)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导热性能。
铅的导热系数约为35W/(m·K)。
6. 纯铁(Pure Iron)纯铁是一种具有中等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
纯铁的导热系数约为80W/(m·K)。
除了上述常见的金属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金属材料,如镍、锌、钛等,它们的导热系数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导热系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会受到温度、压力和材料状态(如晶粒大小、材料纯度等)的影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导热系数的变化,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
总而言之,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有所不同,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来满足导热性能方面的要求。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性能1. 引言金属材料是工程和制造行业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们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金属材料及其主要性能。
2. 铁及其合金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其合金可以增加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铁及其合金:2.1 纯铁纯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通常用于制造铁器。
然而,纯铁的机械强度较低,容易生锈。
2.2 碳钢碳钢是一种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铁合金。
它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机械零件。
2.3 不锈钢不锈钢是含有铬元素的铁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分为多种类型,如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等,应用广泛于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领域。
3. 铝及其合金铝是一种轻便耐用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铝及其合金:3.1 纯铝纯铝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它常用于制造铝箔、飞机部件和汽车零件。
3.2 铝合金铝合金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来提高强度和硬度。
常见的铝合金包括铝铜合金、铝锌合金等。
铝合金具有轻便、抗腐蚀和良好的导热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4. 铜及其合金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及其合金:4.1 纯铜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导体。
4.2 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可铸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电器、管道和五金制品。
4.3 青铜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青铜广泛应用于制造雕塑、钟表和器乐。
5. 钛及其合金钛是一种轻质而强度高的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钛及其合金:5.1 纯钛纯钛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化工等领域。
5.2 钛合金钛合金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来改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钛合金包括钛铝合金、钛镍合金等。
钛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抗腐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常见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和韧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电器等领域。
常见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镁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性能和用途。
首先,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其主要包括铸铁和钢铁两种类型。
铸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磨性,常用于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等的制造。
而钢铁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桥梁、船舶制造等领域。
其次,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领域。
铜制品主要包括铜线、铜管、铜板等,它们在电力输送、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铝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
铝制品主要包括铝合金型材、铝板、铝箔等,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此外,锌是一种常见的防腐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外壳、家具五金件等领域。
锌制品主要包括镀锌钢板、锌合金件等,它们在防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镁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兵器制造等领域。
镁制品主要包括镁合金型材、镁合金铸件等,它们在轻量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常见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性能和用途,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美好未来。
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金属材料是指具有一定的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金属结构和金属性能的材料。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其独特性能与广泛用途为人们所熟知。
以下是一些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的介绍。
1.铁(Fe):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铁的强度和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锻性,使其成为制造建筑、桥梁、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重要材料。
2.铝(Al):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与其他金属相比,铝的密度较低,且不易被腐蚀,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铝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通过压铸、挤压和烧结等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形状。
3.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通信和电子领域。
铜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用于制造风扇、管道、导线等产品。
铜材料有很低的磨损率和抗腐蚀性,使其成为制造机械零件的重要材料。
4.镁(Mg):镁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性。
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结构中。
镁合金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但也易于腐蚀,因此常需进行表面处理。
5.锌(Zn):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因此常用于制造防腐蚀材料、电池等产品。
锌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锻性,可通过热轧、冷轧和浸镀等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形状。
6.钛(Ti):钛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
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钛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适用于各种加工工艺。
7.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能够抵抗大气腐蚀的特殊钢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化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和建筑装饰材料。
以上介绍的金属材料仅是常见的几种,实际上金属材料的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4、铁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1)生铁:一般指含碳量在2~6.69%的铁的合金。
又称铸铁。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
1.1)生铁性能:生铁含碳很多,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不能锻压。
1.2)分类: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球墨铸铁、合金生铁等几种。
1.2.1)炼钢生铁(白口铁):习惯上把炼钢生铁叫做生铁。
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
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
1.2.2)铸造生铁(灰口铁):简称为铸铁。
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
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
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
1.2.3)球墨铸铁: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
1.2.4)合金生铁:合金生铁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如硅铁、锰铁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
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
2)熟铁:是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
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
纯铁要求碳、磷、硫等杂质元素含量很低,其冶炼难度较大,制造成本远大于生铁和钢。
2.1)熟铁性能: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容易变形,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用途不广。
2.2)熟铁的用途:主要是作为电工材料,具有高的磁导率,可用于各种铁芯。
还用作高级合金钢的原料,纯铁很少用作结构材料,这是由于它质地柔软,强度不高。
20种常见金属材料的牌号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金属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机械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20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牌号,让我们一起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1. 钢铁:钢铁是一种合金材料,由铁和碳组成。
它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和可塑性,被广泛用于建筑、制造、汽车等领域。
2. 铝:铝具有轻量化、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它常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以及包装材料。
3. 铜: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线、电路板、管道等电子领域。
4. 锌: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常用于镀锌材料、电池等。
它还可以用于热镀、铸造等工艺。
5. 镍:镍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池、合金、不锈钢等领域。
6. 铝合金:铝合金由铝与其他元素(如铜、镁、锌等)混合而成,具有轻量化、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7. 钢板:钢板是一种热轧或冷轧的薄板钢材,用于制造汽车、造船、建筑等。
它具有高强度和可塑性。
8. 不锈钢:不锈钢由铁、铬、镍等元素组成,具有耐腐蚀性、强度高和美观性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厨具、建筑、医疗器械等领域。
9. 钛合金:钛合金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和低密度的特点,常应用于航空航天、人工关节、船舶等领域。
10. 铝板:铝板是一种压延加工的铝材,用于制造飞机外壳、汽车车身、电子器件等领域。
11. 铜管: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冷却器、空调器、锅炉等领域。
12. 铅:铅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和吸能性,常用于防辐射材料、电池等。
13. 镀锌板:镀锌板是一种采用电镀工艺,在钢板表面镀上一层锌,以提高其耐腐蚀性。
14. 高速钢:高速钢具有耐磨性和耐高温性,适用于制造切削工具、模具等。
15. 银: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电子器件、电路板和珠宝制品等。
16. 镀铬板:镀铬板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铬,以提高其光亮度、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常用金属材料及其特性1、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
轴、齿轮、齿条、蜗杆等。
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
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
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
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
八种常见金属材料特性、用途详解1、铸铁——流动性下水道盖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起眼的一部分,很少会有人会留意它们。
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量而广泛的用途,主要是因为其出色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
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总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
其中碳的含量越高,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
碳在这里以石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石墨的存在使得下水道盖子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
铁锈一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
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止生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面加覆一层沥青涂层,沥青渗入铸铁表面的细孔中,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生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工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高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典型用途:铸铁已经具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涉及建筑、桥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用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
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人类肉眼所看不见的。
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原材料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
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可进行精细表面处理、刚性高、可通过各种加工工艺成型、较难进行冷加工。
典型用途: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应用于家居用品、工业管道以及建筑结构中;马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和涡轮刀片;铁素体不锈钢具有防腐蚀性,主要应用在耐久使用的洗衣机以及锅炉零部件中;复合式不锈钢具有更强的防腐蚀性能,所以经常应用于侵蚀性环境。
常用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1.铁(Fe):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铁,通常含有一些碳(C)、硅(Si)、磷(P)和锰(Mn)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较差。
2.铝(Al):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铝,也含有小量的硅(Si)、铜(Cu)、锌(Zn)、镁(Mg)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较轻的重量、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性。
机械强度较低,但韧性较好。
3.镁(Mg):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镁,也含有小量的铝(Al)、锌(Zn)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较轻的重量、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性。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4.铜(Cu):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铜,也含有小量的锌(Zn)、镍(Ni)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机械强度较高,但韧性较差。
5.钛(Ti):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钛,也含有小量的铁(Fe)、氧(O)、碳(C)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但加工困难。
6.锌(Zn):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锌,也含有小量的铝(Al)、铜(Cu)、铅(Pb)等杂质。
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
机械强度较低。
以上仅为常用金属材料的一部分,不同材料的具体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还会有所差异。
此外,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会受到热处理、合金化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性能。
在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至关重要。
对于特殊要求的应用,还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或利用特殊加工工艺来改善材料性能。
常用金属材料特性大全铁- 特点: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导性能。
它在常温下是固态的,但可以通过加热使其熔化。
铁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 应用: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铜- 特点: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和导热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
它的颜色呈现出红色或棕色。
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
- 应用:铜广泛应用于电气、建筑、通信、制冷等领域。
铝- 特点:铝是一种轻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它的颜色呈现出银白色。
铝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冷加工、热加工等方式制成各种形状。
- 应用: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领域。
不锈钢- 特点: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抗腐蚀性的金属材料。
它主要由铁、铬和一些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 应用:不锈钢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等领域。
钢- 特点:钢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它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其中还可以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以改变其性能特点。
- 应用:钢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
合金- 特点: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通过合金化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如提高强度、抗腐蚀性等。
- 应用: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工业等领域。
以上是常用金属材料的特性简介,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应用需求。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参考资料:1. 材料与金属工程导论,XXX,XXX出版社,2010年。
2.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XXX,XXX出版社,2015年。
3.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XXX,XXX出版社,2018年。
1、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
轴、齿轮、齿条、蜗杆等。
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
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
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
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