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28
对西方古典建筑的认识西方古典建筑简介西方古典建筑有两种含义,广义上,是指工业革命以前以建筑外立面形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
狭义上的古典建筑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以柱式(Order)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和以后的其他建筑样式相区别。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成为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对欧洲乃至世界许多地区的建筑发展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方古典建筑历史沿革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法国建筑连同绘画一起被称作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并没有形成新的建筑样式,只是古代建筑交替、花样翻新而已,也有人称之为“浪漫的古典主义”。
古代西方文化是从地中海沿岸产生的,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同样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古希腊建筑精髓之处在于古典柱试,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柱试为西方古典柱试奠定了基础.希腊和罗马人是同属印欧种族,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两千年的建筑发展。
西方古典建筑的精髓坚固、实用和美观,是维特鲁威对建筑的精辟概括,这位第一次为建筑理论著述的智者提示出了建筑永恒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有些学者,将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译为“经济、实用、美观”。
事实上,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经济上是否省钱,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西方建筑的发展始终以石结构为主,因而坚固原则似乎并未对人们造成太大的困扰。
但实用与美观的矛盾几乎一直与建筑的发展纠结在一起,并成为一代代建造者们永恒的难题。
西方古典建筑发展的历史,主要是指从古希腊早期开始,直到19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以欧洲大陆为主的建筑发展历程。
此外,还要加入古埃及文明和以美国等美州建筑发展情况。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文明,是西方古典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也成为西方建筑整个发展历史的精髓,因为此后产生的每种建筑风格,都与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西方建筑主要类型一、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是西方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之一,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它强调对称、比例和对立,并借鉴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元素,如柱廊、拱门和圆顶。
古典主义建筑注重建筑的整体和谐,追求永恒和稳定的美感。
二、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兴起于12世纪至16世纪。
它以高耸的尖顶、尖拱形窗户和复杂的石雕装饰为特征。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空间的感觉,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三、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16世纪意大利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地。
它恢复了古典主义建筑的元素,如希腊柱式、拱门和圆顶,并加入了新的创新和装饰。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对称、比例和人文主义的思想,追求经典和优雅的美感。
四、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奢华、装饰和戏剧性为特点。
巴洛克建筑采用了弯曲的线条、复杂的装饰和壮观的建筑细节,以创造出极富表现力的效果。
巴洛克建筑追求豪华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代表了当时宗教和政治权力的繁荣。
五、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对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兴和再创造。
新古典主义建筑借鉴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元素,如柱廊、拱门和浮雕,并加入了现代的功能和材料。
新古典主义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追求经典和庄重的美感。
六、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一种建筑风格,它强调功能、简约和现代科技的应用。
现代主义建筑摒弃了传统的装饰和装饰,追求简洁、纯粹和实用的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为建筑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力。
以上是西方建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每种建筑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代表了不同时期和文化的精神。
通过了解这些建筑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西方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欧洲最佳历史建筑推荐欧洲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遗产的大陆,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建筑。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欧洲最佳历史建筑:1. 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 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建筑。
城堡内有圣维特大教堂、老皇宫、圣乔治教堂等许多宏伟的建筑,是捷克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2.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圆形露天剧场。
斗兽场见证了古罗马帝国的繁荣与辉煌, 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观光。
3. 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坐落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
建于1889年,埃菲尔铁塔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如今成为巴黎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4. 教皇宫殿(The Papal Palace)- 位于法国阿维尼翁的教皇宫殿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天主教教皇在中世纪时期的居所。
宫殿内有许多宏伟的大厅、花园和教堂,展示了中世纪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权力。
5. 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 奥地利的美泉宫(Schloss Schoenbrunn)是欧洲最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建筑之一。
宫殿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在18世纪中叶由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改造为今日的皇家宫殿。
美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我为您推荐的欧洲最佳历史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不容错过的景点。
欢迎您在旅行中前往欣赏这些令人震撼的建筑之美。
简述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西方古典建筑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欧洲和北美的建筑中广泛存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特点:基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西方古典建筑深受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
它们借鉴了古希腊的列柱式结构和古罗马的拱形结构,使得建筑具有均衡、对称和谐的外观。
列柱式结构:古典建筑经常使用列柱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这些柱子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多立克柱、科林斯柱和爱奥尼亚柱,每种都具有独特的形状和装饰。
列柱式结构赋予建筑物崇高的气质,同时也强调了对称和平衡的原则。
对称和平衡:古典建筑非常注重对称和平衡。
建筑物的外观通常是以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排列的。
这种对称性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庄重和谐。
立面和正面:古典建筑的立面和正面通常被精心设计和装饰。
它们经常有大型入口,由列柱和华丽的门廊装饰,展示了建筑的宏伟气势。
古典比例和规模:古典建筑注重建筑元素之间的比例和规模。
它们遵循一系列规则和比例关系,如黄金分割、斯科拉比比例等,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和谐感。
古典装饰:古典建筑的装饰通常非常精细。
它们包括雕塑、浮雕、壁画、壁炉、花纹和花饰等。
这些装饰常常表现出神话、历史或文化主题。
建筑材料:古典建筑常使用耐久和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石头和砖块。
这些材料赋予了建筑物稳固的结构和永恒的美感。
总体而言,西方古典建筑追求对称、平衡、庄重和谐的外观,强调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精细的装饰。
它们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基础,通过使用列柱、对称的立面和精细的装饰,创造出永恒而崇高的建筑风格。
这些特点使得西方古典建筑在历史上广受推崇,并成为后世建筑风格的重要参考和灵感来源。
西方古代建筑风格集锦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
主要以石块砌垒。
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科林斯的柱身与爱奥尼克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从比例与规范来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高一般为底径的9--10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科林斯,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
陶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以爱奥尼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伊端克先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等。
代表性的建筑群体:雅典卫城。
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如果说,古希腊人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那么,古罗马人对人的崇拜。
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经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
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发展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即西方古典建筑。
希腊人建筑神庙、剧场、竞技场,在城邦中出现规模壮观的公共活动广场和造型优美的建筑群组,是古希腊奴隶和自由民们劳动和只会的光辉结晶。
公元前6世纪,罗马城里到处耸立着豪华的宫殿和庙宇,雄伟的凯旋门和纪念柱。
上层社会在全国各地兴建了浴室、剧场、跑马场和斗兽场。
罗马人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
在拱券结构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罗马各地建造了许多拱桥和长达数千米的输水道。
罗马的万神庙拱顶直径达43米(又名潘太翁神庙),可容数千人的卡瑞卡拉大浴室内设冷、温、热三池,厅堂鱼贯,充分显示了罗马工匠发券和筑拱的技术水平。
罗马继承了希腊的柱式艺术,和拱券结构结合,创造了券柱式,更华丽奢侈。
罗马的建筑师维持鲁威编写了《建筑十书》。
文艺复兴时期的巧匠名师有维尼奥拉、阿尔伯蒂、帕拉迪奥、米开朗琪罗等,圣彼得大教堂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各种拱顶、券廊特别是柱式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图的主要手段。
接着,法英德西班牙群起效仿,修建府邸,营造宫室。
1671年,法国巴黎成立皇家建筑学院,19世纪以柱式为基础的古典建筑形式占着绝对统治地位。
17到19世纪,欧洲和美洲修建国会、议会大厦、学校和图书馆等仍采用古典建筑形式。
银行、交易所被勉强塞进古希腊神庙的外壳里,新的功能内容和新技术与古典建筑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上海、天津、北京和青岛等城市也曾建造过一批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的建筑物,如银行、海关大楼等,都是由入侵国家的建筑师所设计的。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总结,柱式共分为五种,1柱式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有时只包括前两部分。
2柱子是承重构件,从柱身高度1/3开始断面逐渐缩小,叫收分。
收分后略微向内弯曲的轮廓线,加强了稳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