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6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一、前言建筑施工中模板的使用是一个常见的环节,它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应当遵守一定的安全技术规范,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就建筑施工模板的安全技术规范做一些阐述,以期能够对建筑施工中模板的使用提供一些帮助。
二、建筑施工模板的材料和质量1、建筑施工模板必须是新材料,不得使用二次利用的模板材料。
2、选用的建筑施工模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表面平整,无翘曲、开裂、分层、变形、松散等现象。
3、建筑施工模板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必须经过认真检查和鉴定后方可使用。
4、建筑施工模板的质量必须经过严格把关和监督,工程质量问题由施工方负责。
三、建筑施工模板的安装1、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2、安装地面应无沉降、变形、松散等情况,并且应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和平整程度是否满足要求。
3、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定位、标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误差。
4、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过验收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建筑施工模板的安装必须采用安全、牢固的方法,防止模板的摇晃、滑动等现象。
6、建筑施工模板的连接和固定处必须倾斜,采用斜顶螺栓连接,确保牢固可靠。
四、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1、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必须按照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手工制作、布置、装卸和保护。
2、建筑施工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3、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顺序和修改方案必须经过审核,并通知施工人员,以避免出现差错。
4、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过程中必须操作规范、安全,禁止跳踏、爬卧在模板上面并悬挂重物等危险行为。
5、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防止漏渗、掉料和坍塌的规定,杜绝浪费和污染行为。
6、建筑施工模板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用电、安全用火的规定,要严禁对模板进行雕刻、切割等危险操作。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 引言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规范旨在确保建筑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人和相关人员免受伤害。
本规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和技术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高标准和质量。
2.施工现场管理- 确定施工现场边界和标识,以确保工地周围的安全性。
- 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道畅通,以方便工人和相关人员的进出。
- 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以减少意外和潜在危险的发生。
- 针对特殊工作区域,如高处作业、深挖等,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3.人员管理- 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人和相关人员持有有效的上岗证明和培训证书。
- 为工人和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明确规定其使用规定。
- 进行常规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以提高工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 制定应急预案,并确保所有工人和相关人员了解并熟悉应急措施。
4.施工设备和工具管理- 确保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能稳定。
- 维护和检修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测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 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正确使用施工设备和工具,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5.施工材料管理-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稳定,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并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 对特殊施工材料,如爆破物品、易燃物品等,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和安全规定。
- 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6.施工作业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交底,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 制定施工作业书,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安全指导和培训。
-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以警示工人和相关人员注意安全。
- 对危险作业进行专门管理和控制,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7.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通报。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内容如下:
1.施工模板的安全操作规程:
-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模板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无损,符合使用要求。
- 施工模板安装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模板的安全使用方法。
- 施工模板的搭建、拆除等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 在施工模板搭建及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负荷使用、跳跃使用或违章操作。
- 施工模板使用过程中,必须配备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模板的安全管理要求:
-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模板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模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模板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3.施工模板的紧急救援预案:
-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模板紧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和应急救援流程。
-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与当地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的联系,确
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得到救援。
4.施工模板的安全检查和验收:
- 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模板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使用标准。
- 施工单位在施工模板使用结束后,应当进行安全验收,确认其安全性符合要求后方可拆除。
以上规范仅为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具体操作时请按照实际需求和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 引言建筑施工模板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的临时结构。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特制订本技术规范。
2. 施工现场准备2.1 施工现场的评估与规划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与规划。
要充分考虑下列因素:•土地的稳定性•周边环境•施工用地的充分利用•施工安全的保障•设备与材料的布置和储存•工作通道和逃生通道的设置2.2 临时结构施工模板的选用与验收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模板,并在验收之前进行严格检查。
确保施工模板的合格性和稳定性,杜绝安全隐患。
3. 施工模板的搭建与拆除3.1 施工模板的搭建在搭建施工模板过程中,应参考以下安全要求:•施工模板的材料选用要符合要求,不得使用破损、老化、变形的材料。
•安装施工模板时,必须进行稳定性的检验,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施工模板的连接部分应采用牢固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施工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安装施工模板时,需设置安全支撑、防护措施,以提供工人的安全保障。
3.2 施工模板的拆除拆除施工模板时,务必注意以下事项:•拆除施工模板时,应先进行必要的支撑和固定,避免意外倒塌。
•在拆除施工模板过程中,要小心移除与保护附着材料,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拆除施工模板后,应及时清理现场,防止绊倒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4. 施工模板使用中的安全管理4.1 工人的培训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涉及施工模板的工人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管理层需要对工人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遵守安全规定。
4.2 安全巡查与维护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施工模板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5.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施工现场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预案中要包括施工模板相关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逃生通道的标识。
5.2 事故处理一旦发生施工模板相关的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一、引言建筑施工模板是在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混凝土模型的临时结构。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制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模板材料的选择、模板安装的操作流程以及模板使用后的维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解析。
二、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模板设计与计算:在模板安装前,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模板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人员应根据结构的载荷,选取合适的模板尺寸和材料规格,并进行必要的静力计算,确保模板的稳定性与安全可靠性。
2. 模板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模板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等指标。
优质的模板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常见的模板材料有钢模板、竹胶合板、聚合板等,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3. 施工人员的培训:在进行模板安装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模板的安装规范、操作流程、安全事项等内容。
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确保模板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模板安装的操作流程1. 基础准备工作:在进行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基础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检查基础平整度等。
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基础的稳定性,为模板安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上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
首先是模板的定位和固定,根据标准尺寸和要求,调整模板的位置和水平度,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固定。
然后进行模板连接件的安装,确保连接件的牢固和角度的准确度。
最后是模板表面的处理,包括防滑处理和平整度的检查。
3.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严禁在模板上堆放材料和工具,禁止超载和乱放乱建。
施工人员应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模板安装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
四、模板使用后的维护1. 模板拆除:在模板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拆除工作。
拆除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混凝土已经达到预期的强度,并且模板无松动、变形等情况。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一、引言建筑施工模板是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临时结构,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或装饰材料施工。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制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十分必要。
二、施工模板选择与设计2.1 施工模板的选择施工模板选用应满足工程要求,并应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设计方案应包括模板材料的种类和规格以及支撑结构的尺寸和布置方案。
2.2 施工模板的设计2.2.1 施工模板的承载能力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承载力计算应包括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2.2 模板板材的厚度应通过合理的计算确定,并应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承受预期荷载而不发生变形、破裂等事故。
2.2.3 模板的拼接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采用合适的连接件进行连接,确保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 施工模板的验收3.1.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图纸对模板进行验收,确认模板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1.2 施工单位应对模板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2 施工模板的搭设3.2.1 模板的支撑结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模板的承载要求。
3.2.2 搭设模板过程中应注意避开桥墩、大梁等跨越物,并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的管理4.1.1 模板搭设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警示线,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4.1.2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防止杂物积存,避免施工人员绊倒或其它事故。
4.2 施工模板的使用4.2.1 施工模板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4.2.2 施工人员应定期检查模板支撑结构和模板板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施工模板的拆除4.3.1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模板,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导致模板老化或其他损伤。
4.3.2 模板拆除过程中应采取逐层拆除的方法,避免大面积模板突然失稳造成事故。
五、施工模板的维护与管理5.1 模板的清洁与防锈5.1.1 模板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并防止积水,确保模板面洁净无污染。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 总则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和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面板surface slab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
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
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支架support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连接件pitman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
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模板体系(简称模板)shuttering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2.1.5小梁minor beam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主梁main beam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
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支架立柱support column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配模matching shuttering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早拆模板体系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国家强制性条文:1、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连系构件,不应大于200;⑵受拉构件长细比: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2、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⑵木立柱底座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之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⑶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所有水平拉杆的顶端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⑷木立杆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50mm木条或25mm×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d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木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采用铁钉钉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3、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⑴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