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故事创意的副本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2
第六章注重结果和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部队一样,美国海军也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你可以在所有的军舰上看到某些地方挂有“军官专用”的牌子,普通的水兵是不能进入这些地方的。
上任之后,我决定以一种尽量温和的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当然,我并不是要彻底废除海军部队中的礼仪。
当我在甲板上巡视的时候,水兵们仍然要站到一旁列队,敬礼。
准备听候命令:军官们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我并不非常注重这种形式上的东西。
我更加注重水兵们的创造性,而且相对于礼仪来说,我也更希望水兵们能够更注重结果,也就是“本福尔德号”的战斗力。
提高战斗力并不是依靠上级发布命令就可以完成的,那种做法只会降低士气,损伤水兵们的积极性。
我希望水兵们能够打开思路,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我希望军官们能够意识到军衔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创造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我希望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作为舰长,我必须执行美国海军225年来积淀下来的各种规章制度。
可每当我的水兵想出更好的创意来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我就会设法对这些制度进行一些变通。
一旦这些更好的创意被证明是行得通的,我就会把它上报给我的上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经验。
为了构思出更多更好的创意,我必须不断鼓励水兵们采取主动——并确保其他军官们能够欢迎水兵的主动创新精神。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尊每个人,把每个人看成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个体。
他们必须学会互相尊重,这也是互相信任的基础。
互相可以克服所有的障碍当“本福尔德号”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都会在平日里停放反潜直升机的甲板上聚餐。
在我担任“本福尔德号”舰长之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参加了一次聚餐。
我发现水兵们正排着长队等候领取食物,可军官们却可以直接走到队伍前,取了食物,然后走到隔壁“军官专用”的甲板上就餐。
这些军官都是很优秀的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这毕竟是美国海军百多年来的惯例。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引起学生对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兴趣。
1.2 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在人类文化和宗教中的重要性。
1.3 分配阅读材料:《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
第二章:文学作品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2 学生讨论并分析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其对天堂与地狱的描绘。
2.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天堂与地狱形象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章:宗教文化探讨3.1 教师介绍世界主要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思考。
3.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描述和信仰。
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第四章:哲学思考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对于人类的意义,探讨其对人类行为和选择的引导作用。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不同观点和思考。
4.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于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信仰。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如何实践天堂与地狱概念的想法和计划。
5.3 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善、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6.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种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异同,并分享比较研究的结果。
6.3 教师总结学生的比较研究成果,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第七章:作品创作与展示7.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天堂与地狱的故事、诗歌或散文。
7.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对天堂与地狱的思考和感悟。
7.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一、故事背景本故事剧本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小镇上,名叫翡翠城。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但是最近却被一个邪恶的女巫施了魔法,镇上的所有居民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只有找到勇气、智慧、爱心、毅力这四种特质的人,才能打破女巫的魔法,让小镇恢复正常。
二、人物设定1. 桃乐丝:一个年轻的女孩,来自堪萨斯州,善良勇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2. 稻草人:一个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渴望拥有智慧。
3. 铁皮人:一个没有心脏的铁皮人,渴望拥有爱心。
4. 狮子:一个没有勇气的狮子,渴望拥有勇气。
5. 女巫:一个邪恶的女巫,拥有强大的魔法,试图阻止桃乐丝等人找到四种特质。
三、故事大纲1. 桃乐丝和她的小狗托托被一阵龙卷风吹到了翡翠城,她在这里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
2. 桃乐丝告诉他们,她要去找魔法师奥兹,让他帮助自己回到堪萨斯州。
3. 女巫发现了桃乐丝等人的计划,她试图阻止他们,但是失败了。
4. 桃乐丝等人找到了奥兹,但是奥兹并不是真正的魔法师,他只是一个骗子。
5. 奥兹告诉桃乐丝等人,只有找到勇气、智慧、爱心、毅力这四种特质,才能打破女巫的魔法,让小镇恢复正常。
6. 桃乐丝等人决定分头寻找四种特质。
7. 桃乐丝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告诉她,勇气就在勇气之殿里。
8. 稻草人在一个书屋里找到了智慧之书,他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9. 铁皮人在一个山谷里找到了爱心之泉,他的内心变得温暖起来。
10. 狮子在一个洞穴里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怪物,但是他鼓起勇气战胜了怪物,获得了勇气。
11. 桃乐丝、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回到翡翠城,将四种特质交给了奥兹。
12. 奥兹试图偷走四种特质,但是被桃乐丝等人发现了。
13. 桃乐丝等人用四种特质打败了女巫,解除了魔法,小镇恢复了正常。
14. 奥兹被赶出了翡翠城,桃乐丝和她的朋友们继续踏上了回家的路。
四、场景设定1. 堪萨斯州:一个草原上的农场,桃乐丝的家就在这里。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我来编童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编写童话故事。
2. 能够通过图片、词语或句子激发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1. 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如奇幻、夸张、寓意等。
2.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背景。
2.2 编写童话故事的方法1. 教授学生如何选择故事主题和角色。
2. 引导学生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和设定故事背景。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故事。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引入1. 通过展示一组童话故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和角色。
3.2 讲解1. 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3.3 示例1. 提供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示例,让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背景。
3.4 练习1.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合作编写一篇童话故事。
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故事。
3.5 展示和评价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
2. 让其他学生对展示的故事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童话故事图片1. 准备一组童话故事的图片,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想象力。
4.2 童话故事示例1. 准备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示例,用于让学生分析和理解童话故事的结构。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1. 通过观察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评估他们对童话故事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评价学生的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和角色设定,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民间故事情节和角色让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来讲述民间故事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人讲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能力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口语交际2.2 教学话题:民间故事2.3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讲述的故事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来讲述民间故事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分享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民间故事,引起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魅力所在3.2 教学活动一:听故事给学生播放一段民间故事的录音或视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听完故事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3.3 教学活动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并邀请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自我评价表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并填写同伴评价表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民间故事的录音或视频角色扮演的剧本和角色分配表自我评价表和同伴评价表5.2 教学设备:计算机和投影仪录音机或音响设备表演舞台和道具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延伸活动一:民间故事分享会邀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鼓励学生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来讲述故事,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6.2 延伸活动二:民间故事创意改编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民间故事,并进行创意改编学生可以改变故事的情节、角色或结局,并将其写成剧本或绘制成漫画第七章:教学反馈7.1 学生反馈: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邀请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7.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并填写教学反馈表,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8.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增加或减少某些教学内容和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8.2 教学计划更新:定期更新教学计划,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引入新的民间故事和教学活动第十章:教学参考资源10.1 民间故事书籍推荐: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书籍,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和文化素养10.2 在线资源:提供一些在线的民间故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10.3 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论文、教案示例和相关研究,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口语交际和民间故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第六章案例分析地方文化与民俗是小学生社会科学课程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与民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介绍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教学实践,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内容。
案例一:正月十五元宵节地点:某小学时间:2022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一、案例背景介绍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小年,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
在某小学,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元宵节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传统食品。
二、案例分析1. 学生参观元宵节庙会学生们参观了学校里举办的元宵节庙会,游览了各种庙会摊位,了解元宵节时期人们的独特风俗和习惯。
同时,他们还有机会品尝正宗的元宵,领略元宵节的美味。
2. 课堂上学习元宵节民间故事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在思考中获得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3. 学生制作灯笼学生们在班级里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带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不仅学习了灯笼的制作过程,也懂得了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4. 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校举办了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元宵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挂件等,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学习成果。
三、案例意义1. 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实际参与各种元宵节活动,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元宵节的含义和起源,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培养起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参与中传承,从而保护和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案例启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学校应该加强地方文化与民俗教育的实践环节,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名字创意画》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主要涉及教材的第六章第二节《有趣的字母与名字》。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引导幼儿发现名字中的有趣元素,激发幼儿创意想象,运用各种美术材料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名字创意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的独特性,培养自我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名字中的有趣元素,进行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名字创意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板、范例作品。
学具:彩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用各种形状和颜色创意组成的名片,引发幼儿兴趣。
讲解名片上的名字,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名字的独特之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名字创意画范例,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分析作品中运用到的美术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创作自己的名字创意画。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在画纸上构思自己的名字创意画。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创作时间(20分钟)幼儿根据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观察幼儿创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评价,鼓励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六、板书设计1. 《名字创意画》2. 内容:教材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用今天学到的技巧,为自己或家人创作一幅名字创意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名字创意画的兴趣浓厚,创作过程中积极投入。
游戏故事剧本《失落的魔法世界》角色:1、主人公勇敢坚毅的年轻冒险家,名叫艾克。
2、神秘导师智慧而神秘的老者,知晓魔法世界的诸多秘密,名为加文。
3、黑暗巫师妄图统治魔法世界的邪恶存在,叫做莫尔。
第一幕:冒险的开始场景:宁静的小镇艾克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小镇,过着普通的生活。
一天,他偶然在一本古老的书籍中发现了关于一个失落魔法世界的记载,内心被深深触动,决定踏上寻找这个神秘世界的冒险之旅。
第二幕:神秘的指引场景:茂密的森林在旅途中,艾克迷失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
正当他感到绝望时,遇到了神秘导师加文。
加文看出了艾克内心的渴望和勇气,决定指引他前往魔法世界的道路。
第三幕:魔法的觉醒场景:古老的遗迹在加文的指导下,艾克来到了一处古老的遗迹。
在这里,他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成功觉醒了自身潜藏的魔法力量,学会了如何运用魔法来保护自己和应对困难。
第四幕:黑暗的威胁场景:魔法世界的城堡艾克终于踏入了失落的魔法世界,却发现这里正被黑暗巫师莫尔的阴影所笼罩。
莫尔拥有强大的黑暗魔法,他驱使着邪恶的生物,试图征服整个魔法世界。
第五幕:艰难的战斗场景:战场艾克勇敢地与黑暗势力展开战斗,但莫尔的魔法太过强大,艾克多次陷入困境。
然而,他从不放弃,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新掌握的魔法技能,一次次从绝境中挣脱出来。
第六幕:团结的力量场景:村庄艾克意识到单靠自己无法战胜莫尔,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一个村庄里,他结识了一群勇敢的战士和魔法师,他们决定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对抗黑暗巫师。
第七幕:最终的对决场景:山顶艾克和他的伙伴们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来到了莫尔所在的山顶。
一场惊心动魄的最终对决展开,艾克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在伙伴们的协助下,成功击败了莫尔,拯救了魔法世界。
第八幕:和平的到来场景:魔法世界的城市随着莫尔的战败,黑暗势力被彻底清除,魔法世界迎来了和平与繁荣。
艾克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他的名字被永远铭记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中。
第九幕:新的使命场景:回归的小镇艾克带着荣耀回到了自己的小镇,他决定将魔法世界的知识和力量分享给家乡的人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魔法的魅力和力量。
小学课文《丑小鸭》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体会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懂得珍惜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丑小鸭》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丑小鸭在鸭妈妈孵化出一群小鸭子中的不同外貌,以及它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分析丑小鸭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它最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丑小鸭的成长故事对他们的启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丑小鸭的故事情节,掌握其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2 教学难点分析丑小鸭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它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丑小鸭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丑小鸭》。
第二步: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找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第三步:分析丑小鸭的心理变化,讨论它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第四步: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思考故事对他们的意义。
第五步:总结课程,布置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启示的思考。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语法、拼写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课文《丑小鸭》文本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和教案设计5.2 参考资料安徒生.《丑小鸭》[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张红梅.《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王丽丽.《小学语文教学法》[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丑小鸭》的故事文本,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副本。
语言活动教案《熊猫的客人》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熊猫请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故事《熊猫的客人》的PPT或图书。
2.2 准备熊猫、小鸟、小狗等动物的手偶或图片。
2.3 准备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教师展示熊猫手偶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熊猫的特点。
3.2 教师讲述故事《熊猫的客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3.3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熊猫请客的过程。
3.4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3.5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熊猫请客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手偶或图片,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4.2 学生动手制作小动物的手偶,进行故事表演。
4.3 学生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给同学。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2 观察学生在制作手偶和故事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3 收集学生的画作,评价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故事《熊猫的客人》电子书或纸质书。
6.2 熊猫、小鸟、小狗等动物的图片或手偶。
6.3 白板或大张的纸张,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
6.4 彩色笔或马克笔,用于学生在白板上作画。
6.5 学生作品展示板或墙面空间。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开场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7.2 朗读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熊猫的客人》。
7.3 互动提问:教师在故事过程中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7.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并提出问题。
7.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对话。
6 瓜果的想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六章“瓜果的想象”,旨在通过认识和描绘生活中常见的瓜果,培养学生对物体形态和色彩的感受能力,以及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绘画表达。
内容包括:1. 瓜果的观察与描述;2. 瓜果绘画技巧的运用;3. 创意瓜果画的创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对生活中常见的瓜果有一定的认知。
本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观察和描绘瓜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绘画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创意表达及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瓜果的观察与绘画实践,提升学生对自然形态美的感知和鉴赏力,加强对艺术表现手法和色彩搭配的运用能力;在创意表达方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个人情感和想法融入作品,提高独立创作和表现自我意识的能力;文化理解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瓜果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促进对美术学科与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瓜果形态的观察与表现: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观察瓜果的形状、线条、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绘画技巧将其表现出来,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例如,如何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变化来描绘不同瓜果的轮廓和质感。
- 色彩搭配与运用:学生需学会根据瓜果的自然色彩进行适当的色彩搭配,掌握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例如,如何运用色彩的渐变、对比来表现瓜果的光泽和新鲜感。
- 创意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将个人想象融入绘画创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个性化表达。
例如,通过瓜果的变形、组合或赋予特殊寓意等方式,展现独特的艺术创意。
2. 教学难点:- 形态细节的描绘:学生对瓜果的细节描绘往往感到困难,如如何表现果皮的质感、果肉的纹理等。
教师需提供具体的绘画技巧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细节描绘的方法。
创意小故事剧本角色:1、小明: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人。
2、小美:小明的同学,聪明且勇敢。
3、神秘老人:知晓许多秘密的智者。
第一幕:神秘的传说时间:清晨地点:学校教室小明和小美在教室里聊天,小明说起了一个关于神秘宝藏的传说。
据说在学校后山的深处,有一个隐藏的洞穴,里面藏有无尽的财宝,但也充满了危险。
小美对此半信半疑,但小明却下定决心要去探索。
第二幕:准备出发时间:中午地点:小明家小明回家后开始准备探险所需的物品,背包、手电筒、地图等等。
小美也来到小明家,决定和他一起去冒险。
第三幕:踏上征程时间:下午地点:学校后山小明和小美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后山深处走去。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障碍,比如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荆棘。
但他们相互帮助,没有退缩。
第四幕:迷失方向时间:傍晚地点:山林中随着天色渐暗,他们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
小明开始着急,小美则冷静地拿出地图试图找到出路。
第五幕:神秘老人出现时间:夜晚地点:山林中的小屋前正当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看到了一间小屋。
屋内走出一位神秘老人,老人看着他们,似乎早已知道他们会来。
老人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并告诫他们前方的危险,但小明和小美依然决定前行。
第六幕:洞穴入口时间:深夜地点:洞穴前他们终于找到了洞穴的入口,洞口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小明和小美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洞穴。
第七幕:洞穴中的挑战时间:深夜地点:洞穴内洞穴里充满了各种奇怪的声音和影子,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
突然,出现了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四处寻找可以跨越沟壑的方法。
第八幕:发现宝藏时间:深夜地点:洞穴深处经过努力,他们终于跨越了沟壑,继续深入洞穴。
在洞穴的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宝藏。
第九幕:危机降临时间:深夜地点:洞穴就在他们兴奋不已的时候,洞穴开始剧烈摇晃,似乎要崩塌。
他们意识到,这宝藏可能有保护的机关。
第十幕:成功逃脱时间:凌晨地点:洞外小明和小美拼命往洞口跑去,在最后一刻,成功逃出了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