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6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介入再通治疗姜荣娅;张科荣;屈俐;缪南东;邓进【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1999(14)4【摘要】目的寻求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新法.方法应用放射介入技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08例的209条输卵管进行SSG和FTR.结果:原发不孕输卵管复通率为62%(31/50),继发不孕复通率为79.25%(126/159),P<0.05;输卵管近段阻塞复通率为87.47%(85/95);中、远段阻塞复通率为64.15%(34/53);近段加中、远段阻塞复通率为28.13%(9/32),输卵管通而不畅者复通率为100%(29/29),P<0.01.随访半年以上患者30例,现有7例怀孕,2例已足月分娩.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放射介入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良好作用.【总页数】3页(P23-25)【作者】姜荣娅;张科荣;屈俐;缪南东;邓进【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介入室,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介入室,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4【相关文献】1.中医温肾通络法联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观察 [J], 刘炜;余敏;冉世容;陈英;李豪胜2.介入再通术联合臭氧、丹参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临床研究 [J], 罗磊;鞠现霞3.中药灌肠及口服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J], 廖建梅;张强;余婕4.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及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 李娟;王佳茹;谢婷婷5.介入再通术联合臭氧、丹参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临床研究 [J], 罗磊;鞠现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卵管阻塞的介入再通治疗
刘德鑫;李平;李华东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8(015)023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治疗价值.方法:用美国COOK公司输卵管再通系列全套对330例患者共557条输卵管行再通术,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再通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97.8%,再通率90.1%,其中输卵管近段阻塞的再通率与输卵管远段阻塞的再通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γ=32.7,P<0.005).再粘连率为3.1%,受孕率为34.8%,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最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2页(P3070-3071)
【作者】刘德鑫;李平;李华东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泉州,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3
【相关文献】
1.介入再通术联合臭氧、丹参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临床研究 [J], 罗磊;鞠现霞
2.中药灌肠及口服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湿热瘀阻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
果观察 [J], 廖建梅;张强;余婕
3.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及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 李娟;王佳茹;谢婷婷
4.介入再通术联合臭氧、丹参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临床研究 [J], 罗磊;鞠现霞
5.改良双腔球囊导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崔晓剑;陈明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入疏通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同轴导丝系统用导丝疏通输卵管。
结果 108例患者,207条输卵管,疏通199条,成功率96%。
89例随访1年,27人成功怀孕,妊娠率30.3%。
结论介入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关键词] 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疏通;同轴导管系统[中图分类号] r271.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45-01自然受孕必须要有正常的输卵管功能,包括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及其上皮细胞纤毛的推动,输卵管也必须通畅。
近年来,输卵管性不孕有增加的趋势,日本长田等报道输卵管性不孕占不孕症的29.9%。
我国分析报道的数字为20.0%~32.8%。
输卵管阻塞是妇科常见病,治疗难度较大。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诊疗效果得到了提高。
现将我院介入科2009年1~12月应用介入疏通术治疗10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2月我科共行该手术108例,其中原发性不孕42例,继发性不孕66例。
继发性不孕的病史主要有盆腔炎、人流、取环及宫外孕手术等,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8.6岁,均因不孕症在门诊检查,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提示输卵管通而不畅或不通而收住院行输卵管介入疏通术。
1.2 术前相关检查及准备①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原发性不孕者男方先行精液检查排除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②于月经干净后3~7天内手术;③术前行碘过敏试验为阴性;④无手术禁忌症如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月经期或子宫出血者;发热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1.3 手术方法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于手术台上,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铺无菌洞巾,窥器暴露宫颈,宫颈钳固定宫颈,置入同轴导管系统,透视下推注造影剂(76%泛影葡胺或碘佛醇),观察子宫角部形态,输卵管阻塞部位,程度以及输卵管远端无静脉血流征象,然后引入导丝、导管,轻轻往返推拉数次,直至阻力消失,再次造影,如造影剂经输卵管进入盆腔,表示疏通成功,随即通过导管分别向两侧输卵管内各注入生理盐水50ml+庆大霉素 8万u+地塞米松5mg并保留输卵管内药液数分钟以防输卵管再粘连,术后常规应用3d抗生素,术后3个月严格避孕。
介入再通灌注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目的对介入再通灌注术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157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采用灌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12个月末输卵管通畅情况,12个月内、24个月内宫内妊娠和输卵管妊娠情况。
结果12个月末,组间输卵管完全通畅率比较,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年龄在21~45岁,婚后夫妻2年内性生活正常而未受孕,术前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彩超、输卵管造影或腹腔镜检查确诊,符合乐杰著《妇产科学》[2]中关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生殖系统畸形、遗传因素、内分泌或免疫因素导致不孕症;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或感染严重;合并心、肝、肾和造血功能等严重疾病患者;对介入治疗药物过敏患者;临床诊疗资料不完整患者;失访或无法判定疗效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月经排净后5~7 d行介入再通灌注术治疗。
术前30 min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和25 mg异丙嗪。
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和宫颈处皮肤,铺巾,窥阴器暴露宫颈并行阴道和宫颈消毒,探针探宫后将通液气囊管插入宫颈内口约2 cm处,注入2 mL左右的气体。
连接高压注射器,按照预设定造影程序自动注射7~10 mL碘帕醇300型对比剂,密切观察子宫和输卵管充盈状态,待充分充盈后立即停止程序,根据改进的选择性输卵管造影确定输卵管阻塞情况。
调整前段弯曲5F导管方向,使其伸入气囊管并注入2 mL左右对比剂以确认导管已伸入阻塞侧子宫角部,送入3F同轴导管及微导丝,在透视下轻柔往返活动疏通梗塞,退出微导丝后注入对比剂,密切观察对比剂弥散入盆腔情况,最后经导管向输卵管腔内缓慢灌注药物。
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15 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 U和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治疗组灌注混合液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注射液4 mL(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1020345)。
输卵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6例
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4月本院妇产科输卵管阻塞患者86例,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对86例不孕妇女采用同轴导管进行机械疏通,术中灌注再通液进行消炎、抗粘连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
结果:86例158条输卵管复通144条,复通率为91.1%。
随访6~24个月,妊娠42例,妊娠率为48.8%,其中30例足月分娩,无异位妊娠发生。
结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输卵管;介入再通术;阻塞性不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工流产频率的增加,不孕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妇女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资料显示[1],输卵管阻塞约占不孕症的30%~40%,成为不孕症诊断和治疗的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有通气、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物理疗法及中药通夜等,均具有一定疗效[2]。
但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手段,为广大患者认可。
本文对2005年1月~2010年4月本院妇产科8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4月本院妇产科输卵管阻塞患者86例,年龄24~42岁,平均34岁,不孕时间1~12年,原发性不孕21例,继发性不孕65例,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其中72例双侧输卵管堵塞,14例单侧输卵管堵塞。
1.2 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和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手术区并且会阴区铺消毒巾。
暴露宫颈,用探针探测子宫腔深度及方位,尽量保持子宫中位,将9.0F、5.5F导管插入宫腔,来固定同轴导管系统,5.5F导管在J型导丝引导下,经9.0F导管插入宫腔至子宫角部,轻探子宫角部,经导管注入造影剂,通过造影剂造影来确定子宫大小,宫角位置、形态、输卵管阻塞的部位及程度。
若有梗阻,在透视下经5.5F导管输注2%利多卡因来预防输卵管痉挛,后将配套导丝经5.5F导管,从宫颈插入并将3.0F的导管和0.038的导丝送至子宫角部或远端输卵管,退出导丝。
输卵管扩通后,经5.5F导管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形态,进入盆腔,表示输卵管已复通;若输卵管不显影,则送入3.0F导管和0.015导丝,在阻塞部位轻柔往返地推动使其逐渐前进,分离阻塞,退出导丝,再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形态、通畅度和造影剂在盆腔的弥散情况,证实输卵管通畅后,再经5.5F导管行术中抗粘连治疗,灌注抗粘连药物(含庆大霉素80 000 U、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
松10 mg+20 ml 0.9%NaCl溶液)。
术后观察1~2 h,患者无不适方可离院,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 d,继续给予促排卵中药辅助治疗,术后3 d及下次月经净后3~7 d行输卵管通水试验巩固疗效,防止再粘连。
导管术后第3个月经周期可开始择期同房,争取怀孕。
1.3 评价标准
再通成功:造影剂经输卵管进入盆腔且弥散良好;再通失败:导管导丝不能插入输卵管或插入后注入造影剂,不能进入盆腔以及造影剂积聚在伞部不能散开。
2 结果
86例158条输卵管复通144条,复通率为91.1%。
随访6~24个月,妊娠42例,妊娠率为48.8%,其中30例足月分娩,无异位妊娠发生。
3 讨论
3.1 输卵管梗阻治疗
输卵管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
输卵管起自子宫角部,其管腔近端与子宫腔相通,远端开口于腹腔,内侧与子宫角相通连,外端游离,而与卵巢接近,全长8~14 cm。
输卵管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四部分间质部(或称子宫部)、峡部、壶腹部、伞部(漏斗部),伞部为输卵管远端腹腔开口处,在输卵管的末端,与卵巢甚接近。
游离端呈漏斗状,有许多须状组织,有“拾卵”作用。
输卵管是输送卵子、促成卵子和精子结合的生育通道,如果堵塞就不可能怀孕,有统计数据表明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占不孕原因的三分之一。
输卵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有输卵管炎症和盆腔腹膜炎、久治不愈的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病等,各种原因所致的输卵管炎症会使输卵管黏膜被破坏,形成瘢痕、粘连,输卵管管腔就会发生狭窄或者堵塞,此时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或控制炎症、疏通输卵管、让不孕症患者尽快怀孕,如何疏通则是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输卵管梗阻的原因是由于各种炎症导致的输卵管腔粘连及严重的伞端积水或伞端周围黏连造成的输卵管不通,为继发性输卵管梗阻,少数是因其自身发育异常所致的原发性输卵管梗阻[3]。
本文86例输卵管梗阻,21例为原发性输卵管梗阻,65例继发性输卵管梗阻,原发性多不常见。
输卵管近端梗阻,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只要能通过梗阻段,输卵管便能开通,故再通效果较好;而远端梗阻则通过选择性插管加压注入疏通液后大多数梗阻可开通,但由于伞端拾卵功能减弱,术后妊娠率则低于近端梗阻[4]。
本文158条输卵管梗阻开通144条,开通率达91.1%,不影响输卵管伞端拾卵功能,介入术后妊娠率达到48.8%。
输卵管梗阻的重要特征是血瘀。
现代医学证实[5],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盆腔微循环,抑制炎症,直接或间接的抗感染,同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有研
究表明,介入再通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能够显著提高妊娠率。
对于近端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介入再通术能有效再通阻塞输卵管,使其畅通,而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抑制细菌,预防再粘连,保持管腔通畅的作用。
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结合输卵管放射介入再通治疗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标本兼治、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作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2 输卵管介入治疗的副反应
造影劑过敏、输卵管穿孔及肌壁损伤、子宫腔感染、腹痛、阴道流血等是输卵管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
本组8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治疗后,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安全、简便、有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应作为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秋云.宫腔镜联合B超输卵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6):199-120.
[2]霍成存,肖训生,李建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09,l5(35):714-715.
[3]杨再兰.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介入再通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0,7(20):96.
[4]娥健草,王团胜.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l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236):90.
[5]张迎春,兰为顺.中药配合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