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0.2热和内能 人教版选修3-3
- 格式:ppt
- 大小:550.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节 热和内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并明白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方式。
2、了解热与内能的关系,区别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来理解能量转移的进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能量转移的了解感受能量的流动性,增强咱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教学难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效果。
教学方式:阅读、讨论和讲解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引入新课提问:(1)从做功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在绝热进程中,功与系统的内能有何关系?学生试探并回答:(1)概念: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一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那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不同与外界在绝热进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
咱们把那个物理量称为系统的内能。
(2)当系统从状态1通过绝热进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12U U U -=∆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 ,即W U =∆。
总结: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今天咱们来学习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二)新课教学1、热传递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试探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2)热传递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
(3)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可否发生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是不是有关?(4)热传递进程的实质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彼此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即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那个进程就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
教师强调指出:只要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进程就会进行,与原来物体内能的多少大小无关。
热传递进程能量能够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也能够由内能小的物体传到内能大的物体上,但必然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
2.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即ΔU=W。
3.热传递: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4.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
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具有等效性,但二者实质不同。
一、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实验(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度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二、功和内能1.内能的概念(1)内能是描述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
2.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1)表达式:ΔU=W。
(2)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正;系统对外界做功,W为负。
三、热和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和内能(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即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ΔU=Q。
②物体吸热,Q为正;物体放热,Q为负。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5)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课题:10.2 热和内能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的条件、本质和三种形式。
2、理解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及区别。
3、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来理解能量转移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解内化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知识元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知识讲解一、功和内能1.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即W=-ΔE2.在绝热过程中,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3.功和内能的区别(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2)做功过程中,能量一定会发生转化,而内能不一定变化(3)内能变化时不一定有力做功,也可能是传热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二、热和内能1.传热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不仅对系统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力学业状态,单纯的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淡定状态,所以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在单纯传热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ΔU=U2-U1=Q2.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3.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传热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传热,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有一定的内能例题精讲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例1.用力搓手感觉手会发热、冬天在阳光下觉得暖和等物理现象表明:____和_____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例2.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例3.如图所示,在较厚的有机玻璃筒底部,放置少量易燃物,如蓬松的硝化棉。
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看到硝化棉被点燃而发出火光。
对该实验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功可以变成能B.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用厚有机玻璃做筒和迅速压缩都是为了保证该过程为绝热过程D.活塞向下迅速压缩过程,筒内空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了例4.小实验:将钢丝掰直后,快速来回弯曲,用手接触弯曲部分会感觉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和内能.热传递1概念: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1) 并将持续到系统间达到热平衡,即温度相等为止,这个过程称为热传递。
(2)热传递的实质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
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是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4)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容易传不同物质传导热的能力各不相同,①热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的热传递方式,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所有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导体,如空气、橡胶、绒毛、棉纱、木头、水、油等。
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所特有的热传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②热对流——递方式。
热辐射不依赖热从高温物体向周围以电磁波的形式沿直线射出去的方式,③热辐射——媒介质,可在真空中进行,与外界温差越大,表面颜色越深,物体向外的热辐射能力越强。
析规律:热传递的规律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 以下所述现象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内能的是(1【例1-】.将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发热A .放在空气中的一杯热水会冷却B .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车刀发热C .电流通过电阻丝D弯折铁物体的温度都发生了变化,都是内能的改变。
解析:不论物体是发热还是冷却,电流通过电阻丝并做功,丝是用力对物体做功,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是摩擦力对车刀做功,通过热辐射以及热对流等方式向所以三者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热水放在空气中,它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所以应外传递了热量,而使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下降,。
选BB答案:) 在下述现象中,没有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21【例-】.电流通过电炉而使温度升高A .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B.C.铁锤敲打铁块,使铁块温度升高D.夏天在室内放几块冰,室内会变凉快解析:电流通过电炉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度升高是靠太阳的热辐射来升温的;铁锤敲打铁块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室内放上冰块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气温的。
第十章——热力学定律第1讲 功和内能第2讲 热和内能目标定位 1.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知道热传递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等效结果.1预习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2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3对点练习 巩固·应用·反馈预习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1.系统不从 吸热,也不向外界 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2.要使系统状态通过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1、2决定,而与做功方式 .一、焦耳的实验外界放热绝热无关二、内能1.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存在一个 系统的物理量,我们把它称之为系统的 .2.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ΔU = 就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即 .只依赖于自身状态内能绝热U 2-U 1功W ΔU =W三、热和内能1.不仅对系统 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单纯的对系统也能改变系统的内能.2.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单纯的达到状态2,内能的增加量ΔU =就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 ,即 .做功传热传热U 2-U 1热量Q ΔU =Q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一、功和内能关系的理解1.内能(1)微观: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2)宏观: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3)状态量.2.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在绝热过程中:(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内能增加,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内能减少,即W=ΔU.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内能与机械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且总量保持不变.例1 如图1所示,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 )A.E甲不变,E乙减小B.E甲不变,E乙增大C.E甲增大,E乙不变D.E甲增大,E乙减小图1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两气室气体都经历绝热过程,内能的改变取决了做功的情况,对甲室内的气体,在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活塞左移,压缩气体,外界对甲室气体做功,其内能应增大,对乙室内的气体,活塞左移,气体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就减小,故D选项正确.答案 D借题发挥 (1)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柴油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点火的.(2)在绝热过程中,末态内能大于初态内能时,ΔU为正,W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末态内能小于初态内能时,ΔU 为负,W为负,系统对外界做功.例2 下列关于系统的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B.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系统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系统内能是一致的C.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D.气体在大气中绝热膨胀时对外做了功,但气体的内能不变解析 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A对;正因为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所以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内能是一致的,B对;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C错;气体绝热膨胀时对外界做了功,又因为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所以系统的内能要减小,故D错.答案 AB二、热和内能1.传热和内能变化的关系系统在单纯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2.区分三组概念(1)内能与热量:内能是状态量,可以说系统具有多少内能而不能说传递多少内能;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系统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传递了多少热量.(2)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系统的内能变化的量度,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但是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3)热量与功热量和功,都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都是过程量,一定量的热量与一定量的功相当,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例3 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比铁块1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的温度T2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解析 一个系统在热交换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直到温度相等,不再发生热交换为止,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所以选项A、D都正确,选项B错误;答案 AD例4 若对物体做1 200 J的功,可使物体温度升高3 ℃,改用传热的方式,使物体温度同样升高3 ℃,那么物体应吸收________ J的热量,如果对该物体做3 000 J的功,物体的温度升高5 ℃,表明该过程中,物体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 J.解析 做功和传热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物体用做功方式使温度升高3 ℃,如用吸热方式,也使温度升高3 ℃应吸收1 200 J的热量.如对物体做功3 000 J,温度升高5 ℃,而物体温度升高5 ℃,需要的功或热量应为ΔE.1 200 J=cm×3 ℃,ΔE=cm×5 ℃,所以ΔE=2 000 J.Q=ΔE-W=-1 000 J,因此物体应放出1 000 J的热量.答案 1 200 放出 1 000对点练习 巩固·应用·反馈1234做功与内能的关系1.在下述各种现象中,不是由做功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B.用铁锤不断锤打铅块,铅块温度会升高C.在炉火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电视机工作一段时间,其内部元件温度升高解析 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是热辐射使水的温度升高,在炉火上烧水是热传导和对流使水的温度升高,用铁锤锤打铅块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铅块温度升高,是由于外界做功引起的.电视机工作时,电流通过各元件,电流做功使其温度升高.可见A、C不是由做功引起温度变化的,故选A、C.答案 AC2.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解析 绝热膨胀过程是指气体膨胀过程未发生热传递,膨胀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由ΔU=U2-U1=W可知,气体内能减小.由于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忽略,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答案 D1234传热与内能的关系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解析 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A错;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若两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便不再发生热传递,即达到了热平衡,故B对,C错;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不一定是热传递引起的,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故D错.答案 B4.对于热量、功和内能,三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内能的单位不相同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解析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要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或热传递两种途径,这三者的物理意义不同,A错;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多少的,而功是量度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多少的,B错;三者单位都是焦耳,C错;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D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