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概述一、神经系统的区分脑人脑
- 格式:ppt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3
神经系统总论General Introduction Nerve system第一节神经系统概述人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并分布于全身各处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人体的各种活动都要有神经系统参与,各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神经系统首先借助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剌激(信息),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身体各系统的活动,使机体能够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并保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
所以,神经系统是机体内的主导系统。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除神经调节外,还有体液调节,这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形成的内分泌激素,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从而发挥其功效。
(自身调节)一. 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分布到周身各处的神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神经系统可作如下区分:⒈按存在部位区分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和周围神经系。
中枢神经系(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⒉按支配结构区分:周围神经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s):管理骨骼肌的运动和躯体的感觉。
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运动以及内脏的感觉。
⒊按神经性质区分:周围神经可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motor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运动(传出神经efferent nerve)感觉神经sensory nerve:管理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传入神经afferent nerve)二.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⒈协调人体内部各系统器官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完整统一。
⒉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内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系统的总称。
脑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
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发出的31对脊神经和脑发出的12对脑神经组成,其中包括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自主神经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又根据其功能不同,将其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部分。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是将外周感受器发生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的神经纤维;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是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外周效应器的神经纤维。
实际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大多数神经为混合神经,它们中既含有感觉神经纤维有含有运动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又可进一步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含有自主神经成分。
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1.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大脑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重要的神经中枢。
例如,躯体运动中枢能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语言中枢又分为多个功能区,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会患运动性失语症,能听懂别人说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听不懂别人说话)等。
-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例如,当人喝醉酒时,小脑被酒精麻痹,就会走路不稳。
- 脑干: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果脑干受损,可能会危及生命。
-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例如,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同时,脊髓还能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感觉信息传导到脑,又能将脑发出的指令传导到四肢和躯干的肌肉,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例如,嗅神经能传导嗅觉信息,视神经能传导视觉信息等。
- 脊神经:共31对,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脊神经既能传导神经冲动,使躯体和内脏器官的活动相协调,又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等。
二、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神经元的结构。
- 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 突起。
- 树突:短而分支多,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向细胞体。
- 轴突:长而分支少,能够将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系统第一节总论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它控制和协调其它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功能整体。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脑高度发达,具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语言功能,使人类具备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为神经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极为复杂,但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简表如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区分简表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神经系统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临床意义:*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活动即不能进行。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反射活动,诊断某种疾病。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神经系统结构复杂,名词繁多,常用的术语有:灰质和皮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色泽灰暗。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
白质和髓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呈白色。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称髓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节。
纤维束和神经:由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呈束状的称纤维束,位于周围神经系统中呈条索状的称神经。
网状结构: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
第二节申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位置和外形1.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小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
2.外形呈圆柱状,前后稍扁,全长4O~45 cm。
(1)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颈膨大连有到上肢的神经,腰骶膨大连有到下肢的神经。
(2)六条纵沟: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一)概述1.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灰质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1.外形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
胸一腰三有侧柱,交感低级中枢部。
骶二三四无侧柱,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
(三)脊神经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
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
1.膈神经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
2.臂丛分支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1)腋神经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
(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
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