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 第十二章核算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33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全套课件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理论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报告,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等。
1.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个方面。
了解会计要素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3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公式,表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1.4 会计假设与原则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汇总和反映的标识。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五大类。
了解会计科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
2.2 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会计账户包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了解会计账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章:会计凭证与账簿3.1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了解会计凭证有助于我们正确记录经济业务。
3.2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用于反映经济业务的账册。
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日记账簿和辅助账簿。
了解会计账簿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章:会计报表4.1 会计报表概述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一、内容提要本章是在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会计电算化的有关内容。
会计工作组织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的进行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组织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会计档案的保管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把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付诸实施需要创造的条件,以便在实践中合理安排会计核算的组织工作。
会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活动,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科学的组织会计工作,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二)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加强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协调一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四)科学的组织好会计工作,有利于维护好财经法纪,贯彻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
组织会计工作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一)统一性要求;(二)适应性要求;(三)效益性要求;(四)内部控制及责任制要求。
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内部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我国会计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具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特点。
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
各个企业单位原则上要单独设置专职的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实用文档的单位,应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否则应委托有关代理机构进行代理记账。
设置了会计机构,还必须配备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进行会计核算;(二)实行会计监督;(三)编制计划及预算,并认真执行之;(四)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为了保障会计人员更好的履行其职责,赋予了会计人员以下的权限:(一)有权要求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批准的计划和预算;(二)有权履行其管理职能,即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定合同、参加有关会议等;(三)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解释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1.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会计科目和账户介绍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科目体系及其分类2.2 记账方法和记账规则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强调记账规则和会计分录的重要性2.3 会计凭证和账簿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账簿的种类和记录方法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第四章: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4.1 会计循环的流程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流程强调会计循环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4.2 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解释会计核算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4.3 会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解释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如何解读会计报表并提取相关信息第五章: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5.1 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介绍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解释如何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5.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强调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挑战第六章:账户分类与会计分录6.1 账户的分类详述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账户的区别6.2 会计分录讲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重要性演示如何编制简单和复杂的会计分录6.3 会计分录的试算平衡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通过试算平衡检查会计分录的准确性第七章: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7.1 会计估计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讨论常见的会计估计及其处理方法7.2 会计政策阐述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的重要性列举常见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7.3 会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介绍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概念解释如何处理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第八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8.1 账户体系结构解析账户体系的构成和层级关系强调主要账户在账户体系中的作用8.2 常用会计科目列举和解释企业常用的重要会计科目探讨会计科目如何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8.3 账户的开设与使用讲解账户开设的原则和方法演示如何通过账户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第九章:财务报表分析9.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目的和常用比率展示如何计算和解读财务比率9.2 趋势分析与预测解释趋势分析的概念和应用演示如何利用趋势分析进行财务预测9.3 现金流量分析强调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第十章:会计伦理与内部控制10.1 会计伦理探讨会计职业伦理的标准和原则分析会计伦理冲突和解决方法10.2 内部控制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的讲解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方法10.3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讨论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和会计准则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第十一章:存货与成本计算11.1 存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存货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11.2 存货的核算与控制探讨存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存货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11.3 成本计算与管理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第十二章:固定资产与折旧12.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确认条件讲解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和折旧基础12.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介绍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演示如何计算各种折旧方法的折旧额12.3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探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分析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影响第十三章:应收账款与坏账处理13.1 应收账款的管理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量方法13.2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探讨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和程序分析坏账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13.3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收款介绍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收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14.1 税务会计的基础知识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讲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强调所得税申报和缴纳的重要性14.3 税务筹划的原则与方法探讨税务筹划的概念和原则介绍税务筹划的常用方法和技巧第十五章:会计期末结算与财务报告15.1 会计期末结算的程序与方法解释会计期末结算的概念和程序讲解期末结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5.2 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介绍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过程强调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和分析方法15.3 财务报告的审计与评价解释财务报告审计的概念和目的分析审计对财务报告可靠性和企业信誉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基础会计教学的各个方面,从会计的定义、基本假设和原则,到会计记录方法、财务报表编制,再到会计循环、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等。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回复【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会计核算程序指的是一套按照特定规定进行操作的程序,用于将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统计、分类、记录和处理,最终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
会计核算程序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原始凭证会计核算程序的第一步是收集企业的原始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等。
原始凭证是会计记录的基础,通过对原始凭证的收集,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
第二步:分类记录在收集到原始凭证后,会计人员需要对凭证进行分类,按照会计科目进行记录。
会计科目根据企业的财产权益变动情况进行划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科目。
第三步:登记簿记在对凭证进行分类记录后,会计人员需要将凭证的相关信息登记到相应的簿记账户中。
簿记账户主要包括总账、各分类账和明细账。
总账是对所有会计科目的总括记录,分类账是对某一类会计科目的汇总记录,而明细账是对某一特定会计科目下的具体细目进行记录。
第四步:复核与调整在完成登记簿记后,会计人员需要对账户余额进行复核,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根据复核的结果,如果发现错误或遗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账目的准确和完整。
第五步:编制财务报表在确定账目无误后,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第六步:审计与核实在编制财务报表后,需要进行审计与核实工作。
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将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全面的审核,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可靠性。
第七步:出具财务报表最后一步是出具财务报表。
经过审计和核实后,财务报表将正式出具,并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使用。
企业的股东、管理层、投资者等对财务报表具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一.单项选择题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1---25(此题知识点:1账务处置程序概念)1.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称为()。
A.账簿组织B.会计核算组织程序C.记账工作步骤D.会计组织【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在会计循环中所采纳的凭证、账簿、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程序彼此结合的方式称为账务处置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3.会计单、证、账、表按必然的程序与方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可称为()A. 账簿组织B. 记账程序C. 会计核算形式D. 会计循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在会计循环中所采纳的凭证、账簿、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程序彼此结合的方式称为账务处置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3. 设计会计核算程序是()的一项重要内容。
A.会计凭证设计B.会计制度设计C.会计账薄设计D.会计报表设计【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程序设计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之一。
(此题知识点:11账务处置程序的种类)5.以下各项中,属于最大体的账务处置程序的是()。
A. 记账凭证账务处置程序B.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置程序C.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置程序D. 日记总账账务处置程序【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置程序是一种最大体的账务处置程序,其他账务处置程序都是在此基础上进展演变而形成的。
6、各类账务处置程序的相同的地方表现为()。
A依照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B依照记账凭证和有关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记录明细分类账C依照记账凭证逐笔记录总分类账D依照总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各类账务处置程序记录明细账和日记账的依据和方式大体相同,依照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记录。
会计报表都是依照总账和明细账编制。
记录总账的依据和方式各不相同。
7.各类账务处置程序的要紧区别是()。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课内学时72,4学分。
二、教材说明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各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一、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二、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内容(1)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2)会计的具体内容;(3)会计内容的抽象。
2、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监督职能2、会计的作用四、会计方法1、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基础会计》填空题【第一章】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说明会计的本质:对经济活动进行________________,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形式,是会计的主要特点。
2、会计核算前提有四个:会计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货币计量。
3、会计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4、会计核算的职能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业务。
5、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为基本形式。
6、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种管理活动。
7、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_______,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8、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为会计的反映职能,它贯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的核心是要。
9、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_____ ____统一制定并公布。
【第二章】10、某企业期初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本期发生下列业务:(1)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存入银行;(2)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50万元。
则该企业期末权益总额为________万元。
11、会计要素是对的个体内容所做的基本分类,是的基本框架。
12、13、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
14、会计恒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因而成为复式记账、账户试算平衡和的理论依据。
15、16、资产是指企业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7、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_____________流出企业的___________。
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一.单项选择题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1---25(本题知识点:1账务处理程序概念)1.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称为()。
A.账簿组织B.会计核算组织程序C.记账工作步骤D.会计组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在会计循环中所采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或者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3.会计单、证、账、表按一定的程序与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可称为()A. 账簿组织B. 记账程序C. 会计核算形式D. 会计循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在会计循环中所采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或者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3. 设计会计核算程序是()的一项重要内容。
A.会计凭证设计B.会计制度设计C.会计账薄设计D.会计报表设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程序设计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之一。
(本题知识点:11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5.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A.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B.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C.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D.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账务处】【理程序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6、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B根据记账凭证和有关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明细分类账C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D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的依据和方法基本相同,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
会计报表都是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
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各不相同。
7.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A.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C.总账的格式不同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的依据和方法基本相同,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
基础会计答案陈国辉【篇一:基础会计陈国辉主编目录】旭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会计的含义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第五节会计的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对象第二节会计要素第三节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假设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第四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账户与会计科目第二节复式记账原理第三节借贷记账法第四节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第三节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第四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第五节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第六节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第六章账户的分类第一节账户分类的意义第二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第三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七章成本计算第一节成本计算的意义、原理与要求第二节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第三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第八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第三节记账凭证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第九章会计账簿第一节账簿的意义与种类第二节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节账簿的启用与错账更正第四节结账与对账第五节账簿的更换与保管第十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第二节存货的盘存制度第三节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第四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第五节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第六节会计报表附注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一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第五节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第十三章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第一节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第二节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四节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对会计的影响第十四章会计规范体系第一节会计规范体系概述第二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第三节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第十五章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第一节会计工作组织的基本内容第二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第四节会计岗位责任制第五节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第六节会计档案管理与会计交接制度主要参考书目【篇二: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1. 引言会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帮助企业监控财务状况、支持决策制定和实施。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第二部分内容。
2. 会计凭证的录入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通常由原始凭证演变而来。
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中,将会计凭证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规则录入到会计账簿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1 凭证的制作凭证的制作是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格式记录在会计凭证上的过程。
制作凭证时,需要明确记载凭证的编号、日期、摘要、借贷方金额等信息。
2.2 凭证的审核凭证的审核是指对制作好的凭证进行审查,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核凭证时,需要核对凭证的各项信息、金额的准确性以及凭证的合法性。
2.3 凭证的录入凭证的录入是将审核通过的凭证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规则录入到会计账簿中的过程。
录入凭证时,需要将凭证中的借贷方金额分别录入到相应的科目下,并计算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3. 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管理会计账簿是记录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簿记工具,是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中,建立和管理会计账簿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3.1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用途会计账簿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可以分为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账簿用于记录和分析不同的财务信息。
3.2 会计账簿的建立会计账簿的建立是指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设立各类账簿。
建立账簿时,需要确定账簿的名称、账页的格式和账页的数量等信息。
3.3 会计账簿的管理会计账簿的管理是指对已建立的账簿进行监督和维护,确保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账簿管理包括账簿的存档、备份、索引、归档等环节。
4.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是向内外部用户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工具,对于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中,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宪印执笔人:栾蕙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示范大学日照校区管理学院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编号:182001英文名称:basic account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68理论学时: 50 实验学时: 18学分:4开设专业: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先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备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规范体系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2、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
3、理解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4、掌握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本章重点包括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2、本章难点是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2、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