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8.81 MB
- 文档页数:130
202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图及其详细介绍第一是永久保留的“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主题馆。
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域馆水平展开,以伸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硕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相互补充,一起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域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并世无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图为正南方向成效图。
世博轴世博轴是中国2020年上海世博会主入口和主轴线,地下地上各两层,为半放开式建筑。
世博轴是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永久建筑之一,是一个由商业效劳、餐饮、娱乐、会展效劳等多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
其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已于2006年12月28日动工,打算2020年末完工。
世博会期间,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世博会后,将成为上海第三个市级中心的都市空间景观和城市交通主轴,提供市民活动,商业效劳,交通换乘的空间。
世博轴在+平台上有大型张拉膜结构顶盖和轻型钢结构阳光谷。
磁悬浮世博车站调整至南环路南侧世博轴上,磁悬浮在通过世博轴+平台上方设置车站。
活着博轴双侧的站台层下方设置站厅层,与世博轴+平台相连,通过世博轴层与轨道7号线、8号线换乘。
磁悬浮车站从世博轴玻璃顶盖下方通过。
世博轴玻璃顶盖与车站顶盖连为一体。
主题馆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永久性场馆之一,主题馆活着博会期间将承担演绎、展现主题的重任,着重反映现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加的背景下,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露制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关键所在。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为标准展览场馆,可举行各类专业展会,与周边世博中心、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轴和演艺中心一起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效劳业集聚区。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造型欣赏
谢浩
【期刊名称】《中国勘察设计》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整体建筑外观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rn设计,看似一个粮仓,又像一顶古代的礼冠,故被称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十六字设计理念,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使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
【总页数】6页(P72-77)
【作者】谢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消防技术在上海世博会场馆中的应用 [J], 周世清
2.适宜、可持续与创意——从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到伦敦奥运会场馆 [J], 廖建平;陈亮
3.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造型欣赏 [J], 谢浩
4.基于消除趋势波动分析的上海世博会场馆排队分析 [J], 郭伟;顾基发;徐山鹰;张毅;李力
5.公共空间中立体绿化的应用设计分析
——以上海世博会场馆为例 [J], 施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世博会游记:参观法国、意大利、卢森堡三展馆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上海世博会法国、意大利、卢森堡三个展馆都位于世博园C片区,前两个算是欧洲的大国了,也是世博会上的热门展馆,值得一看。
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法国国家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
馆内仿建法式园林,法国景观设计师打造的“凡尔赛花园”,屋顶被绿色所覆盖,绿意盎然、动感十足。
在展馆内,参观者从排队等候开始就可领略法式园林的垂直绿荫,自动扶梯缓缓地将游客带到展馆的最顶层,展览区域在斜坡道上铺开,游客可以透过玻璃欣赏法式庭院。
参观路线的另一边则是视觉效果强大的影像墙,通过一些法国老电影片断或现代法国的图像,阐述城市生活印象。
当游客从展馆南面的观景电梯徐徐而上、登至馆顶时,一个富有现代感的垂直园林便俯身脚下。
法国展馆漂浮于水中,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如同一个水上花园。
参观者通过廊桥岀馆。
其造型亮点是: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
法国馆是上海世博会热门馆之一,每天都有大批参观者排队进入。
进入法国馆内,咋一看像个四合院:中间空出来的部分是几个高高低低的喷泉,四周的墙壁上树着几根绿色植物包裹的“柱子”,喷泉旁聚集了一些拍照留念的游客,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开心,放松,好像把自己置身于某个很普通法国小广场上,午后乘凉。
用绿化裹着的是鼠头狗身的小熊,用绿化裹着的是鼠头狗身的小熊,弹床四角挂了个铃,动起来会响哦。
从这里乘电梯上二楼雕塑:青铜时代;作者:罗丹馆内展岀了法国的七件国宝,有罗丹的雕塑《靑铜时代》,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梵高的《阿尔的舞厅》以及多幅国宝级名画。
咖啡壶边的妇女;作者:赛尚阳台;作者:马奈在法国馆内,人们既能体会到代表法国浪漫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法国时装、香水,崇尚自然和谐的法式生活;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体会到法国的高科技将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这主要体现在环保、可持续能源、减少排污等。
上海世博会工地,从世博会大道看到的中国馆(右)。
上海世博会工地,两人个走在中国馆顶上的观光通道。
中国馆效果图中国馆设计图主题:“东方之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造型亮点: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理念: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地区馆水平展开,二者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上海世博会工地,在英国馆“种子圣殿”工作的几名工人。
在英国的“种子圣殿”内,能看到裹在用作建筑表面的亚克力杆顶端的种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效果图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造型亮点:“种子圣殿” ,建筑外部向各个方向伸展大量的触须,触须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设计理念: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创意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在“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寓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上海世博会工地,工人在波兰馆收集垃圾。
波兰国家馆夜景效果图波兰国家馆设计图主题:人类创造城市造型亮点: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设计理念:建筑呈纯白色,表面镂空的花纹来自波兰民间传统的剪纸,这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贴上了民间传统剪纸的不规则的盒子。
最奇妙的就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房间的灯打开后,整个建筑将呈现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样子,因为此时最突出的是在光线照耀下的镂空部分,将剪纸的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分析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座落于世博会规划核心区,它将成为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核心建筑与点睛之笔。
中国馆项目位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
项目地块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总用地面积6.52公顷,轨道交通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上海世博会展馆全图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全了
照片名称:中国馆
照片名称:香港馆
照片名称:澳门馆
照片名称:台湾馆
照片名称:印度馆
照片名称:日本馆
照片名称:韩国馆
照片名称:沙特馆
照片名称:巴基斯坦馆
照片名称:阿联酋馆
照片名称:阿曼馆
照片名称:越南馆
照片名称:主题馆
照片名称:摩洛哥馆
照片名称:哈萨克斯坦馆
照片名称:亚洲联合馆三
照片名称:泰国馆
照片名称:上海世博文化中心
照片名称:世博中心
照片名称:世博轴
照片名称:澳大利亚馆
照片名称:新加坡馆
照片名称:印度尼西亚馆
照片名称:马来西亚馆
照片名称:国际组织联合馆
照片名称:新西兰馆
照片名称:太平洋联合馆
照片名称:红十字与红新月馆
照片名称:联合国馆
照片名称:宝钢大舞台
照片名称:世界气象馆
照片名称:法国馆
照片名称:芬兰馆
照片名称:西班牙馆
照片名称:波兰馆
照片名称:瑞典馆
照片名称:意大利馆
照片名称:丹麦馆
照片名称:加拿大馆
照片名称:俄罗斯馆
照片名称:英国馆
照片名称:巴西馆
照片名称:智利馆
照片名称:墨西哥馆
照片名称:瑞士馆
照片名称:美国馆
照片名称:土耳其馆
照片名称:爱尔兰馆
照片名称:非洲联合馆
照片名称:冰岛馆
照片名称:荷兰馆。
上海世界博物馆的赏析上海世界博物馆是一座集合了世界各地文化艺术精品的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园区内。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也是世界各地游客必到之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
下面,我们将对上海世界博物馆进行深入的赏析。
首先,上海世界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极具现代感和艺术感。
博物馆的外观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整体呈现出简洁大气的风格。
同时,博物馆的设计也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元素,如屋顶的琉璃瓦和建筑的整体布局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
这样的设计不仅与世博园区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也为博物馆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其次,上海世界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精品。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游客可以看到来自埃及的古代文物、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陶瓷、非洲部落的工艺品等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各个文明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
在这里,游客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不同文明的火花和交融。
此外,上海世界博物馆还经常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为博物馆增添了新的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世界文化的机会。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参加世界各地的文化活动,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最后,上海世界博物馆还拥有一支专业的讲解团队,他们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服务,还可以为游客解答各种文物和艺术品的相关问题。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还可以通过专业的讲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些文物和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总的来说,上海世界博物馆是一座集合了世界各地文化艺术精品的博物馆,它的建筑设计极具现代感和艺术感,藏品丰富多样,经常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拥有一支专业的讲解团队。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及图片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造型亮点:枫叶印象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英国国家馆2007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设计团队:“Heatherwick”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非洲联合馆尼泊尔国家馆2007年11月16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尼泊尔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上海世博会展馆介绍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贵州馆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
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色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色。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色,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宁波滕头馆滕头馆的垂直绿化。
这是一种全新的绿化模式,意思是在整个墙面上种植一种特殊的植被,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调节。
宁波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
滕头村的“生态理想化、生态资源化、生态生活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营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青海馆青海馆的设计将围绕“水”的主题,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引子,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述三江之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城市的源头,体现了江河赋予人们的“养育之恩”。
同时亮相的青海馆吉祥物“三原”以水滴为原型,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象,不仅与“四海之宝”海宝相呼应,同时体现了“三江之源”的主题。
中国香港馆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
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
香港寸金尺土,但港人的创意却有无限空间,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香港馆”的设计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