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经验借鉴及我国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首先概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包括融资需求、融资渠道、融资难点等方面。
随后,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企业自身因素、金融机构因素、政策环境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升融资效率,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不断改善。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中却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但融资渠道有限。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往往难以通过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同时,资本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开放程度有限,直接融资的难度较大。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服务时通常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或担保费用,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一些中介机构的服务费用也较高,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再次,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透明,也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较大。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不足,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面临较大的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来自企业自身,也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高、融资环境不佳和融资风险大等多重挑战。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国际比较及借鉴民营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就业、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其规模较小、资金需求大、信用较低等特点,民营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融资政策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
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还存在不足之处。
国际比较和借鉴对于完善中国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之一,其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值得借鉴。
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包括提供低息贷款、对小微企业进行税收优惠等措施。
美国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SBA),通过担保、贷款、培训等方式来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美国政府还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并对这些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激励政策。
二、德国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大国,其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德国政府通过银行、国家机构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德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而设立的银行,其主要提供中长期的融资支持,包括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
德国政府还通过向银行提供部分担保或风险补偿来鼓励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德国政府还将研发补贴、创新引导基金等政策与融资政策相结合,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日本四、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比较与借鉴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进行比较与借鉴,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
上述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中,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既通过政府机构的直接支持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也通过激励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来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体系。
上述国家均建立了一整套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在贷款、担保、信用评级、风险投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策安排,保障了中小企业全方位的融资需求。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建议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力量。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仅给企业自身发展带来问题,而且严重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客观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复杂、间距的工程,需要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不懈努力,共同去解决。
下面,我将从中小企业本身、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解决借贷问题的看法。
中小企业自身的解决措施①建立风险意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融资数量,提前制定还款规划,合理经营,保障还款,同时要合理规划对外投资以及资金外借金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合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②转换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向现代化企业制度逐步转变。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投入。
③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水平,尽量聘用高素质人员经营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增强财务信息的准确度和透明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努力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
④拓宽多条融资渠道。
不仅靠银行贷款等获得资金,同时也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寻找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投资人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采用一条龙的生产服务方式,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⑤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引进高素质劳动力,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诚信经营,提高企业形象,为投资者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①商业银行应科学,准确地指出中小企业的放贷需求,避免中小企业盲目投资。
这不仅可以满足中小企业通常的融资需求,而且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融资过度的风险。
②银行应树立新的观念,正确认识到中小企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商业银行在支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逐步的将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着重支持发展前景较好和高新科技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Finance金融视线1222012年3月 我国借鉴国际经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策略选择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赵迪琼摘 要: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容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扶助中小企业,本文分析了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政府 支持 中小企业 融资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c)-122-02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难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做法相当成功。
我国政府应实行“拿来主义”,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来支持中小企业,这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支持中小业融资可有如下策略:1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比较易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各国都把扶助中小企业的重点首先放在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我国政府也不例外。
1.1 健全中小企业法律,做好引导规划立法是保护中小企业的最好政策。
美国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修正案(1958)》、《公平执行中小企业法法案(1996)》等法律法规,目的是保护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为了防止大企业利用自身实力进行垄断,给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美国的许多法律都限制大企业进行过度的市场扩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反托拉斯法》;德国也制定了《反对不正当竞争法》。
为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许多国家制定切合中小企业实际的发展规划,以日本为例,政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现代化,专门制定了推进中小企业现代化的计划、结构改善计划、设备现代化计划等。
比如结构改善计划一般为5年,同时还分别制定年度计划。
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近年来,跨境融资逐步成为境内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据统计,截至某某年末,某某某万家企业中只有某余家企业办理了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其中中小企业不足某家,某某辖区企业此项业务更是发展缓慢。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某某市中心支局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受财务风险大、资信不足、缺少担保、信息不对称等内外部因素影响,难以或者较少获得跨境融资。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政银企等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综合施策。
(二)某某市跨境融资现状。
贸易融资方面,辖区外汇指定银行针对企业出口东欧农副产品的特性,开展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通过参融通业务跨境融资Z万元人民币;为企业办理的海外代付业务,贸易融资Z万美元。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某某市发生3笔外债签约登记,金额合计4.09亿元人民币;利用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人民币创新业务为辖区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融资1亿元人民币。
二、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存在的问题(一)企业财务风险高,达不到跨境融资相关要求。
财务制度不健全。
相比传统外债,办理跨境融资要求提供经审计的上年度或最新一期财务报表,很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会计账目。
企业自身净资产无法满足资金缺口。
在调研中,银行、企业表达出参与全口径跨境融资的强烈意愿,但单一的挂钩净资产要求却使不少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如辖区某企业主要向东南亚、俄罗斯、英国等市和国家出口南瓜籽、葵花籽,该企业及其往来银行有意通过跨境融资方式解决其在农产品收购期的6000万元资金缺口,但因企业净资产只有100万元,按照全口径跨境融资上限计算,该企业最多只能融入某万元,与资金缺口相比杯水车薪。
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一旦经营中出现问题,财务状况就会恶化,甚至无力偿还债务。
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对外贸易中,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制约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贸融资;措施对企业来说,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融资则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途径。
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来说,其自身信用度较低,拥有的资源较低等缺点,导致了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时难以获得优惠,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更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融资。
国际贸易融资是否成功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的难题(一)中小企业自身有的缺点导致了其在国际融资中处于比较弱小的地位,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小企业规模小,注册资金少,进出口额也小。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资金达到50万、流通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就可以申请进出口权。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在进出口贸易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就相应的少了。
2、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在国际贸易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小企业销售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技术含量低下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代表自己的品牌,甚至可能是其他优秀品牌公司的代销店,因此,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3、中小企业环境不稳定,自身经营也不稳定,很难获得企业的支持。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汇率、利率、物价的波动等因素都会使得中小企业不能稳步发展,这些因素也就影响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进出口额的波动。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银行无法保证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能否获利,因此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以为不利的。
另外,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处理企业内部问题的能力较弱,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发展,反而会加重企业的危机程度。
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不同国家的企业在融资方式、渠道、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企业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及政府优化金融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企业融资模式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企业融资模式具有典型的市场主导特征。
在股权融资方面,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股票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
企业可以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筹集大量资金,为企业的扩张和创新提供支持。
而且,美国的股票市场流动性强,投资者众多,为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债务融资方面,美国企业也有多种选择。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企业还可以发行公司债券。
美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庞大,品种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此外,风险投资在美国企业融资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尤其是对于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愿意在企业早期阶段投入资金,以换取未来的高回报。
美国企业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其高度市场化和灵活性,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选择。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市场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股价下跌可能影响企业的市值和再融资能力。
二、日本企业融资模式日本企业的融资模式则呈现出与美国不同的特点。
在日本,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
银行与企业之间通常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有深入了解,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
股权融资在日本企业融资中的比重相对较小。
这与日本的企业文化和股权结构有关。
日本企业更注重内部积累和稳定的股权结构,不太倾向于通过大量发行股票来融资。
此外,日本政府在企业融资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重点产业和企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日本企业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
但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缺乏市场竞争压力。
三、德国企业融资模式德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国际比较及借鉴【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并与我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介绍了国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概况,然后分析了不同国家的政策特点与差异,并总结了各国政策的借鉴经验。
通过国际比较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优劣势。
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启示与展望,以及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我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推动我国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国际比较、借鉴、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外、正文、国际比较案例、我国、现状、启示、展望、政策建议、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其规模小、资金紧张、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它们的发展。
在国际上,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政策,以支持和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
一些国家通过设立基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简化融资程序等方式,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更优惠的融资条件。
一些国家还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并推动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国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特点、经验和效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对我国进一步完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国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进行概述、比较分析和经验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我国现状的对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民营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发展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经验借鉴及我国对策景春梅摘要:从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国际比较看,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融资约束,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相关国际经验,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新划型标准改进统计口径;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扩大小企业直接融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构建与融资相适应的征信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扩大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财税政策;控制地方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
关键词:小企业融资 国际经验 金融政策作者简介:景春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一、中小企业融资国际比较1.从贷款的可得性看,低收入国家的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显著低于中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对129个国家的企业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融资约束,低收入国家尤为显著。
在中低收入国家,分别只有31.8%和16.7%的小型企业可获得贷款或授信,而在高收入国家,该比例达到47.8%。
中型和大型企业获得贷款情况要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但获得贷款的企业比例在不同收2013年 第1期入国家情况有所不同。
比较来看,在低收入国家,各类企业获得贷款的比例相差较大,小型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不到中型企业的一半,几乎只有大型企业的三分之一。
而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这种差距相对较小。
从国别比较看,在新兴市场国家,巴西、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比例较高,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
表1 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比例(%)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低收入国家16.7035.7047.80中收入国家31.8045.6059.30高收入国家47.7062.2068.90巴西42.7967.5089.57墨西哥11.667.5722.51印度尼西亚16.5027.6347.12俄罗斯17.2025.2764.24南非22.9135.0040.45马来西亚57.2164.4257.89数据来源:World Bank Enterprise Surveys(2006-2009)。
另据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2010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09年底,新兴经济体正式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中,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融资的比例为45%-55%,如果加上未注册登记的小型、微型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0%-15%。
10203040506070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34196215中小企业贷款/全部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总贷款图1 不同收入国家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比重数据来源:World Bank Group / CGAP Financial Access 2010 Survey.2.从融资结构看,中低收入国家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和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普遍较低,面临较多融资约束。
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球142个国家的融资可得性的调查统计显示,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看,高收入国家为19%,而中低收入国家为15%(见图1);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看,中低收入国家为34%,而高收入国家高达62%。
这表明,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的银行贷款更多地发放给了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较难。
3.从贷款占比看,内源融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中占比较高。
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比多在50%以上,部分国家甚至超过80%,内源融资成为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但股权融资发展总体不足。
据世界银行企业调查统计,在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只有14%可获得银行融资的支持,而大型企业该比例则高达25%。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股权融资比例较低。
二、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经验国际上已经形成多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股权融资渠道,包括业主投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者投资、发行股票等。
二是债权融资渠道,包括私人借款、商业银行贷款、财务公司贷款、典当贷款、贸易贷款、发行债券等。
三是其他融资渠道,包括中小投资机构、融资租赁、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由于自身局限,中小企业单靠本身的努力无法解决融资难题,所以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手段,力求建立多种渠道,为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便利。
各国(地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基本经验主要有:1.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各国都奉行立法先行,从法律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给予支持。
一些国家的中小企业基本法都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做了专门规定,如美国《小企业法》(1953年),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年)和韩国《中小企业基本法》(1966)等。
一些国家还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法,如美国颁布了《机会均等法》、《公平信贷机会法》,确保中小企业获得非歧视的贷款权力;日本则颁布了《中小企业信贷保护法》、《中小企业公库法》,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2.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些国家(地区)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有的还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利息补贴等,为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日本设有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国民生活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德国设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开发银行和德国平衡银行),州政策性银行;韩国设有中小企业银行等。
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设立了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台北国际商业银行、新竹国际商业银行、台中商业银行、台南中小企业银行、高雄中小企业银行、台东中小企业银2013年 第1期行等7家中小企业专业银行。
台湾当局从法律上确立了这些中小企业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并要求其“对中型企业放款不得低于放款总额30%,对小型企业放款不得低于40%”,即向中小企业贷款总的比率不低于70%。
3.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可抵押资产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地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通行做法,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对小企业资金支持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供信用担保。
凡申请担保并获批准的小企业,在逾期不能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时,管理局保证支付不低于 90% 的未偿部分(担保总额不超过75万美元,担保部分不超过贷款的90%)。
日本采用了地方担保和政府再担保的两级信用担保体系,即地方信用担保协会对企业承保后,再由政府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担保协会进行再担保,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能力,目前日本约有50%的中小企业使用该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也设立了由当局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简称“信保基金”),建立起风险共担的银保合作机制。
当局不对贷款实行全额担保,银行机构需承担20%的风险损失,促使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提高了担保贷款的安全性。
同时,银行从信保基金每年获得的理赔金额高达捐助金额的4-5倍,且只需承担部分风险,因此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由于金融机构、信保基金、中小企业三方很好地实现了互利共赢,使得台湾信保基金成为世界上运作最为成功的信用担保制度之一。
4.完善风险投资体系。
高风险、且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更需要资本性的资金投入,即风险投资或创业资本,而非一般性的银行贷款。
因此,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各国政府都鼓励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业务。
由政府出资设立风险(创业)投资机构和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是各国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快速成长的普遍做法,最典型的是美国。
美国在硅谷设立了大量风险投资基金,并成立了硅谷银行,对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给予强力支持。
但从国际经验看,政府资金的使用应以间接方式为好,即政府不宜直接办理对创新企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各项补贴,而是委托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政策性机构操作补助计划更为妥贴。
5.提供到资本市场融资机会。
大多发达国家均有针对中小企业上市的资本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包含八个层次,即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市场)、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的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市场和粉红单市场,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专门为中小企业资本交易提供服务,入市标准逐级降低。
美国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中有90%以上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围绕发展软件产业创建了多种风险投资基金,并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直接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腾飞。
6.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财税政策支持是政府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
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税收优惠包括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
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税收减免的力度很大,例如在我国香港特区近30万家公司中,约70%的中小企业无需缴纳所得税。
还有很多国家将税收和财政政策紧密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德国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为2%-3%,有效地支持了中小企业融资。
7.赋予中小企业发展管理机构融资支持职能。
健全的政府管理机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少国家都设置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并特别赋予其融资支持职能,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职能是帮助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帮助解决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SBA经国会批准,可直接以贷款、协调贷款、担保贷款、指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或通过对小企业投资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给予小企业资金支持。
此外,SBA职责中还明确规定,SBA要确保小企业在政府采购合同和国有财产转让中获得合理的比例。
三、我国近年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及其效果评价2002年我国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又相继出台了多项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