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抽动症19例
- 格式:pdf
- 大小:169.71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体会作者:陈朝霞严桂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38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控显率、总有效率和2年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急性反应,导致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在春秋二季发病率较高,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常易反复发作,对患儿机体影响较大,西医多采用阶梯式吸入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期采用“止哮汤”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症状,缓解期采用“防哮汤”扶正固本,明显降低了复发次数,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近5年收治的哮喘患儿79例,按照哮喘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分型标准[1-3],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8岁。
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5~14岁,平均8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急性期采用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1h内每20min1次,如为中重度发作,可考虑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静滴茶碱类药物,如合并细菌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缓解期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分级,确定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采用分级阶梯式诊疗方案。
②治疗组急性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哮汤”(药方组成:紫苏子、射干、麻黄、前胡、杏仁、地龙、苦参、黄芩、川芎),缓解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哮汤”(药方组成: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半夏、熟地黄、山药、山茱英、灵芝、冬虫夏草、胡桃肉、五味子、白芥子、丹参、桃仁),根据患儿病情缓解程度服药时间不等,小儿汤药难以服用,故将其炼蜜为丸,每丸5g,2次/d。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临床观察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共纳入54例儿童患者,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为3岁至10岁,平均年龄为6.7岁。
所有患者均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8例)和常规西医治疗组(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首选中药千里光、麻黄、防风、桔梗、紫菀、杏仁等药材炮制成口服颗粒剂。
同时,采用针刺、艾灸、推拿等中医手段,结合大气压氧治疗等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辅助应用西药如沙丁胺醇等。
常规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抗炎、抗过敏、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哌拉唑、乳酸酸菌等。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咳嗽频率、胸闷、喘息、夜间症状、肺活量、峰流速等指标。
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的73.1%(P<0.05)。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咳嗽频率、胸闷、喘息、夜间症状、肺活量、峰流速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而常规西医治疗组中只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
在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不长等,需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长周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50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儿童哮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儿仅使用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情况、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有效减少儿童哮喘患儿的用药时间,对于改善哮喘临床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中西医结合;儿童哮喘儿童哮喘是临床上儿科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在每年的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且具有病情迁延、病程较长,严重影响着患儿健康成长[1],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儿童哮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此,笔者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进行了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并与单纯西医治疗法进行了疗效比较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0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5.1±1.3岁,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9例,50例患儿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儿仅使用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作为观察组。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临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患儿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100μg/次,2次/d,给药过程中应在患儿深吸气的同时将气雾剂送至患儿气管深处,吸气和按压同时操作,每次憋气5s,从而使药物充分吸收;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法进行综合治疗法,基础处方使用玉屏风散加减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具体处方为:白术5 g,黄芪10 g,,黄芩5 g,鱼腥草15 g,防风2 g,杏仁5 g,生石膏10 g,细辛1 g,炙麻黄2 g,甘草3 g。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50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小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药进行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次数。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效【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066-01引言: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由于各自产生的年代不同、基础不同,其表述各有特色。
西医认为本病是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多有家庭史或个人过敏史,外因以气候突变、饮食生冷,或多种致敏原如尘埃、花粉、细菌、螨,或鱼、虾、蟹等。
其病理基础为过敏原引起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和粘液分泌增多,使毛细支气管管腔变窄,造成阵发性呼吸困难,呼气有哮鸣音,呼气延长。
本文收集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小儿哮喘40例,并与单纯采用中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8月我科住院的哮喘患者80例,男37例,女43例,疾病程度以轻、中度为主。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6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4岁。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结果。
共纳入54例患儿,观察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的疗效,减轻了患儿的症状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建议未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机制及优化方法,以提升治疗效果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不良反应、有效性、临床工作、研究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波动性大,容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西药为主,然而部分患儿对药物反应不佳,且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导致疗效不佳。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已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目前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一般情况,深入了解该疾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
2. 描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其与传统哮喘的区别,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抽动症19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抽动症的疗效。
方法对19例哮喘合并抽动症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哮喘发作期吸入激素平喘,缓解期口服中药治疗抽动症、预防哮喘发作)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哮喘有效率100%(19/19),抽动症有效率89.5%(17/19)。
结论吸入激素配合中药口服可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减轻症状,且副反应小,停药后不易复发。
【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 抽动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哮证/治疗; 喘证/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属祖国医学“哮病”“喘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性抽动症,是近二十年来日趋增多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以眨眼、面部抽搐、鬼脸、多动、不自主发声等多组肌肉不自主抽动为临床特征,中医学多将之归属于慢惊风、梅核气等范畴。
近年来,哮喘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但两病兼有的患儿在临床尚不多见,笔者跟随导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合并抽动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19例均为本院200709/200909门诊患儿,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4岁;其中寒哮9例,热哮6例,寒热错杂4例。
抽动症中秽语1例。
1.2 诊断标准 (1)哮喘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全国哮喘防治会议GINA方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相关诊断标准[1];(2)抽动症诊断标准:参照200104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支气管哮喘及抽动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3岁,<18岁;(3)知情同意,患儿及其家长皆愿意配合治疗方案者。
·129·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5例临床观察师彦勇 西南大学医院 重庆北碚区 400715摘 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5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为27例,观察组患儿为2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止喘汤与耳穴压豆对患儿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两个星期时间的治疗,并观察和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为(96.4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为(77.78%),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止喘汤与耳穴压豆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治疗,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沙丁胺醇 止喘汤联合耳穴压豆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呼吸系统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几率,同时也是引发小儿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1]。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在患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频繁咳嗽,在清晨和晚间的表现最为严重,对于油烟以及冷空气尤其敏感,十分容易刺激小儿出现剧烈咳嗽的情况,在对该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炎,采用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从而导致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剧,并且久治不愈[2]。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儿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咳嗽有着明显的优势,效果明显提高,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长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30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发作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气道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哮喘的发病与遗传、过敏体质等有关,部分患儿在婴幼儿期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也与环境、致敏原、生活方式等相关[2]。
中医认为哮喘属于“喘鸣”、“哮病”等范畴,与患儿肺脾肾不足,痰阻气道,肺气宣降失常有关[3]。
西医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预防再发作,在急性期使用西药治疗,能快速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哮喘从整体出发,以提高患儿抵抗力为主。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患儿30例,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5±12)岁;病程5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46±14)年。
联合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3±15)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48±1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与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哮喘诊断,年龄5~12岁,符合哮喘临床缓解期诊断[2],中医辨证属于肺脾气虚症者[4],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使用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博利康尼、必可酮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博利康尼、必可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0.0 %,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1.4 %,总有效率为78.6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且治疗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CVA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
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呛咳、无痰或少量白黏痰,通常咳嗽比较厉害,以晨起、活动后和夜间咳嗽为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部分患者伴有咽痒、鼻塞、流涕,无呼吸困难和喘鸣。
临床上常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而治疗,收效甚微。
目前西医以茶碱类药、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等为主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停药后易复发。
笔者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观察导师刘晓萍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并与单纯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做对照,结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平均(6.82±0.33)岁;病程最短6周,最长2年,平均(2.68±1.22)月。
对照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平均(7.1±0.24)岁;病程最短7周,最长2.5年,平均(2.88±1.62)月。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023-11-08contents •引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原理•临床观察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1研究背景23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快速收缩或舒张,且具有不由自主、反复发作的特点。
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容易产生副作用,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
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02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原理中医认为多发性抽动症是体内阴阳失衡所致,通过调理整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辨证施治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中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认识VS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进行治疗,以控制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优势疗效叠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降低副作用通过中药的调理,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面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兼顾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03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者,年龄在3岁至15岁之间,均符合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患者。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如氟哌啶醇、可乐定等药物。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加减药物。
观察周期为4周,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标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中医药组和西医药组,治疗周期为6个月。
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相关数据采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期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一、研究方案1.1 研究目的综合比较中医药和西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对治疗效果影响的因素。
1.2 研究对象选取年龄在5-14岁,确诊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名。
1.3 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分为中医药组和西医药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疗程观察。
1.4 研究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估等。
二、方案实施情况2.1 中医药组治疗方案中药治疗方案包括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剂,并结合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
2.2 西医药组治疗方案西医药治疗方案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同时根据患儿情况适量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2.3 数据采集记录患儿基本信息、病情记录表、治疗过程记录表等。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3.1 数据采集根据病情记录表和治疗过程记录表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
3.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中医药组和西医药组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四、结论4.1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根据观察指标的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中医药和西医药治疗均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4.2 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患儿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4.3 对治疗的启示和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综合利用中西医药的优势,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发布时间:2021-09-22T06:09:20.6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李洪斌[导读]李洪斌(江油市中医医院;四川绵阳621700)哮喘这种疾病大家在过去都有听说,但是肯定很多人都未曾了解过“小儿哮喘”,甚至有人会觉得:“小孩子也会患上哮喘吗?”其实,小孩子不仅容易患上哮喘,而且在患上该病之后,还非常容易反复发作,使他们遭受到严重的生理性和心理性的伤害,所以,一旦有小孩患上哮喘,就要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诊治,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哮喘在了解小儿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一般来说通过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而被引发,以对多种刺激的气道反应性升高、气道炎症、气道可逆性阻塞为主要特点,这些联合因素包括了气道上皮脱屑和受损、气道黏膜水肿、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壁细胞(特别是淋巴以及嗜酸性细胞)浸润、黏液分泌增多等。
二、哮喘发作的危害很多人都认为哮喘不是大病,不可怕,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它,哮喘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的身心不仅会受到巨大折磨,而且当病情比较严重时,患者的生命还有可能受到威胁,所以,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就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延误治疗,就有引发危险的可能。
而大多数治疗延误的哮喘,都是由于患者本身太晚意识到哮喘的发作或是主观认为该病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而造成的。
要知道,著名的歌星邓丽君就是因为发作哮喘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的,所以,我们一定了解哮喘的相关知识,抛开“哮喘危害不大”的先行思想,正确认识哮喘。
三、小儿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如今西医已经对哮喘有了一个确定性的认知,认为哮喘是一种因气道过敏性炎症引发的全身过敏性体质疾病,而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很多中医学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些中医学者深入研究了中药拮抗在免疫功能调节及气道过敏性炎症中的作用,并使用了一系列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电显微技术来对单味药分子或中药方剂药理学及免疫药理学进行研究,并使用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对哮喘的中药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观察
李其林
【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2(12)4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免疫抑制剂和中医补肺、健脾、益肾、清肺之法,对4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医自拟方,对照组18例,核酸酪素2 ml,每周1次,肌肉注射。
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占 70.0%),显效 6例(占 20.0%),有效 3例(占10.0%),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痊愈8例(占44.4%),显效2例(占11.1%),有效3例(占17.7%),无效5例(占27.7%),总有效率占77.3%。
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以调补肺、脾、肾三脏功能为主,使脏腑阴阳平衡,气血旺盛而达到康复。
【总页数】2页(P214-215)
【关键词】疗效;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核酸酪素;儿童
【作者】李其林
【作者单位】四川省蓬安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22.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J], 姚凤莉;常凤媛;鹿英杰;尹晓娟
2.中西医结合治疗5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J], 白兰芝
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6例疗效观察 [J], 李淑英
4.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J], 张卫平
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3例疗效观察 [J], 赵成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