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光动力学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691.50 KB
- 文档页数:60
光动力疗法一概述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新方法,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肿瘤组织的全新治疗技术。
二原理将光敏剂输入人体,在一定时间后,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和光生物学反应,在分子氧的参与下,产生单态氧和/或自由基,氧化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使异常增生活跃的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使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
三适应证1.癌前期皮肤病和皮肤恶性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癌;2.治疗非恶性肿瘤性皮肤病如:尖锐湿疣,血管畸形,寻常痤疮。
四步骤1.由医护人员随用随配新鲜药液,以备治疗时使用。
2.新鲜药液湿敷患处3小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局部封包。
3.红光照射病灶局部,照射时间通常为20分钟。
五不良反应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照光时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大部分患者可以忍受,或稍后会自行缓解,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嘱咐患者不必过度紧张,对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或通知医生做其他进一步其他特殊处理。
六费用1.药物的费用盐酸氨酮戊酸(艾拉,ALA)每支药物800多元。
一般面积不是很大的尖锐湿疣患者,每次治疗使用1支。
面积大则增加用量。
2.治疗费用每次约300元/光斑,一般局部照光时间为20分钟。
3.时间通常每周治疗1次,约半天时间;3次为一个疗程。
七注意事项1.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如疣体发生在尿道口、尿道内、外阴部腺体开口周围的)可以直接选择光动力治疗,疗效好,复发少。
2.局部二氧化碳激光或冷冻治疗后,反复复发的患者,建议局部光动力治疗2~3次。
3.常规传统治疗后,可以选择光动力治疗2~3次,进行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4.对较大的疣体,建议先用二氧化碳激光或冷冻的办法去除大的疣体后,再选择光动力治疗,这样既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又能缩短治疗时间。
5.任何一种治疗目前都不能绝对防止尖锐湿疣的复发,一般光动力治疗3次后,疣体复发率小于10%。
光动力疗法及光动力治疗研究应用随着光动力的研究、光敏剂和光源的不断发展,光动力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
光动力疗法的基础与理论研究,以及新产品的不断上市,也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笔者总结今年光动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阐述相关观点。
标签:肿瘤;光动力治疗;光敏剂;光源光动力学治疗的定义是人体注入光敏剂后,其在恶性肿瘤内特异积聚与储留,经过一段时间后采用特定波长光照使癌细胞内的光敏剂激发,产生光化学反应杀伤癌细胞,此时正常组织中吸收的光敏剂已排泄掉,光照无光化反应,因此光动力学治疗有选择性杀伤肿瘤作用,光敏剂属于特殊抗癌药,本身无抗癌作用,必经光照激活才发挥疗效,所以不同于一般化疗药也不应列入激光治癌范围[1],激发光是低光能量仅起光化学效应,癌细胞内不存在光敏剂时仅有光照无治疗作用,这与利用高功率热效应的Nd-YAG激光治疗肿瘤不同。
对这种新治疗技术定名为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1?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机制光动力反应又称光化学效应是PDT的原理,这与大多数化学抗癌药杀伤作用不同,完成光动力反应必须具备三要素;光敏剂、照射光与组织内含氧,肿瘤组织吸收了光敏剂,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光敏剂激发,激发态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组织中氧分子(基态氧,ground state O2),形成激发态的单态氧分子(singlet oxygen),作用于细胞构成各部分产生不可逆的氧化反应[2-4]。
HpD积聚于肿瘤组织中有被特定波长(514.9 nm)激光(绿色)激发发出红色荧光,目测(经滤色镜),荧光放大或荧光光谱显示记录系统可用于肿瘤定位与鉴别诊断,并有助于判定癌灶境界协助决定照射范围。
2?光敏药物(phtosensitizer)光敏剂从静脉注射后分布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在正常组织中快速排泄出体外,而在肿瘤中特异积聚与潴留,在48~72 h仍有高浓度,而正常组织大部排出,利用时间差、浓度差照光,使癌细胞内光敏剂激发产生光动力反应,发挥细胞毒作用,正常组织中光敏剂几乎排空光照不会发生光化效应,仅有光化作用的低光能量激光(数百mW/cm2,仅为高功率的百分之一)照射不会损伤正常细胞[5-6]。
光动力疗法轻松攻克尖锐湿疣什么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俗称椰菜花,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引起。
该病通常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而感染。
尖锐湿疣主要表现为外阴、会阴、肛门周围等处出现颗粒状或菜花状的疣体。
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将光和感光剂结合的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在患处涂抹感光剂,然后照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激活感光剂,产生光化学反应,破坏和杀灭病变组织。
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光动力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该疗法具有以下优点: 1. 高效:光动力疗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破坏和杀灭病毒,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2. 非侵入性:光动力疗法无需手术切除,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和疼痛。
3. 可重复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感光剂会被排出体外,没有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可重复进行。
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流程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患者接受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诊断工作。
2. 清洁和消毒:在治疗前需对患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风险。
3. 涂抹感光剂:选择适当的感光剂,将其涂抹于病变表面,并覆盖透明敷料使其固定。
4. 感光剂激活:等待一定时间,让感光剂在病变表面渗透和吸收。
5. 照射光源: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LED或其他光源,照射感光剂处,激活感光剂开始光化学反应。
6. 治疗评估和复诊:治疗后需定期评估疗效,并进行复诊,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光动力疗法的效果与副作用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少。
治疗后的病变组织通常会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发热等,但持续时间较短且可接受。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光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等,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对症治疗来缓解。
光动力学疗法光动力学疗法是一微创性治疗手段。
虽然它仅在近几年才应用于临床,但早在4 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人们就发现植物中的补骨脂灵口服后会积聚在皮肤中。
患皮肤白斑病的人口服补骨脂灵后,再用日光照射,白斑消失。
1903年有人将从病人身上取下的癌肿,涂上一种叫伊红的色素,再用光线照射,结果癌细胞死亡。
1976年临床上应用一种血卟啉衍生物治疗膀胱癌获得成功,由此开创了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癌症的历史。
1996年美国食品药品署批准该疗法用于治疗食管癌;1997年法国和荷兰批准治疗中晚期肺癌和食管癌;德国批准治疗早期肺癌;日本批准治疗早期食管癌以及肺、胃和宫颈癌;1998年美国批准治疗早期支气管内癌,1998年又批准治疗梗阻型支气管内癌(肺癌) 。
近年来由于光敏物质、光激活装置和导光系统的发展和进步,该疗法已逐步成为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
光动力学疗法为什么能治癌呢?主要由于癌细胞能特异性摄取一种叫光敏剂的物质。
光敏剂被癌细胞摄取后,能较长时间停留在癌细胞内。
光敏剂本身无毒性,但经一种特殊波长的光(常用630nm的激光)照射后,可与氧起反应,产生一种具有毒性作用的活性态氧离子,从而破坏癌细胞。
光动力学治疗,作为一种具有深厚科学基础的疗法,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不亚于手术、化疗或放疗;对某些早期癌症,可达到治愈目的。
它具有以下优点:(1)主要破坏癌细胞,不损伤正常细胞;(2)光敏剂无毒性,安全,不会抑制人的免疫功能,也不会抑制骨髓而引起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与手术、放疗和化疗有相辅相成作用,可同时应用;(4)可作多疗程,不会产生耐药性;(5)治疗时间短,一般48-72小时后即可出现疗效。
迄今全世界已有数万例患者接受该疗法治疗,治疗的癌症多达数十种,包括食管癌、肺癌、脑瘤、头颈部癌症、眼肿瘤、咽癌、胸壁肿瘤、乳腺癌、胸膜间皮瘤、腹腔肉瘤、膀胱癌、妇科肿瘤、直肠癌、皮肤癌等。
对早期食管癌,光动力学疗法几乎能100%治愈;对中晚期食管癌,80%的病例在治疗后1-2天即有癌肿脱落,吞咽困难明显好转;肺癌引起支气管阻塞者,治疗后2-3天就气道通畅,肺功能改善,有效率达79%;膀胱癌在治疗后1周内血尿消失,癌肿消失70%以上;对早期喉癌的治愈率为33%-96%,且能维持喉的功能;对早期口腔癌的治愈率为77%-100%;对脑肿瘤的有效率为72%。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问世而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血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的选择性治疗新技术,该疗法是完全不同于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之后的又一种正在研究、快速发展中的崭新疗法,已成为世界肿瘤防治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编辑摘要目录[隐藏 ]1 简介2 治疗眼疾1 2.1 治疗原理1 2.2 治眼过程1 2.3 治疗费用3 治疗癌症4 优势光动力疗法 - 简介光动力疗法光动力作用是指在光敏剂参与下,在光的作用下,使有机体细胞或生物分子发生机能或形态变化,严重时导致细胞损伤和坏死作用,而这种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所以又称光敏化-氧化作用,在化学上称这种作用为光敏化作用,在生物学及医学上称之为光动力作用,用光动力作用治病的方法,称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动力疗法是以光、光敏剂和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光敏剂(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究是影响光动力治疗前景的关键所在。
光敏剂是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其基本作用是传递能量,它能够吸收光子而被激发,又将吸收的光能迅速传递给另一组分的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光敏剂本身回到基态。
随着第一个光敏剂Porfimer Sodium于1993--1997年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韩国陆续被批准上市,PDT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迅速活跃起来。
近年来,随着新的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发成功及激光设备技术的提高,PDT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国际上,已批准上市或正在临床研究的新的光敏剂近十种。
同时,PDT也被用于非肿瘤型疾病,如尖锐湿疣、牛皮癣、鲜红斑痣、类风湿关节炎、眼底黄斑病变、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1]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消除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国际高端技术。
各种黄斑病颁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传统热激光在治疗CNV的同时也损伤眼底正常组织,而PDT采用长波长冷激光技术,光敏剂维替泊芬特异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在长波长激光照射下闭塞CNV,不损伤周围的正常视网膜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光动力学疗法的名词解释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以光能为基础的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和光能照射,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光动力学疗法由“光动力学”和“疗法”两个概念组成,下面将对两个概念进行解释。
一、光动力学光动力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学科,主要研究光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光动力学利用光的能量来激发或改变物质的反应或状态。
它涉及到光的吸收、反射、传导和散射等过程,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
在光动力学疗法中,医生通常会使用特定波长和功率的激光、LED等光源,将光能传递给人体组织,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疗法疗法是一种针对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康复或缓解病情。
常见的疗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
在光动力学疗法中,光能作为治疗手段之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光动力学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癌症、眼科疾病等领域,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改善肌肤质量等。
光动力学疗法的原理基于光敏剂的作用。
光敏剂是一种能够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使用光敏剂,然后医生会使用特定波长和功率的光能来照射患者的病灶区域。
在光照射下,光敏剂会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或物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光能的作用可以破坏病变组织,抑制细胞增殖,杀灭病菌等。
光动力学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物理性的非侵入性疗法,不需要手术切除或使用大剂量药物,因此能够减少手术或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
其次,光敏剂具有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光照射只会作用于用药部位,不会对周围健康组织产生伤害。
此外,光动力学疗法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患者通常只需短时间的治疗过程,且恢复期较短。
然而,光动力学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疗法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仍需进一步深化。
其次,光动力学疗法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医疗机构的要求较高。
660nm弱激光照射兔红细胞溶血效应研究光学成像近红外光却可以深入到组织内部, 光学成像利用了生物中细胞、组织、器官或者整个活体的某些生物特性(反射、散射、吸收和荧光),能嚓神穿诱,反射成者荧兴的空间杏化来获得光学图像。
利用微创内窥光纤传输系统可以对很多器官和组织进成像。
此外,光学成像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信息为目标,这为如癌症这样的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可能性。
纳米颗粒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平台,可以用于细胞内光学诊断以及靶向治疗。
纳米颗粒在药物导入中的应用己经有了明显的增长。
生物纳米光子学未来的任务包括:发展新的纳米颗粒,上转换纳米团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活体研究,可以取代当前微阵列的纳米阵列的发展,塑料生物纳米电子机械设备(BioNEMS)的制造光动力疗法(POT)作为一种利用光来激发某种外部化学物质,称为光敏剂(也称POT药物),来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有效疗法而出现。
这种药物一般会注射在静脉内或者患病的恶变组织表面,比如某些皮肤癌的表面。
然后用一种特定波长的、能被光敏剂吸收的光进行照射,POT药物吸收光子,并产生活性氧原子来灭杀肿瘤细胞。
当POT药物注射入人体后,正常细胞和恶变细胞都会吸收这些药物。
但经过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等待以后,正常细胞内POT药物的浓度会显著降低。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POT药物上附着一些肿瘤靶向基团能使这一等待期减少到几个小时。
相反的,那些恶变细胞依然结合着这些药物,从而使POT药物在恶变组织中形成了一个个特定的滞留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正确波长的光源激发POT药物,从而利用光化学效应(非热能的,即没有明显的局部过热)有选择性的杀灭恶变组织。
对于那些内部器官组织又比只叻中部夕的瘤址,九足通远一寸民队顶切的朱初儿匀一诱币由门规说示玩寺八阴;而对于那些表面皮肤癌症,可以使用直接照射的方法。
由于对光的相干性质并不做要求,日光灯或者激光束等都可以作为光源。
光动力学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光动力学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光动力学治疗通过利用可见光和激光的能量,结合光敏剂,通过激发光敏剂产生的活性氧,实现对疾病病灶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肌肉疾病是一类由于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紊乱联系导致的疾病,包括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而光动力学治疗则以其无创、非侵入性以及可控性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光动力学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敏剂的吸收和活性氧的产生来实现对疾病病灶的治疗。
首先,光敏剂被注入或者外涂在患者的病灶部位,然后利用激光器或者可见光源对光敏剂进行照射。
当光敏剂吸收光能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活性氧的产生。
这些活性氧能够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调节等。
因此,光动力学治疗可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剂量,以特定方式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或疾病病灶,减轻病情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光动力学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例如,在肌无力的治疗中,光动力学治疗可以通过破坏自身免疫性破坏的抗体,从而减轻病情。
此外,光动力学治疗还可以直接杀死肌无力患者肌肉中的病理细胞,改善肌肉的功能。
另外,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类因神经元的退化或损伤引起的疾病,光动力学治疗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来保存和保护运动神经元功能。
除了治疗作用,光动力学治疗还具备一定的诊断作用。
光动力学诊断是利用光敏剂的特性,结合激发光的特定波长和强度,通过对疾病病灶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诊断。
光动力学诊断可以通过观察光敏剂的荧光强度和光谱特性来评估病灶的发展和变化,从而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例如,在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光动力学诊断可以通过观察光敏剂在受损神经周围的荧光变化来判断神经的损伤程度和位置。
然而,光动力学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治疗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光动力学治疗原理
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基于光化学反应原理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与一种特殊的药物(即光敏剂)进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局部化学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
1. 光敏剂的激活过程:在光动力学治疗中,首先需要将光敏剂引入人体组织内,然后通过特定波长的光刺激,将其激活,使其产生化学反应。
2. 氧分子的参与过程:激活后的光敏剂能够与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氧分子。
3. 损伤细胞的过程:氧分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分子,使其失去生命活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体来说,光动力学治疗的原理是利用光化学反应的原理,产生自由基等高反应活性物质,进而破坏治疗部位的病毒、细胞等目标物质,达到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