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5.42 KB
- 文档页数:2
新西兰历史的毛利人文化新西兰历史上,毛利人是第一批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原住民。
他们的文化和传统深深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西兰毛利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其对现代新西兰社会的影响。
一、毛利人的历史背景新西兰原本无人居住,直到大约一千年前,毛利人从太平洋岛屿迁徙至此。
他们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后裔,傲游太平洋的航海技术使他们能够穿越广阔的海洋,定居在这片新大陆上。
毛利人在新西兰建立起自己的部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二、毛利人的文化特点1. 语言:毛利人以毛利语为母语,这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
毛利语是一种波利尼西亚语族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当地学校还开设毛利语授课,以传承毛利人的语言文化。
2. 民族舞蹈:毛利人民族舞蹈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利人通过舞蹈来表达对土地、自然和祖先的敬意。
这些舞蹈以独特的姿势和动作鲜明地展示出毛利文化的美丽与力量。
3. 美术手工艺:毛利人以其独特的美术创作而闻名。
毛利艺术作品包括雕刻、纺织品和珠宝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传统的毛利符号和图案装饰,反映了毛利人的宗教、精神和历史。
4. 部落社会:毛利人早期生活在分散的部落社会中。
每个部落由首领领导,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社会组织。
毛利人通过口头传统和神话故事来记载历史和传统,加强部落社会的认同感。
三、毛利人文化对现代新西兰的影响1. 文化多样性:毛利人文化是新西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毛利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积极支持毛利人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和传统习俗。
这使得新西兰成为了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
2. 社会和谐:毛利人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西兰人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和毛利人传统的土地保护和尊重观念有关。
3. 教育:毛利文化在新西兰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校设置毛利文化课程,向学生传授毛利语言、历史和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毛利人的文化贡献。
新西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新西兰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国家,那里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里,我们将探究新西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第一篇:新西兰的悠久历史新西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一千年前,那时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地区前来并在新西兰定居。
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构成了这个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之后几百年里,毛利人自然地融入了新的环境中,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宗教和社会体系。
到了十七世纪,欧洲人开始探索南太平洋,并在途中发现了新西兰。
最早到达新西兰的欧洲人是荷兰船长阿贝尔·塔斯曼。
之后的几十年里,许多欧洲探险家相继到来,但由于与毛利人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原因,在与毛利人的交往中经常发生冲突。
不过,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随着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后,欧洲人开始在新西兰大量定居,并逐渐向毛利人敞开了大门。
现如今,新西兰已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毛利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成为新西兰独特的历史传承。
第二篇:新西兰的文化特色新西兰的文化特色非常多样化,一些特色的文化传统已经持续存在了几百年。
毛利文化和艺术是新西兰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手工艺品令人着迷,包括挖木器、纺织品、雕刻和绘画等。
毛利文化的象征是传统的面纹图案和挖木器,它们在新西兰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
此外,在新西兰还有许多毛利文化的节庆活动,例如著名的毛利语言周,这些都展示了毛利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方面。
欧洲文化的传统也在新西兰扎根,随着不断演变与融合,不断涌现出新的传统。
例如在新西兰南岛的奥塔戈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苏格兰裔家族和社区,他们一直保持着钟爱苏格兰文化的传统,例如穿着苏格兰裙装、演奏苏格兰风笛和参加线舞等。
在音乐、电影、剧院等方面,新西兰的文化也日益繁荣。
无数着名的音乐家和导演都来自新西兰。
例如著名乐队Crowded House、导演彼得·杰克逊等。
新西兰的独特文化——“刺青”初到新西兰时,看到走在大街上裸露着上身,前胸、后背和双臂上有着抢眼“刺青”、威风凛凛很是另类的人,总感觉到这些人非“土”即“霸”,属于国内的“黑社会”人物,往往远而避之。
随着对新西兰文化的逐步了解,才知道“刺青”原来是新西兰独特的、传统的土著毛利文化,它在新西兰文化中很有主流地位,是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与通常所见的文身不同,新西兰毛利人的“刺青”蕴涵着神圣的意义,每一张刺青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份人生简历,它记载了一个人的职业、在部落中的地位,还可以记载他的家庭,甚至一生的成就和功绩,就如一段印刻在皮肤上的个人历史,是地位和成就的象征。
因此,对于毛利人来说,“刺青”非常重要,凡经常抛头露面或居于重要地位的人,都要在脸上、腿上、背部和臀部刺上柔美的曲线或漩涡状花纹。
女儿曾经有一个女病人,是一位毛利部落酋长,她的前额正中刺有一种名叫“蒂蒂”的花纹,据说一个人脸上的花纹越是重重叠叠,就越表明其地位显赫。
据记载,早年在出席出让土地的签约仪式时,毛利族酋长会把自己的脸部花纹画下来作为签名,照样可以令合约生效。
看来,毛利酋长的脸部“刺青”相当于欧洲贵族的族徽,我们中国的私章,由本人随身携带,走到哪里都可以盖章生效。
正因为如此,出于对记载事件和图案重叠效果的考虑,一般人身上的“刺青”不是一次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多年时间分步进行。
眼下,新西兰独特的“刺青”文化成了新西兰旅游的新卖点,你到了新西兰,亲身体验毛利文化,看着大街上的毛利壮士们棕黝色皮肤上的“刺青”就不会觉得另类,只有尊重了。
有“旅游圣经”之称的《Lonely Planet》2013年版本里,新西兰北岛被评为“刺青”胜地排行榜里第二位,击败了日本、美国、英国等,成为世界著名“刺青”胜地。
而奥克兰和罗托鲁阿也是“刺青”的艺术文化中心。
新西兰的历史和文化新西兰是一个海外的岛国,位于南太平洋上,距离澳大利亚两千多公里,除了天然风景美丽迷人之外,这里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以下是我对新西兰历史和文化的一些了解和分享。
一、新西兰的历史新西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千多年前,也就是在毛利人(Maori)来到新西兰之前。
毛利人是从东南亚或者太平洋岛屿来到新西兰,并在这里定居下来,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里,毛利人在这里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到了18世纪,欧洲的探险家开始来到新西兰,并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荷兰”,但很快被改为“新西兰”。
后来英国开始在这里设立殖民地,直到20世纪宣布独立。
二、毛利文化毛利文化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新西兰最早的历史时期。
毛利人的文化是非常独特的,有着自己的语言、服饰、艺术、传统和战争文化等。
毛利语是一种波利尼西亚语系的语言,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它和英语一样在学校中得到普及,并成为了新西兰文化和奥克兰市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利人的服饰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毛利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和饰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毛利女人的“卡伦”(Kahu huruhuru),是由毛利人自然生长的鸟羽毛制成的,十分华美。
毛利艺术中以毛利传统纹样为代表,这种纹样在艺术、文化和手工艺品制作中均有应用,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
毛利人的传统也非常丰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毛利舞蹈(Haka),这是一种激情澎湃、节奏感极强的舞蹈,是毛利人在战争或者庆祝活动时表现出来的。
三、英国文化除了毛利文化之外,新西兰也受到了英国文化的影响。
英国习俗在新西兰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比如说圣诞节、复活节等传统节日都在新西兰得以庆祝,而英国足球、板球和橄榄球这些运动也被广泛地领会和接受。
英语作为新西兰的官方语言,广泛应用于学校、工作场所和商业领域。
四、现代文化随着时代的转变,新西兰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
现代文化对新西兰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影视和音乐。
新西兰风俗礼仪
新西兰生活中有很多跟中国不同的新西兰生活习惯,只有全面了解这些不同的地方,才能保证在新西兰生活的更好。
毛利习俗——见面,碰鼻礼
毛利人是新西兰当地的土着,有着特殊的文化和习俗。
新西兰生活习惯中,他们尊重长辈,注重传统,信奉多神教,相信灵魂不灭等。
在迎接客人时,有特别的舞蹈和仪式,以及特殊的问候方式——碰鼻礼。
一般见面时,碰鼻尖两到三次,碰鼻子的时间越长,表示礼遇越高,越受尊重和欢迎。
这些礼仪,现在都成为了旅行者到访时的表演节目。
并且,他们特殊的服饰和饮食,也同样吸引旅游者的注意。
日常禁忌:
在新西兰生活中,受西方宗教影响,新西兰人对于“13”、“666”和“星期五”都比较讨厌和避讳。
一般会回避使用这些数字,比如某一天既是13日又是星期五,人们通常会避免在这一天出席聚会或其他活动。
并且,出于保守,新西兰人会为了避免男女同时参与某些活动,而分设男女单独的活动场地。
比如看戏或者看电影时,设置男子场和女子场等,这些都是需要了解和注意的。
对于毛利人而言,受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相信灵魂不灭,因此对于拍照和摄影非常忌讳,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因此而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在拍照或摄影前,应记得征求对方的同意。
在新西兰,由于畜牧业非常重要,而牧羊犬又在畜牧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狗被视为人类的朋友、忠诚的伙伴,因此,不要与新西兰人谈论食用狗肉,这样做会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愤怒。
此外,应避免日常举止的失礼或不文明,当众闲聊、吃东西、剔牙、嚼口香糖等等,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新西兰的见面礼仪新西兰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因此在社交和商务场合中有一些特定的见面礼仪需要遵守。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西兰见面礼仪的要点:1. 准时到达:在新西兰文化中,准时到达被视为一种尊重和重视他人的表现。
因此,在与新西兰人约定会面时间时,始终要确保自己能够准时到达。
2. 礼貌问候:在见面时,常见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并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
在与较为熟悉的人见面时,也可以进行拥抱或轻轻相拍对方的肩膀。
3. 目光交流:在新西兰文化中,目光交流被视为一种真诚和信任的表现。
因此,在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度的目光交流,但也不要过于强烈地凝视对方。
4. 礼物:在新西兰,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你希望向对方表示感谢或表示友好,可以考虑带上一些小礼物。
常见的礼物包括花朵、巧克力或酒类。
重要的是要确保礼物的价值适中,以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5. 尊重个人空间:在新西兰,个人空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与人交谈时,始终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避免触碰对方或过于贴近。
这种尊重个人空间的行为将被视为礼貌和友好。
6. 衣着得体:在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或社交活动,穿着得体是非常重要的。
男性通常应穿着西装和领带,而女性可以选择合适的正式服装。
在非正式场合,休闲装是被接受的,但仍然要保持整洁和得体。
7. 公开场合禁止吸烟:在新西兰,吸烟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在公共场合吸烟是被禁止的。
如果您是吸烟者,在一些特定指定的吸烟区域才能吸烟。
总之,了解并遵守新西兰的见面礼仪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商务合作非常重要。
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文化将有助于加强沟通和建立互信。
新西兰毛利文化
新西兰是一个海洋上的国度,深深的经受着海洋的哺育与影响。
据说,新西兰的国花——银蕨,原本生长在海上的,后来被人们移植到新西兰的陆地上,指引着毛利族民取得了最后的独立胜利。
毛利人活泼而丰富,为新西兰风情增添了浓重的一抹。
毛利人在骨子里非常崇拜自然,他们的行为深深的影响新西兰人,形成了现在和谐的环境。
毛利民族还有一种特别传统的舞蹈,叫做哈卡,据说来源于毛利武士的战舞,他们的表演方式也非常特别。
如果喜欢橄榄球的朋友,在看新西兰比赛的时候,都会看到人们表演这种舞蹈来鼓舞士气。
毛利人在工艺美术、运动娱乐,歌舞表演方面的才华广受赞誉。
新西兰的风土人情混杂了毛利人、太平洋岛国邻居以及英国早期殖民的独特文化遗产,亲身体验一定让你大开眼界!。
新西兰和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不同?新西兰和中国作为两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国家,在旅游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以下是它们的几个不同之处:一、自然环境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它以华丽而古老的自然景观为著名。
海岸线连绵起伏、山川峻岭、湖泊潭水,构成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同时,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对自然具有深厚的敬畏之情,保护自然和环境是新西兰的一项重要政策。
而中国的自然景观同样精美,各个地区的山川河流、湖泊草原、岛屿海滩各具特色,五千年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但由于近年来的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旅游方式新西兰的旅游方式以生态旅游为主,游客可以享受原始丛林的探险之旅、登高远望山峰雪景、滑雪和水上运动等,这些旅游项目都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中国的旅游方式相对多样化,可以选择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种方式。
文化旅游主要以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以丝绸之路、长城、故宫等著名景点为代表;生态旅游可以去西藏、青海、云南等地感受原生态自然景观。
三、饮食文化新西兰的饮食文化以健康饮食为主导,新鲜蔬菜、瘦肉、鱼肉等食材是新西兰人的主要食品。
此外,新西兰人还喜欢自己种植蔬菜、养殖肉类和海鲜,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可靠性。
中国的饮食文化千姿百态,口味的差异也很大。
中国的传统饮食讲究五味调和,荤素搭配,可以营养充足又美味可口。
但是,随着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和日益丰富的饮食选择,快餐和外卖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吃饭的主要方式。
总结:在旅游文化方面,新西兰和中国都各具特色和优势。
新西兰的优美自然环境、健康饮食和多样的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清新自然的气息。
而中国则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化的饮食文化,游客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魅力。
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护环境、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新西兰毛利人传统节日文化舞蹈与庆典新西兰毛利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他们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庆典。
毛利传统节日庆典中的文化舞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社区凝聚力和身份认同的象征。
本文将为您介绍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节日文化舞蹈与庆典。
一、毛利人的传统节日与文化舞蹈1. 新年庆典新年是毛利人的重要节日,他们以饮食、音乐和舞蹈庆祝这一日子。
在传统的新年舞蹈中,人们穿着华丽的毛利服饰,跳动着优美的舞步,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和祈愿。
这些舞蹈中常常有跳跃、摆动和指点动作,代表着祝福与欢庆。
2. 感恩节对毛利人来说,感恩节是重要的庆典,他们向神灵表达对大地和自然的感激之情。
在感恩节的庆典中,毛利人会表演各种舞蹈,如“哈卡”(Haka)。
哈卡是毛利人的传统战争舞蹈,用来震慑敌人并展示勇气和力量。
现在,哈卡已成为新西兰文化的象征,不仅在体育赛事中表演,也在庆典活动中频繁出现。
3. 南岛节庆南岛是新西兰最大的区域,也是毛利人的聚居地之一。
在南岛的节庆中,有一种特别的舞蹈叫做“庆典舞蹈”。
这种舞蹈以眼神、手势和步伐的协调为特点,表达着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人们穿上象征玛奇(Māori)文化的传统服装,在庆典活动中自由舞动,展现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文化舞蹈与庆典的意义1. 传承与再现毛利人的文化舞蹈与庆典让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传统与根源,实现对文化的传承与再现。
通过舞蹈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一代一整套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社区认同感,使其对毛利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并在未来将其传承下去。
2. 社区凝聚力毛利人的文化舞蹈与庆典是社区凝聚的催化剂。
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舞蹈演出和庆典活动,加强了社区之间的联系,并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庆典活动也为毛利人提供了表达情感和认同的平台,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3. 文化交流与推广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文化舞蹈与庆典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兴趣,并成为文化交流与推广的重要方式。
新西兰的自然文化和文化多元性新西兰是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国度。
它的山脉、海洋、湖泊,以及流淌在其中的清澈溪流,都让人们为之倾倒。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和自然环境保持着高度的和谐,这也成为了新西兰的独特魅力。
自然环境是新西兰的先天优势。
新西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而这也是新西兰人民所珍爱的。
因此,新西兰人对自然的爱与荣耀几乎浸润在他们的骨髓之中。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新西兰的政府也非常注重,他们推行了多项措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示范。
在新西兰,人们能够轻松地享受到各种活动所带来的自然之美,例如:滑雪、沙滩度假、登山、徒步旅行、水上运动,甚至是冲浪。
因为这里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已经成为全球自然旅游业的代表。
从文化角度来看,新西兰有着极度的多元化。
新西兰是一个由东西方文化融合而成的国家,同时包容着来自不同种族、信仰和语言的群体。
新西兰文化的多元性便是从这里而来。
新西兰的土著文化,毫无疑问地是整个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居民,他们拥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和奥特罗亚文化,是新西兰文化体系的两大传统支柱,支撑着整个国家的文化特色。
在毛利人的传统文化中,木雕、刺青、歌舞、比武、史诗神话、以及精神疗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些都形成了毛利人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特征。
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国文化的影响一度让新西兰文化受到冲击。
然而,新西兰不仅将现代英语作为主要语言,同时也借鉴了英国的疯狂思想和技术进步。
英国的文化到今天仍在新西兰的公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英式茶文化、英式音乐、英式剧院等等,都在新西兰的文化中有着不小的影响。
除了毛利人和英国文化,新西兰还吸纳了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不同文化,这些文化在新西兰土地上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多元性。
在新西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感。
在新西兰,身份认同成为了文化多元性的标志和象征,这也是新西兰文化的独特之处。
新西兰毛利人传统节日庆祝毛利文化与遗产的盛会新西兰毛利人是该国的原住民,他们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
每年,新西兰毛利人都会举办一系列盛大的传统节日来庆祝和弘扬他们的文化。
这些节日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也是展示毛利人民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窗口。
本文将以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形式,为大家展示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文化和遗产。
第一部分:毛利人的传统文化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文化以舞蹈、音乐、绘画和手工艺品等形式表现出来。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符号,这些符号通常代表着大自然的元素,如山脉、河流和动物等。
毛利人以传统木雕、骨雕和石雕等工艺品闻名,这些艺术品往往传递着他们的神话和故事。
第二部分:毛利人传统节日的意义1. Waitangi Day(瓦伊坦吉节)每年的2月6日,新西兰毛利人会庆祝Waitangi Day,这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国家节日之一。
这一天纪念了1840年签署的《瓦伊坦吉条约》,该条约为新西兰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并确认了毛利人的权益和地位。
在这一天,毛利人和非毛利人会齐聚一堂,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音乐表演、舞蹈和传统体育赛事等。
2. Matariki(马塔利基节)Matariki是毛利人传统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这个节日通常在六月底或七月初举行,当毛利人民在夜空中看到七颗特定星星的时候,它就正式开始了。
在Matariki期间,人们会举行焚烧火山来庆祝新的开始,同时也祈求丰收、健康和好运。
3. Te Matatini(毛利文化表演艺术节)Te Matatini是一个旨在展示毛利人传统表演艺术的盛会,吸引了来自新西兰各地的表演团队参与竞争。
在这个节日中,观众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毛利人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
这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是毛利人传统艺术的展示平台。
第三部分:庆祝活动和仪式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通常包括以下仪式和活动:1. Powhiri(迎接仪式): Powhiri是一种毛利人的迎接仪式,用于欢迎访客和新成员加入社区。
新西兰文化
新西兰是著名的农牧业国,物产丰富,素有“美食天堂”之誉。
出产的蔬果、肉类和海产,新鲜味美;如羊肉、野味、鹿肉、龙虾、酪梨、草莓,奇异果及三文鱼等,皆是著名特产。
这里的“环太平洋”烹饪风格,广集欧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及越南的烹调艺术之精华。
新西兰人的饮食习惯大体上与英国人相同,饮食以西餐为主,喜欢喝啤酒。
传统的新西兰餐以一道肉(羊、牛、猪或鸡)、马钤薯、及二至三样蔬菜——例如有绿色(绿花椰菜broccoli)、橙色(红萝卜carrots)、黄色(芜菁swede)所构成。
1、黑边鲍鱼新西兰的黑边鲍鱼,又叫做Pāua,是当地一宝。
人们食用时通常把它切碎做鲍鱼丁或整个煎食,也有人把它当做刺身生吃。
2、新西兰奇异果
3、石头火锅Hangi最值得一尝的就是毛利传统石头火锅(先把薄薄的石头烘热,放入地洞,把包裹好的食物放进并熏熟),原汁原味,烤香扑鼻。
4、葡萄酒
5、羊肉新西兰羊肉,肉质嫩滑,细腻,纤维和脂肪均匀分布在肉中,富含弹性,口感十分有特点。
6、三文鱼
7、新西兰料理新西兰料理是以全世界最新鲜的食料所烹调而成。
8、新西兰海产新西兰最好的海产包括布拉夫生蚝、绿壳淡菜、小龙虾、鲍鱼、银鱼和金线鱼。
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得自于各个种族,产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质。
新西兰的艺术圈反映了这种融合。
新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zarlesGoldie)于十九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画像。
画家柯林·麦卡宏(KolinMcK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与毛利语言以及神话,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新西兰最伟大的艺术家。
许多艺廊除了展出这些作品,还有其它艺术家的作品,如雷尔夫·哈特雷(LalphHotele)和葛雷姆·希尼(GlahameSydney)
毛利人有一种独特的舞蹈,被称为“哈卡”(Haka),这种舞蹈来源于古毛利土著武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在每次开场比赛前,总是集体表演这种舞蹈,用以鼓舞士气。
官方语言:英语,毛利语,新西兰手语。
毛利语(Maori):毛利人从太平洋诸岛来到新西兰之后,语音变化很少。
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沟通无碍。
毛利语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也是新西兰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
新西兰约四分之一的毛利人使用“蒂雷欧毛利语”(Te reo Maori)。
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大约有一半不到二十五岁。
这是种玻利尼西亚语言(类似其它大洋洲语,如夏威夷语和大溪地语),有一种独特的诗感和音乐性。
毛利语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
[4] 新西兰手语(TheNewZealandSignLanguage):世界手语系中的一种。
有许多新西兰作家将毛利文化与传说写进英文文学作品中。
[6] 凯莉·胡姆(KeliHulme)以极具创意的小说《TheBonePeople》而获得权威的布克文学奖的肯定。
也有作家结了两种文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其中包括派翠西亚·葛雷丝(PatliciaGrace)、维提·伊希玛埃拉(WitiIhimaela)和洪内·图华雷(HoneTuwhale)。
艾伦·杜夫(AlanDuff)以著作《战士奇兵》(OnceWereWalriors)而闻名,并由导演李·塔玛胡里(LeeTamaholi,007电影《谁与争锋》的导演)于2002年搬上大银幕。
好莱坞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魔戒》是由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在新西兰拍摄,新西兰的地方电影工业随着这部巨片的成功而持续成长中。
这个三部曲的头两部共得到六座奥斯卡奖,而第三部《王者归来》也已于2003年12月上映。
新西兰的风景出现在这系列电
影中,而许多取景地位于新西兰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内。
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
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
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新西兰人的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
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
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
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
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
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即使观看电影,也往往男女分场观看。
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