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防护及管理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56
精神科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护管理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安全最为重要。
因为患者都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的隐患和危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打架、砸物、外逃等,因此,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是首要之重点之重点。
众所周知,精神科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安全隐患防范重点为“五防”,即:防伤人、防自杀、防逃跑、防藏药、防毁物。
以及“四个注意”:即:注意突发事件;注意新病人;注意就餐“噎食、注意勤巡视等。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精神病人的安全防护管控的基本要求。
而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与我们医护人员的个人生活和习惯等自身有关联的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不安全的隐患发生。
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要求我们熟悉和掌握安全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规程和行为的同时,加强对我们医护人员的自我良好习性的养成,也是我们应该注意修炼的必修课,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需要,保护科室集体和医院的声誉的需要,更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需要。
O1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自我安全保护“五准则”(1)必须遵守精神科护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范流程,掌握各种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必须熟记病人名字,便于及时准确的警告制止病人发生的隐患情况。
(3)必须做到一发现病人病情变化,要立即告知医生。
(4)必须熟悉病区病房及相关科室的医疗救护物品的存放位置,以防病人突发危险时能及时快速取用。
(5)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密患者的隐私,不得向外人透露患者的病情。
02护理人员在安全处置过程中要求做到的“三快”即:制止快,反应快,执行快。
(1)制止快:当患者发生自伤、自残、自杀、冲动伤人、打架、砸物、外逃等突发事件要当机制止。
(2)反应快:遇到突发事件发生,要迅速行动,立即快处理(帮助或协助同事),快报告,不可延误时机。
(3)执行快:对医嘱、临时医嘱、口头医嘱,以及科室或医院新作出的相关规定,要迅速落实执行,保证"令行禁止「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
一、引言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护理安全防护及管理制度。
二、护理安全防护措施1.人员培训(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2)定期开展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3)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3)定期检查、评估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3.设备管理(1)加强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严格执行常备药、抢救药、毒麻、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专人管理,落实安全用药原则;(3)对易燃、易爆、易损、贵重物品,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做到防火、防爆、防盗。
4.环境管理(1)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定期进行消毒、通风;(2)加强危重患者管理,对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3)对躁动患者正确使用约束,有自杀倾向实施严密监护,加强心理护理。
5.患者管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差错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2)加强对病人的评估,了解病情变化,做好预防措施;(3)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关心、关爱病人,提高病人满意度。
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
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6.抢救器材做到五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定时消毒灭菌)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