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工举升新技术追踪-宽屏
- 格式:ppt
- 大小:15.27 MB
- 文档页数:23
液压升降平台、液压升降机、铝合金升降机的发展历程及产品相关知识液压升降平台液压升降机铝合金升降平台套缸式升降机简史类似液压升降机最早的出现应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当时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
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後的产物。
1845年,第一台液压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
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Elisha Otis】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
1857年3月23日,美国纽约一家楼高五层的商店安装了首部使用奥的斯安全装置的客运升降机。
自此以後,升降机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
最初的升降机是由蒸汽机推动的,因此安置的大厦必须装有锅炉房。
1880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使用电力的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升降机」正式出现。
自此以後,升降机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
在近代我们用来升降货物的是一种木质梯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攀登时比较危险。
中国首个安装升降机的城市是上海。
1907年,六层高的汇中饭店安装了两台奥的斯升降机。
台湾第一部商用升降机则在日治时期1932年安装,位于台北市「菊元百货」,当时称为流笼。
目前,国内生产的升降机,产品型号各异,提升高度有4米、6米、、、18米甚至达百米不等。
选用国内外先进液压,马达,泵站系统,液压系统防爆装置和液压自锁装置。
具有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升降平衡、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优点。
广泛用于厂房维护、工业安装、设备检修物业管理、仓库、航空、机场、港口、车站、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电力等高空设备安装和检修。
二、升降机、升降平台分类:分类(一)按照升降机结构的不同分:剪叉式升降机、套缸式升降机、铝合金(立柱)式升降机、曲臂式升降机(折臂式的更新换代)、链条式升降机(电梯、货梯)、登车桥、升降货梯、导轨式升降机、车载式升降机、自行走式升降机。
1.剪叉式升降机剪叉式升降机简介:剪叉式升降机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
超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新技术作者:尹兰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2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湖南华菱湘钢项目超大型吊车梁的制作技术,板的薄、厚相差较大,且该梁长为59m、高为6m、单件重量为182t,再加上考虑工期和运输成本等因素,所以决定在现场施工,那么分片组装、翻转、拼装、厚板焊接等将是需要我们攻克难题。
关键词:冶金工业厂房超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新技术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c)-0118-021 项目概况湘钢5000mm宽厚板精整工程的特点是最大跨度59m,牛腿标高6.8m、柱顶高28.7m,重型吊车梁较多,其中吊车梁上翼缘板规格为1000×100,腹板规格为5800×25,板薄、厚相差较大,且该梁长为59m、高为6m、单件重量为182t,类似吊车梁还有14根。
再加上是现场施工,那么分片组装、翻转、拼装、厚板焊接是该超大型吊车梁技术工艺创新施工关键所在(如图1)。
2 超大吊车梁制作主要工艺措施2.1 大吊车梁的备料排版大吊车梁的排版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钢板的采购运输及轧制的限制,大吊车梁中间段一般都不可避免存在拼接点,因此采用合理的排版,将每根吊车梁的不利因素及材料损耗降到最低,满足工艺和节能降耗的要求。
吊车梁的拼接:上翼缘板的拼接应避开跨中1/4跨度范围,下翼缘板应避开跨中1/3跨度范围,腹板的拼接应避开跨中1/5跨度范围。
三者的对接焊缝不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主加劲肋与拼缝亦应错开,所以按此要求整体排板备料。
2.2 吊车梁分段焊接长度59m,截面高度6m的吊车梁,采取整体排版下料,分三段六块T型分别组立焊接,然后再组拼焊接成三段H型钢,最后整体拼装焊接的方式。
a、翼缘板接料:由于此部分吊车梁翼缘板较厚,因此在进行接料时开大小不对称坡口,并预先采取做反变形,反变形角度控制在15~20°,同时先进行大坡口面的焊接,待该处焊缝焊接完(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圆滑过渡),随即翻转钢板使用碳弧气刨进行小坡口面焊缝母材清根,清根后再进行小坡口焊缝的焊接。
第一章 序 言任何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现象,尤其是现代城市建筑日趋高层化、巨大化。
城市密度的增高产生自然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建筑物的老化过程。
为延缓这一过程,大厦的维修和保洁则是必不可少的技术行为。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的维修、保养犹如人体的保健、护理一样,更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技术设备,擦窗机正是随着启蒙建筑医学这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应运而生的新兴行业。
擦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提高,为维护和提高建筑物的资产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并改善城市环境技术机制的系统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龙腾公司全体员工将坚持“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致力于我国擦窗机市场的开拓。
秉承“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经济合理”的经营宗旨,努力服务于社会。
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以至诚的工作和良好的信誉为广大用户提供最安全、快速、实效的服务。
第二章 正 文盘锦-鹏欣水游城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繁华的地段上,业主对建筑外观形象要求很高,考虑为穹顶内部配置先进的擦窗机设备系统,从而为穹顶内部幕墙今后的维修、清洗需要提供了安全、合理的工作条件。
根据业主的具体要求,擦窗机解决范围为:穹顶内部。
2.2.1设计依据及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擦窗机标准》 GB 1915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处作业吊篮标准》 GB 19155-2003 《擦窗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程》 JGJ150-2008 《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G/T5082.1 《英国擦窗机标准》 BS6037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766-1983 《建筑机械与设备 灰铸铁通用技术条件》JG/T5011.4-1992《建筑机械与设备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G/T5011.11-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G/T5011.12-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JG/T5011.13-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G/T5012-1992 《建筑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G/T5082.1-199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1994《电力系统二次电路及继电保护屏通用技术要求》JB5777.2-1991《标牌》 GBT13306-199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控制屏台技术要求或制造国有关擦窗机的技术标准及安全规定》JB61684 《高处作业吊篮用提升机》 JG/T5033-93《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 JG5027《高处作业吊篮用安全锁》 JG/T5034《高处作业吊篮性能试验方法》 JG/T50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低压电器标准》 GB1497《起重机设计规范》 GB3811《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972《建筑卷物机安全规程》 GB13329-1991《钢丝绳》 GB8918-1996《高层民用建筑安全规范》 GB50045-1995《建筑机械与设备可靠性考核通则》 JG/T5050-19942.2.2设计参考参数1. 结构参数1.1结构安全系数S>31.2应力集中系数f1≥ 1.11.3动载荷系数f1≥ 1.252. 噪音值擦窗机噪音最大值55dB,国家标准为85dB3.擦窗机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20°C-+40°C;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C);c)电源电压偏离额定值±5%;d )工作处阵风风速不大于8.3m/s(相当于5级风力).我司在充分了解贵大厦建筑图纸后,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实力,结合贵司的具体要求,本着“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做出如下擦窗机工程方案设计:此穹顶采用LT3B/T220.80型擦窗机一台;在穹顶钢梁下设吊码30处,20#工字钢轨道75米;在穹顶下砼结构上设牛腿支座52处,20#工字钢轨道137米。
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关键技术蓝戊己顾远生(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旧桥改造与利用变得更加重要。
由于桥梁顶升平移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顶升平移工程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通过济南燕山立交桥连续梁顶升、上海南浦大桥东主引桥简支梁顶升、湖州南林大桥简支连续梁顶升、以及成都5000T系杆拱梁平移等工程阐述顶升平移关键技术。
引言:将大型桥梁拆除重建改造面临施工周期长、对原有交通影响大、成本高以及危害环境严重等问题的困扰。
而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技术可以尽量减少改造与利用施工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将工程成本及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
由于整体顶升平移具有上述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整体顶升平移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旧桥的改造与利用上[1]。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顶升和平移工程案例有:济南燕山立交桥的六联单幅重量分别约为2150吨、2240吨、1630吨顶升,顶升高度为0.029米~4.139米;上海南浦大桥东主引桥整体顶升重量10000吨、顶升面积5000m2顶升高度由0.008m-5.910m;湖州南林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3跨连续箱梁约5000吨,7跨16米空心板梁桥均整体顶升3m;成都64m系杆拱梁平移工程,重为5000T,平移8m,再落梁60cm。
对这些成功的工程案例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大型桥梁整体顶升平移的几个关键技术:1.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PLC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由液压系统(含检测传感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实现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友好Windows 用户界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②整体安全可靠,功能齐全;③操作控制集中,所有油缸既可同时控制,也可单独控制;④同步控制点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适用于大体积结构物的同步位移;⑤各控制点同步偏差极小,结构物的移位精确[2]。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国家重点节能技术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工信局),有关行业协会,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拟于近期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的编制工作。
现请你们组织筛选、推荐重点节能技术:一、推荐要求(一)、推荐技术范围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工业行业,交通运输、建筑、农业、民用及商用等领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8年第36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9年第24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0年第33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1年第34号)已公布或全行业普及率在80%以上的技术不在推荐范围之内。
(二)、推荐技术要求推荐技术要求先进适用,能够反映节能技术最新进展;节能潜力大,预期可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应用范围广,在全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二、上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工信局)、有关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组织、遴选符合条件的重点节能技术,并按照要求仔细填写重点节能技术推荐表和汇总表(详见附件)。
原则上每个单位推荐重点节能技术不超过10项。
请各地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工信局)、有关行业协会和中央企业于2012年4月15日前,将推荐材料文字版和电子版(电子版需刻制光盘)各1套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摘要矿井被称作地下矿井系统的咽喉,是井下与地面最重要的通道.矿井提升机承担着矿井与井下人员、矿料、设备等物资运输的重任,是整个矿井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所以设计一套安全可靠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具有极大的意义.PLC出现后以其显著优点迅速成为工业生产控制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程序可变,具有很好的柔性功能完善;扩充方便,组合灵活,极大减少控制系统设计及施工工作量;体积小,重量轻;非常适用“机电一体化"设备。
基于PLC设计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极大满足对大型机械控制安全与可靠性的要求,且节能环保,便于操作与维护。
关键词:矿井提升机;PLC;控制系统.AbstractThe mine is called the throat of the underground min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of the underground mine。
The mine hoist bears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the mine and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the ore material,equipment and so on。
It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entire mine system,and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mine hoist i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sign a safe and reliable control system of mine hoist。
PLC appears with its remarkable advantages quickly become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mainstream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high reliability,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programming is simple, easy to use;variable control procedures,with perfect good flexible function;to facilitate the expansion,flexiblecombination,greatly reducing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ork;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very applicabl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附件1编号:山东能源集团职工“五小”创新创效优秀成果申报书项目名称:半自动矿用带式输送机平托辊拆装机专业类别:机电专业申报人姓名:姜明程申报单位:龙矿集团机电维修制造中心综机维修分厂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共青团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二○一五年月日.专业山东能源集团职工“五小”创新创效优秀成果申报表.专业煤炭生产要细化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一通三防”等专业。
2.单位名称需为规范全称或简称;3.完成人应为基层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申报。
.专业.专业.专业.专业附件2龙口矿业集团机电维修制造中心半自动矿用带式输送机用平托辊拆装机(完成人:姜明程姜庆明薛俊淑战蓬勃王举好)一、主创人简介:姜明程,男,1982年8月5日出生,大专。
龙矿集团机电维修制造中心综机维修分厂皮带机班大班长。
工作中善于动脑及钻研,曾获2010年机电维修制造中心创业标兵,2010年研制的弧形侧板压力机获龙矿集团技术革新奖,2012年研制的手动3T悬臂吊获龙矿集团技术革新奖。
二、成果介绍:目前两矿用带式输送机用平托辊损坏数量较多、维修难度大,传统维修作业方法费力大、耗时长,且同轴度不一致,易造成托辊转动不灵活,甚至蹩卡转不动,影响矿井生产。
为解决这一问题,皮带机班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改进维修工艺,结合维修过程实际操作难点,反复实践、改进,最终自主研发出“半自动矿用带式输送机用平托辊拆装机”。
半自动矿用带式输送机平托辊维修机,机身用16#槽钢做成,机体高度为一米,长度为2.5米,两端压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作业人员可站在机体侧面进行作业。
.专业结构是在架体两端焊接两支承架,两支架一端焊接压头,另一端安装手动螺旋千斤顶,将另一端的压头放入螺旋千斤顶内。
拆卸时将平托辊固定在架体上,通过手动螺旋千斤顶的转动将平托辊轴(带轴肩)顶出(轴承一起带出),然后将损坏的轴承割掉,组装时,在托辊两端重新安装上新的轴承、密封,在维修机上利用螺旋千斤顶的伸出将两端轴承通过压头压入平托辊筒体,既确保了托辊的同轴度,又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维修质量。
大排量人工升举
Cleg.,JD;杨秉乾
【期刊名称】《油气田开发工程译丛》
【年(卷),期】1989(000)004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Cleg.,JD;杨秉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33.3
【相关文献】
1.人工升举工具使老矿井重焕生机 [J],
2.陕汽德龙重卡率先进入12升大排量、大马力时代 [J], 刘云飞
3.关于选择人工升举法的新建议和对比研究 [J], Cleg.,JD;张柏年
4.水平井人工升举 [J], Butl.,DM;宋辉
5.基于“下陷者,升举之”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辨治思路 [J], 陈亚洲;赵家有;王福;王浩;宋春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42)10【摘要】1.中国首架自主研发海监无人直升机投入使用2.全球首款手机用石墨烯电容触摸屏研制成功3.【总页数】1页(P906-906)【关键词】中国;直升机;触摸屏【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51.7【相关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评选出200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院举行奖学金奖教金颁发仪式/中国科学院召开2001年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体制创新的重大突破/《院士科普书系》第二辑出版/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通过鉴定/周光召考察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发布2001年"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获赠法律服务卡/中国科技大学纳米研究获重要进展/我国人类遗传病基因克隆研究获重大进展/杨福家院士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织"科技下乡西部行"活动 [J],2.2012中国大数据创新峰会暨第二届中国技术商业论坛2012年度技术商业评选颁奖典礼2012年度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典礼——移动互联网创新者鉴 [J], 夏勇峰3.我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青海省转企科研机构效益持续增长/青海省认定2002年度科技型企业15家/青海省一农业信息项目获国家专项支持/《柴达木盆地农田与草地退化植被恢复技术示范区》课题完成年度任务/新一代大黄保健食品问世/《青藏铁路工程机械高海拔成套技术研究》通过省级评审/省科技厅干部深入贫困山村开展扶贫工作/2002年河湟流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调查/西宁市首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正式启动/玉树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海东科技工作考核有了硬指标 [J],4.2012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J],5.2012年度中国重大工程进展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2)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2)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3)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4)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5)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7)1.9逆作法施工技术 (8)※※※※※ (11)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4)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7)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9)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20)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21)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2)2混凝土技术 (26)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6)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8)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0)2.4轻骨料混凝土 (31)2.5纤维混凝土 (33)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5)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8)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40)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46)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46)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7)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47)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48)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49)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50)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52)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2)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56)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56)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57)4.3塑料模板技术 (59)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61)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63)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64)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66)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67)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69)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71)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74)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76)※※※※※ (76)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78)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80)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82)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85)5钢结构技术 (88)5.1深化设计技术 (88)5.2厚钢板焊接技术 (89)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90)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90)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92)5.6住宅钢结构技术 (93)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94)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95)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95)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97)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97)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98)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99)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101)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102)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103)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107)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108)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10)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111)※※※※※ (114)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114)7绿色施工技术 (129)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129)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130)7.3预拌砂浆技术 (132)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133)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134)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36)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140)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142)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143)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141)7.11供热计量技术 (141)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144)7.13植生混凝土 (141)7.14透水混凝土 (144)8防水技术 (148)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48)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52)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56)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157)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61)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163)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168)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171)9.1消能减震技术 (171)9.2建筑隔震技术 (172)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174)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175)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77)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177)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 (177)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177)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 (177)10.信息化应用技术 (181)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81)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82)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83)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83)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85)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86)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87)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188)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液压升降台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液压升降机设计姓名:编号:XX职业技术学院年月日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专业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系(部)主任年月日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系专业,学生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专题(论文)题目: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 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共页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评阅人: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系(科)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液压升降机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液压升降机的设计,它主要包括:主机械机构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控制部分的设计三个部分内容。
在本设计中将液压系统的设计做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液压系统的设计又主要包括了动力源,控制元,执行元,辅助元的设计。
液压升降机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机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可靠。
液压升降机广泛适用于汽车、集装箱、模具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灌装等各类工业企业及生产流水线,满足不同作业高度的升降需求,同时可配装各类台面形式(如滚珠、滚筒、转盘、转向、倾翻、伸缩),配合各种控制方式(分动、联动、防爆),具有升降平稳准确、频繁启动、载重量大等特点,有效解决工业企业中各类升降作业难点,使生产作业轻松自如。
关键字:升降机,液压系统,液压元目录摘要....................................................... ..............1第一章升降机的发展情况 (4)1.1升降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4)1.2升降机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 (5)1.2.1国内发展情况 (5)1.2.2世界升降机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向....................................5 第二章升降机的工艺参数和工况分析 (6)2.1 升降机的工艺参数 (6)2.2升降机工况分析 (6)第三章升降机机械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7)3.1 升降机机械结构形式和运动机理 (7)3.1.1 机械结构型式 (7)3.1.2 升降机的运动机理....................................................... (8)3.2 升降机的机械结构和零设计 (9)3.2.1 升降机结构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9)3.2.2 升降机支架和下底板结构的确定 (14)第四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14)第五章液压系统方案的选用 (14)5.1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15)5.2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 (16)5.3调速方案的选择 (16)5.4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16)第六章液压元的选用....................................................... .206.1 油泵和电机选择....................................................... ......20 6.1.1泵的额定流量和额定压力 (20)6.1.2 电机功率的确定....................................................... ....216.1.3 联轴器的选用.............................................................................................21 6.2 控制阀的选用....................................................... .........24 6.2.1 压力控制阀....................................................... (24)6.2.2 流量控制阀....................................................... (25)6.2.3 方向控制阀....................................................... .. (25)6.3 管路,过滤器,其他辅助元的选择计算 (26)6.3.1 管路....................................................... (26)6.3.2 过滤器的选择....................................................... (27)6.3.3 辅的选择....................................................... (28)6.4 液压元的连接....................................................... ......28 6.4.1 液压装置的总体布置....................................................... .286.4.2液压元的连接....................................................... ......29 6.5 油箱及附....................................................... ..30 6.5.1 油箱的容积....................................................... .........30 6.5.2 按使用情况确定油箱容积. (30)6.5.3 按系统发热和散热计算确定油箱容量 (3)1第七章液压缸的选用 (34)7.1 缸筒....................................................... . (34)7.1.1 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3)47.1.2 强度计算....................................................... . (35)7.1.3缸筒材料及加工要求....................................................... ..367.1.4 缸盖材料及加工要求....................................................... .377.2活塞和活塞杆....................................................... (37)7.2.1 活塞和活塞杆的结构形式 (37)7.2.2 活塞、活塞杆材料及加工要求 (38)7.3活塞杆导向套....................................................... .......39 7.4 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 39 7.5 密封结构的设计选择....................................................... 39 第八章液压泵站的选用.................................................33 8.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 (33)8.2 液压泵站的选用....................................................... .....33 第九章液压系统性能验算...............................................40 参考文献....................................................... . (43)致谢....................................................... (44)第1章升降机的发展情况1.1 升降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液压升降机不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2年度十大汽车技术盘点 2012年是汽车发展重要的一年,尤其全世界的汽车技术工程师为汽车技术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这些汽车新技术既有关乎行车安全的,也有提升用车体验的,还有各式各样关于新能源技术的。
虽然很多汽车技术在日常家庭用车中不常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新技术被更广泛地运用到汽车指日可待。
1通用率先采用轻质镁金属板材料 提升汽车燃效10%10月份,通用汽车宣称正在业内率先试验应用热成型加工工艺轻量镁金属板材料,该材料有望将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10%之多。
该材料采用了通用专利的抗腐蚀处理技术加工,可增加该高强度材料应用范围,更多地替代钢材和铝材。
通用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拓展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应用,并且寻求相关突破性技术的授权许可生产可能性。
此举旨在帮助供应商能够有权通过该项工艺技术进行镁金属板材料的大规模量产,以减轻车体重量。
同样部件,镁金属材料的重量会比铝质的要轻33%,比钛材料轻60%,比钢质材料更轻达75%。
镁质材料的应用将有助于消费者节省燃油支出,此外也使车辆拥有更高效的燃油发动机以及电动动力系统。
利用此项技术,通用汽车已经研发出一种可投入量产的镁金属材料后备箱盖内板。
这种镁金属材料后备箱盖已经受了多达77,000次机械撞击以及重达250千克的坠物试验,证明没有任何问题。
据美国汽车材料联盟预计,到2020年,每辆汽车材料中将会应用158.8千克的镁来替代226.8千克钢材和59千克铝,使得车辆整体重量减轻15%。
这样的车身轻量化措施可实现节省燃油达9%到12%。
2.大众蓝驱技术详解在2012国际巴黎车展上,大众全新高尔夫蓝驱版车型登台亮相。
全新一代高尔夫蓝驱版车型比老款高尔夫蓝驱车型更节能更环保。
大众蓝驱作为低碳节能的代表,而全新一代高尔夫蓝驱版更是发挥极致。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大众蓝驱技术。
大众蓝驱技术概述“BlueMotion”,意为蓝驱。
大众汽车以“蓝驱”命名表示该技术项目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油耗与排放。
2012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
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1. “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 “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6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
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 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12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