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同步试题-长城和运河沪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15.81 KB
- 文档页数:3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8)一、细读课文深感悟.1.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2. 以下哪些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A.秦始皇陵兵马俑B.北京故宫C.圆明园D.黄山奇石3. 课内语段阅读。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创造﹣﹣________ 奇迹﹣﹣________(2)“奇异”在字典里的解释:①奇特;②惊异。
短文中的“奇异”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从“东起……西到……”可以体会到长城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请你按节奏的提示反复品读画“________”的句子,判断语气,正确的打“√”。
①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
________②读出缓慢、低沉的语气。
________③读出自豪、赞美,抒发爱国情感的语气。
________4. 课外类文阅读。
中国第一桥在共和国诞生50周年前夕,举世瞩目的江阴大桥﹣﹣“中国第一桥”胜利建成了。
走上大桥,迎面是巍然屹立的70层楼高的桥塔。
桥塔上镶嵌(qiàn)着“江阴大桥”四个遒(qiú)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yì)熠生辉。
桥上,6车道的桥面宽阔平整,白色的行道线清晰地印在黑色的沥青上,不断地向远方延伸。
两根海蓝色的主缆似蛟龙腾空而起,排列整齐的一根根垂直吊杆仿佛一排竖琴,正在弹奏豪迈激越的乐章。
长江,江水滚滚,西来东去,江面千舟竞发,百舸(gě)争流。
登上由此而去的汽渡,迎着朝阳远眺,主跨1385米的江阴大桥矫健优美,飞越长江,宛如水上彩虹一般。
期末测试一、看拼音,写词语。
(12分)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①m ēn②m èn 闷.闷不乐________ 闷.热________ ①zhu ǎn ②zhu àn 转.弯________ 飞转.________ 三、选择恰当的字组词语,画上“________”。
(4分)神(先 仙)景(区 巨) 无(论 轮) (披 彼)此 首(先 仙) (区 巨)大 车(论 轮) (披 彼)星戴月四、用下列各字组成词语,写在田字格里。
(6分)五、词语手拉手。
(连一连)(6分)六、选词填空。
(填序号,4分)①安安静静②嘻嘻哈哈1.(1)他是我们班的“开心果”,整天________笑个不停,难得见他“一本正经”的时候。
(2)告别了白天的热闹,夜晚的校园显得十分空旷,________的,没有一丝响动,只能看到办公室的窗户里透出的点点灯光。
③甜言蜜语④自言自语2.今天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但是并没有其他人,才知道他在________。
3.我们不要相信陌生人的________,防止上当受骗。
七、按要求根据部首查字法填空。
(5分)1.桩: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这个字读________,我还能猜到这个字与________有关,因为它的偏旁里有________字旁。
2.贷: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这个字读________,我还能猜到这个字与________有关,因为它的偏旁里有________字旁。
八、按要求写句子。
(19分)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3分)(1)飞流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2)_____________,恐惊天上人。
(3)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
2.照样子,用加点词写话。
(4分)(1)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
________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1. 看拼音写词语2. 写出正确的读音3. 写出3个“常字头”的字:________4. 比一比,再组词。
5. 词语搭配6. 填空7. 根据课文《长城和运河》内容填空万里长城像________,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京杭大运河像________,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1.【答案】中华民族,奇迹,聚拢,壮丽,驾驶,天堂,飘落,景象【考点】看拼音写汉字长城和运河【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看拼音写词语是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解答】中华民族奇迹聚拢壮丽驾驶天堂飘落景象2.【答案】qū,zú,chuàng,rén,sī,cháng【考点】拼音长城和运河【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曲qū 弯曲(跟“直”相对):~线。
~尺。
弯腰~背。
山回水~.~径通幽。
qǔ 歌曲:~调。
戏~.小~儿。
高歌一~.故选“qū”。
长cháng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指空间:这条路很~.zhǎng 领导人:部~.校~.乡~.首~.故选“cháng”。
故答案为:qū zú chuàng rén sī cháng3.【答案】堂;赏;裳【考点】偏旁部首长城和运河【解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
【解答】常字头可组成:堂;赏;裳。
堂:正房,高大的房子;赏:打赏;裳:指衣服。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多音字组词。
3. 选字填空。
4. 选词填空。
出现浮现涌现(1)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往事就会________在我的眼前。
(2)大雨过后,天边________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3)在西部大开发的促进下,________出一大批高科技人才。
5. 根据《长城和运河》课文内容填空。
(1)京杭大运河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像________在大地,________,伸向天边。
(2)课文把长城比作________,把运河比作________。
文章的两部分均以“________”这一设问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是________。
6. 课外类文阅读。
中国第一桥在共和国诞生50周年前夕,举世瞩目的江阴大桥﹣﹣“中国第一桥”胜利建成了。
走上大桥,迎面是巍然屹立的70层楼高的桥塔。
桥塔上镶嵌(qiàn)着“江阴大桥”四个遒(qiú)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yì)熠生辉。
桥上,6车道的桥面宽阔平整,白色的行道线清晰地印在黑色的沥青上,不断地向远方延伸。
两根海蓝色的主缆似蛟龙腾空而起,排列整齐的一根根垂直吊杆仿佛一排竖琴,正在弹奏豪迈激越的乐章。
长江,江水滚滚,西来东去,江面千舟竞发,百舸(gě)争流。
登上由此而去的汽渡,迎着朝阳远眺,主跨1385米的江阴大桥矫健优美,飞越长江,宛如水上彩虹一般。
江阴大桥,气势宏伟的“中国第一桥”。
(1)“举”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
“举”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往上托;往上伸。
②提出。
③全。
“举世瞩目”中的“举”应选解释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桥塔________的大字________的大桥________的乐章(3)用“﹣﹣﹣”在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沪教版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我会读,我会做。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可入画。
黄河(),长江()。
长城(),珠峰耸。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
(填序号)①长②美③涌④奔[2]读了这两句话,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叫作_______、中华。
[3]“珠峰耸”的“耸”字让我感受到了(填序号)()A.珠穆朗玛峰很高很高。
B.珠穆朗玛峰很秀丽。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黄河、____、____和珠峰。
2.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给你________。
_________的时候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正指着___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一节向我们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是_____,我知道的“天然指南针”还有_______。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姑娘咦,是谁叫醒了小草?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是谁在和鱼儿玩耍?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嬉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1]这首诗歌由________个小节组成。
[2]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玩耍________嬉戏________时刻[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嬉戏——________ 快乐——________[4]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春姑娘在给________挠痒痒,和________嬉戏打闹,和________一起玩耍,一起成长……[5]我会仿写。
例: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每当到了春天,________就________4. 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________在嬉戏。
三年级语文课文《长城和运河》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价值堪比长城 XX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沪教版(上海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试卷B 卷 附解析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拼音部分(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正确读音我会选。
二、基础知识(共4大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用“\”划去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狐狸 老虎 大雁 狗熊 狮子 (2)牛奶 奶酪 饼干 面包 蛋糕 (3)黄瓜 南瓜 冬瓜 西瓜 苦瓜 (4)桃花 烟花 梅花 菊花 荷花2、我会查字典。
3、我会填词。
产生 发生 果然 居然 发明 发现 (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 )了浓浓的感情。
无论( )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2)、列宁跟着蜜蜂( )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没有想到,我( )能得到一等奖。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春天来了,我( )迎春花开了。
4、一字组多词。
老( ) ( ) ( )级( ) ( ) ( ) 笔( ) ( ) ( ) 句( ) ( ) ( )三、识字辩字(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辩字组词。
如( ) 极( ) 跳( ) 洋( ) 姑( ) 及( ) 挑( ) 样( )四、连一连(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读一读,连一连。
五、完整句子(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选词完整句子,再读一读。
飘浮 飘扬1.红领巾在我胸前迎风( )。
2.蓝蓝的天空中( )着几片云朵。
温和 温暖3.阳光照在身上,我感到很( )。
4. 他的脾气有时候很( ),有时候很暴躁。
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沪教版(上海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练习试题B卷附解析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拼音部分(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基础知识(共4大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读一读,找出不同类的词用“\”划掉。
(1)书桌板凳电视机椅子(2)狮子大象袋鼠动物(3)棉袄棉被棉裤裙子(4)铅笔苹果尺子橡皮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组词。
3、比一比,再组词。
杏()股()净()句()幸()骨()敬()具()4、照样子,写词语。
例1:许许多多(A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例2:越升越高(ABA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例3:望远(动作+物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识字辩字(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用“____”画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词。
四、连一连(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我会背,也会连。
五、完整句子(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句子闯关。
(1)人们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月潭很深。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我是拼音小能手。
2. 我是辨字组词小高手。
3. 形近字组词我也行。
4. 近义词反义词我最行。
5. 我的词汇很丰富。
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________6. 根据课文《长城和运河》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________山海关,________ 嘉峪关,像________在大地。
(2)京杭大运河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像________在大地。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读下列句子,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小华长得像他爸爸B.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C.阳光下,向日葵好像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选词填空。
奇异奇特奇怪①这个玩具的样子________有趣,我非常喜欢。
②雨后的彩虹真是一种________的景象。
③今天发生了一件________的事。
我能让句子更生动。
例: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1)京杭大运河像________,________。
(2)高速列车像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江﹣﹣祖国第一大江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
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给祖国带了生命的力量。
你知道吗?在祖国的千万条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呀?祖国最长的江河就是长江。
它从祖国西北的青海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
长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长。
万里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江。
(1)从文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的近义词。
巨大﹣﹣________ 闻名﹣﹣________(2)祖国最长的江河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公里长,从________开始一直流入________。
(3)划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知识达标1. 看拼音写词语。
2. 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3. 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________4. 请背诵课文(《长城和运河》)中的两个比喻句。
(1)这两个比喻句十分精当,既突出长城________的特点,运河________的特点,又使诗文生动形象。
(2)本文是一篇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两部分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这是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
(3)两段中最后两句是自问自答,这叫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仰之情。
5. 读读课文(《长城和运河》),完成下列各题(1)万里长城东起________,________嘉峪关,像________在大地。
(2)京杭大运河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像________在大地。
穿过________四大省,是开凿最高,最长的运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基础知识达标1.【答案】奇迹,曲折,谱写,连绵起伏,蜿蜒,绸带,创造,民族【考点】看拼音写汉字长城和运河【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答案为:奇迹曲折谱写连绵起伏蜿蜒绸带创造民族2.【答案】不朽,壮观,五彩,蜿蜒,银光闪闪,聪明【考点】词语搭配长城和运河【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不朽的诗篇。
3.【答案】崇山峻岭蜿蜒起伏绵延不断【考点】成语长城和运河【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
1. 看拼音,写词语。
2. 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3. 多音字组词。
4. 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________5. 根据课文《长城和运河》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东起________,________嘉峪关,像________在大地。
(2)京杭大运河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像________在大地。
(3)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分别谱写了________的、________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
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
那时的长城如在花海中穿行,处处尽芳菲,令人心醉。
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有清凉的风袭来,有时烟雨迷蒙。
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
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更显示出博大雄伟的风采。
(1)这段话依次写了八达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八达岭的________之情。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样子也写一句。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把它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长城和运河》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
1.【答案】奇迹,曲折,谱写,连绵起伏,驾驶,诗篇,不朽,万里长城,蜿蜒,绸带,创造,民族【考点】看拼音写汉字长城和运河【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声调的正确拼读后,拼读出正确的词语即可。
《长城和运河》习题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g lì gē qǔ chuàng zào běi jīng
( ) ( ) ( ) ( )
qí jì zhōng huá piāo luò tiān táng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折()绸()朽()州()飘()
拆()调()巧()洲()漂()
二、综合题
1.不属于三拼音节的字是()
(1)堂
(2)壮
(3)创
(4)华
2.填上合适的词
()的长城()的运河
()的诗篇()的蓝天
()的景象
三、提高题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把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作者把翠鸟头上的羽毛比作(),背上的羽毛比作(),腹部的羽毛比作(),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
3.这段话先总写(),接着从()、()和()三方面具体写,句与句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壮丽歌曲创造北京
奇迹中华飘落天堂
2.折断绸带不朽广州飘落
拆开调和巧妙亚洲漂流
二、综合题
1.(1)
2.蜿蜒银光闪闪
不朽祖国
壮丽
三、提高题
1.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头巾外衣衬衫喜爱
3.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
《长城和运河》习题
一、基础题
1.同音字填空。
jià pǔ zú wān
( )驶 ( )通民()()蜒
衣()()写()迹()曲
2.辨字组词。
绵()峪()蜿()蜒()扁()
棉()浴()碗()诞()篇()
二、综合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万里长城像(),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京杭大运河像()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2.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
(2)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
(3)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
三、提高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
桃树开了花。
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
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这段话主要写了()的景色。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3.用“”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驾驶普通民族蜿蜒
衣架谱写足迹弯曲
2.绵延嘉峪关蜿蜒扁担
棉花沐浴大碗篇章
二、综合题
1.巨龙穿行在大地丝带飘落在大地
2.(1)拟人
(2)比喻
(3)设问
三、提高题
1.春天的田野
2.青青金黄
3.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
2021年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我会读,我会做。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______,可入画。
黄河______,长江______,长城______,珠峰耸。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填序号)①长②美③涌④奔山川,可入画。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耸。
(2)读了这两句话,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叫作、中华。
(3)“珠峰耸”的“耸”字让我感受到了(填序号)①珠穆朗玛峰很高很高。
②珠穆朗玛峰很秀丽。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黄河、、和珠峰。
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乘着()的春风,我们()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对片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雷锋叔叔能及时出现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
B.在任何需要奉献爱心的地方,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人。
3. 读下面的一小节诗歌,按要求做题。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1]从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这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在这首诗中,风“藏”在了哪里呢?在正确答案后打“√”错误的答案后打“×”。
①颤动的树叶里。
(______)②点头的林木中。
(______)③起波的河面上。
(______)④小鸟的歌声里。
(______)[3]“风”还会藏在哪里?仿写诗句。
2014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3课长城和运河同
步试题
1.以下画线字是多音字,请圈出它们在下列词中的正确读音。
华.山(huá huà) 歌曲.(qū qǔ) 创.造(chuāng chuàng)
中华.(huá huà) 曲.折(qū qǔ) 创.伤(chuāng chuàng)
2.“堂”的部首是小子头,你还知道小子头的字吗?请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课文,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
(1)____________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2)____________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3)____________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4.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加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副状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丝带漂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1.请圈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1)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 )
(2)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像丝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向天边。
从首都__________到天堂____________________,它谱写了__________。
创造这人间奇迹的是__________,我们的祖先真__________!
5.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云看中国
白云姐姐对她的弟弟、妹妹们说:“我们去旅(lǚ)游(yóu)吧!”“好!好!”云弟弟和云妹妹拍手叫道。
他们飘呀飘,飘过了碧波荡(dàng)漾(yàng)的西湖,飘过了波(bō)涛(tāo)汹(Xiōng)涌(yǎng)的长江;他们飘呀飘,飘过了奇峰怪石的黄山,飘过了高大挺(tǐng)拔(b á)的秦(tài)山;他们飘呀飘……啊!他们看到了万里长城(chéng)!
云弟弟说:“万里长城真雄(xióng)伟!”
云妹妹说:“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
”
云姐姐说:“中国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爱您,中国!”
1.短文共有__________节,用“_______”画出云姐姐赞美中国风光的句子。
2.白云们看到了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万里长城。
他们说万里长城很__________,像__________。
3.“他们飘呀飘……"省略号表示他们还看到了其它景色。
请你想象一下,他们还看到了什么?仿照文中句式,写一写。
他们飘呀飘,飘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飘过了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
【解析】
2. 尘 尖 少 尚
【解析】
3.长城 (2)京杭大运河 (3)长城
【解析】
4.1.驾 幅 壮 飘
2.(1)× (2)√
3.京杭大运河 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 北京 杭州 动人的诗篇 中华民族 的祖先 伟大
【解析】
5. 1.5 中国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爱您,中国!
2.长江 黄山 泰山 雄伟 一条巨龙
3.略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