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4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 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 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 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 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 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三民主义
孙中山于1906年在新加 坡华侨中成立同盟会分会
揭露清政府出卖铁路的宣传画
Fra Baidu bibliotek
(二)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 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 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 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 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南京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孙 中 山 在 南 京 总 统 府
第三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四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 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 运动的高涨。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2.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在中国的争夺 3.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民怨沸腾 4.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八国联军侵华路线图
(二)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5年赴欧考察各国宪政的五大 臣及其随员在罗马合影
清末“新政”的推行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时局动荡,社会千 疮百孔,为了挽救危机,清廷下诏变法, 颁布了一系列“新政”,开始了最后十年 的求生之路。这场变法距戊戌维新仅两年 多,无论内容与形式都比戊戌年走的更远, 实行了“预备立宪”。然而这姗姗来迟的 变法已经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清王朝,改 变不了它必然倾覆的命运。
第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 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 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 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
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
民族主义
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 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他认为,西方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

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

民权主义
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
主 义
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 社会危机。为此,他希望“举政治革命、
邹 容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这是1第1990一055年个年8全,月国中20性国日的同,前统盟中左一会国一的在同为资日盟黄产本会兴阶东在,级京日左革成本四命立东为政,京宋党总正教。理式仁为成孙立中(山画;)
孙中山像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 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 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湖南善化(今长沙县)人。 原名轸,字廑午, 又字克强,派名仁牧,别署庆午、竟武、近午、 廑午,后因从事革命活动,改名兴。辛亥革命时 期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青年时代即 矢志推翻清王朝。1903年在长沙组织华兴会,被 举为会长。次年秋策划长沙起义,事泄出走日本。 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等人共同创立中国同盟会。 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或策划反清革命活动,成为革 命军中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纪念章
(一)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大 总 统就 时任 的中 孙华 中民 山国
临 时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 “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 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 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 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孙中山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 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义发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一日,武昌成立湖
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北军政府
(二)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 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在一个月内, 就有13个省(包括上海)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 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 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民族主义

山 三 民 主 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稿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 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 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 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上发表三民主义
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 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 帝国主义的主张。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的 辩
要不要社会革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孙中山像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 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 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 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 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 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 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 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 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 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起的。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孙中山像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 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 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 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孙中山的“平均 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 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 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 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 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
孙中山像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 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 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 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 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 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投入这场论战 的还有其他十几种报刊。
气壮山河·黄兴 • 今日中国不可无此人!——孙中山 • 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 • 区区此心,可誓天日!——黄 兴
黄兴文武全才,既有彪炳一 代的功勋,又有斐然成章的文采, 著有《黄兴集》、《黄兴未刊电 稿》等。楹联以赠联、挽联为主, 偶有题名胜古迹联。
黄兴诗选一首《咏鹰》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秋深霜气肃,木落万山空。
3.经济改革:设立商部,奖励实业和改革财政。
4.法制改革:制定新法,修订《大清律例》,制定 新的刑律,学习西方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 立原则,实行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标志着法制的 近代化
5.政治改革:前期改革管制和后期政治体制改革。
(二)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的破产
载沣像
清末新政改革局限在维护王朝统治,致力于加强皇 权,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 人”,而改革的所有内容都与清廷坚持的旧体制发 生了强烈冲突,顽固专制的清王朝成为整个中国社 会迈进近代化的绊脚石。事实证明,阻碍历史向前 发展必遭淘汰,新政也救不了它。
《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 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 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 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 举等民主权利。
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 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 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 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 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1909年孙中山在伦敦
(一)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像
在五 东日一 京,九 喜宋一 结庆五 良龄年 缘与十 。孙月
中二 山十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 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 的。许多先驱者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 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 民国大总统之职,图为谒明孝陵归来
1.教育改革:晚清教育改革的最大举措是废科举, 兴学堂,派游学。
1905年9月20废除了科举制度,同年下半年下令 设立学部,在全部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 学堂章程》,中西学兼学,从高校毕业到大学毕业 的学制,奠定了近代教育制度的基础。1909年,各 类学校达59117所,学生超过160万。
2.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停止武科,裁减绿营防勇, 编置巡警等。
清帝退位诏书
孙中山谒明孝陵与官员合影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样,《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 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 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 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一)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 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 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 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清政府在铁路利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 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 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 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中 山
上书遭拒,思想觉悟

革 命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伦敦蒙难,声名鹊起
(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
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
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 孙中山像 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章 炳

涌现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


阶 级
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 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 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 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 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 独善其身。
——《与妻书》(林觉民)
林觉民(1887-1911),字 意洞,号抖飞,福建侯官 (今福建福州)人。为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广91州1年黄4花月岗27起日义,是黄辛兴亥等七革人十命发二之动烈前广士规州墓模起最义大,的即一黄次花起岗义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