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战争简史》试题库

一、概念题

1、阵式作战

2、阵地战

3、机械化战争

4、核战争

5、信息化战争

6、制信息权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中国考古证实的最古老的兵器是。

2、的广泛应用,使冷兵器得到了普及,冷兵器战争的规模迅速扩大。

3、春秋时期,中国军队编制的最小单位是。

4、历史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是中国的《》和《》。

5、欧洲历史上,最早而又最杰出的军事家是。

6、武王发动了灭亡了夏王朝,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7、古代(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发明是。

8、冷兵器时代射程远、精度高的兵器是。

9、历史上,最古老的兵种是

10、在古代历史上,与《孙子兵法》齐名的是。

11、在古代,出现最早的作战方式是。

12、19世纪末,的出现是枪发展的一次巨大飞跃。

13、在近代火炮发展史上,射程最远的火炮是德国制造的“”。

14、近代军事组织之父,也被称为炮兵之父的是。

15、导弹出现以前,海上主要交战的武器是火炮和。

16、拿坡仑在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中,每每以少胜多,取得辉煌军事成就,其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

17、热兵器的发展简化了武器的种类,基本为,它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小型化的枪;一个是巨型化的炮。

18、热兵器的发展简化了武器的种类,基本为管形火器,它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一个是。

19、和结合是冷、热兵器的最佳结合。

20、有人认为:和的发明比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还大。

21、铸铁技术的出现使火炮可以向巨型化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三类火炮:第一类是,类似于现代的加农榴弹炮;第二类是,即榴弹炮的原型;第三类是一种炮管管壁较薄,弹道较高的炮,为,是迫击炮的雏形。

22、欧洲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

23、热兵器时代,出现了新的步兵——。

24、热兵器时代,出现了火枪兵、、等新的兵种,以及海军。

25、16世纪初,战船上开始设置“”后,可以在战船上设置多层大量的火炮,从此,进入到海上炮战时代。

26、旋转炮塔出现以前,火炮只能安装在战船的侧翼,各舰队只能平行纵队互相炮射。因此,将战船称为。

27、18世纪中叶,战舰确定为六个“等级”。前三级属于大战舰,也为;后两级为。

28、武器的出现,使海战场出现了老鼠吃大象的奇观。

29、鱼雷出现后,出现了发射鱼雷的作战平台——鱼雷艇和。

30、热兵器时代,为了掩护大型战舰,驱逐敌军的鱼雷艇,出现了。

31、火枪出现后,出现最早的作战队形为“”。之后,又出现了“摩里斯方阵”和“”。

32、热兵器时代,有两个组织体制的确立具有划时代意义。一个是一级作战单位的产生;另一个是的建立。

3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进攻一方主要依靠和步兵的徒步冲击;防御一方主要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铁丝网构成完善的防御体系。

34、机械化武器装备是沿着、杀伤力和防护力三个方向发展的。

35、德国军队依靠横扫欧洲战场,取得对苏作战初期的巨大成功。

3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37、机械化战争最典型的武器装备是。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实现了坦克与协同作战,创造了闪击战理论。

39、为了配合坦克的快速打击,出现了伴随坦克行动的,建立了机械化步兵;研制出;侦察、指挥也实现了装甲自行化,在地面战场上形成了壮观的钢铁巨流

40、为了抗击坦克的强大攻击,人们研制出各种反坦克武器。其中,被称为坦克杀手。

41、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

42、的出现,结束了巨舰大炮的发展方向。

43、空军相继建立了以飞机为主的轰炸机航空兵、战斗机航空兵、强击机航空兵、侦察机航空兵和运输航空兵,以及用于对地作战的和高射炮兵等不同兵种。

44、海战是人类首次进行的航空母舰对决,也意味着战列舰将退出历史舞台。

45、航空母舰出现后,又出现了,使海军发展成为一支陆海空三栖作战的军种。

46、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大力推动下,德军创立了以为核心,以进行火力支援和空中保障,采取坦克集团的方式,对敌实施纵深攻击,形成了全新的理论。

47、制空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48、制海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4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以空降兵为主,成功地进行了三军联合作战,其战役是。

50、1939年9月1日,德军对突然发动了进攻,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51、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突然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52、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53、七七事变后,中国全面抗战,进入战略的防御阶段。这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了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几大战役,粉碎了敌人速胜的梦想,使敌人

陷入到长期的战争泥潭。

54、结束后,中国的抗日战场转入战略的相持阶段。

5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

56、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主要依靠与强大的盟国海军作战,并取得了海战的巨大成功。

57、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的坦克战。

58、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除了具有“五大”破坏效应,地球还将进入可怕的。

59、中子弹是极大地增强了破坏效应,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作用。

60、上世纪70年代,为降低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美苏两国签署了条约。

61、今天,除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外,还有和巴基斯坦两国也成为核俱乐部成员。

62、信息化战场,双方将在“非接触、非对称、非状态下交战。

(未来的陆战场将没有前沿、纵深,前方、后方,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陆战场。)

63、和科索沃战争是两场仅依靠空袭就取得胜利的战争。

64、今天战场是陆、海、空、天、“五维一体”的战场空间。

65、信息化战争的的形成阶段的标志性战争是。

(战争标志着信息化战争走向成熟。)

66、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和战争胜负的关键。

67、未来的信息化作战的编组趋于小型化、、一体化。

68、信息化的战场空间更加高度、多维一体。

69、信息化的作战行动呈现出、快节奏、速决性。

70、海湾战争以来,属于典型的非对称作战。

71、和科索沃战争是两场仅依靠空袭就取得胜利的战争。

三、选择题(可多项选择,每题2分)

1、在人类战争史上,最早出现的军兵种是:

A、车兵

B、步兵

C、骑兵

D、海(水)军

2、在中国的兵器史上,最古老的兵器是:

A、刀

B、枪

C、戟

D、戈

3、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早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是:

A、逐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鸣条之战

D、长勺之战

4、古代(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军事发明是:

A、弓箭

B、铠甲

C、马镫

D、长矛

5、历史上,古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上百年的“布匿战争”。出现了一个最杰出的军事家:

A、亚历山大

B、汉尼拔

C、恺撒

D、大流世

6、在火炮发展史上,射程最远的火炮是“”。

A、德国制造的古斯塔夫巨炮

B、法国制造的古斯塔夫巨炮

C、德国制造的巴黎大炮

D、法国制造的巴黎大炮

7、近代军事组织之父,也被称为炮兵之父的是。

A、摩里斯

B、古斯塔夫

C、腓特烈

D、拿破仑

8、下面哪两个发明是在热兵器时代,最有影响的发明。

A、来复枪

B、滑膛枪

C、燧发枪

D、圆锥形子弹

9、下述哪个兵种不是在热兵器时代出现的。

A、火枪兵

B、炮兵

C、工程兵

D、航空兵

10、由于火炮只能安装在战船的侧翼,各舰队只能平行纵队互相炮射。因此,将战船称为:

A、铁甲舰

B、战列舰

C、巡洋舰

D、驱逐舰

11、热兵器时代,为了掩护大型战舰,打击敌人鱼雷艇,出现了:

A、战列舰

B、巡洋舰

C、驱逐舰

D、护卫舰

12、火枪出现后,出现了下列哪个作战队形。

A、摩里斯方阵

B、罗马方阵

C、马其顿方阵

D、古斯塔夫横队

13、2、近代军事组织体制中,哪一级建制和哪一机构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师

B、旅

C、总参谋部

D、总后勤部

14、机械化战争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武器装备是:

A、火炮

B、坦克

C、步战车

D、机枪

15、哪个国家最先建立的空军?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实现了坦克与协同作战,创造了闪击战理论。

A、飞机

B、步兵

C、炮兵

D、工程兵

17、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列舰是:

A、德国的俾斯麦战列舰

B、日本的大和战列舰

C、英国的威尔斯亲王战列舰

D、美国的亚利桑那战列舰

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以空降兵为主,成功地进行了三军联合作战,其战役是:

A、波兰战役

B、挪威战役

C、法国战役

D、克里特岛战役

19、人类首次进行航空母舰对决的战役是:

A、大西洋海战

B、珍珠港战役

C、珊瑚海海战

D、中途岛海战

2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场战役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A、大西洋海战

B、珍珠港战役

C、珊瑚海海战

D、中途岛海战

21、下列哪场战役后,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A、徐州会战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常德会战

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坦克战是:

A、莫斯科会战

B、列宁格勒会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库尔斯克会战

23、请联线找出对应的关系:

A、制空权理论的代表人物A、富勒

B、制海权理论的代表人物B、古德里安

C、坦克战理论的代表人物C、马汉

D、闪击战理论的代表人物D、杜黑

24、上世纪70年代,为降低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美苏两国签署了哪个条约。

A、反弹道导弹条约

B、中程弹道导弹条约

C、核不扩散条约

D、禁止核试验条约

25、找出下列哪些武器不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A、陆基战略导弹

B、潜基战略导弹

C、航空母舰

D、战略轰炸机

26、对人类的战争形态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是:

A、政治

B、经济

C、外交

D、科学技术

27、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已经形成: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两伊战争

C、英阿马岛战争

D、海湾战争

28、下列哪一场战争是最典型的非对称战争:

A、海湾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29、冷战以来,爆发了几场局部战争。它们各有特点,请联线找出对应的关系:

A、最大规模的坦克战A、波黑战争

B、最大规模的海战B、第四次中东战争

C、外科手术式的打击C、美国空袭利比亚

D、空袭制胜的战争D、英阿马岛战争

四、改错题(将错误写在试卷上,并在后面改正,每题2分)

1、中国最古老的兵器是剑。

2、中国最古老的兵种是骑兵。

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兵种是步兵。

4、历史上,最早的方阵是古罗马方阵。

5、战国后期,各国为了抗衡强大的秦国,采取连横的战略。

6、流传至今,影响深远,最著名的古代军事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7、近代海军威力最大、防护力最强、吨位最重的军舰是巡洋舰。

8、火炮的出现,使海战场出现了老鼠吃大象的场面。

9、热兵器时代,为了掩护大型战舰,打击鱼雷艇,出现了护卫舰。

10、随着火枪的射速和精度的提高,作战队形逐渐由“西班牙方阵”演变成“摩里斯横队”。

11、热兵器时代,出现了“旅”这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组织体制。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闪击战理论的成功,得益于坦克与步兵的有效结合。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是莫斯科会战。

14、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是俾斯麦战列舰

15、中途岛海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的航空母舰对决。

16、坦克战理论创始人是古德里安。

17、核战争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是政治的坟墓。因此,不再是政治的继续。

18、在信息化战争中,高技术兵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数。

19、为了确保非线式作战的胜利,美军通常采取地面后勤保障。

20、未来战争制天权将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和战争胜负的关键。

21、随着战场空间向着有形的太空和无形的电磁领域的不断扩大,作战编组更加向复杂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五、简答及论述题

1、冷兵器可以分为哪几种兵器,各举出一件兵器(8分)。

2、冷兵器时代,出现了哪些军兵种,并简述对各军兵种的认识。

3、你认为冷热兵器长期共存的原因何在?什么的出现,使冷兵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4、论述东西方冷兵器武器发展的不同认识。

5、为什么,成吉思汗能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世界最大蒙古帝国?

6、热兵器时代,出现了哪些新的军兵种,并简述对各军兵种的认识。

7、简述热兵器时代,作战队形的演变过程。

8、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典型的热兵器战争。还是机械化战争,请简述起理由。

9、请你谈谈为什么,火药发明在中国,热兵器却在欧洲得到迅猛发展。

10、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回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1、机械化时代,出现了哪些新的军兵种,并简述对各军兵种的认识。

12、简述在机械化时代,面对强大的进攻铁流,如何组织有效的防御?

13、随着飞机大量应用于战场,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军种——空军。简述其包含哪些兵种。

14、简述坦克出现于战场后,陆军出现了哪些新式装备,建立了哪些兵种。

15、论述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16、简述日本海军取得珍珠港海战胜利的原因。

17、论述核战争仍然是政治的继续。

18、简述核武器具有哪些破坏效应。

19、上个世纪,美苏两国疯狂发展核武器,到80年代,双方拥有的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极限。但却能保持冷战,避免战争达50年之久。今后是否还有可能爆发核战争,为什么?

20、简述信息化战争的特点(6分)。

21、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22、简述信息化战争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关系。

23、面对高技术装备之强敌,如何才能取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从高技术的弱点和不足出发,找出制胜之策)

24、信息化战争经历了哪几个战争阶段,并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战争。

25、试述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人还是高技术武器),如何发挥决定性因数的作用?

26、人类经历了哪几个战争阶段?

《战争简史》试题参考答案

二、概念题

1、阵式作战

由长矛兵、弓箭兵等组成的攻防一体的阵式队形进行的交战。2、阵地战

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

3、机械化战争

运用大量机械化武器装备,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4、核战争

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分为全面核战争和有限核战争。

5、信息化战争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以信息封锁、信息控制为先导,广泛采取精确打击和心理战等手段,迫使敌人屈服的战争。

6、制信息权

制信息权就是在战场上,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过程中保证己方的自由,同时,又能以截取、干扰、阻滞或摧毁等手段限定敌方的自由。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戈

2、铁器

3、伍

4、军志、军政

5、亚历山大

6、牧野之战

7、马镫

8、弩

9、车兵10、《吴子兵法》11、阵式作战

12、机枪13、巴黎大炮14、古斯塔夫·阿道夫

15、鱼雷16、集中兵力17、管形火器

18、小型化的枪、巨型化的炮19、燧发枪、刺刀

20、来复枪、圆锥形子弹21、长炮型、加农炮、臼炮22、拿破仑23、火枪兵24、炮兵、工程兵、近代

25、舷窗26、战列舰27、战列舰、巡洋舰

28、鱼雷29、潜艇 30、驱逐舰

31、西班牙方阵、古斯塔夫横队32、师、总参谋部

33、炮兵火力、机枪

34、机动力35、闪击战36、斯大林格勒战役

37、坦克38、飞机39、步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40、武装直升机41、日本的大和号(武藏号)

42、航空母舰43、空降兵44、珊瑚海

45、海军陆战队 46、坦克、飞机(空军)、“闪击战”

47、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歇尔) 48、美国的马汉49、克里特岛战役50、波兰51、珍珠港

52、中途岛海战53、凇沪会战、徐州会战

54、武汉战役55、库尔斯克战役

56、潜艇57、第四次中东战争

58、核冬天59、核辐射60、反弹道导弹

61、印度 62、非线式 63、波黑战争

64、电磁65、伊拉克战争66、制信息权

67、分散化 68、透明 69、全时辰

70、阿富汗战争 71、波黑战争

三、选择题(可多项选择,每题2分)

1、A

2、D

3、B

4、C

5、B

6、C

7、B

8、A、D

9、D 10、B

11、C 12、A、D 13、A、C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D 21、B 22、D

23、A——D,B——C,C——A,D——B

24、A 25、C 26、D 27、D 28、C

29、A——B,B——D,C——C,D——A

四、改错题(每题2分)

1、剑——戈

2、骑兵——车兵

3、步兵——车兵

4、古罗马方阵——马其顿(希腊)方阵

5、连横——合纵

6、《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孙子兵法》

7、巡洋舰——战列舰8、火炮——鱼雷

9、护卫舰——驱逐舰10、摩里斯——古斯塔夫11、旅——师12、步兵——飞机

13、莫斯科——斯大林格勒14、俾斯麦——大和

15、中途岛——珊瑚海 16、古德里安——富勒17、不再是——仍然是18、高技术兵器——人

19、地面后勤——空中聚焦20、制天权——制信息权21、大型化——小型化

五、简答及论述题(略)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志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开端的文章是( B ) A、《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B、《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C、《各国教育的动力》 D、《教育问题,一种比较的方法》 2、康德尔的代表作是( A ) A、《比较教育》 B、《比较教育评论》 C、《第七年报告》 D、《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 3、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 )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4、1917年制定并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是( B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5、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国际化( C ) A、具有积极作用 B、具有消极作用 C、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 D、既没有积极作用,也没有消极作用

6、英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 B )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 C、伦敦大学 D、基尔大学 7、德国普通教育学校中最年轻的一种是( C ) A、主要学校 B、实验中学 C、综合中学 D、完全中学 8、法国1882年颁布的规定了教育的非宗教性和义务制的法律是( B ) A、《法卢法》 B、《费力法》 C、《基佐法》 D、《技术、工业和商业教育组织法》 9、日本仔1956年颁布的加强中央权限,削弱地方教育行政的作用和独立性的法律是( A ) A、《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管理法》 B、《教育委员会法》 C、《中央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管理法》 D、《教育基本法》 10、俄罗斯联邦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D ) A、12年 B、11年 C、10年 D、9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比较教育在“借鉴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DE ) A、朱利安 B、库森 C、阿诺德 D、霍拉斯·曼 E、巴纳德 12、汉斯明确列举的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有( ABD ) A、自然因素 B、宗教因素 C、社会因素 D、世俗因素 E、文化因素 13、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BCE )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 2. 3,1 单项选择题 [1 1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是( D )。 A.信息 B.数据(C.信号 D.二进制数 [2] 。 [3]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 C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 [4] 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D ). A Is B. C. D. [5]E1标准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码分多址 [61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7]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接收端要将信号解复用,接收数据时要按照( B )。 A.时间片上的目的地址 B.数据上的时间标识 C.数据上的数据源标识 D.与源端相同的时间顺序 [8] 若采用统计TDM方式通信,只有当数据源有数据发送时才分配时间片,并在时间片中( )。A.仅附加发送信道序号 B.仅附加接收信道序号 C.附加发送信道序号和接收信道D.无须附加信息 [9]交换机采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是(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0]现有16路光信号通过过波分复用系统复用到一根光纤上,每条支路的速率为2. 5Gbps,则复用后的速率为( D )。 A. 2. 5Gbps B. lOGbps C. 20Gbps D. 40Gbp [11]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C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2]当对数据率不同的多路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A.脉冲填充 B.压缩时隙 C.降低数据率 D.限制数据源 [13] 与同步TDM相比,统计TDM需要解决的特殊殊问题是( A )。 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 C.成帧与同步 D.差错控制 [17] 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功功能是( D )。 A.将信号从信源发送到信宿 B.将信源的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C.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D.产生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18]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C )。 A.调制信号 B.适配电压 k C.检错和纠错 D.暂存数据 [19] 以下为数字数据的是( D )。 A.声音 B.电视视频 C.气压值 D。硬盘保存的图像文件 [20] 传输计算机内的文件可用的信号形式有( )。 A.微波信号 B.脉冲信号 C.红外线信号 D.A、B、C都可以 [2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园林花卉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凤梨科植物要求的pH值( A ) A. 4.0 B. 4.5~5.0 C. 5.5~6.0 D. 6 2.瓜叶菊要求的腐叶土、培养土、园土比例( B ) A. 4﹕4﹕2 B. 5﹕3.5﹕1.5 C. 5﹕2﹕3 D. 3﹕5﹕2 3.微量元素占植物体重() A. 0.1~0.2% B.3.6~4.5% C. 0.001~0.0001% D. 一半以上 4.形成灰分的矿物质元素有(a ) A. N. P. K. Ca. Mg B. N. P. K. Ca C. P. K. S. Ca. Mg. Fe D. D. O2. H2 5.叶暗绿色,生长延缓,下部叶的叶脉间黄化,表明缺( b )的表现。 A. N B. P C. Na D. Fe 6.低温温室温度应保持在() A. 3~8℃之间 B. 4~10℃之间 C. 8~15℃之间 D. 15℃以上 7.不等屋面温室两屋面宽度比( A ) A. 4﹕3 B. 5﹕2 C. 6﹕5 D. 3﹕1 8.当温室为东西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间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 C )。 A. 3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9.温室布置以()投射角为宜。 A. 450 B. 600 C. 90 0 D. 300 10.秋菊适宜生长温度( a )。 A. 20℃ B. 21℃ C. 40℃ D. 30℃ 11.调节繁殖期的栽培期,采用( d )等措施可有效调节花期。 A. 修剪 B. 摘心 C. 施肥 D. 控制水分 12.温度催延花期的主要作用( b ) A. 打破休眠 B. 花芽分化 C. 春化作用于 D. 影响花茎的伸长 13.催延花期的主要途径( d ) A. 温度处理 B. 加速生长 C. 日照处理 D. 药剂处理 14.菊花平瓣类有( a ) A. 宽带型 B. 平盘型 C. 雀舌型 D. 芍药型[ 15.菊花有抗( c )等毒气的功能。 A. SO2 B. HF C. HCl D. Cl2 16.瓜叶菊是花品种在8月播种,于11月以后增加人工光照,给予()光照,12月可开花。 A. 10小时以下 B. 15~15.5S C. 15.5~16S D. 16S以上 17.唐菖蒲别名(abc ) A. 菖兰 B. 剑兰 C. 扁竹莲 D. 水薄荷 18.催延花期包括(ab ) A. 促成开花栽培 B. 抑制栽培 C. 打破休眠 D. 春化作用 19.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培养土比例() A. 3﹕5﹕2 B. 5﹕3﹕2 C. 8﹕3﹕5 D. 4﹕4﹕2 20.缺铁表现( B ) A. 病斑不常出现 B. 叶脉间黄化 C. 严重时叶缘及叶尖干枯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 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 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1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要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管理,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处理机管理程序中,作业调度程序的管理对象是______,进程调度和交通控制程序管理的对象是______。 二、判断题(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 全加器只能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 ) 3(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 ( ) 4( 兼容机和原装机的软件是不兼容的。( ) 5(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 6( 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 7(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置为“空”,则此链表称为空表。( ) 8( 对于程序中的错误,编译程序都能有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 )

计算机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计算机的体积越大,其功能越强 B)CD-ROM的容量比硬盘的容量大 C)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故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 D)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 【答案】D) 【解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2.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A)控制符 B)9 C)A D)a 【答案】A) 【解析】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控制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3.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 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一条指令就是对计算机下达的命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或称操作数)两部分。前者指出该指令完成操作的类型,后者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4.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A)建立备份B)专机专用 C)不上网D)定期检查 【答案】C) 【解析】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大来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很多,但是采用不上网的措施显然是防卫过度。 5.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 A)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键盘管理、打印机管理和鼠标器管理

B)硬盘管理、软盘驱动器管理、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和键盘管理 C)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D)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 【答案】 C) 【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6.微机上广泛使用的Windows2000是()。 A)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答案】B) 【解析】Microsoft公司开发的DOS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一单用户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Windows 发展到目前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Vista。 7.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开发软件时应尽量采用()。 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指令系统 D)高级语言 【答案】D) 【解析】高级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编写程序的效率,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 8.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软盘B)硬盘 C)RAM D)CD-ROM 【答案】C) 【解析】 CPU读取和写入数据都是通过内存来完成的。 9.下列各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一种是()。 A)Cache B)动态RAM(DRAM) C)CD-ROM D)硬盘 【答案】A) 【解析】所谓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M)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10.SRAM指的是()。 A)静态随机存储器 B)静态只读存储器

花卉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格1分,共30分) 1、花卉栽培的方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花卉生产水平最先进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_。 3、花卉分类的方法通常有8种,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在开放过程中会变色的有____、____、____等, 它们分别属于____科、____科、____科。 二、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1、春化作用 装 订 线(答题不 得超 过此 线)

2、光周期作用 3、花卉 4、模纹花坛 5、组织培养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花卉中都属于二年生花卉的是()。 A、虞美人、万寿菊 B、一串红、鸡冠花 C、金盏菊、雏菊 D、三色堇、百日草 2、下列花卉中属于阴性花卉的是()。 A、肾蕨 B、景天 C、石莲花 D、仙人掌 3、下列花卉栽培时要求碱性土的是()。 A、非洲菊 B、鸳鸯茉莉 C、杜鹃 D、龙船花 4、下列花卉中常采用匍匐茎繁殖的是()。 A、大丽花 B、吊兰 C、蟛蜞菊 D、万寿菊

5、兰花中耐寒性最弱的为()。 A、建兰 B、寒兰 C、惠兰 D、春兰 6、下列花卉中属于短日照花卉的是()。 A、蒲包花 B、一串红 C、雏菊 D、一品红 7、要让一品红提前开花,最好的方法是()。 A、每日给予14小时的光照 B、每日给予10小时的光照 C、每日给予16小时的光照 D、每日给予12小时的光照 8、虾衣花、矮牵牛在植物分类学上分别隶属于()。 A、千屈菜科、旋花科 B、爵床科、旋花科 C、爵床科、茄科 D、千屈菜科、茄科 9、以下花卉中不属于室内观叶植物的是()。 A、鸢尾 B、竹芋 C、万年青 D、绿萝 10、下列花卉中哪些是不宜摘心的()。 A、鸡冠花、美女樱 B、万寿菊、一串红 C、千日红、矮牵牛 D、金鱼草、长春花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花境与花带的概念与二者的区别。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 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0101)2 B.(107)8 C.(73)10 D.(4B)16 4.已知:3×4=10,则5×6= D 。 A.24 B.26 C.30 D.36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 B.00111100 C.00111101 D.10111100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 B.11001011 C.10110100 D.10110101 7.已知:“B”的ASCII码值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 B.“D” C.“E” D.“F” 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是采用。 A.ASCII码 B.机内码 C.国标码 D.区位码 9.汉字“办”的区位码是1676,其国标码是。 A.1676H B.4908H C.306CH D.3108H 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和B进行 B 。 A.与运算 B.或运算 C.非运算 D.与非运算 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 B.存储速度快 C.存储容量大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 14.外部设备是指。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存储器

201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 int s(int n) { return (n<=0) ? 0 : s(n-1) +n; } void main() { cout<< s(1); }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 A . main()->S(1)->S(0) B. S(0)->S(1)->main() C. main()->S(0)->S(1) D . S(1)->S(0)->main() 2.先序序列为a,b,c,d 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 B.14 C.15 D.16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 A . 24, 10,5 和 24,10, 7 C.24, 10,10 和 24, 14, 11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B. 24, 10, 5 和 24, 12, 7 D. 24,10, 5 和 24, 14, 6 (AVL 树) ,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 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根节点的度一定为 2 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D .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 5.设有向图 G=(V,E),顶点集 V={V 0,V 1,V 2,V 3} ,边集 E={,,}, 若从顶点 V 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A.2 B.3 C.4 D.5 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 )算法第二次选 中但不是普里姆( Prim)算法(从 V 4开始)第 2 次选中的边是 A . (V1,V3) B. (V1,V4) C. (V2,V3) D. (V3,V4)

园林花卉学试题及答案

花卉资料简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4小题,共计12分) 1.露地花卉:在当地得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完成其全部得生长发育过程而不需要其她得保护措施。 2.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得花卉,包括湿生、沼生与两栖植物。 3.旱生花卉:这类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期空气或土壤得干燥而继续生长。 4.湿生花卉:该类花卉抗旱性弱,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或有饱与水得土壤与空气,它们 得根茎叶内多有通气组织得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供给根系需要。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得花卉。 6.春播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得植物。 7.秋播花卉:又叫二年生花卉,指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得植物。 8.春植球根花卉:春季种植,春夏开花,秋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得多年生花卉, 喜较高得温度,不耐寒冷。 9.秋植球根花卉: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度过高温,地下根茎变态成为球形或块状得多年生 花卉,较耐寒冷。 10.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得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得多年生花卉。 11.温室花卉:在当地需要在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得花卉。 12.春化作用:某些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获得成花得能力,这个低温 周期就就是春化作用,也叫植物得感温性。 13.光周期:指以日中日出日落得时数(一天得光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得时数。 14.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得能量。 15.光质:即为照射光中包含得不同波长得光,不同波长得得光对植物生长发育得作用不同。 16.年周期:植物在一年内其植株个体所经历得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得过程。 17.生命周期: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贮 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得全过程成为植物得生命周期。 18.景天植物代谢途径:一些旱生植物夜间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关闭气孔,并利用夜间吸收与固 定在苹果酸内得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以减少水分损失。由于这种代谢方式最早在景天科植物中发现,所以叫景天植物代谢途径。 19.有效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得下限温度,当温度高于下限温度时,植物才能生长发育;对植物生 长发育其有效作用得高出得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就是植物在生个生育期得有效温度得总与。光补偿点: 20.光饱与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提高植物得光合强度,这一点得光照 强度称为光饱与点。 21.花芽分化: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其生理要求植物由营养到生殖生长得整个过程。 22.分株: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萌蘖切下栽培使其形成独立得植株。 23.扦插:利用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得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 促使其发生不定芽与不定根,成为新植株得繁殖方法。 24.压条:将接近地面得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得枝条则采用高压法,即以湿 润土壤或青苔包围被切伤枝条部分,给予生根得环境条件,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独立植株。 25.嫁接:将植物得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 立个体得繁殖方法。 26.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就是雌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得到新得个体得方法。 27.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利用花卉植物体(根、茎、叶、芽)得一部分进行繁殖,培育成新得植 物体得方法。 28.组织培养:就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得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得培养基上,在 人工控制得环境条件下,将其产生完整植株得过程。 29.吸芽:某些植物根际或地上茎与叶腋间自然发生得缩短,肥厚星莲座状得短枝。

(精选)《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_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二进制____、___8______、或____16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采用二进制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7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_128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门电路及触发器______。 5. 用___机器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串行接口并行接口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CPU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有效地址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局域网广域网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数逻辑值名字标号字符串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最大层次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数据结构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比较教育试题及标准答案汇集2010720054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历年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民族性”这一重要概念的是( ) A.萨德勒B.康德尔 C.汉斯D.朱利安 2.在20世纪末,拉开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的研究报告是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 ) A.《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B.《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 C.《改革中的美国教育》 D.《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化社会”概念的重要文献是( ) 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B.《学会关心》 C.《学会生存》D.《终身学习法》 4.在教育行政方面,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是“伙伴”关系的国家是( ) A.美国B.法国 C.俄国D.英国 5.在社会科学方法时代,比较教育发展的反省期主要是指(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6.在贝雷迪划分的比较类型中,在两个对象国之间做的对称的比较属于( ) A.对称比较B.平衡比较 C.阐释比较D.并置比较 7.为了帮助家庭条件差和功课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法国自1985年开始建立( ) A.教育优先区B.最近发展区 C.教育实验区D.教育改革区 8.在下列德国中学中,其毕业文凭就是升入高等学校的资格证明,并因此被称为高等学校的预科学校的是( ) A.普通中学B.实科中学 C.综合中学D.完全中学 9.1971年6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对策》,由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所谓的( ) A.“第一次教育改革”B.“第二次教育改革” C.“第三次教育改革”D.“第四次教育改革” 10.俄罗斯联邦规定初等普通教育和基础普通教育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年限为( ) A.8年B.9年 C.10年D.11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日本小学的教育课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 A.日语B.各学科 C.道德D.美育 E.特别活动 12.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 ) 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B.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一致性的增加 C.世界政治的多极化D.信息社会的到来 E.全球问题的挑战 13.朱利安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主要有( ) A.最早阐述了建立比较教育的设想B.最早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 C.为比较教育奠定了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D.提出了严格的科学量化研究方法 E.最先提出了基本系统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14.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统一,德国建立了一系列协调机构,目前主要有( ) A.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 B.大学校长会议 C.科学委员会 D.中央教育审议会 第 1 页

计算机基础题及参考答案.doc

第1章计算机基础 选择题 1.1 计算机概述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C [A]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B]硅是制造集成电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C]现代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已经用砷化镓取代了硅[D]微处理器芯片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集成电路分类,按照集成电路的________可将其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两类。D [A]晶体管数目[B]晶体管结构和电路[C]工艺[D]用途 [3]. 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D [A]将大量晶体管、电阻及互连线等制作在尺寸很小的半导体单晶片上就构成集成电路。 [B]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 [C]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大类。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都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4]. 关于集成电路(I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C [A]集成电路的发展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B]中规模集成电路通常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C]IC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D]数字集成电路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5].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目前PC机中CPU芯片采用的集成电路属于_______。D [A]小规模集成电路[B]中规模集成电路[C]大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6]. 集成电路制造工序繁多,从原料熔炼开始到最终产品包装大约需要_______道工序。C [A]几[B]几十[C]几百[D]几千 [7]. Intel公司的创始人Gordon E.Moore 曾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________左右翻一番C [A]半年[B]1年[C]1年半[D]2年半 [8]. 线宽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重要的技术指标,目前CPU芯片制造的主流技术中线宽为____。D [A]几个微米[B]几个纳米[C]几十个微米[D]几十个纳米 [9]. 下列关于IC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D [A]IC卡按卡中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不同可分为存储器卡和CPU卡 [B]IC卡按使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

花卉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花卉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春播花卉 2.花卉的生命周期 3.春化作用 4.生态因子 5.花芽分化 6.分生繁殖 7.温度三基点 8.间苗 9.花镜 10.莲座化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草本花卉的是() A.月季 B.牡丹 C.二月兰 D.樱花 2.天下第一香花是指() A.菊花 B.兰花 C.桂花 D.夜来香 3.下列属于观叶花卉的是() A.金鱼草 B.无花果 C.马蹄莲 D.猪笼草 4.兰科植物按其生长习性分类中属于附生兰的是() A.剑兰 B.兜兰 C.春兰 D.惠兰 5.下列花前成熟期最短的为() A.牡丹 B.牵牛花 C.瓜叶菊 D.欧洲落叶松 6.郁金香的地下部分形态类型为() A.块茎类B.球茎类C.根茎类D.鳞茎类 7.下列花卉通过春化的阶段的方式为种子春花的是() A.紫罗兰B.月见草C.香豌豆D.毛地黄 8.短日照可促进其开花的植物是() A.一品红B.福禄考C.瓜叶菊D.紫罗 9.下列不属于花芽分化的阶段的是() A.生理分化期B.形态分化期C.花前成熟期D.性细胞形成期

10.月季一般采用的催芽方法为() A.锉伤种皮B.温水浸种催芽C.去蜡浸种D.低温沙藏 11.适于细小种子的播种方法是() A.撒播法B.条播法C.双盆法D.点播 12下列植物中一般采用的吸芽分生繁殖方式的是() A.春兰B.芦荟C.狗牙根D.香蒲 13.嫁接方法中不包括() A.茎接B.枝接C.芽接D.根接 14.一二年生花卉的整地深度大致为() A.20—30cmB.35—45cmC.40—50 cmD.45—55cm 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摘心的作用() A.促进分枝生长,增加枝条数目B.幼苗期间早摘心促其分枝C.抑制枝条徒长,使枝梢充实D.抑制新梢的徒长,而促进花芽的形成 16.以下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可推迟开花的是() A.紫罗兰B.秋菊C.三色堇D.四季报春 17.以下不属于赤霉素的作用的是() A.打破休眠B.使茎叶伸长生长,促进开花C.促进花芽分化D.延迟开花18.依下哪项不属于花镜依设计形式的分类() A.单面观赏花镜B.双面观赏花镜C.混合式花镜D.对应式花境19.以下花卉中只有生长期没有休眠期的是() A.万年青B.水仙C.郁金香D.芍药 20.以下植物类别通过春化阶段时所需的温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春性植物、半冬性植物、冬性植物 B.半冬性植物、冬性植物、春性植物 C.春性植物、冬性植物、半冬性植物 D.冬性植物、半冬性植物、春性植物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一年生花卉的有() A.万寿菊B.百日草C.紫罗兰D.鸡冠E.芍药2.下列属于观果类花卉的有() A.代代B.佛手C.山影拳D.石蒜E.冬珊瑚3.四大切花花卉是指() A.唐菖蒲B.康乃馨C.玫瑰D.非洲菊E.百合 4.光周期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有() A.影响植物的成花B.影响花卉种类的分布C.影响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D.影响分枝习性E.影响块根、球茎、块茎等地下器官的形成5.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会变浅的植物是() A.落地生根B.矮牵牛C.月季D.蟹爪兰E.倒挂金钟 6.增强植物耐寒力的措施有() A.早播B.地面覆盖C.施磷钾肥D.晚播E.炼苗 7.以下属于培养土特点的是() A.富含腐植质B.土壤松软C.空气性好 D.能长久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E.不易干燥

8619计算机导论试题 答案

试卷代号:861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补修课程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80×1024 2、后进先出 3、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条件格式 5、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6、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7、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管理安全 8、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9、及格 10、最低的耦合度,即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弱模块的层次不能过深,一般应尽量控制在7层以内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 A 3、A 4、C 5、D 6、D 7、 D 8、A 9、C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RISC、CISC 答: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2、分时操作系统:所谓分时是指多个用户终端共享使用一台计算机,即把计算机系统的CPU时间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时间段(称其为一个时间片),从而将CPU的工作时间分别提供给各个用户终端。分时操作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它

一般适用于带有多个终端的小型机。 3、SQL: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词组的缩写,含义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功能,是一种功能齐全的数据库语言。 4、结构化方法:就是强调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的软件的结构的合理性。由此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1、数据传送类指令2、数据处理类指令3、程序控制类指令4、输入输出类指令5、硬件控制类指令 2、答案略。 3、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像素组成的,一般数据量都较大。而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也称矢量图。相对于位图的大数据量来说,它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4、答:电子商务的系统框架构成:Internet:将计算机联网;域名服务器:用来进行域名地址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网上产品目录管理、网上电子交易安全监控、网上订货、电子收款机、银行支付网关等功能;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提供供货链管理、网上市场、网上广告、网上零售、有偿服务、网上银行等功能;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组织、管理、查询、检索等功能;支付网关:银行和金融系统和Internet的接口;认证机构:负责确认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身份、信誉度的权威性机构;电子商务客户机:顾客使用的终端机。

4月全国自考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比较教育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研究领域的学者是() A.朱利安 B.诺亚 C.霍尔姆斯 D.霍尔斯 2.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刊是() A.《比较教育评论》 B.《比较教育》 C.《比较》 D.《比较教育研究》 3.以下学位中,不属于美国学位的是() A.副学士学位 B.硕士学位 C.副博士学位 D.博士学位 4.以下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国中学的主体是综合中学 B.美国中学以公立中学为主 C.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 D.美国中等教育实行双轨制 5.英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 A.剑桥大学 B.牛津大学 C.伦敦大学 D.基尔大学 6.以下关于德国教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德国仍保留三类不同的中学 B.德国绝大多数学校是公立的 C.德国全日制学校极少 D.德国各地区高等学校结构差异较大 7.法国制定小学教育大纲的部门是() A.内阁 B.国民教育部 C.学区 D.省 8.把小学最低年级称为11年级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标志日本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诞生的法律是() A.《学制》 B.《教育令》 C.《教育敕语》 D.《教育基本法》 10.日本文部省(现称“文部科学省”)的主要职能是() A.批准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 B.指定教科书 C.依法指挥地方行政长官 D.处理私立学校事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1.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A)UNIVAC-I B)EDVAC C)ENIAC D)IBM650 【答案】C) 【解析】1946年2月15日,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诞生,名称为ENIAC。 2.第一台计算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哪位科学家的两点改进意见()。 A)莫克利 B)冯?诺依曼 C)摩尔 D)戈尔斯坦 【答案】B) 【解析】众所周知,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 “计算机之父”,其两点改进意见:一是采用二进制运算;二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由程序 控制计算机自动运行。 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继电器 B)晶体管 C)电子管 D)集成电路 【答案】B) 【解析】第二代(1958~1964年)是晶体管时代。IBM 7000系列是影响最大的第二代计算机的代表。 4.硬盘属于()。 A)内部存储器 B)外部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输出设备

【答案】B) 【解析】PC常用的外存是软磁盘(简称软盘)和硬磁盘(简称硬盘),此外光盘的使用 也越来越普及。 5.显示器的什么指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A)对比度 B)亮度 C)对比度和亮度 D)分辨率 【答案】D) 【解析】分辨率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6.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一个是()。 A)URL——用户报表清单 B)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USB——不间断电源D)RAM ——只读存储器【答案】B) 【解析】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PS——不间断电源,ROM——只读存储器。 7.下列关于ROM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ROM中的信息只能被CPU读取 B)ROM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 C)不能随时对ROM改写 D)ROM一旦断电信息就会丢失 【答案】D) 【解析】ROM为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RAM是随机存储器,其所存内容一 旦断电就会丢失。 8.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十进制数可用10个数码,分别是1~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