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94 KB
- 文档页数:5
2.2.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生命观念: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科学思维.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探究实践.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理解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形成其它组织。
态度责任:养成爱惜植物,保护植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说明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理解分生组织的特点;理解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其它组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熟透的西红柿,地瓜,土豆,油菜,菜花,花生米,解剖针,小刀,培养皿。
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内容,利用下课时间,认识校园内植物的各种器官(强调不要攀折)。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认识校园内植物的各种器官。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记忆链接: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学生回答正确答案探究任务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提问:请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讲授:这六大器官,根据作用不同可以分成两类,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其中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用来吸收和制造营养,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种子,用来繁殖后代。
练习:学生辨认分析:你知道通常我们所食用的土豆、地瓜、花生米、油菜、菜花、番茄分别属于植物的哪种器官吗?学生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学生活动:看图,在图旁填写六种器官的名称。
学生结合已知,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土豆(茎)、地瓜(根)、花生米(种子)、油菜(叶)、菜花(花)、番茄(果实)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1)你知道油菜是怎样生活的吗?(2)你认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1)油菜需要利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活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定的光照,因为只有在有光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学生能说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的名称、分布、功能。
- 学生可以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器官,了解各器官的功能。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植物体的器官和组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 通过对比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 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各种组织是如何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2. 区分植物体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的功能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展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如盆栽花卉),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吗?这些部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2. 引导学生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 观察植物- 让学生仔细观察展示的盆栽花卉,说出他们能看到的植物的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教师讲解: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叫做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叫做生殖器官。
2. 各器官的功能- 根:主要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 茎: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植物体的功能。
-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
-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过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 果实:保护种子,并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结构,里面包含着胚等结构。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 分生组织- 展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图片,讲解: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科目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解读本节教材内容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从微观到宏观,而本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从宏观到微观。
学生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基本的基础,所以对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会更好理解,但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于学生来说难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区分及所分属的结构层次。
本节重点学习器官和组织两个层次,先器官后组织,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的双向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2.比较植物体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教学难点】认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储备,平时所吃的果实、种子也较多,但是平时不会去分析它们的结构层次,把本节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了组织、器官等概念,对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有所了解;对植物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可以与生活实际联系,与动物体进行比较,加深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1.课前通过观察油菜植株各部分结构,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其分类。
(必备知识)2.课中通过观察植物体不同器官的不同组织,找出其细胞结构特点,推测其功能,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探究实践,生命观念)3.课中通过分析比较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明白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认同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4.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打顶、环割等园艺技术,明白保护植物、科学地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增强社会责任感。
(态度责任)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设计、预习任务、学案、课件、平板、分组实验材料(托盘、桔子、花生、甘蔗)。
学生准备:完成预习任务、平板。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出示杜鹃鸟和杜鹃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说出杜鹃鸟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时目标1.明确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3.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认同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习重点: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课时活动设计出示番茄果实的表皮细胞和果肉细胞的图片,提出问题:番茄果实不同部位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吃番茄时,番茄酸甜的汁液来自哪些细胞?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白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
植物体组织和器官的形成都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出示一株番茄植株的图片,提出问题:番茄植株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引导学生结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回答问题:番茄植株是由器官构成的。
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器官分别具有什么功能?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哪两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理回答问题,培养类比的科学思维。
让学生明确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为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器官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植物的哪一种器官。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植物器官及其功能的理解。
植物体的器官是否也像动物一样,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呢?如果是的话,有哪些组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48页内容,分析总结植物的不同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如下:1.保护组织:组织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作用。
2.薄壁组织:组织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叶绿体的薄壁组织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3.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器官,包括导管和筛管。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机械组织:组织细胞的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5.分生组织: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并分化成其他组织。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介绍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开始,经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构成植物体。
教材详细阐述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的功能和分布,以及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的作用。
通过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对比,突出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特点。
四、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结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植物体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让学生参与观察植物器官、识别植物组织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的功能和分布。
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区分不同植物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教师展示一棵完整的绿色植物,如盆栽的花卉。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这棵美丽的植物(指着植物),它由很多部分组成。
我们之前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起探索植物体的奥秘。
”学生活动:学生们好奇地看着植物,有的说:“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应该不一样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完整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体结构的思考,导入新课。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对植物体的结构产生好奇,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2.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0分钟)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细胞分裂的知识,然后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讲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器官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植物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形态、组成成分和功能。
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内在联系,如细胞与组织、器官的关联,以及植物体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 植物细胞显微镜观察工具和样本;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片和视频;3. 教材和相关资料,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巩固知识;4. 课堂互动工具,如白板、笔等,以便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
同时,教师还需事先做好课件制作,并准备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教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即让学生了解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细胞、器官和组织等。
其次,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植物标本、显微镜、幻灯片、视频等。
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
二、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植物的外观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体的内部结构。
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如“植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新课呈现1. 细胞层次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介绍过程中,要重点强调细胞的组成成分、细胞核、细胞质等概念。
同时,可以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际结构,加深学生对细胞层次的理解。
2. 器官层次的教学在介绍完细胞层次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器官层次。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等更高级的结构层次具有铺垫作用。
本课内容与前后章节紧密相连,前接细胞结构和功能,后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学生认识生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学生能够识别植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组织(如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
3.学生能够理解植物体各结构层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功能。
2.不同类型植物组织的识别和理解。
【教学难点】: 1.植物体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整合。
2.植物组织的微观结构观察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细胞的基本知识,对细胞结构有初步了解;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对微观结构的理解可能有一定难度。
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植物组织的微观结构观察不够细致,以及对结构层次间功能整合的理解不够深入。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美丽的植物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的特点。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动物体结构层次》一节的基础上,在理解了组织、器官等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要求学生能全面地认识由六大器官构成的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及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本节课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如几种器官的辨认、实物的解剖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
初一的学生喜欢动手,对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通过讲授知识与探究相结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构成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
2.描述植物体中各组织的形成。
3.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应用实验方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尝试应用实验法。
四、教学方法学生实验、归纳法、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PPT课件;探针、解剖刀、托盘、小木板(每
小组一套)
学生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
课前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 学生:回忆、回答
[导入新课]
质疑: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又是怎样构成的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讲授新课]
1、学生:阅读65 页第一段,表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板书,并引导与动物体结构层次进行比较小结: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与动物体相似,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也同样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是绿色开花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六大器官,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这六大器官。
2、教师:展示书中“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图学生:尝试填写小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板书:(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师:展示图片,要求学生辨认图片中的植物都属于哪些器官?
3、质疑:植物体的器官是否也像动物一样,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呢?
小组:阅读教材、观察书上P67图H -22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彩图,并讨论、归纳、总结(1)各种组织形态结构特点。
(2)对实物进行详细的解剖、观察,并对照、识别思考:你所
观察的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呢?(时间: 5 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阐述观点教师:小结、补充讲析几种主要组织
4、质疑:这些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小结板书:(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T分裂能力
2•保护组织T保护作用
3•营养组织T储藏营养
4•输导组织T运输养分
5、讲:我们还可以通过根尖的结构,来进一步理解植物体的四个组织引入:观察根尖的纵切面
教师:介绍引导认识每个区细胞特点及每个区功能思考:四个区的细胞群各分化为什么组织?
[课堂小结]
1、小结: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可分为:从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开始形成组织,种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组合形成器官,而各种器官不形成系统却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比较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还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归纳总结。
初步认识了植物体的构成、充分意识到生物体是一个整体。
今后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身边的生物,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练习,学生完成
[布置作业]
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T分裂能力
2•保护组织T保护作用
3•营养组织T储藏营养
4•输导组织T运输养分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个受精卵T多个细胞T分生组织T各个组织T六大器官T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九、教学设计
这节课上得还算成功的。
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知识点都安排得比较连贯,学起来较得心应手,最后的课堂小结学生也能独自完成,这是比较满意的。
不过在组织教学上应注重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多参与,同时把握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