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知识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是清代康熙年间最杰出的文学家。诗文词曲都有成就,尤以小说著称。其代表作品《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异”意为记载的奇闻异事。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二、文言词法

(一)通假字

(1)手裁举通“才”

(2)昂其直通“值”

(3)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

(4)而高其直通“值”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6)翼日进宰通“翌”次于当天、当年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每天

(6)力叮不释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

(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5)儿涕而去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命名

(7)细疏其能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

(11)仙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3)益奇之认为…奇特

5、其它词类活用

(1)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尽

(2)近抚之形作动,靠近

(3)蟹白栗黄形作名,白肉黄粉

(4)成述其异形作名,奇特的本领

(5)啼告母动词作状语哭着

(三)一词多义

(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

(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售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买

(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此物故非西产本来

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令以责之里正县令

急解令休止使,让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

上于盆而养之放置、装上益

死何裨益好处

成益愕更加

帘内掷一纸出抛,扔

虫跃掷径出腾跃

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

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裘马过世家超过

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乃强起扶杖勉强

少年固强之迫使

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中绘殿阁当中

然睹促织然而

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四)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俄见小虫跃起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随即,跟着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一会儿

(4)斯须就毙一会儿。

(5)未几,成归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吃一顿饭的工夫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3)又试之鸡省略句

(4)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介词结构后置

(5)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介词结构后置

(6)成妻纳钱案上省略句

(7)试与他虫斗,虫尽靡省略句

四、本文在人物刻画方面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也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成名索虫、得虫、失虫,复又得虫的过程,也是成名从忧变喜、由怒转悲、喜而且惧的心理变化过程。蒲松龄传神的心理描写,既画出了成名胆小懦弱的性格特征,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也活灵活现地突出了成名在精神上受到的种种折磨,使读者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认识理解。成名复杂的心理变化是紧紧围绕着儿子和促织展开的。成名先是怒不可遏地要找儿子算账,得知儿子投井后"如被冰雪",不禁"化怒为悲,呼抢欲绝",作者三言两句就捕捉到了这种真挚的父子感情。当成名看到促织笼中空无一物时,又悲从中来,"不复以儿为念"。成名的心理变化,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愤激,一只小小的蟋蟀竟比亲生的儿子更重要,真是人不如虫。从成名的心理变化过程,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了舍人取虫的悲凉和无奈,更可以想见"天子偶用一物"而祸国扰民的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