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噪声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修订履历※※1目的加强对废水、废气、噪声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确保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服务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及噪声的管理。
3 职责3.1重庆乐纬特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是公司的生活废水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监测及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3.2管理部是办公过程中生产废水、废气、噪声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监测及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3.2各部门协助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4 措施和方法4.1污水的排放管理,重庆乐纬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与当地环保监测部门签订监测协议,定期对排放污水进行测定。
4.1.1 生产污水管理地面和厂房冲洗废水直接排放到污水沉淀池沉淀循环利用,废渣委托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处理。
4.1.2生活污水管理各部门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厌氧处理后,以有机肥还田用作肥料。
4.1.3 严禁将废油、废化学品排入下水道。
4.1.4重庆乐纬特科技有限公司要组织对化粪池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4.1 噪声的排放控制4.2.1按公司所在地区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本公司处于二类区,因此本公司噪声管理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三类标准。
即:昼间 65dB ;夜间 55dB。
4.2.2废水、废气、噪声控制和预防1)公司废水、废气、噪声主要来源车间生产过程和机械设备,公司应采取隔音、消音、半封闭等措施,降低厂界废水、废气、噪声排放,使其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三类标准。
2) 制造部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检测、添加润滑油,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降低设备的运转噪音。
4.3相关方投诉凡公司员工及当地居民涉及到大气、噪声和水体污染或防治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应参照《信息沟通控制程序》及时处理,并接受当地和国家监督机关的指导与监督检查。
4.5 监测4.5.1对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具体内容参照《环境绩效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
1.0目的
减少公司生产运作产生的噪音对现场、周边环境、临近居民的影响
2.0范围
公司生产现场、工厂的周边环境
3.0权责
3.1制造科负责本部门作业现场的噪音控制。
3.2制造科负责厂区内噪音大的噪音发生源的控制和改善的工程项目
3.3管理科负责噪音委外检测
4.0程序
4.1噪音分为作业现场和厂区周界场所两种;
4.2作业现场的噪音控制不在环境管理体系所管理的范围内。
执行《车间噪声控制作业指导书》
4.3厂区周界的噪音管理
4.3.1按照国家噪音管理的有关规定,本公司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Ⅲ类标准进行控制;
4.3.2厂区周界的噪音标准为Leq:(dBA):
4.3.3厂区周界的噪音控制要考虑到周界相关方的意见;
4.3.4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应对设备、工程方面进行改善;
4.4管理科安排每年至少一次的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部门对厂区周界进行噪音测定,并记录归档;
4.5当公司的显著噪音源的设备、建筑等发生变更时,必须对其噪音影响进行监测、控制管理;
4.6当厂区周界的噪音超过标准时、或受到相关方的意见时,按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4.7制造科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
设备运行时有异常时,由工务负责进行维修。
5.0相关文件
《车间噪声控制作业指导书》
6.0相关记录
噪声检测报告。
噪音防治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通过对机械、机器设备噪声及生活噪音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噪声的产生,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所使用设备的噪音、其他环境噪音的控制与管理。
3、职责:3.1制造课技术组:负责对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
3.2制造课:负责对设备噪声的降低和改善。
3.3管理课:(或委托环保部门)进行噪声的监测。
4、定义: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环境的声音。
5、相关文件:5.1环境监测管制程序5.2资源/能源管制程序5.3采购管制程序5.4相关方环境管制程序5.5设施管制程序6、作业内容:6.1设备的选购资材课采购以制造课提出的设备购买申请(须同时提出设备的噪声要求)为依据,在满足性能和考虑成本的前提下,优先购买低噪音的设备,具体的过程与方法参照《采购管制程序》实施。
6.2设备的安装与降低噪音的工作6.2.1设备安装前,由制造课对设备噪音影响进行评估,根据噪音的影响程度,考虑加装设备噪音防治的措施,如隔离墙等。
6.2.2设备安装位置由设备的使用部门选择。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厂房本身结构或隔离防护罩等措施,以尽量降低厂界噪音为原则。
6.2.3大型设备由具备能力和资格的公司承担安装,管理课须向安装公司提出设备安装要求,包括安装过程中的噪音要求。
对于安装公司的管理按《相关方环境管制程序》实施。
6.2.4设备使用部门对安装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设备正确安装,使其稳定、可靠,必要时底座加隔音沟槽以减少机械噪音。
6.2.5设备投产前,由使用部门和技术组进行严格调试并按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包括对设备的噪音监测),具体参见《设施管制程序》。
6.3设备运行中的噪音控制6.3.1各部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产生异常噪音。
6.3.2 严格实施设备的定期点检及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具体按《设施管制程序》执行。
噪声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为控制噪声的污染与危害,保护和改善生活及生产环境,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厂界环境噪声的控制。
3 引用文件3.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15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1-20113.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103.4《工业企业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2348-20084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2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的术语和以下定义:4.1 法定边界(厂界)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场地或建筑物边界(或以公司区域内围墙为界)。
4.2噪声测点一般应选在工业企业法定边界外1m,高度1.2m以上对应被测声源,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m的位置。
5 职责5.1生产安环部负责公司厂界和生产现场的噪声总体监控。
5.2设备工程部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5.3设备工程部和物资采购公司负责采购低噪声的设备、备件等。
5.4各生产单位/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生产现场噪声的控制和噪声治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6 工作程序6.1 噪声来源与控制标准6.1.1 噪声来源本公司的噪声主要源于原燃料与烧结矿在破碎、筛分过程;炼铁过程的高炉鼓风、煤粉喷吹、煤气放散以及设备的运转;炼钢过程的的主要噪声源是电炉、各类泵(真空泵、液压泵、水泵),风机等;轧钢系统的轧制和精整等机电设备的运转噪声;空压机噪声,助燃风机、液压泵、水泵等产生的噪声。
6.1.2 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根据《工业企业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规定,环境噪声执行Ⅱ类区域标准,A类限值,即:昼间60dB(A),夜间50 dB(A)。
其中:昼间指6:00至22:00。
废气噪音排放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0目的建立本程序控制废气、噪声的排放,确保有效防治或减少废气、噪声的污染。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活动过程中废气、噪声排放的防治或减少。
3.0权责3.1人事部:检查、督促各部门控制废气、噪声的排放、防治或减少废气、噪音污染的推进工作,并定期向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汇报。
3.2人事部:定期联系或委托环境监测单位对本公司的环境进行监测。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废气、噪声排放控制,以防治或减少气、声污染。
4.0定义:暂无5.0程序5.1污染源及控制内容5.1.1废气源:本公司主要的废气源为:5.1.2噪声产生源:本公司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设施为:5.2废气、噪声排放控制5.2.1废气的控制:生产废气执行广东省地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DB4427-2001二时段二级标准排放标准。
1)注塑工序废气:注塑车间安装有排气扇,加强通风,注塑过程中尽量减少要器故障调机,试模,使用环保的塑胶材料,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
2)研磨,抛光过程粉尘:研磨,抛光过程产生的粉尘生产车间安装有吸尘器,减少粉尘的排放。
5.2.2噪声的控制:1)控制厂区外的噪声,执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3类区标准,昼间不超过65dB(A),夜间不超过55dB(A)。
2)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良好运行状态。
3)维护好消音设施,按规定关好空压机房的门窗。
5.2.3人事部每年联系或委托环境监测单位,对本公司的废气及噪声进行监测。
5.3不符合处理:如果在监测与测量时发现废气、噪声有一项超标或有相关方的投拆,则按《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方案进行整改。
5.4紧急情况的处理设备、设施发生紧急情况时,需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0引用文件广东省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7.0相关记录《可回收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一般废弃物处理记录.d oc《危险废弃物处理记录表》有害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登记表.xl s废弃物处理记录表.d oc。
xxx企业标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噪音污染防治管理程序xxxx发布xxxx实施前言本标准根据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而编写的,是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具体操作性文件,它是第7个程序文件。
本标准由总经理室提出;本标准由行政管理部归口;本标准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本标准起草部门:行政管理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
噪音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目的为维护作业员工的健康及周边环境的安宁,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周边环境及作业场所。
3.权责3.1.质量控制部负责噪音的监测和监督管理。
4.定义无5.内容5.1.噪音单位:分贝dB(A)5.2.主要噪声源:气密试验放气、打磨、喷砂抛丸、机床运行等。
5.3.公司厂界噪音法定标准:日间为60dB(A),夜间20:00-次日06:00为50dB(A)。
5.4.任何时段若噪音测定值大于法定标准时,测定人员应于备注栏内说明原因。
5.5.公司内作业场所噪音,音量超过85dB(A)时,工作场所应于明显处标示“高噪音工作区,请佩戴噪音防护器具”,并向工作人员发放耳塞,以维护人员的健康。
5.6.公司内及公司厂界噪音,由质量控制部负责每三个月实施一次检测,检测记录保存一年,并记录于《噪音监测记录表》。
5.7.噪音计应定期校正。
6.相关文件6.1.《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收集鉴别和管理程序》6.2.《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程序》6.3.《环境监测管理程序》6.4.《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7.表单7.1.《噪音监测记录表》。
厂界环境噪声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 目的加强环境噪声的防治,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厂界环境噪声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3.1 防治:污染物预防与治理的统称。
3.2 预防: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及管理手段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3 治理:对已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以减轻或防止对环境的危害。
3.4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3.5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4 职责4.1 各责任部门4.1.1负责对本部门噪声源进行控制。
4.2 综合部4.2.1负责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定期进行厂界噪声监测;4.2.2负责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和日常监督。
5 程序5.1 噪声控制原则➢设备不用时停机;➢采用低噪音设备;➢噪声源合理布局;➢配备吸声装置。
5.2 噪声源头控制5.2.1设备选购:在购置设备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结构简单、封闭式传动和噪声达标的设备与配件。
5.2.2维修组在安装与调试设备中尽可能从以下方面控制噪声:a.设备基础一定要稳固、可靠,以防因振动引起机械噪声,必要时对一些转动惯性大、转速高的设备增加隔离沟槽;b.设备安装时按图施工并校正。
5.2.3对于新改、扩建项目可能带来的噪声污染,按照规定进行噪声的预防和控制。
5.2.4设备更新与改造中,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注意以下事项:a.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设备噪声;b.力求简化传动系统,尽量不采用开式传动;c.对长期噪声超标无改造价值的陈旧设备,要予以更新。
5.3噪声的控制5.3.1公司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有:空气压缩机、成品测试5.3.2运行中的控制,尽量考虑以下方面:a.开机时要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的噪声;b.使用部门应加强噪声产生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制定并实施这些设备的大、中修计划,执行设备点检规程,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使用、维修和保养,做到油、水、气畅通,油标醒目、油量充足,使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从而降低噪声;c.测试时尽可能保持封闭隔离;d.运输车辆在进入厂区,禁止驾驶员鸣笛,发现有异响的机动车辆应立即检修或润滑处理;e.对不可避免的噪声场所给员工佩戴降噪耳塞。
噪声管理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噪声源的前期管理要求,生产、服务和活动中的噪声源的控制、排放管理的办法。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噪声控制管理。
3、术语本标准无需要特别定义的术语。
4、职责4.1后勤部是公司环境噪声控制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公司厂界噪声的管理工作和噪声源的布局。
4.2各部门、车间负责各自噪声源的管理控制。
4.3各部门负责各自管辖的交通车辆噪声控制管理工作。
4.4生产部负责设备的润滑计划的制定。
4.5生产车间负责按计划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防止设备发出异常噪声。
4.6后勤部负责排气风机及排气口的噪声管理。
5、控制程序5.1工作原则5.1.1设备不使用时停机。
5.1.2采用低噪音设备。
5.2噪声源的前期管理5.2.1生产部在规划作业路线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噪声源的分布,减少周边的噪声污染。
5.2.2供应部在采购设备、设施时,应选用低噪声系列,对噪声感觉明显的应要求供方提供设备出厂时的噪声测试记录。
如有必要,对其出厂噪声测试记录进行验证。
5.2.3在购置安装新的设备/设施/生产线时,供应部应对新增声源的污染程度进行预计,并测试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实施后的达标。
5.3噪声源的控制5.3.1本公司主要噪声源为:排气风机、动能设备、空压机和木工机械等设备的运行噪声。
主要防噪措施:a)选用低噪声系列产品;b)配置相应的消音器;c)安装隔声罩;d)把声源设备安装在砖混结构的室内。
5.3.2生产部应强化噪声源设备、设施的润滑和维护保养工作的管理,制定、实施大中小修计划,执行设备点检规程,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5.3.3对于经过维护保养和实施一定防护措施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声源设备设施,应列入替代更新计划。
5.3.4后勤部根据测点分布情况,每年二次委托由市环保局确认资质的监测部门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每月一次自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附录A)、评价、交流和归档。
5.3.5噪声超标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安装降噪装置,使其达到控制标准。
1、目的本规定旨在通过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各种噪声源的监测和防治。
3、定义无4、职责4.1管理部负责公司办公场所噪声的监控以及噪声排放超标的改善组织工作,负责对公司环境噪声排放的监测进行管理。
4.2工程部设备管理员4.2.1负责噪声整治方案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4.2.2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对制造部各班组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3 工模部负责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4采购部负责对购置设备噪声进行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选购低噪声设备。
5、工作流程5.1本公司主要环境噪声源有:a)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b)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5.2环境噪声的预防5.2.1 采购部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评估其噪声的影响,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5.2.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少夜间生产的时间,对破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采取围闭措施,以减少噪音的污染等。
5.2.3 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噪声,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在八时至二十二时,若可行时,生产作业尽量在白天。
5.2.4 对于机动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预防见《车辆管理规定》5.3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治理5.3.1 管理部负责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机构发出的“噪声监测结果报告”。
若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则组织提出整治方案,公司进行落实整治改造。
5.3.2工程部设备管理员通过对生产车间日常巡视,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不能及时改正的隐患时,应及时发出“环境整改调查处理单”,责任部门在要求期限内把执行情况回复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证,严重时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5.3.3 管理部和生产部、工模部分别负责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噪声防治效果的保持,做好防治设施、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经常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隐患时,要立即进行检修。
噪音管理规定
(ISO14001-2015)
1.0目的
使本公司所产生的噪声得到有效的管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
3.0职责
行政部确保厂界噪声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4.0术语与定义
环境噪声污染:指特定区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相应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现象。
5.0运作程序
5.1工厂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以厂房四周为厂界,应符合规定的厂界噪声标准;
5.2对厂界噪声排放的测定1次/年,由行政部委托有能力实施单位进行,并保留记录;
5.3在实施测定后结果为噪声超标,由行政部拟定环境整改方案,由环境最高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实施后由管理者代表委托重新测量,确认改善效果;
5.4在公司内种植花草、树木以吸收噪音;
5.5在收到相关方投诉后管理者代表可委托专业机构随时进行测定,并将结果照以上步骤处理,回复相关方。
5.6厂界噪音管理基准:
6.0相关记录
噪声检测报告告(监测单位提供)。
噪音污染管理控制程序
(ISO14001:2015)
1.目的
通过对生产和生活产生噪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公司产生噪音达到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并确保员工与周边社区居民的健康。
2.适用范围
对本公司生产和生活产生噪声的预防和监测做出明文规定。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噪音预防、监测联系事宜。
3.2各部门主管负责相关细则实施监管。
4.定义
噪音是指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
5、运作流程
5.1噪音管理和控制范围包括:
本公司的噪音源主要有:生产机械、叉车、外来汽车等,详见《环境因素识别表》
5.2噪音管理和控制原则:
5.2.1视其条件对噪音污染源进行隔离措施,以确保厂界噪音达标,行政部负责监管。
5.2.2如噪声太强,应对按国家劳动噪音排放要求,对机器连续开动时间加以控制,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耳罩,确保职员身心健康,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管。
5.2.3当厂区有施工项目时,保安部负责监管施工噪音,以确保厂界达标。
5.2.4各噪音标准应参见《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排放标准》
5.2.5行政部应负责依据,定期(一年一次)监测各噪音进行监测,若监测不合格,应依据《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管理控制程序》进行。
5.2.6对可能产生噪声职业危害的岗位员工,除在工作中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外,最少每年组织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5.3环境记录的管理应依《记录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支持文件
6.1《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管理控制程序》
6.2《工来企业厂界噪音排放标准》
6.3《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7、相关环境记录表格
《噪声监测报告》。
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程序第一篇: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程序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实用案例:案例7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污水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减少对地域环境及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污水废气排放管理及噪声控制管理。
3 职责3.1 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职责3.1.1 要确认公司产生污水、废气、噪声的工段及设备,了解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序与环境标准的符合度逐项建立档案。
3.1.2 要识别各项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序,有效组织监督、管理、安排监测任务,分析监测结果,如有不符合采取相应措施,并下达《纠正及预防措施指示单》,监督纠正直到符合措施。
3.2 相关部门的职责3.2.1 有排放污水、废水、噪声的部门负责人应按环保要求编制或修改作业指导书,作业者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使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3.2.2 如出现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2.3 部门主管应分析不符合原因,确定是否需修改作业指导书,或提出进一步改善目标,如有必要报知管理者代表,并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单》报环境管理者代表。
4 污水排放管理4.1 具体管理措施(1)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严格分开,禁止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2)废油、化学品等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物品禁止倒入下水道,应妥善存放在专门容器中,由指定协作单位回收。
(3)禁止将废渣冲入下水道,如各种废弃物、泥土、垃圾等。
(4)污水雨水管道要定期清理。
(5)食堂隔油池要定期清洁,含油量较多的废水禁止不经分离直接倒入下水道。
(6)食堂污水排放口必须设置过滤网,滤出的垃圾按生活废弃物处理;(7)垃圾必须到指定地点,不得露天摆放,以防雨天污水流入雨水管道;(8)禁止在公司内冲洗汽车,以免将油污冲入雨水或污染管道。
(9)滴在地上的油及化学品要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放入指定的地方,禁止用水冲洗流入下水道。
1. Contents1.Contents2.Scope and application3.Introduction4.Definitions and abbreviations5.Responsibilities6.Procedures7.Interacting Procedure8.Supporting form9.Flow chart of Procedure10.Appendix2. Scope and applicationThis procedure serves as a guideline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noise of the workplace within Shen Zhen Factory.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Shen Zhen Factory only.3. IntroductionThe objectives of noise assessment area. identify all employees likely to be exposed; andb. provide enough noise control information to enable appropriate action to be taken.4. Definitions and Abbreviations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E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EIRF Environmental incident Report FormPTE Plant Engineering Section5. ResponsibilitiesPTE mechanics -perform the noise assessment .EMS Officer -follow up the EIRFs and CARs.-file the Noise Assessment Reports, EIRFs and CARs.6. Procedures6.1The noise assess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by PTE mechanics every six months.6.2 Measurement Procedure:6.2.1Each time before and after noise measurements, th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sound level meter should be checked by means of an acoustic calibrator (94dB)with an accuracy of at least 0.5 dB.6.2.2 The integrating sound level meter should be set at ‘ Fast ’ response.6.2.3 The microphone should be placed about 1.5 metres above the floor and held atarm’s length to avoid reflections and blocking of sound from some directions.6.2.4 The integrating time should be 30 seconds.6.2.5 Windshield must be used when measurement is done outdoor in order toreduce wind noise, dust and humidity effects.6.2.6 Measurements in terms of L eq should be made at 4 locations and welldistributed over the area to be tested. The sound levels should be averaged tobe obtain the level for the area.6.2.7 The measurements should be recorded in Noise Assessment ReportQKW-666-EMS0020 form 1.6.2.8 The PTE mechanics should submit the Noise Assessment Record to EMSofficer.6.3 If the average measurements are larger than 85dB(A), PTE mechanics should fill in theEIRF and submit the completed form to EMS officer.6.4 EMS Officer shall investigate the root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Incident and follow upcorrective actions taken according to the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for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QKW-666-EMS0004).6.5 EMS officer shall maintain copies of Noise Assessment Reports, EIRF and CAR for fiveyears.7.Interacting ProcedureQKW-666-EMS0003 Environmental Incident Registration ProcedureQKW-666-EMS0004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8. Supporting form(attached)Noise Assessment Report QKW-666-EMS0020 Form 1.9. Flow chart of procedureN/AAppendix I Chinese translation of Section 66.1 廠房工程的技工應每六個月進行全廠的噪音評估一次。
1 目的
加强对噪声源的管理,以便控制和预防噪声产生的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噪声的控制。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噪声源进行控制。
3.2 公司办负责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定期进行厂界噪声监测。
3.3 公司办负责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和日常监督。
4 程序
4.1 噪声: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称为噪声。
4.2 控制要求与原则
a.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b.对噪声超标的严加控制并及时治理;
c.对噪声未超标的,当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时也要尽力控制。
4.3 设备的安装与降噪
4.3.1 安装与调试
维修工在安装、调试设备时,力求从以下方面控制机械噪声:
a.设备基础一定要稳固、可靠,以防因振动引起机械噪声,必要时对一些转动惯性
大、转速高的设备要增加隔离沟槽。
b.设备安装时,一定要按图纸要求进行校正。
c.严格验收制度,对噪声超标的新设备,在未采取降噪措施前不得投入运行。
4.3.2改、扩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要评价噪声源的影响,并采取防止措施,项目投产前,噪声防治措施需经当地环保部门验收通过。
4.4运行中的控制
4.4.1依据噪声源发生机理,本公司的噪声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a.空气动性噪声:如空压机等。
b.机械噪声:如压力机等。
4.4.2对本公司各种噪声源的控制,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开机时要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的噪声。
b. 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使用、维修和保养,做到油、水、气畅通,油标醒目、油量充
足,使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从而降低噪声。
c. 车间在生产时尽可能保持门窗关闭。
4.5噪声监测与监督管理
4.5.1公司办负责联系市环保部门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如超标应对相关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具体见《监测和测量程序》。
若出现不符合,执行《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5.2公司办对噪声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5相关文件
5.1《监测和测量程序》
5.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记录
环境监测报告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会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