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装置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8
简述补偿装置的作用
补偿装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改善功率因数:通过补偿装置可以尽量避免发电机降低功率因数运行,同时也防止从远方向负载输送无功引起电压和功率损耗。
2. 改善电压调节:当负载对无功需求的变化引起供电点电压的变化时,补偿装置可以起到维持供电电压在规定范围内的重要作用。
3. 调节负载的平衡性:当正常运行中出现三相不对称运行时,会出现负序、零序分量,将产生附加损耗,使整流器波纹系数增加,引起变压器饱和等,经补偿设备就可使不平衡负载变成平衡负载。
此外,某些补偿装置还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例如,当温度变化导致线索受温度影响而伸长或缩短时,补偿装置可以利用补偿坠坨的重量作用,使线索顺线路方向移动并自动调节线索张力,以保持线索弛度并使之符合规定,从而保证接触线悬挂技术状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及原理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可以通过对无功功率的调整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
本文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及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根据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滤波无功补偿装置和电容式无功补偿装置。
1.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是通过电子元件,如电容器、电抗器等,来实现无功补偿的装置。
根据无功补偿的方式,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并联补偿和串联补偿。
并联补偿装置主要是通过并联连接电容器来补偿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这样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而串联补偿装置则是通过串联连接电抗器来调整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来实现无功补偿的效果。
2.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电容器的连接和断开,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具有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大等优点,适用于电网无功功率变化较大的情况。
3. 谐波滤波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滤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滤除电网中的谐波成分,以提高电网的谐波污染程度,保证电网的供电质量。
常见的谐波滤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谐波滤波器和无功发生器。
4. 电容式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式无功补偿装置是一种通过电容器来实现无功补偿的装置。
通过控制电容器的容量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精确调节。
二、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实现对电流中的无功功率的补偿。
当电力系统中存在导致无功功率的负荷或设备时,会导致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产生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装置通过调整系统中的无功补偿元件(如电容器或电抗器)的连接和断开方式,来改变电路中的相位差,从而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中,通过控制无功补偿元件的连接或断开来改变相位角。
对于串联补偿装置,通过增加或减少串联电抗器的容值,来改变电路的无功功率。
一、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三)高压数码编组自动投切无功补偿成套装置1,概述目前,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传统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由于不分组手动(或自动)投切,补偿后无法满足系统无功不断变化的需求,因而功率因数不能达到比较高而且平稳的水平,当系统重载时应投入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而当主变轻载后必须及时切除投入的电容器,否则可能会因过补偿使电压升高造成事故。
如果采用传统的分组投切电容器补偿装置来满足由于负荷变化引起的无功需求,则可能存在由于设备安装复杂,安装所需要的材料较多,装置占地面积增大等问题。
数码编组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装置是分组自动投切补偿的,补偿功率因数可保证在任何时候不低于设定的数值,在系统轻载时装置会自动切除多余的补偿电容器,不会使系统电压升高。
一般情况下,编码投切的电容器组最小投切单元的容量会设计成系统最低无功需求的容量,每个电容器组均设有过流、过压、欠压、速断、三相不平衡等保护,而这些保护对单台电容是十分可靠的,由于每次投入的容量减小,对于线路的冲击也大大减小,安装费用低廉,占地面积也大大减小。
2,产品型号及用途2.1产品型号2.1.1 HTBBJ型接触器数字编码自动(或手动)投切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型号:HTBBJ10—700(100+200+400)/100—12—AKW其中各符号标注的含义是:HTBBJ—我公司生产的接触器投切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10—标称电压(KV),1.1KV—110KV700(100+200+400)/100—电容器装置安装容量/单台容量(Kvar),容量范围可从100—30000Kvar(100+200+400)—分组投切电容器容量+组数(可以倍差或等差分组),投切组数1—5组12—串联电抗器电抗率(%),一般为3%,6%,12%A—电容器接线方式:A—单星型联接;B—双星型连接;C—电压差动保护;K—保护方式:K—开口三角保护;L—不平衡电流保护;W—户外安装(户内不标)。
电力系统补偿装置分类电力系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对系统中的电参数进行调节和优化,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电力系统补偿装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静态补偿装置:主要通过连接电容器、电感器等静态元件来实现对系统电参数的调节。
它主要包括无功补偿、降压补偿、升压补偿、无功-有功转换等补偿方式。
静态补偿装置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无法对频率变化、电压突变等问题进行补偿。
2.动态补偿装置:通过控制电子器件,如IGBT、PWM等,实现对电气系统电参数的精确调节。
主要包括交流传输线的串补偿、交流传输线的并补偿、直流输电线的电压稳定、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等技术。
动态补偿装置可以在毫秒级别内进行精确的响应和调节,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中频率变化、电压波动等问题。
3.谐波补偿装置:通过连接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或使用谐波滤波器等主动元件,来消除电气系统中的谐波干扰。
谐波补偿装置主要用于电气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载,如电炉、变频器等设备,能够有效地消除谐波干扰,避免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4.电力质量调节装置:通过对电气系统中的有害电参数进行监测,在出现问题时通过控制电气元件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电气系统的优化。
主要包括电压调节器、电流平衡器、电能质量综合控制器等。
能够实现对电气系统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准确监测和调节,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补偿装置,如无功并联补偿器,主要通过并联电容器来提供无功电流,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具有调节范围广、响应速度快、无噪音等优点。
以及串联补偿器,一般采用电抗器或电容器串联在负载电路上,以减小谐波、降低谐波压缩比等作用,主要用于短线路和电力负载变化大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补偿装置。
什么叫无功补偿装置总的来说“无功补偿装置”就是个无功电源。
一般电业规定功率因数为低压以上,高压以上。
为了克服无功损耗,就要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解决。
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有无功静止式补偿装置和无功动态补偿装置两类,前者包括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后者包括同步补偿机(调相机)和静止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SVS)。
并联电抗器的功能是:1)吸收容性电流,补偿容性无功,使系统达到无功平衡;2)可削弱电容效应,限制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及操作过电压。
其不足之处是容量固定的并联电抗器,当线路传输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时,会使线路电压过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损耗,但若将其切除,则线路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因失去补偿而产生不能允许的过电压。
改进方法是采用可控电抗器,它借助控制回路直流的励磁改变铁心的饱和度(即工作点),从而达到平滑调节无功输出的目的。
工业上采用1.同步电机和同步调相机;2.采用移相电容器;目前大多数采用移相电容器为主。
无功补偿对于降低线损有哪些作用?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
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
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
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装设无功补偿设备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农村低压客户的用电现状以及无功补偿在低压降损中的作用有哪些?90年代以前,农村低压用电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其负荷主要是照明用白炽灯,不仅用电量少而且负荷性质基本是纯电阻性(COSφ≈1),而低压动力用户的负荷功率因数虽然较低,但其用电量占总售电量的比例较小,故影响不大。
补偿装置定义及分类
补偿装置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补偿装置英文名称:compensation device 定义:用于补偿称量时不应有影响的各种器件的总称。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实验室仪器和装置(二级学科);天平仪器-电子天平零部件及附件(三级学科)静止式无功补偿装置
静止式无功补偿装置又称SVC是“Static Var Compensater”的英文字头缩写,静止两个字是与同步调相机的旋转相对应的。
国际大电网会议将SVC定义为7个子类:
①机械投切电容器(MSC)
②机械投切电抗器(MSR)
③自饱和电抗器(SR)
④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⑤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⑥晶闸管投切电抗器(TSR)
⑦自换向或电网换向转换器(SCC/LCC)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alled Reactor—TCR)与固定电容器的组合结构,从基本结构来讲属于并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的组合。
SVC可以平滑连续调节无功补偿量的特点,因此在高压输电系统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一、接触网补偿装置1.接触网补偿装置定义接触网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是指自动调整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断线制动装置的总称。
其安装在锚段的两端,并且串接在接触线、承力索内。
2.补偿装置作用补偿装置的作用是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在长度变化(温度引起)后尽量使接触悬挂中的张力及接触线的位置保持基本恒定。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影响而伸长或缩短,由于补偿装置(坠砣)的作用,使线索顺线路方向移动而自动调整线索的张力并借以保持线索的弛度使之符合规定,从而保证接触线悬挂的技术状态。
3.补偿装置的分类接触网补偿装置的种类有:滑轮式、棘轮式、鼓轮式、液压式、气体式、机电张力补偿装置、杠杆式及弹簧式等。
4.补偿装置技术要求对补偿装置的技术要求有一是要灵活;二是要具有快速制动作用。
二、滑轮式补偿装置图2-7-1 滑轮式补偿装置结构图1.主要组成部分滑轮式补偿装置的补偿器由补偿滑轮(滑轮组)、补偿绳、杵环杆、坠坨杆、坠坨块及连接零件组成,见图2-7-1。
(1)补偿滑轮及补偿绳①补偿滑轮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省力和移动位置。
补偿滑轮是滑轮补偿装置的核心设备,一般由铝合金铸造而成,由滑轮组、不锈钢丝绳、连接框架及双耳楔形线夹组成,备有1:2(一动、一定),1:3(一动、两定),1:4(两动、两定)三种规格,可满足不同张力要求。
补偿滑轮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补偿装置的性能,其传动效率应在98%以上。
②补偿绳补偿绳由不锈钢丝绳制成,其最大工作荷重:1:2型为12kN,1:3型为18kN,1:4型为22kN。
(2)坠砣及坠砣杆坠砣块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灰口铸铁制成,每块约重25kg,重量误差不大于3%,呈中间开口的圆饼状。
2.补偿装置的安设与要求补偿装置串联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要求补偿装置有不同的结构。
①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一、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介绍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决定风电场必须需要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常用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磁控式电抗器MCR、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三种补偿装置的基本功能相似,但其在技术原理、性能指标、实施效果上有较大区别。
MCR属于第二代无功补偿装置,其基本原理是调节磁控电抗器的磁通来调节其输出无功电流,仅采用少量的晶闸管器件。
其优点是:由于仅采用少量的晶闸管,其成本相对较低;关键器件为磁控电抗器,可直挂35kV电网。
其缺点是:响应速度较慢(通常为秒级),输出谐波含量较大且波动范围较大,实际损耗较大(一般大于2%)。
MCR产品在国内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其电抗器制造难度较大、损耗大等缺点,在国内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SVC也属于第二代无功补偿装置,其基本原理是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度来调节串联电抗器的输出感性无功电流,其输出的容性无功电流需要通过并联电容器来解决。
其优点是:技术稍先进,因采用晶闸管器件(半控型器件),响应速度较快,能够迅速连续调节系统无功功率,具有较强的动态无功补偿的能力。
其缺点是:需要采用大量的晶闸管元件,成本较高;谐波含量大且波动范围大,因此需要加装不同次的滤波装置,易与系统发生谐振造成电容器爆炸或电抗器烧毁事件,大量应用易造成系统不稳定;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较长。
STATCOM属于国际上最新的第三代无功补偿装置,其基本原理是以电压型逆变器为核心的一个电压、相位和幅值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源,可发出感性或容性无功功率。
其优点是:技术先进,因采用IGBT件(全控型器件)响应速度较快,能够迅速连续调节系统无功功率,能够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对系统电压跌落不敏感,可在低电压下稳定运行,具有较强定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谐波含量很小,且不与系统发生谐振,不需要加装滤波装置;占地面积小且施工周期短;运行损耗小(1%左右)。
其缺点是:需要采用大量的IGBT元件(其价格高于晶闸管),成本较高。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引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功功率是指系统中存在的虚功率,它不能直接转化为有用的功率,但却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解决无功功率产生的问题,无功补偿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包括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电能损耗和改善功率因数等方面。
一、提高系统稳定性无功补偿装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中,大量的电感负载和电容负载会导致无功功率的产生。
当存在大量的电感负载时,无功功率会导致电压的下降,从而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而无功补偿装置的引入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无功功率来平衡电压,从而降低电压下降的风险,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二、降低电能损耗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着传输线路的电阻和电抗的损耗。
无功功率的存在会导致正向有功功率的减小,从而增加传输线路的电阻损失。
而通过引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在线路上提供适当的无功功率,将无功功率转化为有用的功率,从而减小电能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三、改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评估电力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是指实际有用功与总视在功的比值。
当存在大量的电感负载时,系统的功率因数将下降。
功率因数的下降会导致电流的增大,增加电缆和变压器的负荷,降低系统效率。
通过引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提供适当的无功功率,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小电流,降低电力系统中负载部件的负荷,提高系统的效率。
四、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和质量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无功功率来平衡电压,降低电压波动的风险。
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通过提供调节功能来适应系统的变化,如电容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根据系统的负载变化,自动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结论综上所述,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电梯运行中补偿装置的原理与作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梯补偿装置是为平衡电梯运行钢丝绳和随行电缆长度变化造成的曳引轮两侧的拉力差而设置的部件,它不仅能提高电梯乘坐的舒适感,一定程度上还减少电梯能耗。
现剖析电梯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其设置的价值意义,以进-步阐明电梯设置补偿装置的必要性。
关键词:电梯:补偿装置:拉力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住宅拔地而起,电梯已成为高楼上下通行必备的“交通工具”。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能、使用性能要求逐渐提高。
作为电梯相关从业者,只有“走近电梯”,熟悉电梯的结构组成、掌握电梯的工作原理,才能提升电梯运行质量,确保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优质的乘运环境。
本文剖析了电梯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数学理论推导,论证了其设置的重要性。
1电梯补偿装置介绍电梯在运行时,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以及轿厢下随行电缆的长度在小断变化,为减少电梯运行过程中由于钢丝绳和随行电缆长度变化造成的曳引轮两侧的拉力差,提高曳引质量,在对重侧和轿厢侧下方安装一定规格的补偿装置。
为避免电梯运行时,补偿装置摆动与对重隔障、缓冲器固定支座等底坑设备产生撞击,一般在底坑设置导向组件。
通常补偿装置有补偿链、补偿绳、补偿缆三种。
因补偿链便于安装、调试,且能在电梯运行中保持良好的垂向,工作稳定,目前在电梯制造企业中被广泛采用。
补偿链由多个金属链孔连接而成,为避免链之问摩擦撞击产生声音,通常在链外或内包裹穿连隔音材料。
补偿链按照链包裹的方式可分为裹纤维补偿链、全塑补偿链、包塑补偿链、穿绳补偿链,优质的补偿链可使电梯运行安全平稳,达到静音舒适的效果。
而劣质的补偿链常常产生下列问题:(1)电梯运行时抖动严重,造成轿厢振动、噪音大,使乘客乘坐体验大打折扣;(2)使用寿命短,柔韧性差,小耐寒,外裹层易开裂,开裂后剧烈晃动等;(3)强度差且小稳定,易造成断链事故。
补偿装置的作用及其主要类型
1补偿装置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接触网补偿装置是全补偿链形悬挂内重要设备,它安装在锚段两端,在线索随温度上下,引起线索张力变化,使锚段内线索张力恒定的设备。
适用于接触线或者承力索的共同补偿,以及单独补偿。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会伸长或缩短,在补偿装置的作用下,使线索沿线路方向移动,从而保持线索张力不变,驰度变化可以满足技术要求,提高机车受电弓取流质量。
常见有滑轮、棘轮、弹簧、液压、鼓轮并联等几种补偿装置。
〔2〕补偿装置的结构
1〕棘轮补偿装置结构
棘轮补偿装置主要棘轮底座、棘轮、补偿绳、制动卡块、平衡轮、补偿坠砣限制架等几大局部组成。
如图4-17所示。
图4-17 棘轮补偿装置
2〕滑轮补偿装置结构
滑轮补偿装置主要适用于接触线及承力索补偿弛度张力使用的设备,其主要由滑轮底座、动滑轮、定滑轮、补偿绳、补偿坠砣限制架等几大局部组成。
如图4-18所示。
图4-18-1 滑轮补偿装置
图4-18-2 滑轮补
偿装置结构示意图
3〕液压补偿装置装置结构
液压补偿装置主要适用于软硬横跨上下部固定绳处所,使软硬横跨上下部固定绳在温度变化时,补偿其弛度的装置,它主要由等几大局部组成。
如图4-19所示。
图4-19 滑轮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