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用样本估计总体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63
学习课题: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1)※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 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3. 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各自特征,从而会用上述方法分析样本的分布,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课前准备(阅读课本P65-P67)※探索新知探究1:考察课本表2-1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什么?极差是什么?样本数据的范围是多少?探究2:怎样决定一个样本的组距与组数?请你把表2-1进行适当的分组。
探究3:根据你决定的组距与组数,将表2-1数据分组。
探究4:统计各小组的个数,即频数,然后计算各个小组的频率,并列出频率分布表。
探究5: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试一试:1、频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若某个小组的频率是0.3,样本容量是50,则该小组的频数的多少?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____________;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即个小组的频率之和为________。
3、你能从频率分布直方图获取哪些信息?※典型例题下表给出了某校500名12岁男孩中用随机抽样得出的120人的身高(单位cm)(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试从你所画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134,138)这一组的频率。
※学习小结1、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的步骤是怎样的?2、根据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可以推测总体的频率分布。
※ 当堂检测(ABC 班完成)1、若一个样本的最大值是93,最小值是54,则该样本的极差是( )A .39B .49C .-39D .-492、若一个样本的极差为12.4,组距为2,则该组数据分成的组数是( )A .5B .6C .7D .83、将一组数据分成6组,若第1,2,3,5,6组的频率分别为0.1,0.15,0.2,0.2,0.15,0.05,则第4组的频率是( )A .0.1B .0.15C .0.2D .0.05 4、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的频率为 ;如果所观察的新生儿共有2000人,则体重在(]2700,3000的人数是______5、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频数为12.(1)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学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延伸拓展(AB 班完成)为了了解初三学生女生身高情况,某中学对初三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n M N ====。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一)学习目标 1.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2.学会用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表示样本数据.3.能通过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对数据做出总体统计.知识点一 用样本估计总体 思考 还记得我们抽样的初衷吗?答案 用样本去估计总体,为决策提供依据. 梳理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知识点二 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思考1 要做频率分布表,需要对原始数据做哪些工作? 答案 分组,频数累计,计算频数和频率. 思考2 如何决定组数与组距? 答案 若极差组距为整数,则极差组距=组数.若极差组距不为整数,则⎣⎢⎡⎦⎥⎤极差组距+1=组数. 注意:[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思考3 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也会不同吗?答案 不同.对于同一组数据分析时,要选好组距和组数,不同的组距与组数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梳理 一般地,频数指某组中包含的个体数,各组频数和=样本容量;频率=频数样本容量,各组频率和等于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频率组距,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小长方形的面积来表示,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1.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该组的个体数.( × ) 3.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为1.( √ )题型一 频率分布的理解例1 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B .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C .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D .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答案 D解析 注意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在直方图中,纵轴(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其相应组距上的频率等于该组距上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反思与感悟 由频率的定义不难得出,各组数据的频率之和为1,因为各组数据的个数之和为样本容量.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检查是否有数据的丢失. 跟踪训练1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将其分组如下表:则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 ) A .0.5 B .0.25 C .0.6 D .0.7 答案 D解析 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2+3+4+520=1420=0.7.题型二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例2 某中学从高一年级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其得分如下(单位:分): 48 64 52 86 71 48 64 41 86 79 71 68 82 84 68 64 62 68 81 57 90 52 74 73 56 78 47 66 55 64 56 88 69 40 73 97 68 56 67 59 70 52 79 44 55 69 62 58 32 58 根据上面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 这次测验成绩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是多少?(2)将区间[30,100]平均分成7个小区间,试列出这50名学生智力测验成绩的频率分布表,进而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分析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解(1)这次测验成绩的最低分是32分,最高分是97分.(2)根据题意,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这50名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大体上呈两头小、中间大,左右基本对称的状态,说明这50名学生中智力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占极少数,而智力一般的占多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分布.反思与感悟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应力求合适,以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分组的组数与样本容量有关,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至12组.跟踪训练2一个农技站为了考察某种麦穗生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株麦穗,量得长度如下(单位:cm):6.5 6.4 6.7 5.8 5.9 5.9 5.2 4.0 5.4 4.65.8 5.5 6.0 6.5 5.1 6.5 5.3 5.9 5.5 5.86.2 5.4 5.0 5.0 6.8 6.0 5.0 5.7 6.0 5.56.8 6.0 6.3 5.5 5.0 6.3 5.2 6.07.0 6.46.4 5.8 5.9 5.7 6.8 6.6 6.0 6.4 5.77.46.0 5.4 6.5 6.0 6.8 5.8 6.3 6.0 6.3 5.6 5.3 6.4 5.7 6.7 6.2 5.6 6.0 6.7 6.7 6.0 5.6 6.2 6.1 5.3 6.2 6.8 6.6 4.7 5.7 5.7 5.8 5.3 7.0 6.0 6.0 5.9 5.4 6.0 5.2 6.0 6.3 5.7 6.8 6.1 4.5 5.6 6.3 6.0 5.8 6.3根据上面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估计在这块试验田里长度在5.75~6.35 cm 之间的麦穗所占的百分比. 解 (1)计算极差:7.4-4.0=3.4; (2)决定组距与组数:若取组距为0.3,因为3.40.3≈11.3,需分为12组,组数合适,所以取组距为0.3,组数为12;(3)决定分点: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小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那么所分的12个小组可以是3.95~4.25,4.25~4.55,4.55~4.85,…,7.25~7.55; (4)列频率分布表:(5)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从表中看到,样本数据落在5.75~6.35之间的频率是0.28+0.13=0.41,于是可以估计,在这块试验田里长度在5.75~6.35 cm 之间的麦穗约占41%. 题型三 频率分布表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例3 从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数据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试估计这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小时的概率; (2)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a ,b 的值;(3)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的1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几组(只需写出结论).解 (1)根据频数分布表知,100名学生中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共有6+2+2=10(名),所以样本中的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小时的频率是1-10100=0.9.故从该校随机选取一名学生,估计其该周课外阅读时间少于12小时的概率为0.9.(2)课外阅读时间落在[4,6)组内的有17人,频率为0.17,所以a =频率组距=0.172=0.085.课外阅读时间落在[8,10)组内的有25人,频率为0.25,所以b =频率组距=0.252=0.125.(3)样本中的100名学生该周课外阅读时间的平均数在第4组.反思与感悟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之和等于1.跟踪训练3 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矩形的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的频数为12.(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容量是多少?(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则该校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约是多少? 解 (1)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以面积的形式来反映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的, 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42+4+17+15+9+3=0.08.因为第二小组的频率=第二小组的频数样本容量,所以样本容量=第二小组的频数第二小组的频率=120.08=150.(2)由直方图可估计该校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约为17+15+9+32+4+17+15+9+3×100%=88%.1.如图所示是一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样本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 )A .20B .30C .40D .50 答案 B解析 样本数据落在[15,20]内的频数为100×[1-5×(0.04+0.1)]=30.2.已知样本数据:10,8,6,10,13,8,10,12,11,7,8,9,11,9,12,9,10,11,12,11.那么频率为0.2的是() A.[5.5,7.5) B.[7.5,9.5)C.[9.5,11.5) D.[11.5,13.5]答案 D解析列出频率分布表,依次对照就可以找到答案,频率分布表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频率为0.2的是[11.5,13.5],故选D.3.如图是将高三某班60名学生参加某次数学模拟考试所得的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此班的优秀(120分及以上为优秀)率为________.答案30%解析优秀率为10×(0.022 5+0.005+0.002 5)=0.3=30%.4.一个频数分布表(样本容量为5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20,60)内的频率为0.6,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之和是________.答案21解析根据题意,设分布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分别为x,y.∵样本中数据在[20,60)内的频率为0.6,样本容量为50,∴4+5+x+y50=0.6,解得x+y=21.即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之和为21.5.暑假期间某班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该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到一果园帮果农测量果树的产量,某小组来到一片种植苹果的山地,他们随机选取20株作为样本测量每一株的果实产量(单位:kg),获得的数据按照区间[40,45),[45,50),[50,55),[55,60]进行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已知样本中产量在区间[45,50)内的株数是产量在区间[50,60]内的株数的43倍.(1)分别求出a ,b ,c 的值; (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 (1)易得c =1.0.由题意得⎩⎪⎨⎪⎧a =43(0.1+b ),0.3+a +0.1+b =1.0,∴a =0.4,b =0.2.(2)根据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总体分布是指总体取值的频率分布规律,我们通常用样本的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去估计总体的分布. 2.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对相同数据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用紧凑的表格改变数据的排列方式和构成形式,可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作图既可以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又可以利用图形传递信息.3.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是通过各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来表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并由此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1.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单位: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的体重在[2 700,3 000)内的频率为( )A .0.001B .0.01C .0.003D .0.3答案 D解析 频率=频率组距×组距,组距=3 000-2 700=300,频率组距=0.001, ∴频率=0.001×300=0.3.2.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8组,如下表:第三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 .14和0.14 B .0.14和14 C.114和0.14 D.13和114答案 A解析 x =100-(10+13+14+15+13+12+9)=100-86=14,第三组的频率为14100=0.14.3.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 )的分组区间为[12,13),[13,14),[14,15),[15,16),[16,17],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如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 )A .6B .8C .12D .18 答案 C解析 志愿者的总人数为20(0.16+0.24)×1=50,所以第三组人数为50×0.36×1=18, 有疗效的人数为18-6=12.4.某校为了解高三学生的身体情况,抽取了100名女生的体重.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所抽取的女生中体重在[40,45) kg 的人数是( )A .10B .2C .5D .15 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频率=频率组距×组距,频率=0.02×5=0.1,∴女生体重在[40,45) kg 的人数为0.1×100=10.5.为了了解某幼儿园儿童的身高情况,抽查该园120名儿童的身高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抽查的120名儿童身高大于或等于98 cm 且小于104 cm 的有( )A .90名B .75名C .65名D .40名 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身高大于或等于98 cm 且小于104 cm 的儿童的频率为(0.1+0.15+0.125)×2=0.75,抽查的120名儿童有120×0.75=90(名)儿童的身高大于或等于98 cm 且小于104 cm. 6.将容量为n 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 的值为( ) A .20 B .27 C .6 D .60答案 D解析 ∵n ·2+3+42+3+4+6+4+1=27,∴n =60.7.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模块测试成绩分成6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名,据此估计,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 )A .588B .480C .450D .120 答案 B解析 ∵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600×(0.05+0.15)=120, ∴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600-120=480.8.对某种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所得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可知,这一批电子元件中寿命在100~3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与寿命在300~6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的比是( )A .1∶2B .1∶3C .1∶4D .1∶6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寿命在100~300 h 的电子元件的频率为100×⎝⎛⎭⎫12 000+32 000=0.2,寿命在300~600 h 的电子元件的频率为100×⎝⎛⎭⎫1400+1250+3 2 000=0.8,则寿命在100~3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与寿命在300~600 h 的电子元件的数量比大约是0.2∶0.8=1∶4. 二、填空题9.将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甲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36和14,则容量n =________,频率为16的乙组的频数是________.答案 144 24解析 14=36n ,所以n =36×4=144,同理16=x144,x =24.10.某大学对1 000名学生的自主招生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现规定不低于70分为合格,则合格人数是________.答案 600解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合格的频率为(0.035+0.015+0.01)×10=0.6, 故合格人数为1 000×0.6=600.1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相应组的频数; ②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1;③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高(平行于纵轴的边)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 答案 ②③解析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横轴表示样本数据,纵轴表示频率组距.由于小矩形的面积=组距×频率组距=频率,所以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因此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1.综上可知②③正确.12.如图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 ℃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 ℃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答案 9解析 最左边两个矩形面积之和为0.10×1+0.12×1=0.22,总城市数为11÷0.22=50,最右面矩形面积为0.18×1=0.18,50×0.18=9.13.从某小区抽取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其用电量都在50至350度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频率分布直方图中x 的值为 __________.答案 0.004 4解析 ∵(0.002 4+0.003 6+0.006 0+x +0.002 4+0.001 2)×50=1,∴x =0.004 4. 三、解答题14.为加强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某市教育局将举办全市中学生创新知识竞赛.某校举行选拔赛,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为了了解成绩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请你根据尚未完成的频率分布表解答问题:(1)求a ,b ,c ,d ,e 的值; (2)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解 (1)根据题意,得分在[60.5,70.5)内的频数是a =50×0.26=13,在[90.5,100.5]内的频数是b =50-13-15-18=4,在[70.5,80.5)内的频率是c =1550=0.30,在[90.5,100.5]内的频率是d =450=0.08,频率和e =1. (2)根据频率分布表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四、探究与拓展15.某市共有5 000名高三学生参加联考,为了了解这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这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根据上面的频率分布表,可知①处的数值为________,②处的数值为__________. 答案 3 0.025解析 由位于[110,120)的频数为 36,频率=36n =0.300,得样本容量n =120,所以[130,140)的频率=12120=0.1,②处的数值=1-0.050-0.200-0.300-0.275-0.1-0.050=0.025;①处的数值为0.025×120=3.。
§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初步体会样本频率分布的随机性.自学导引1.极差的概念极差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的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____________,极差又叫________.2.频数、频率的概念将一批数据按要求分为若干组,对落在各个小组内数据的________进行累计,这个累计数叫做各个小组的______,各个小组的______除以________,即得该小组的______.3.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________,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有长方形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4.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____________,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5.总体密度曲线如果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表示的频率分布就越接近总体在各个小组内所取值的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当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时,频率分布直方图实际上越来越接近于____________,它可以用一条____________来描绘,这条光滑曲线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6.茎叶图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两个优点在于:一是从茎叶图上没有____________的损失,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可以在比赛时____________,方便记录与表示.对点讲练知识点一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例1某中学同年级40名男生的体重数据如下(单位:千克):61605959595858575757575656565656565655555555545454545353525252525251515150504948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画出频率分布折线图.变式迁移1有一容量为20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以及各组的频数如下:[-20,-15),7;[-15,-10),11;[-10,-5),15;[-5,0),40;[0,5),49;[5,10),41;[10,15),20;[15,20),17.(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求样本数据不足0的频率.知识点二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寿命(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折线图;(3)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 h以上的概率.变式迁移2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问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是多少?(3)问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几小组内?例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甲的得分12,15,24,25,31,31,36,36,37,39,44,49,50;乙的得分8,13,14,16,23,26,28,33,38,39,51.(1)画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数据的茎叶图;(2)根据茎叶图分析甲、乙两运动员的水平.变式迁移3在某电脑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所含的字数如下:10,28,31,17,23,27,18,15,26,24,20,19,36,27,14,25,15,22,11,24,27,17;在某报纸的一篇文章中,每个句子所含的字数如下:27,39,33,24,28,19,32,41,33,27,35,12,36,41,27,13,22,23,18,46,32,22.(1)将这两组数据用茎叶图表示;(2)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什么结论?几种表示频率分布的方法的优点与不足(1)频率分布表在数量表示上比较确切,但不够直观、形象,分析数据分布的总体态势不太方便.(2)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够很容易地表示大量数据,非常直观地表明分布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到在分布表中看不清楚的数据模式.(3)频率分布折线图的优点是它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样本容量不断增大,分组的组距不断缩小,那么折线图就趋向于总体密度曲线.(4)用茎叶图刻画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从这个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便于记录和表示,能够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或数据位数较多时,茎叶图就显得不太方便了.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矩形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B.小矩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C.小矩形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数与组距的比值D.小矩形的高表示该组上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的比值2.关于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B.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C.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D.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无限减小,那么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一条光滑曲线,则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3.已知10个数据如下:63,65,67,69,66,64,66,64,65,68.如果对这些数据绘制频率分布表,那么其中在64.5~66.5这组的频率是()A.0.4 B.0.5 C.5 D.4A.0.5 B.0.24 C.0.6 D.0.7二、填空题5.在求频率分布时,把数据分为5组,若已知其中的前四组频率分别为0.1,0.3,0.3,0.1,则第五组的频率是______,这五组的频数之比为________.6.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5个小长方形,已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面积是其余4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的13,且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则这个样本容量是________.三、解答题7.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进行了小制作评比,作品上交时间为6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同学们上交作品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从左到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三组的频数为12,请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件作品参加评比?(2)哪组上交的作品数量最多?有多少件?(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2件作品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8.有关部门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货机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6台,记录下一上午各自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元)甲18,8,10,43,5,30,10,22,6,27,25,58,14,18,30,41乙22,31,32,42,20,27,48,23,38,43,12,34,18,10,34,23(1)请画出这两组数据的茎叶图.(2)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自学导引1.最大值与最小值变化的幅度全距2.个数频数频数样本容量频率3.频率与组距的比值相应各组的频率 14.上边的中点5.个数与总数比值总体的分布光滑曲线y=f(x)总体密度曲线6.原始信息随时记录对点讲练例1解(1)计算:61-48=13;(2)决定组距与组数,取组距为2,∵132=612,∴共分7组;(3)决定分点,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把第1小组的分点减小0.5,即分成如下7组:47.5~49.5,49.5~51.5,51.5~53.5,53.5~55.5,55.5~57.5,57.5~59.5,59.5~61.5.(4)51.5~53.5 7 0.175 53.5~55.5 8 0.20 55.5~57.5 11 0.275 57.5~59.5 5 0.125 59.5~61.5 2 0.05 合计4040 1.00(5)(6)取各小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并用线段连接就构成了频率分布折线图. 变式迁移1 解 (1)分组 频数 频率[-20,-15)7 0.035 [-15,-10)11 0.055 [-10,-5)15 0.075 [-5,0)40 0.200 [0,5) 49 0.245 [5,10) 41 0.205 [10,15) 20 0.100 [15,20) 17 0.085合计200 (2)(3)样本数据不足0的频率为7+11+15+40200=0.365.例2 解 (1)寿命(h ) 频数 频率100~20020 0.10 200~30030 0.15 300~40080 0.40 400~50040 0.20 500~60030 0.15 合计200 1.00 (2)(3)由频率分布表可知,寿命在400 h 以上的电子元件出现的频率为0.20+0.15=0.35,故我们估计电子元件寿命在400 h 以上的频率为0.35.变式迁移2 解 (1)第四小组的频率为1-(0.1+0.3+0.4)=0.2. (2)n =第一小组的频数÷第一小组的频率=5÷0.1=50.(3)由0.1×50=5,0.3×50=15,0.4×50=20,0.2×50=10,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分别为5,15,20,10.所以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第三小组内. 例3 解 (1)作出茎叶图如下图:(2)由上面的茎叶图可以看出,甲运动员的得分情况是大致对称的,中位数是36分;乙运动员的得分情况除一个特殊得分外,也大致对称,中位数是26分.因此甲运动员的发挥比较稳定,总体得分情况比乙运动员好.变式迁移3 解 (1)茎叶图如图所示:(2)电脑杂志上每个句子的字数集中在10~30之间,报纸上每个句子的字数集中在20~40之间,说明电脑杂志上每个句子的平均字数要比报纸上每个句子的平均字数要少.课时作业 1.D 2.D3.A [∵在这组中的数只有4个,∴频率=410=0.4.]4.D5.0.2 1∶3∶3∶1∶2 6.40解析 可知中间长方形的面积是所有长方形面积的14,即频率为14,∴样本容量为1014=40.7.解 (1)依题意知第三组的频率为42+3+4+6+4+1=15,又∵第三组的频数为12,∴本次活动的参评作品数为1215=60(件).(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第四组上交的作品数量最多,共有60×62+3+4+6+4+1=18(件)(3)第四组的获奖率是1018=59,第六组上交的作品数量为60×12+3+4+6+4+1=3(件)∴第六组的获奖率为23=69,显然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8.解 (1)茎叶图如图所示.(2)由图可以看出乙城市的销售额分布较对称,集中程度较高,故乙城市一上午的销售情况比较稳定且销售额较高.。